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精选课件_第1页
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精选课件_第2页
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精选课件_第3页
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精选课件_第4页
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精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交叉

——从经济学诺贝尔奖谈起1谈经济学研究的学科交叉

——从经济学诺贝尔奖谈起1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这样描述经济学:这是一门迷人的科学。而它最令人着迷的,就是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此地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书写完毕,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少……2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特殊天赋,……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拔萃!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哲学家。”

3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特殊天赋从1969年开始授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来看,凯恩斯的说法是正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是瑞典银行出资设立的,全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迄今,诺贝尔经济学奖共授奖36届,获奖者55位。4从1969年开始授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来看,凯恩斯的说法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学科交叉的表现形式二、学科交叉的创新品质培养5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学科交叉的表现形式5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学科交叉的表现形式

1、所受教育的学科交叉

2、研究经历的学科交叉3、获奖成果的学科交叉

4、研究方法的学科交叉

6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学科交叉的表现形式6从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教育背景看,经过经济学的最高级的博士学位教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获奖者中也确实有42人获得过经济学博士学位或哲学(经济学)博士学位。7从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教育背景看,经过经济学的最高级的博士学但获奖者中仍然有13人压根没有得到过经济学的系统教育,是经济学的非科班出身,他们中所获博士学位分布在很多专业领域,其中有数学博士(3人)、政治学博士(2人)、统计学博士(2),物理学博士(1人)、理学博士(1人)、工程博士(1人)、法学博士(1人)、心理学博士(1人)、社会科学博士(1人)。8但获奖者中仍然有13人压根没有得到过经济学的系统教育,是经济这些没有经济学教育背景的人,将非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交叉应用于经济学,是他们获得经济学巨大成就的重要基础之一。9这些没有经济学教育背景的人,将非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交叉应用于经即使是经济学或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也有着非经济学的早期教育背景。比如库普曼斯(1975)、麦克法登(2000)、恩格尔(2019)等获奖者,他们早年曾经学习过物理学;而弗瑞希(1969)、库兹涅茨(1971)、阿罗(1972)、弗里德曼(1976)、克莱因(1980)、德布鲁(1983)、莫里斯(2019)、默顿(2019)、赫克曼(2000)等获奖者,则至少有一个高等学位是数学;缪达尔(1974)、莫迪利安尼(1985)、布坎南(1986)、科斯(1991)等获奖者,曾经学习过法学;里昂惕夫(1973)、俄林(1977)、舒尔茨(1979)、刘易斯(1979)、施蒂格勒(1982)、夏普(1990年)、福格尔(1993)、哈萨尼(1994)、卢卡斯(2019)、维克瑞(2019)、斯科尔斯(2019)、森(2019)等也都有过非经济学的教育背景;等等

10即使是经济学或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也有着非从丁伯根的研究经历中,我们能够看到他获奖的必然性。在他做物理学博士论文的时候,他就已经对学科进行了交叉研究,他的博士论文《物理学与经济学中的最小值问题》,研究的就是物理学与经济学中具有共性的最小值判断问题。

11从丁伯根的研究经历中,我们能够看到他获奖的必然性。在他做物理首届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简·丁伯根(JANTINBERGEN)(1903-1994),出生地:荷兰,海牙莱顿大学物理学博士,荷兰经济学院教授获奖理由: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12首届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简·丁伯根(JANTINBERG1974年的获奖者缪达尔,长期致力于政治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结合;1978年的获奖者西蒙的研究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公共行政学、管理学、哲学等跨度很大的不同学科;1992年的获奖者贝克则是第一个将经济学理论研究应用到人类行为问题上的学者,他将传统经济学运用到诸如生育、歧视、犯罪、家庭等特别问题的研究上。131974年的获奖者缪达尔,长期致力于政治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1974年奖获得者:缪达尔纲纳·缪达尔(GUNNARMYRDAL)(1898-1987),生于瑞典,1927经济学博士学位《价格形成和经济变化》获奖理由: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141974年奖获得者:缪达尔纲纳·缪达尔(GUNNARMYR1978年奖获得者:西蒙赫泊特·亚·西蒙(HERBERTA.SIMON)1916年生于美国,政治学博士获奖理由: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151978年奖获得者:西蒙赫泊特·亚·西蒙(HERBERTA1992年奖获得者:贝克加里·贝克(GARYS.BECKER)美国人(1930-),1955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获奖理由: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161992年奖获得者:贝克加里·贝克(GARYS.BECK跨越学科的交叉创新是获奖的重要原因。如1969年获奖缘由是将动态模型(数学模型)应用于经济分析过程;1971年库兹列茨的人口结构的经济分析;1974年两位获奖者缪达尔、哈耶克获奖的理由是经济、社会与制度的相互依赖关系;1975年的获奖者将数理统计学应用于经济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作出了贡献;1986年布坎南的政治决策的经济分析;1992年贝克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17跨越学科的交叉创新是获奖的重要原因。如1969年获奖缘由是将1993年的获奖者利用历史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1994年的三位获奖者纳什、海萨尼、泽尔腾将博弈论用于经济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2019年获奖者莫里斯、维克瑞将信息论应用于经济学研究;2019年获奖者卡纳曼教授将心理学研究用于经济学研究。

