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5_第1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5_第2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5_第3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5_第4页
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央视国际的《每周质量报告》________,目前我国很多突然耳聋的孩子都是由于生病时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家________,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披露

透露

B.揭露

泄露

C.透露

披露

D.暴露

披露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表述了央视国际的《每周质量报告》关于孩子突然耳聋的病因的报道。A项“披露”指发表、公布,符合文意。B项“揭露”指使隐蔽的事物显露,常搭配矛盾、问题本质、阴谋等不好的东西,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透露”指泄露或显露,其适用范围一般比“披露”要小,多指个人,而文段指媒体,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暴露”指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锁定A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家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透露”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揭露”一般是指不好的东西,比如揭露罪行;“披露”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发表;“透露”通常是由当事者有意或无意地公开一些事情;“暴露”指显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比如暴露目标、身份;“泄露”通常是指秘密等比较机密的东西,比如泄露考题。

第一空,主体是电视节目,内容是耳聋孩子的病因。首先可以排除B项(揭露罪行)、D项(隐蔽事物显露)。

第二空的主体是专家,专家并不是正式渠道,用“透露”更为合适。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首先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然后,分析选项。选项中所给词语的适用对象不同,可以根据句中的主体进行排除,选择与主体搭配最恰当的一项即可。第一空,“揭露”一般是指不好的东西,比如揭露罪行。“暴露”指显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比如暴露目标,暴露身份。此处主体《每周质量报告》是公布了一些事实,二者用在此处均不恰当,排除B、D。

第二空,“披露”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发表;“透露”通常是由当事者有意或无意地公开一些事情。此处主体为“专家”,用“透露”更恰当,排除C。

故本题选A。2.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概括

B.定义

C.限定

D.规定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横线后的冒号可知,后边内容是对“衰老”的解释说明。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概括”侧重归纳和总结,语境中并没有体现“归纳总结”之意,排除A项。B项“定义”对概念的内涵或词语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符合语境。C项“限定”和D项“规定”指划定一个范围,冒号后并没有给出范围,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根据横线处的句子可知,原文是在运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什么叫做“衰老”,此处填入“定义”最符合语境。A、C、D都不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B。

3.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下列属于公务员的一项是:

A.张先生是一名大学教师,在高校工作已整整三十年

B.小王是区司法局临时聘用的司机

C.李大姐自从下岗以后就在人事厅做保洁员

D.陈先生经过竞聘成为交通厅的副厅长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依法履行公职;

②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③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大学教师未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不符合定义;

B项:临时聘用的司机未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不符合定义;

C项:保洁员未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不符合定义;

D项:交通厅副厅长属于“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且“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题中只有D项能够“依法履行公职”,其他三项都与此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D。

4.6,8,8,0,-32,(

A.-128

B.64

C.-64

D.-96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大小交叉变化,且做差,做和均无明显规律,考虑倍数递推。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8=(8-6)×4,0=(8-8)×4,-32=(0-8)×4,规律为第三项=(第二项-第一项)×4,则所求项为(-32-0)×4=-128。

因此,选择A选项。5.身高不等的5人站成一排照相,要求身高最高的人排在中间,按身高向两侧递减,共有多少种排法?

A.4

B.6

C.12

D.2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身高最高的人站中间,剩余4个人选2个人按由高到矮顺序排在一边,有(种)排法,剩余2个人按由高到矮顺序排在另一边,有(种)排法,则共有6×1=6(种)排法。

因此,选择B选项。6.如果小王和小吴都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

B.或者选小李,或者选小孙

C.如果选小李,那么选小张

D.如果选小孙,那么选小金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既要……也要……”,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1)女(王、李、孙)且男(张、金、吴、余、孟)

(2)¬张或¬王

(3)¬李或¬孙

(4)金→¬吴

第三步,进行推理。

“小王入选”是对(2)“或关系”一支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张不入选;

“小吴入选”是对(4)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金不入选;

