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篇水的冷却和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稳定)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温度下工作,有许多需要冷却的设备(热交换器)水是最好的吸收和传递热量的介质。
升温的水失去了它的冷却设备的能力,为了恢复其功能,节约用水,将其冷却后循环使用。冷却的方法是向大气中蒸发散热。水的蒸发散失使水中溶解物浓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其产生CaCO3、Mg(OH)2结晶析出。
要进行水质处理(水质稳定):控垢、防腐蚀管道和设备。
第二十三章
水的冷却§23-1冷却构筑物类型:
深型
冷却池1、水面冷却:冷却湖(唐山陡电)浅型
冷却利用河道等
构筑2、喷水冷却池:首钢
物敞开式(湿式):传热传质同时进行
3、冷却塔:
密闭式(干式):仅传热(汽车)
混合式(干湿式):热水→干冷却→湿冷却
一、水面冷却:
热传导通过水体水面向大气散热:热辐射(少量)蒸发散热(少量,仅湖表面)
浅水(小于3m):水流平面
1、水面面积有限的水体:流为主,局部有温差异重流。
深水(大于4m):温差异重流。
2、水面面积很大的水体:河道、湖泊、海湾
Ⅰ主流区:排水口(热水)迳直流向取水口(冷水)的区域(主冷却区)
(1)分三个区:Ⅱ
回流区:一定的回旋流动的区域。
Ⅲ
死水区:不流动的部分
(2)提高冷却效果途径:扩大主流区
减小回水区
设导流墙(堤)
消灭死水区
取水口,取下层冷水。
排水口,排致湖面,有利于散热。
水深有利于冷、热水分层,并尽量减少冷、热水有剧烈的掺混现象。延长热水流经途径——设导流堤、挡热墙、潜水堰。3、热工参数:热传导三种散热形式全有
热辐射
蒸发散热(传质)
影响因素还有水的对流。
是一综合参数:单位时间,水面水温变化1℃,水体通过单位表面散失的热量变化量。
单位:W/㎡.℃,应有实验确定。另一参数:水力负荷,m3/m2.h估算面积用。
一般0.01~0.1m3/m2.h
二、喷水池:
构造:敞开水池,由配水管道系统;喷嘴。
2、冷却原理:热传导喷出的细小水滴与大气接触
热辐射
蒸发散热(为主)
3、影响冷却效果因素:喷嘴布置、喷嘴形式、水压、风速、风向。
气温和气象条件:
空气湿度
晴、阴天气等,风速。
工艺参数:配水管间距:3~3.5米
喷嘴间距:1.5~2.2米
池中水深1~1.5m,保护高0.3~0.5m水力负荷0.7~1.2m3/m2.h
三、湿式冷却塔:主要的冷却水方式。
1、分类:
(1)鼓风式:用于气水对风机有腐蚀的作用的情况。逆流式:热交换效果好
(2)抽风式:
横流式:高度低、泵扬程小、节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用棉球材质对湿润度影响机制研究考核试卷
- 出租车驾驶员的职业形象塑造与品牌推广考核试卷
- 云母制品的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考核试卷
- 2025年台州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 财会培训中在线测验反馈策略心得体会
- 钢结构厂房施工节能施工工艺措施
- 2025工地试验室证书考取计划
-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计划
- 颈椎病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4年锅炉操作工(技师)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试论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完善建议(论文)》10000字】
- DB13 5808-2023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圆梦奖学金申请书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 新概念第二册课文和单词
- JJG 393-2018便携式X、γ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
- 第六章-数据采集技术课件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