181993年的获奖者利用历史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1数量化确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支撑方法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获奖成果绝大多数都对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进行了量化,也许量化是科学化的一个标志。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应用了数学的时候,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19数量化确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支撑方法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迄今共35届的经济学奖,光是直接因经济计量或数学成果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而获奖的就有11届(1969、1972、1973、1975、1980、1983、1987、1989、1994、2000、2019)。35届获奖者中,除了个别获奖者的获奖成果中没有使用定量分析模型或数学推导外,数量化和数据处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本特点之一。20迄今共35届的经济学奖,光是直接因经济计量或数学成果在经济学经济学家利用数学工具这种方法的交叉,扩展了对经济现象和现实的认知能力,使得其经济过程的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大幅度地提高,给经济理论以可信度,使经济学具有了精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21经济学家利用数学工具这种方法的交叉,扩展了对经济现象和现实的除了量化的方法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研究方法的学科交叉还体现在很多方面,譬如1984年斯通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成为“国民经济统计学之父”;1992年的获奖者贝克尔通过人的行为研究经济学,创立了现代家庭经济学;1993年获奖者诺斯与福格尔利用新的历史学方法研究经济史;2019年卡纳曼使用认知心理学和其实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提出了预期理论;2019年的史密斯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经济学,提出了实验经济学。

22除了量化的方法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研究方法的学科交叉还体现1984年奖获得者:斯通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STONE)(1913-1991),生于英国,文学硕士,理学博士获奖理由: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231984年奖获得者:斯通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1993年奖获得者:诺斯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美国人(1920-)经济学博士获奖理由: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241993年奖获得者:诺斯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1993年奖获得者:福格尔罗伯特·福格尔(ROBERTW.FOGEL)美国人(1926-)哲学博士获奖理由: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251993年奖获得者:福格尔罗伯特·福格尔(ROBERTW.26262019年奖获得者:卡纳曼丹尼尔.卡纳曼(DanielKahneman)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获奖理由: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272019年奖获得者:卡纳曼丹尼尔.卡纳曼(DanielKa2019年奖获得者:史密斯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1927年出生于美国,1955年获得哈佛大学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获奖理由:通过实验市实验作为经验经济分析的一种工具,特别是在可选择的市场机制研究方面282019年奖获得者:史密斯弗农.史密斯(vernonsmi二、学科交叉的创新品质培养

1、创新思维的培养2、创新能力的培养3、创新精神的培养4、创新意识的培养5、创新人格的培养

29二、学科交叉的创新品质培养1、创新思维的培养291972年的获奖者阿罗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不可能性定理”,发展了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然而他的经济学的巨大贡献来源于学科交叉带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他说:“我的想法里头,历史并不仅仅是一堆日期与一些生动的故事,我将之视为一个序列,从一个事件中不断产生下一个事件。这种秩序感在我高中与大学的阶段逐渐成型,导致我对数学与数理逻辑产生浓厚兴趣。”“没有料到,修习统计学却对我个人经济学的生涯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301972年的获奖者阿罗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基本条件,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由于学科交叉的教育背景或研究经历,在创新能力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譬如,1976年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本科阶段学习的是数学,后来在芝加哥大学读经济,舒尔茨是那所学校著名的数理经济学家,他在需求曲线的统计求导方面的开拓性工作,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肯定与赞扬。1934年,弗里德曼曾经被指派为舒尔茨的研究助手。

31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基本条件,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由于学科交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说他的研究生涯分为三个部分:先研究产业结构,再研究19世纪中叶之后的世界经济史,之后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尽管刘易斯由于黑人的身份,在学习和研究上有种种限制,但早期的商学士学位,对他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创新研究是有帮助的;由于要教授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经济,他研究了计量经济学,从而有了后来用量化关系说明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创新;1948年教授发展经济学,需要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他又学习和研究了这几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能提出“两部分模型”。不断地学科交叉,培养了一代经济学巨匠的创新精神。

32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说他的研究生涯分为三个部学科交叉也培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创新意识。198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在他的演讲中说到:“我的脑海里原本一直浮着一个想法,就是数学可以应用到经济问题的分析上。我在大学所修的课程,大部分不是数学就是经济学。我并不是富有原创力的数学家,也不是所谓的数学天才,这点我早由自己曾经参与的数学竞赛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