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少数民族教材课件_第1页
河南少数民族教材课件_第2页
河南少数民族教材课件_第3页
河南少数民族教材课件_第4页
河南少数民族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少数民族制作人:王良河南省简介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河南少数民族概况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少数民族散居大省。截至2013年,全省56个民族俱全,少数民族人口142.9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5%,在未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省(市)中居第一位。其中,回族122.68万人;蒙古族9.99万人,满族7.18万人,其他民族4.08万人。建有3个城市回族区和21个回族乡(镇),少数民族十万人以上省辖市4个,少数民族万人以上县(市、区)48个,千人以上乡(镇、办)39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863个。世居民族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维吾尔族六个。全省有民族学校494所,其中,民族职业学院(含民族中专)1所、民族中学63所、民族小学368所、民族幼儿园62所。就人口规模来说,河南基本是汉族和回族聚集的省,全省几乎所有的县都有汉族和回族,一些大城市和县城也都有回族聚集。河南的回族在中国排第三位,只比宁夏和甘肃少,超过122万人。满族集中在洛阳市的嵩县、栾川县,南阳市;蒙古族和高山族的村子基本全在南阳市,维吾尔族在许昌的长葛市和三门峡的渑池县;高山族(阿里山邹族后裔)主要分布在邓州市张村镇。河南回族:回族先民进入河南较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但人数不是很多。回族及其先民大量地来到河南应是在蒙元以后,明朝初年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使得不少回民从山西迁入河南。其分布特点是大分靓小集中,全省止20个县市均有回民居住。河南蒙古族:河南蒙古族有9.99万人,在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中,仅次于回族,居第二位。他们分布在省内104个县市之中,其中以南阳地区最多,6万人左右,其次是平顶山市的叶县和洛阳市的孟津县。河南满族:河南满族主要分布于洛阳市的嵩县、栾川县,人口约7.18万。大部分是清朝后裔,清朝灭亡后称满洲人为满族。河南高山族: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大陆高山族人口有4461人,其中946人(约21.2%)分布在河南省,使其成为大陆高山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河南省内,邓州市的高山族人口最为集中,有830人,占该省高山族人口的87.74%,占中国大陆高山族人口的18.61%,由此成为大陆高山族第一市(县)。邓州“台湾村”河南邓州在上世纪80年代初没有一个高山族,后来在80年代改族的高潮中,根据邓州市公安局户政科的资料,截至2005年8月底,邓州全市又有321人已改为高山族成份,其他自报高山族的人尚未变更民族成份。在邓州27个少数民族中,高山族人口排在回族、蒙古族之后,位居第三。邓州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张村镇,高山族人口约为609人,占全市高山族总人口的73.37%,占大陆高山族人口总数的13.65%,在1990-2000年的十年间人口净增长101.5倍。2004年张村镇自报高山族人口1270人,2005年为1902人,净增长多达632人。邓州“台湾村”历史渊源邓州“台湾村”有五姓高山族同胞后裔薪火相传,在此地居住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邓州市“台湾村”的陈氏家族现已发展到第13代、42户、200多口人,其最早可追溯到康熙年间。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黄廷将军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率十万大军投诚清朝,他在带兵进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垦,最后的1个营在邓州扎营。依那思罗、迪摩达奥、安笃斯且、安达依鲁等5位兵将随军屯垦后,各娶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并分别改为汉姓陈、周、蔡、黄、林。邓州“台湾村”宗教信仰图腾崇拜邓州台湾村村民屋内,中堂上与祖宗牌位一般会并排挂着一幅画有蛇与牛的图腾,显然与中原文化相去甚远,给人以强烈的异乡感觉。妈祖信仰抵邓州后为谢妈祖庇佑之恩,黄廷偕闽营众官兵捐俸,在州城中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另外,村内还建有小型妈祖庙。20世纪以来,,基督教在华夏大地快速传播,邓州高山族部分民众逐渐放弃了原有宗教信仰,皈依基督教,并且有蔓延趋势,这与台湾高山族不同。邓州“台湾村”高山族风俗节庆寒食节邓州高山族的特殊节日是每年农历三月九日的寒食节。据说在荷据时期,台湾有一家高山族为挽救整个部落而牺牲了全家八口的性命,此后其他高山族人在这一天不在白天开伙吃饭,以为纪念。现在邓州的高山族在寒食节这一天聚会团圆,燃放鞭炮,烧香祭祖,同时各家族共同摊钱延请剧团在墓园搭台唱戏,附近的小商小贩也聚到这里贩售商品。丧葬习俗邓州高山族虽然各个姓氏丧葬习俗不完全相同,然而其葬歌曲调基本一致。词都有“阿里山”、“日月潭”之说。它是邓州高山族民族认同重要的乡土标志。屯垦初期的高山族在丧葬上曾沿袭在原住地的习惯,如有老者故去一般葬在屋内,而活着的人则另辟新居。这应是和原住地居住习惯有关,房屋简陋,搭建容易,毁弃自便。后在逐渐汉化的过程中,汉地丧葬习俗影响日深。丧葬期间请民间草台班子唱戏,并有歌舞表演,汉人无异,但一些关键环节仍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每当族内有人故去,下葬前的一天晚上!有“偷送路”的仪式,意在能够躲过当地的土地神,把魂灵送归台湾。邓州高山族盛放逝者的棺材横放,异于汉族竖放,出殡时小头朝前,而非汉族的大头朝前。有跳棺的习俗,儿女们都会唱挽歌“爹(妈)呀!回去吧,放心地回去吧!回到大洋彼岸(那里有阿里山!那里有日月潭(那里的香蕉菠萝赛蜜甜)...”入土的时候,在墓地与棺材之间一定要有一块木板,上书“台湾凤山阿里山”寄意于舢板一块,能够将灵魂运回故土。这在当地汉族和其他族群中则完全没有。生活习俗在生活习俗上,虽然与汉族差别不大,但是他们仍然喜欢鱼及海鲜类食品,喜欢拨船弄水。认祖之路2005年8月,由台湾阿里山邹族头人汪念月及其夫人汪庄玉英、阿里山特富野社区邹族陈氏族长陈宗仁、妇女协会理事长陈秀凤、来吉村邹族长老陈震魁一行5人组成的认亲团,来到邓州“台湾村”。海峡两岸的邹族后裔在相离300余年后终于团聚。2009年,邓州“台湾村”的陈氏族长陈相福等高山族后裔也去了他们魂牵梦绕的始祖地——阿里山乡特富野部落,并按照邹族风俗祭拜祖先,认祖归宗。据悉,目前繁衍生息在邓州的高山族人共有2700多人,分为八姓五族,周姓人和林姓人系高山族布农族支系,陈姓人和蔡姓人系高山族邹族支系,黄姓人系高山族卑南族支系,张姓人和许姓入系高山族阿美族支系,谢姓人系高山族泰雅族支系。近年,河南省和南阳市先后多次组团参访台湾阿里山。邓州的张村镇还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签订了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双方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更加广泛的交流。生活现状2006年前后,“台湾村”村民的主要生意是收购、加工废旧塑料。记者来到“台湾村”时,街上很脏,废旧塑料几乎占据了一半路面。“台湾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范围涉及上营、冠军、卢家、李楼四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2712户,总人口12974人,现村庄占地5358亩。新规划的台湾村将上营村和冠军村相联的地段连成一片,其建设用地范围用地147.6公倾(2214亩),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可容纳2309户,约126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