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赏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巴金家赏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巴金家赏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巴金家赏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巴金家赏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春呐喊

——巴金《家》赏析第1页第1页●作者巴金●《家》故事梗概●《家》创作背景●《家》中人物分析●《家》中矛盾分析●《家》艺术特色●《家》思想及文学地位第2页第2页作者巴金:

●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去世,享年101岁。

第3页第3页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灭亡》时,他第一次以巴金为笔名,他笔名诸多,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结识一位巴姓同窗“巴恩波”,以及这位同窗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著作作者“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他把这二人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笔名。当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巨匠。年10月17日因病去世于上海。第4页第4页百年巴金(视频)第5页第5页多产作家巴金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死去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海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春天里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图书公司《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当代《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图书公司《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第6页第6页多产作家巴金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良友图书公司《忆》(回想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发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图书公司《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书店《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第7页第7页多产作家巴金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图书公司《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思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静夜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华沙城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慰问信及其它》(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英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保卫和平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大欢乐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坚强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第8页第8页多产作家巴金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场挽救生命战斗》(汇报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情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倾吐不尽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海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摸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创作回想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第9页第9页多产作家巴金

《摸索与回想》(《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创作回想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文学回想录》(与老舍等合著)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童年回想。(回想录),1984,四川少儿《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第10页第10页多产作家巴金《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寻找抱负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随想录》(散文集),1987,三联书店《巴金散文精编》,1991,浙江文艺出版社《巴金书信集》,1991,人民文学出版社《域外小说》,1992,上海文艺出版社《忆》(回想录),1994,中国华侨出版社《短简》,1994,河北教育出版社《再思录》(散文集),1995,上海远东出版公司《巴金自传》,1995,江苏文艺出版社《十年一梦》,1995,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云南人民出版社译文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狱中与逃狱》(回想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书局《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第11页第11页多产作家巴金《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为了知识与自由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一个卖鱼者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蒲鲁东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秋天里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12页第12页多产作家巴金《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一个家庭戏剧》(传记,又名《家庭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迟开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高兴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回想托尔斯泰》(回想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回想屠格涅夫》(回想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萧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译文全集》,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3页第13页作品三个阶段阶段一:上世纪30年代发表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情感喷发来倾吐对不合理社会痛恨和对抱负社会执着追求。阶段二: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结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生存悲剧,发表了《憩园》、《寒夜》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作品,为以后研究界更为推崇。阶段三:“文革”后,拷问自我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随想录》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情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尤其奖”。

主页第14页第14页《家》故事梗概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统治者,五房中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他们继母及继母女儿淑华,由于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妻子,但又忘不了梅,尤其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见面带给他无穷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第15页第15页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与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谴责,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规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弟兄中最叛逆一个,他对家中丫头鸣凤有朦胧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高老太爷发觉最疼爱儿子克定骗妻子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珏被高老太爷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料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心情中认可这个家庭应当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家》主题曲.mp4

主页第16页第16页《家》创作背景

●长期封建家庭生活

●“五四”新思想影响

●长兄李尧枚自杀第17页第17页长期封建大家庭生活

1911月25日,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李公馆新增了一名男丁,这个男孩被取名为李尧棠,字芾甘。“尧”是李家这一辈排行,“棠”和“芾甘”反取自诗经中《召南·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憩,”意思是说,这棵小小棠梨树,不要去砍伐它,这是周朝有德政召伯曾经休息过地方。以后,“芾甘”就成为这个男孩笔名之一,当然,它远不如“巴金”笔名更有名。

李家是当地殷富,数代都是书香人家。巴金远祖李介庵原籍浙江嘉兴,以儒生身份入川在官府充当幕僚。巴金曾祖父李璠当过县官,添置了一些家产。祖父李镛做过多年县官,他精明强干,官囊颇丰。