入选的一共4人,则剩下的两人在李、孙、余和孟中选,再结合(3)可知,李和孙最多选一人,要确保李和孙最多选一人,必须至少在余和孟中选一个,即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3位女性和5位男性,要求根据题干信息从这8个人中选出4人组建谈判小组。可以根据题干给出的确定信息,并结合推理规则进行解题。由“小王入选”和(2)可知,小张不入选;由“小吴入选”和(4)可知,小金不入选;又入选的一共4人,则剩下的两人在小李、小孙、小余和小孟中选,再结合(3)可知,小李和小孙最多选一人,因此可以推出或者选小余,或者选小孟。故本题选A。7.2010年2月15日后第80天的日期是:

A.5月5日

B.5月6日

C.5月3日

D.5月4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2010年是平年,2月有28天,因此2月还有13天,3月31天,4月30天,13+31+30=74(天),4月份过完后,5月再过6天,即为第80天。

因此,选择B选项。8.2011年前5个月,江苏13个市用电量的月平均增量为负值的市有:

A.0个

B.3个

C.4个

D.5个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下半部分。

第三步,2011年前5个月月平均增量为负值,即2011年5月用电量低于2010年12月,直接读数可知南京市(23.02,24.78)、南通市(17.87,18.36)、连云港市(6.11,6.13)、扬州市(10.95,10.97)满足,共4个城市。

因此,选择C选项。9.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乙护理3号病房

B.丙护理4号病房

C.丁护理5号病房

D.乙护理4号病房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①甲只在1、2号;

②乙不在6号且丙不在6号;

③丁在6号→乙在3号;

④丙在4号→乙在6号;

⑤戊只在7号。

最大信息是6号,可以将关于6号的条件作为解题的切入点。由②知乙、丙不在6号,由①知甲不在6号,由⑤知戊不在6号,则丁在6号,再结合③可知,乙在3号。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列出题干条件:①甲1、2号;②乙、丙不护理6号;③丁6号→乙3号;④丙4

号→乙6号;⑤戊7号。根据条件①②⑤可知,甲、乙、丙、戊都不护理6号病房,故6号病房只能由丁护理;再结合条件③可知,乙护理3号病房。

故正确答案为A。10.作家只有________公共关怀,个人化的审美追求才不会被个人功利淹没,才不会________谋取私利的工具,时下流行的某些“青春文学”因为缺少批判现实的公共关怀,它们对现实的________其实是对现实的粉饰。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持

落入

描画

B.秉持

沦为

描摹

C.兼具

成为

描述

D.坚守

变为

描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只提到公共关怀这一种品质,C项“兼具”指的是同时具有,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坚守”指坚决守卫,不离开,与“关怀”搭配不当,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后文“谋取私利的工具”可知,横线处应该填入消极色彩的词语。A项“落入”为中性词,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沦为”感情倾向消极,符合语境。答案锁定B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对现实的描摹”,搭配恰当,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词语搭配“关怀”。“坚持”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可用;“秉持”有主持、掌握的意思,可用;“兼具”指同时具有,而文段中并没有提到作家应具有的其他品质,用“兼具”不妥,排除C

项;“坚守”指坚决守卫,不离开,搭配“关怀”不妥,排除D

项。

第二空:如用“落入”,则主谓宾为“作家落入工具”,显然不妥,排除A

项;“沦为”有没落的意思,呼应“谋取私利的工具”,用在此处最为妥当。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结合第一空的句意及词语含义,排除与语境不相符的选项。第三步,结合词语的习惯搭配及词语的感情色彩,排除与句意不相符的选项。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先看第一空,“兼具”指两个同时具备,而此处只提及“公共关怀”一个方面,故其用在此处不当,排除C。

再看第二空,“落入……的工具”搭配不当,排除A。与“变为”相比较,“沦为”更符合此处的贬义色彩,排除D。

故本题选B。11.白羊∶黑羊

A.高价∶价格

B.蓝天∶春天

C.周刊∶月刊

D.苏州∶徐州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白羊”和“黑羊”都是羊,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且二者都是词语中第二个字“羊”的一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高价”是“价格”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B项:“春天”和“蓝天”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周刊”和“月刊”都是期刊,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且二者都是词语中第二个字“刊”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苏州”和“徐州”属于并列关系,但二者不是词语中第二个字“州”的一种,而是两个地名或城市,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12.1,1,3,5,11,(

