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课件_第1页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课件_第2页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课件_第3页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课件_第4页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目录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二、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三、重视义利关系四、尚古倾向与平均主义的泛滥五、他家之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接提出此价值观的是《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

》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

的一贯特点。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合乎逻辑的扩大和延伸。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修身即修养身心,主要指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可以包括三个层面,即志向、人格和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鸿鹄之志,要有伟大的胸襟。举例翻开中国文化史,仁人志士的豪情壮志无不跃然纸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曹操《龟虽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远大的志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富于开拓,才拥有了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评价古人的这种价值观?1、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讲;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从情商理论来看;从社会宏观的角度来看;(三)课堂讨论以伦理道德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秩序,是传统中国人的共识,成为中华民族普通的、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二、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由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家庭伦理道德,并由此推及到整个国家。“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在“三纲”中,其中有两“纲”是维系家庭伦理的。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家庭的扩展,国家实际上就是个大“家”。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传统的伦理道德,其本质特征是在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基础上,以伦理道德来调节和规范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确定人与人之间的上下贵贱、尊卑长幼,在伦理自律的同时,以特定的礼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此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习惯上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去分析和评判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忠君爱国,孝敬父母,友兄悌弟,舍生取义,讲究信誉。如果忠孝不能两全,则舍孝取忠。这也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既是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又是以忠君爱国为最终、最高价值取向的。

实际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历代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教化,重伦理的价值取向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风情习俗、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中国人已习惯于用道德的眼光评判衡量一切,它不是外在强迫,而是内心的自觉。伦理道德至上的观念已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人们只须循此而为,而无须究其根由。”(张立文)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在历史与现实的实践中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1、从积极意义来看传统文化讲究伦理道德,强化了个人的道德品行修养,追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的既定秩序,中国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与此不无关系。(二)结论“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述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三、重视义利关系

想一想:道德与物质利益,何者更为重要?这个问题其实属于哲学中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范畴,在中国思想史上集中表现为所谓的“义利之辩”。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浓厚的伦理道德倾向,认为义重于利、崇义贬利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民间俗语“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干金”就反映了人们的这一种价值取向。迨及宋明,理学家们把贵义贱利的儒学传统推向戕害人性的阶段。在他们看来,所谓“义”,是指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规范,如仁、礼、孝、悌、忠、恕等;所谓“利”,是指人们切身的物质利益和实际功利。他们认为,人生价值中,道德生活是最高尚的,对道德生活的追求是实现人生最高目标和价值的惟一途径,因此,道德生活绝对高于物质生活。千百年来,中国人表现为羞于谈“利”,似乎一谈到利益问题,人格也就从此渺小,把道德生活和物质生活看作水火不相容的东西,这实际是传统思想在义利关系上的一个认识误区。这一偏见,对后来的文化走向,包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某些思想、政策导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和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天下人民追求利益的权利,绝不是不道德的。关键在于,正确的义利观应该是将人民的利益和全体人民、国家社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将道德理想与物质利益统一起来。一方面,充分尊重并依靠人们自己实现自己合法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要保持这种追求与实现全体人民的利益的一致。这样才是义与利的高度统一。

对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的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辩”主要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内部的论争,其基本特征是义利统一兼顾,但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义利关系中的“义”,表面上是指精神层面的道义,而实际上是指社会或国家的公利;义利关系中的“利”则主要体现为个体物质利益或个人功利。评价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就与“重义轻利”有一定关系,客观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四、尚古倾向与平均主义的泛滥

1、尚古即是在历史继承的同时所具有的祟古的保守性。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几乎每个民族都曾经具有尚古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从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来看,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总是难免会到历史那里引经据典,寻找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一)尚古日本学者中村元认为:“中国人一般都重视过去的事情,有一种尚古主义的保守性,数千年来延续着同一种思维方法。他们的学问是传承性的,自由思想也不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尚古倾向的形成大致有如下三个原因:1、传统社会的封闭性。2、小农生产方式的局限性。3、人类求稳定、求平衡的社会心理。平均主义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悠久的传统。老子主张损有余,补不足;孔子把“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在历次农民起义中,平均主义还成为鼓动群众造反,起来革命的重要口号,显示了巨大的号召力。(二)平均主义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平均主义还是中庸的一种特殊表现,其实质是以平等为价值取向,进而去追求物质利益的均等,而不论你个人能力的大小,也不管你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这种平均主义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深化为汉民族的一种社会心理,造成创造与竞争精神的萎靡,使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我们应该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和以创造新文化的积极态度,去疏导、分析、辨别,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祟古复古:批判地继承,合理地改造,大胆地创新,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对待自己传统文化应有的正确态度。我的观点思考题:从价值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突在实质上也被理解为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使其脱离了旧的轨道,并不可否认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重大影响。但我认为,现代文化并不等同于西方文化,我们所接纳的西方文化也并不会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的核心部分。一、人和天地的关系

我们大致可以用“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来概括中国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这一态度可以说是中国各派传统思想的共同观念。从这一观点出发,中国人一直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而绝不同于西方近代对于自然征服的态度。然而今天的西方人已愈来愈看到了“科技”的负面影响。“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态度诚然不是现代的,然而却可能是具有超现代意义的新启示。二、人和人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一直被称为“人伦”,“伦”是以个人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并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现代社会学家往往因为这一点而判断中国的社会关系是没有普遍原则的。其实,普遍原则在西方以“公平”为代表,在中国则是“仁”的概念。中国人追求的其实是一种法律所做不到的更高的“公平”和更合理的“秩序”。法律只能“禁与已然之后”,而“仁”是可以“禁与将然之前”。中国人伦秩序中所蕴藏的现代意义就在于伦理与道德自律在中国的法制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人对于自我的态度

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内在于己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强调“修身养性”。这是中国思想的重大特色之一。西方人的精神解救主要是借助外力的解救。十九世纪以来,尼采更是发出了“上帝已死亡”的宣告。上帝死亡后的西方人倍感失落、恐慌、虚无。中国人由于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并且注重自我的修养,使得个人比较具有心理的稳定和平衡。从这一点说,中国的修养传统正是一种值得珍贵和必须重新挖掘的精神资源。四、对生死的看法

大体说来,中国人的生死观仍是“人与天地万物于一体”的观念的延伸。中国思想的最可贵之处则是能够不依赖灵魂不朽而积极的肯定人生。立功、立德、立言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三不朽信仰,也是中国人的“永生”保证。根据中国人的生死观,每一个人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