卸任之后广置田产,并修建了五进三重李公馆,还收藏了许多古玩字画。19,父亲李道河去川北广元县就任知县,5岁多巴金与母亲陈淑芬一起前往。

第18页第18页

在广元,巴金五个弟兄姐妹一起上课,在一位刘先生教导下,认方块字,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类村塾惯用启蒙读物。巴金与大他一岁三哥尧林最为密切。有一个时期,在夜晚油灯下,弟兄俩依偎在母亲身旁,听她熟读诗词,颇有文化修养母亲教他们吟读《白香词谱》。他们学词书本由母亲用工整、娟秀小楷抄录、装订,这似乎是巴金最早接触到文艺作品。

他不但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古典诗词,还学到宽容厚道博爱精神。

辛亥革命开始后,李道河辞官回家,19,陈淑芬因病去世,四个多月后,巴金二姐也死了,过了两年,巴金两个堂弟兄患白喉症死了。随后,巴金和三哥也患了白喉症,他们病尚未痊愈,巴金父亲李道河病亡了。在其后分家过程中,家族内部倾轧丑态毕露,巴金看到了人情世态和诗礼传家背后龌龊。19,巴金祖父也因病死去,遗产争夺由此引起,巴金在这些事情上看到了人性复杂和蔼恶,他深刻地结识到大家族必将崩溃结局。以后,这些都成为了他代表作———长篇小说《家》丰富素材。

背景第19页第19页“五四”新思想影响

19秋天,巴金进入青年会英文补习学校学习,不久又因病辍学。19五四运动给这个15岁少年心田投入了一把火,他心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新青年》、《每七天评论》、《新潮》、《星期评论》、《少年中国》等成了巴金弟兄们最爱慕读物,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五四”使他结识到个性,思想解放主要性。

19夏天,巴金与三哥尧林一起考入了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在那里读了两年半书。在此期间,他读到了克鲁泡特金《告少年》,波兰剧作家廖·抗夫剧本《夜未央》等书。他深受两位作者以及美国人高德曼影响,正是从这两者和“五四”中所取得营养,使得数十年后巴金在历经多次劫难情况下,仍然能够冲破重重阻碍限制“说真话”,写出了被人称道和警醒《随想录》。也正是有了这种“说真话”信念,《家》中才出现了那一幕幕血淋淋封建悲剧。

背景

第20页第20页

《家》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时,篇名为《激流》,在写作过程中,巴金大哥李尧枚因投机生意失败而自杀了。在巴金记忆中,大哥是旧制度下牺牲者。在听到噩耗那天晚上,他辗转难眠,决定调整《家》结构,把大哥作为主要人物原形来写,他要把一个垂死制度牺牲者放到人们面前。由于写都是熟悉人物、事件和生活,《家》创作十分顺利,许多部分和情节一气呵成。

…第21页第21页

《家》写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最初题名为《激流》,以后以单行本发行时才更名为《家》。1938和1940年,巴金又继续顺着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和《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这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总体构思,写作时间先后间隔很长,每部作品各有其独立结构,能够分开来读;但写作过程中又兼顾到各部有互相关照,是整体统一长篇系列小说。在这三部作品中,《家》是关注度最高。

主页第22页第22页

《家》矛盾分析

●封建代表与青年代表之间矛盾●封建统治者内部矛盾●青年代表之间矛盾第23页第23页封建代表与青年代表之间矛盾(主要矛盾)以高老太爷为主封建家族代表,把掌控他人命运当作是自己不可侵犯权力。对于觉新三弟兄,最显著便是对他们爱情干涉。觉新和梅芬相爱,封建代表们却因为自己牌桌上恩怨而棒打鸳鸯;觉明和琴,他们不同意,最终强迫觉民离家出走;觉慧与鸣凤相爱,高老太爷却意图把鸣凤送给自己好友冯乐山为妾,最终造成鸣凤自杀。面对这么情况,受过新思想影响青年们都感觉到痛苦,并开始试图反抗。作者经过一幕幕血淋淋悲剧向社会宣布封建制度不合理。第24页第24页封建统治者内部矛盾

