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1课时 课件_第1页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1课时 课件_第2页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1课时 课件_第3页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1课时 课件_第4页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1课时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课时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习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和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核心素养新课导入

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写作背景议论文的知识理解研读文本论点确认论据辨别论证分析梳理内容重要词句文的主旨知识补充立论文:作者证明自己对某一论题所持的见解、主张是正确的。在立论文中往往有驳论的因素,但不是主要成分。驳论文:一般先指出对方的谬论,然后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鲁迅树起靶子对方的谬论重击要害批驳错误正确观点驳论文的一般模式文体杂文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广义上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演说等等。“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狭义上说,是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文章。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渺诓谱脊蔑脂摧倘抹笼罩玄慨省切仆茫骗家粉残杀叹虚悟实前miǎokuāngpǔjǐmièzhīcuītǎngmǒlǒngzhàoxuánkǎixǐngqièpū梁诬若后继读准字音()笼罩()鸟笼笼lǒnɡlónɡ()前仆后继()仆人仆()抹杀()抹布()拐弯抹角抹()切肤之痛

()切除切púmǒmāmòqièqiēpū多音字诓()诓骗框()门框蔑()诬蔑篾()竹篾慨()慨叹概()气概赖()依赖獭()水獭kuānɡkuànɡmièmièkǎigàilàitǎ形近字玄虚:渺茫:麻醉:摧残:诓骗:诬蔑:空而不切实,不可信。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说谎话骗人。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理解词语怀古伤今:埋头苦干:舍身求法: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土地广大,物产丰富。地大物博:为民请命: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不值得当做根据。替老百姓向上申诉,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以保全的性命。前仆后继:自欺欺人:不足为据:1.划分文章层次。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3.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听范读第四部分(9):第二部分(3-5):第三部分(6-8):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第一部分(1-2):划分段落通过范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这篇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思路是什么?(摆出敌论)——(批驳敌论)——(证明观点正确)——(得出结论)树靶子打靶子立观点得结论自主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哪一种驳论形式?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国民党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这是驳论证,即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树靶子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得结论立观点品味第一部分怎样理解“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新课精讲第1自然段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从公开的文字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情。所有的中国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前后照应...........第1自然段中的“地大物博”加引号有什么作用?“地大物博”加引号既表引用,又含讽刺,这是国人盲目自大、外强中干、自欺欺人的自夸。品味第二部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文中说“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的原因是什么?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求神拜佛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突破口是信“地”信“物”是“自欺”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是“他信”再看第3-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反驳错误观点的?直接反驳抓住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就能击中要害。品味第三部分在作者看来,失掉“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等不等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些论据并不能证明其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在文章的3-5段直接揭示了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证明了对方论点的错误性,像这样的反驳方法,我们将它称为“直接反驳”。除了直接批驳敌人的错误论点外,作者还用了间接批驳的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作者在第6至8自然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自然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自然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作者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后以什么为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从而更有力地驳倒了敌论点?作者用“从古以来”到“现在”都有“脊梁”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为什么不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而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前者指所有的中国人,那样讲不合乎事实;后者在“中国人”之前有限制,用语准确严密,合乎事实。(1)诬篾(

)(2)脊(

)梁

(3)搽()脂粉

(4)前扑(

)后继(5)诓(

)骗(6)慨(

)叹(7)渺芒(

)(8)地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