A.8

B.13

C.21

D.3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做差无明显规律,考虑倍数递推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3=1×2+1,5=1×2+3,11=3×2+5,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2+第二项,则所求项为5×2+11=21。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观察数列发现,1=1×2-1,3=1×2+1,5=3×2-1,11=5×2+1,规律为后项=前项×2+修正项,修正项是以-1,+1为周期的周期的周期数列,下一项为-1,则所求项为11×2-1=21。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三: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和,做和如图所示:

和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16×2=32,则所求项为32-11=21。

因此,选择C选项。13.①因为,这两个看来完全相同的温度平均值具有不同的意义

②只看平均值,难免以偏概全

③当某个城市某一天的平均气温与全国一年的平均气温完全相同时

④还要了解影响温度变化的各种因素

⑤人们如果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旅行,所要带的衣物不能以所在城市某一天的气温为依据

⑥要认清后者,不但需要了解某地四季高低温度的差距有多少。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⑤⑥④①③②

B.③⑤①⑥④②

C.③⑤⑥②①④

D.⑤⑥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为③句或⑤句,对比发现不好判定首句。

第二步,从内容入手,⑥句有关联词“不但”,④句有关联词“还”,⑥④捆绑,排除C项和D项。⑥句中提到代词“后者”,指代前文出现的两者之一,只需确定⑥句前面是⑤句还是①句。①句中提到“两个”,而⑤句中未出现“两者”,可知①⑥捆绑,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③⑤两句首句特征不明显,不好判断;进一步观察发现,通过关联词“不但······还······”,可将⑥④两句进行捆绑,排除C、D两项。由于⑥句中有“后者”,③句应该置于⑥句之前,先提出两者分别是什么,才符合逻辑顺序,对应B项。

故正确答案为B。14.@=@@&@

A.=Μ=YΜ=

B.YY??$$

C.#﹡$$$﹡

D.$!$$Μ$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数,部分位置存在字符相同的特点,其中1号、3号、4号和6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2号和5号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1号和4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B项:1号和3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C项:1号和3号位置上的字符不同,排除;

D项:1号、3号、4号和6号位置上的字符相同,2号和5号位置上的字符和任意位置上的都不同,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15.攻击∶发动

A.注释∶文档

B.前进∶勇敢

C.披荆∶斩棘

D.工作∶开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发动”与“攻击”属于动宾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给“文档”加“注释”,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勇敢”与“前进”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C项:“披”与“荆”属于动宾关系,“斩”与“棘”属于动宾关系,“披荆”与“斩棘”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D项:“开展”与“工作”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16.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劳动力需求占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之差是:

A.33.6%

B.36.2%

C.38.9%

D.39.2%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和差类的简单计算。

第二步,定位图中数据。

第三步,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比重为2.7%,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比重为1.1%+29.1%+1.4%+4.7%=36.3%,比重之差为36.3%-2.7%=33.6%。

因此,选择A选项。17.2011年前5个月,江苏重工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乡村居民用电量占城乡居民用电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A.都有所增长

B.都有所减小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两期比重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上半部分最后一列。

第三步,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部分增长率高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下降”。重工业用电量:13.8%>13.5%,比重上升;乡村居民用电量:13.3%>12.6%,比重上升。

因此,选择A选项。18.某调查公司对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25人进行调查,有89人看过甲片,有47人看过乙片,有63人看过丙片,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全看过,20人一部也没有看过,则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是:

A.69人

B.65人

C.57人

D.46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三集合容斥类。

第二步,依据题意可以判断出本题属于三集合非标准型,125=89+47+63-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2×24+20,得出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为46人,也可以结合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用尾数法得出个位数为6。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代入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型公式,,,解得看过两部电影的有46人。