封建统治者内部矛盾,主要是封建大家长与封建代表们及封建代表们之间矛盾。作为封建大家长高老太爷,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出现四世同堂美好情形,希望自己权威,自己统治能使高家世代兴旺。然而儿孙们却越来越不按自己设计路走,就连一向对自己唯唯诺诺儿子们也在外建立小公馆,并带来一身债务,这势必引起一系列矛盾。高公馆是个封建大家族,几代人,几屋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尔虞我诈,觉慧认为这已不是一个家了。

第25页第25页青年代表之间矛盾

青年代表之间矛盾主要是觉新与觉慧之间矛盾。他们都是受过新思想影响新青年,都结识到封建制度不合理。然而,由于觉新本性懦弱,以及所处环境,让他始终采用着”作揖主义”,帮助封建代表们维持着家族封建秩序。这样做法不但让他失去了自己爱情,也失去了自己妻子。觉慧是三弟兄中最激进一个,他不能忍受觉新做法,尤其是鸣凤死让他坚定了离开信念。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关于是否对抗封建矛盾。

主页第26页第26页《家》人物分析

《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含有典型意义人物形象

第27页第27页《家》里封建统治者

⒈有着道貌岸然外表,尽力维护封建观念、秩序人物,如高老太爷、克明等。

⒉行为荒唐、生活糜烂人物,如克安、克定等。

第28页第28页

封建大家长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性格特性。在高家,他话就是权威,谁也不能反对。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果断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与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爱情悲剧。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岁鸣凤送给60多岁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爷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秩序、昌盛,是他意志所有。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爱、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挣扎是徒劳,高家最后没有免于崩溃命运。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定灭亡趋势。

第29页第29页封建《家》承受者

⒈不甘于“命运”,敢于对抗,如鸣凤。⒉逆来顺受,默默承担起封建社会给与痛苦,如瑞钰、钱梅芬等。第30页第30页鸣凤

鸣凤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美劳动妇女之一。她自从被一个面貌凶恶中年妇女领进高公馆,就开始了她那备受欺凌折磨苦难生活。这个外表柔顺少女,内心却有着对抗精神,她敢于对封建制度代表人物冯乐山表示最大憎恶,并敢于第一个公然违抗礼法森严高府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旨意,以投湖自尽来维护自己爱情及对万恶制度悲愤抗议。第31页第31页瑞钰和钱梅芬

她们是有着相同命运女子,被封建制度支配着,被迫接受自己“爱情”与“生活”。即使说瑞钰比较幸运,碰到一个不错丈夫,但在这样腐朽家庭中,便注定了她不幸结局。梅悒郁,瑞珏贤慧,但她们都逆来顺受,并在这种残酷打压下结束了自己生命。而她们逆来顺受结果便是成为封建制度牺牲品。

第32页第32页反叛者

在《家》里,有一群怀有新思想,并且对封建礼教深恶痛绝年轻人。他们渴望新生活,渴望脱离“家”,渴望争取到自己幸福。即使在这群人中,有些人懦弱,有些人踌躇,有些人勇敢,但他们仍然都是封建家族里反叛者,像觉新三弟兄、琴等。第33页第33页觉慧

觉慧是大胆而幼稚叛逆者形象。“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步认清了封建家庭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正由于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敢于反对封建束缚。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同时积极支持觉民抗拒包办婚姻。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对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第34页第34页觉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胆叛逆一面,也有单纯幼稚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周围一切(包含“家”)即使愤恨,但还不能作出完全科学分析,有时感到“这旧家庭里面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结,他这直率热烈心是无法把它解开”。他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于矛盾中,下不了最终决心。最终,只是因鸣凤被逼投水自杀,这段爱情忽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震动。他即使恨高老太爷,认为在家中他与祖父“像两个敌人”;但在高老太爷临终时,他又曾有过“现在确实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阂,怀着祖孙两代隔阂而分别了”想法。这想法很幼稚,其实高老大爷即使不死,他们祖孙两代人隔阂也是无法消除,因为他们各自代表是不同社会力量。作者对觉慧塑造完全是忠实于生活。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显著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应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一代青年人一些精神面貌。第35页第35页觉新

