《愚公移山》完整版 教学课件_第1页
《愚公移山》完整版 教学课件_第2页
《愚公移山》完整版 教学课件_第3页
《愚公移山》完整版 教学课件_第4页
《愚公移山》完整版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假如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家被两座大山挡住了,出入非常不方便,这时你会怎么办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搬家。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上古社会,有一位老者就遇到了我们刚才所设想的难题,他做出的决定和我们大多数人不一样,他竟然选择了把两座大山搬走,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谈话导入朗读感知文体知识回忆一下,说说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叶公好龙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给人以启示。朗读感知文体知识什么是寓言?在《山海经》《韩非子》《庄子》《列子》等中国文史典籍中存在着大量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便选自《列子·汤问》,之前学过的《杞人忧天》和《两小儿辩日》也是选自其中。朗读感知了解作者作品《列子》朗读感知了解作者作品朗读感知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字词知识仞箕畚龀智叟迂穷匮厝魁父孀妻亡以应rènkuíshuāngchènsǒucuòjīběnwúkuìyū文章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愚公带领全家搬山的故事。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1.再次朗读课文,然后运用之前所积累的文言知识,借助注释,解词译句,把不懂的词语圈画出来。

2.组内互相解答各自的疑问,探究难点。

3.全班答疑,教师强调重难点词语。探究学习读译全文指通豫南: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探究学习成果检测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指”通“直”,一直。“反”同“返”,返回。“惠”同“慧”,聪明。“亡”同“无”,没有。(1)年且九十()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杂然相许。()

(4)其妻献疑曰()(5)且焉置土石?()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探究学习2.解释下列加点词。将近苦于赞同提出放置挑,扛(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8)始龀,跳往助之。()(9)虽我之死,有子存焉;()(10)何苦而不平?()(11)惧其不已也()

(12)无陇断焉。()探究学习用箕畚换牙即使惧怕停止隔绝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以君之力。()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探究学习

3.从文中分别找出含有“之”“而”“以”“其”的句子,说说它们各自的用法和意义。

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词,“他”甚矣,汝之不惠。()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冀之南,汉之阴。()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的”面山而居。()聚室而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探究学习

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表转折关系的连词音节助词,相当于“之”,无实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河曲智叟亡以应。()探究学习以介词,“用,凭借”介词,“用,凭借”目的连词,“来”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惧其不已也。()帝感其诚。()探究学习其

代词,“他的”副词,表诘问代词,“他”代词,“他的”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2.且探究学习将近况且者:……的人。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3.如……何把……怎么样?

4.兼词:所谓兼词就是古汉语中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之于;翻译成:它(土石)+在。句子翻译:把土石投放在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焉:于是,于此;翻译成:在这里。句子翻译: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探究学习且焉置土石?()探究学习5.倒装句式宾语前置且焉置土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陇断焉。()总结拓展焉代词,“哪里”语气助词兼词,介词结构,“于此”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整理本课所学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布置作业

愚公移山《列子》文言知识

通假字:指

文言实词:且

献……

文言虚词:之

特殊句式:且焉置土石?(宾语前置)兼词:诸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通译了全文,读懂了文意。本节课,我们将对课文所涉及的人物、故事以及文章的手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导入新课(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理解文本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理解文本

2.愚公移山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

其妻;河曲智叟。(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理解文本

3.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和做法,先后有两个人提出了疑问甚至否定,他们分别是谁?愚公移山理解文本

(1)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2)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理解文本

4.面对质疑和否定,以愚公为代表的移山派是如何应对的?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理解文本

5.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读出移山的辛苦和艰辛?

(1)吾与汝毕力平险;(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北山愚公长息曰。理解文本

6.文中哪些语句能读出愚公移山的坚定?

7.愚公移山的举动和精神不但说服了自己的妻子,也让河曲智叟无言以对,还感动了天帝。读完最后一段,你能用成语来表达你的感受吗?天道酬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理解文本问题探究1.愚公真的“愚”,智叟真的“智”吗?愚公与智叟2.有人提出:(1)愚公完全可以选择搬家,生命有限,不应该把时间放在无意义的事情上;(2)愚公移山的做法可能会破坏自然环境。(3)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是无奈之举,值得提倡,但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下显然已经过时。问题探究对于众说纷纭的观点,你是怎么认识愚公移山的必要性的呢?愚公移山值得提倡愚公移山不可取VS参考:愚公是一个目光远大、不畏艰难、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坚持不懈的人。问题探究

3.愚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寓言的主旨在于彰显愚公移山精神的可贵,作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谋篇布局和行文方法上采用正衬和反衬相结合的方式。

说说文中哪些是反面衬托?哪些是正面衬托?这样有何好处?问题探究

反衬(1)交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的面积之大、高度之高,土石的运输距离之遥远、搬运工具之简陋,从侧面衬托出愚公移山的难度之大,进而体现出愚公移山举动和精神的难能可贵。(2)其妻和河曲智叟对于愚公移山提出的质疑和否定从侧面烘托出了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问题探究太行山问题探究王屋山问题探究

正衬

(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表明了愚公移山这一事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正义的事情一定会得到更多支持与响应。(2)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从正面点出了语言作者对于愚公移山精神的赞颂与褒奖。问题探究

好处: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烘托,能够使得愚公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更加伟大而感人。同时,也让文章变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增加了文学韵味和可读性。问题探究

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就是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拓展延伸

1.愚公精神的含义是什么?想想哪些词语还能用来阐释愚公移山的精神?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体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女排2004年雅典夺冠拓展延伸中国女排2016年里约夺冠拓展延伸夸父逐日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精卫填海拓展延伸大禹治水

2.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流行音乐界刮起了一股中国风、民谣风,其中就把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