故正确答案为D。19.0,7,26,63,124,(

A.209

B.215

C.224

D.262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5+1=6,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分别为3和-1的常数数列,所求项为6³-1=215。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做两次差如图所示:

二次差数列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4+6=30,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61+30=91,所求项为124+91=215。

因此,选择B选项。20.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中面的个数依次为8、7、6、5、4,呈等差数列,依此规律,下一个图形面的个数应为3,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21.2011年公立医院参加诊疗人次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比重是(

)。

A.30.9%

B.32.7%

C.33.9%

D.38.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求比重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数据,“2011年公立医院参加诊疗人次数为20.5亿人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为62.7亿人次”。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2011年公立医院参加诊疗人次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比重为,直除首两位32。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由“2011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定位到表格第二列,表格中给出了2011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题干要求公立医院诊疗人次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比重,直接查找对应的数据,根据“比重=分量÷总量”计算。所求为≈==32.8%,最接近的是B。故本题选B。2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题干图形均含有直角,问号处图形也应含有直角,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23.生物学家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的原因是:

A.如今已经进入基因时代

B.癌症发生跟身体的器官无关

C.解剖学无法定义癌症的分类

D.癌症发生与分子机制突变相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生物学家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的原因出现在①和②中。根据①②句可知,生物学家开始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是因为“这些信息”,即“生物学家们收集分子层次上的癌症成因信息”,根据②句的解释可知,分子层面的癌症成因信息是指在分子层次上,突变使得细胞以不受控制的形式生长而形成肿瘤。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说法是生物学家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的原因。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章阅读的细节判断。

质疑传统癌症分类的原因应该定位到文章①和②。前一句指出生物学家对根据肿瘤出现的位置来给癌症分类有质疑,后一句说明肿瘤的真正原因与突变有关,传统分类方法应该被以突变为依据的新方法取代。这个原因与选项D完全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根据题干内容定位其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正误。通过阅读,定位题干内容所对应的原文,即文章第①、②段,根据选项与原文最相符的一项即可。①指出生物学家对根据肿瘤出现在身体中的位置来分类癌症的传统方法的质疑,②指出了形成肿瘤的真正原因与突变有关,传统的分类法应该被依据突变种类的分类法所取代。故本题选D。24.从认识论来讲,一个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从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火热实践中去________去升华;一个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需要循环往复地到实际中去检验去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锤炼

矫正

B.提炼

补正

C.锻炼

修正

D.凝炼

校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理论需要从实践中去________去升华”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与“升华”语义相近的词语,且与“理论”搭配。A项“锤炼”指磨炼,刻苦钻研,常与人、技术搭配;C项“锻炼”指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二者均不能与“理论”搭配,排除A项和C项。B项“提炼”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从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提取(所要的东西);D项“凝练”指紧凑简练,与“凝炼”同义,指凝结提炼,二者均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去检验去________”可知,横线处需要填入词语与“检验”意思相近。B项“补正”指补充、修正之意,侧重对文字的疏漏和错误进行补充修正,文段强调的是“理论”,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校正”指进行校对,加以改正,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画线部分词语应与“理论”搭配。C项“锻炼”主体多为具体的人或集体,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锤炼”搭配恰当,保留;B项“提炼”与“升华”有相似的抽象含义,“提炼理论”为常见的搭配,保留;D项“凝练”一词为形容词,形容紧凑简练,也可分作两个动词理解,指凝结提炼,“凝练理论”亦可用在此处,保留。

第二空:填入画线部分词语应与“检验”同义。“检验”为发现问题,D项“校正”指予以校对,符合语境,当选。A项“矫正”多指更正错误,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补正”指补充和改正文字上的疏漏和错误,用在此处不妥,排除B。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快餐理论”令人忧虑》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根据词语的习惯搭配及此处的修饰对象,排除与修饰对象不能搭配的选项。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三步,验证第二空。本题可从第一空突破,“锤炼”常与“材料”、“语言”搭配;“提炼”常与“精华”搭配;“锻炼”常与“身体”等搭配。三者均与“理论”搭配不当,排除A、B、C。第二空,将“校正”代入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5.禁果心理:指基于对某种禁令的逆反心理而产生的强烈的探求欲望。