觉新是作品中最主要一个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人物。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有较强老式观念人。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和平共处”,他凡事采用“不抵抗主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觉新身上即使有着很严重旧观念束缚,但他又是个接受了新思想熏染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恶是非是有着清楚界线。他也有过美好向往,同时,他也同情受压制青年。新思想即使触动了他心灵,但封建旧观念却如同沉重枷锁压得他无法喘气,使他在精神上经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第36页第36页在反叛者中,觉新和觉慧形成强烈对比,或许能够说,他们存在就是为了反衬对方。他们都是新青年,不过觉慧激进,反对一切封建活动,并付诸实践,尤其是在鸣凤被高老太爷逼死后,他便想逃离“家”。然而觉新不同,作为高家“家长”,他即使有着不同于这个家族想法,不过为了“责任”,他选择忍受,于是,他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妻子。可喜是,这一系列失去,终于让他决定帮助觉慧逃离。他们俩命运对比就是作者想要昭示新青年命运,只有为之奋斗了,才会得到想要幸福。第37页第37页当初社会背景让反叛者们反叛行为含有一定不科学性。他们对封建制度及当初社会看法并不十分合理。如觉慧对周围一切(包含“家”)即使愤恨,但还不能作出完全科学分析,有时感到“这旧家庭里面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结,他这直率热烈心是无法把它解开”。他即使恨高老太爷,认为在家中他与祖父“像两个敌人”;但在高老太爷临终时,他又曾有过“现在确实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阂,怀着祖孙两代隔阂而分别了”想法。这想法很幼稚,其实高老大爷即使不死,他们祖孙两代人隔阂也是无法消除,因为他们各自代表是不同社会力量。第38页第38页离开,走向另一段革命之旅第39页第39页《家》艺术成就人物塑造作品结构语言魅力

第40页第40页人物塑造

作品非常善于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展示人物丰富复杂内心世界,从而突出人物性格。如作品写鸣凤投湖时心理,就非常细腻,是全书极感人篇章。它将一位年仅17岁少女在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痛苦、惘然、哀怨、挣扎以及最后绝望,一层层真实细致地剖示出来,使读者从这位被凌辱少女身上,看到旧制度摧残人性罪恶,看到这位弱小者生命宁折不弯。又如,作品写觉慧在鸣凤死后内心也极细致,作者还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悲哀与后悔。除此之外,作品在塑造梅、觉新等人物时,也非常注重采用细腻心理描写办法来刻画人物。如,正是由于作品细致地写出了梅内心,才使梅多愁善感性格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觉新是一位有着“两重人格人”,作品多处细致地剖析他内心,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因受新思想启发,对现实不满,又受旧思想羁绊而最后不能或无力抗争苦闷、矛盾,使人物复杂性格得以凸现。第41页第41页作品结构

普通说来,一部作品所描写人物多、事件多,就需要作家有精心结构能力。这部小说全书描写人物多达70人左右;作品所写事件也相称多,如闹学潮、梅与觉新感情悲剧、鸣凤之死、觉民逃婚、瑞珏惨死等诸多事件。尽管作品表现人多、事件多,但由于采用了单纯明快地讲故事结构方式,以事件为线索,以场面串连故事,便巧妙地把高家内外各种人物、各种矛盾纠葛,同祖孙两代矛盾冲突这条主线交错成一体,围绕作品主题思想,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使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始终保持着庞大而紧凑、严密而不游离于主要情节结构特点。第42页第42页语言魅力

巴金作品一向语言简练生动,流畅奔放,含有浓烈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表达着巴金作品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喜怒哀乐,使作品含有了格外感人情感力量。

主页第43页第43页《家》思想表现

长篇小说《家》以代早期中国内地都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