下列不属于禁果心理的是:

A.许多寺院的入口处都有“禁止拍摄”的牌子,仍有少数游客趁工作人员不备偷偷拍摄

B.宙斯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特地交代她千万不能打开,潘多拉却经不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里面的罪恶跑到了人间

C.某部书是官方禁书,但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禁,千方百计地找这部书来读,还出现了许多手抄本

D.某商场在“双十一”当日推出20台特价平板电脑,先到先得,结果出现了数百人抢购的场面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对某种禁令的逆反心理而产生的强烈的探求欲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少数游客基于对禁止拍摄的“逆反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偷偷拍摄的“欲望”,符合定义;

B项:侍女基于对不能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逆反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打开盒子的“欲望”,符合定义;

C项:很多人基于对禁书的“逆反心理”,产生了强烈的读这部禁书的“欲望”,符合定义;

D项:商场推出的先到先得活动,目的是为了促销,人们疯抢,并未体现“禁令”和“逆反心理”,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信息为“基于对某种禁令的逆反心理”。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C三项中的“禁止拍摄”“特地交代她千万不能打开”“官方禁书”对应关键词“禁令”,符合定义,排除。D项:没有涉及“禁令”,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禁果心理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对某种禁令的逆反心理”,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禁果心理的定义要点:对禁令的逆反心理。

A项,对于“禁止拍摄”的牌子,仍有少数游客偷偷拍摄,表现出对禁令的逆反心理,符合定义。

B项,特地交代潘多拉千万不能打开魔盒,但她还是打开了,表现出对禁令的逆反心理,符合定义。

C项,对于官方禁书,很多人千方百计找来读,表现出对禁令的逆反心理,符合定义。

D项,数百人抢购20台特价平板电脑,并未涉及禁令或逆反心理,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26.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同学暗中捐款相助。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他询问了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

(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

(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

(4)甲和乙都没有捐;

(5)丙和丁都没有捐。

实际上,这五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

据此,可以推出:

A.丙捐了

B.丁捐了

C.甲捐了

D.乙捐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1)甲或乙

(2)甲→丙

(3)¬乙→丁

(4)¬甲且¬乙

(5)¬丙且¬丁

(1)和(4)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句是假的”,可以确定(2)、(3)、(5)都为真;

由(5)知:丙、丁都没捐,根据“否后必否前”,由(3)可知:¬丁→乙,则乙捐了。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1)和(4)之间的矛盾关系,两句话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条件。

由题干可知,只有一句话为假话,则(2)、(3)(5)都是真话。假设甲捐了,由(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则有两人捐款,与题干的“只有一人”捐款不符合,故假设不能成立,即甲没有捐。由(5)得出,丙、丁没有捐,代入(3)中,得出乙捐了。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分析发现,题干条件中存在矛盾关系,可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解题。(1)和(4)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假的”可知,(2)(3)(5)都为真。由(5)为真可知丙和丁没有捐,即否定了(2)和(3)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甲没捐而乙捐了。故本题选D。27.定义:①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保留一段短暂的时间。②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③视觉掩蔽:在某种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典型例证:(1)面对熟悉的场所,小周沉浸美好的回忆之中,回忆中的情景是那么清晰,就像在眼前一样。(2)阿姆斯特朗在环法自行车大赛中,骑得飞快,车轮的辐条几乎像消失了一样。(3)在霞光暮霭之中,火箭腾空而起,逐渐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有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1)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保留一段短暂的时间;

(2)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

(3)视觉掩蔽: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第三步,辨析典型例证。

例证(1),“回忆”并不属于“保留一段短暂的时间”,也未涉及闪光的概念,不符合三个定义;

例证(2),辐条随着车轮转速的增加,所反射出来的光随着频率的增加几乎消失不见,属于“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符合定义②;

例证(3),火箭腾空最终消失在宇宙中,是现实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属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