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_第1页
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_第2页
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_第3页
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_第4页
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秋节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创四年级第一页,共二十六页。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第二页,共二十六页。中秋传说嫦娥奔月吴

刚伐桂第三页,共二十六页。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邻居看见,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后羿闻听此事,悲痛欲绝,仰望夜空,他惊奇地发现,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痴迷于仙道,但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吴刚伐桂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中秋习俗第七页,共二十六页。中秋节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第八页,共二十六页。【拜月和赏月】

拜月,也叫做“圆月”。当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悄悄地升起来的时候。这时清风徐来,虫声唧唧。人们按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庭前、院落设立香案,摆上应时的瓜果,如西瓜、甜瓜、枣、梨、苹果、石榴、葡萄、山楂、板栗等,还摆上节日的特制食品———月饼,以及毛豆等熟食品。面对明月,全家人焚香礼拜,这就是相传已久的拜月活动。中秋拜月,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寄托着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祝福和思念。所以在外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回家参加“圆月”活动。如果路途遥远,不能回家,家里人会给留下一份“团圆饼”或月饼,作为节日的礼品送给他。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拜完月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瓜果、月饼,一边谈叙天伦之乐事。介绍生活知识,谈论生产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多采。特别是从外地归来的家人,谈及外地风光、文物、传说,是多么生动而有趣的啊!小孩最爱听传奇式的故事。拜月活动一直持续到夜阑人静时分。拜月后,人们有继续欣赏月亮的习惯。人常说“看朝起早,爱月夜眠迟。”特别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显得更圆、更明、更亮,特别有欣赏的意味。人们边赏月边听老人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第十页,共二十六页。月饼也叫「团圆饼」,中秋节吃月饼,用圆圆的月饼来象征团圆之意,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慢慢月饼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中秋吃月饼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月饼,又称胡饼、团圆饼等。

早在殷、周时期,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现代月饼有浓郁的地域风格,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甬式月饼等,月饼内馅、形制及加工方法上也各有不同。北京月饼,酥皮、冰糖馅;广式月饼以糖浆面皮为主,有酥皮、硬皮两种,月饼有咸甜两味,馅有肉类与莲蓉、豆沙等;苏式月饼,也是酥皮,饼馅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甬(宁波)式月饼,酥皮,多用苔菜为馅。传统的月饼糖多油重,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流行以果类为馅的低糖月饼。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静夜思

诗人:李白朝代: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中秋歇后语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月姐姐,多变化,初一二,黑麻麻,初三四,银钩样,初八九,似龙牙,十一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我家。打麦场边屋檐下,照着地上小娃娃。娃娃牵手同玩耍,转个圈儿眼昏花,一不留神摔地下,连声喊痛叫妈妈。云里月姐说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月姐姐中秋的歌谣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分红柿/切蛋黄/赏罢月亮入梦乡乘火箭/月宫逛/看看嫦娥和吴刚

中秋夜中秋的歌谣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中秋节相关的成语

月到中秋分外明:指中秋节的月亮特別圆又亮。月白风清:月光皎洁,清风轻轻吹来。摇曳生姿:因飘溢而产生优美的姿态。银光闪闪:指月光照耀而产生的反射。皎月当空:一轮明月高高掛在天空。天伦之乐:全家团聚一堂的快乐。万籁俱寂:形容夜深人静,寂然无声。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过节的时候,会特別地思念 亲人。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有关描写月亮的词语月明如水月影婆娑明月高照星月皎洁月明星稀清风明月皓月千里月悬碧空月上柳梢月笼轻纱花好月圆月落乌啼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快乐的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已经到来了,这是个举国欢庆的节日。

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到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皎洁的月光。我心里面想嫦娥、吴刚和玉兔是不是也在桂树下吃月饼呢?他们的月饼味道是不是和我们的一样?月亮越升越高,像一个银色的大玉盘。旁边偶尔有几颗顽皮的星星在快乐地眨眼睛,它好像好想问我拿月饼吃。我知道月饼代表团聚、吉祥,它刚开始的时候不叫月饼,叫宫饼、胡饼,后来是杨贵妃给它取了“月饼”这个名字。

大街上,有许多小朋友在放孔明灯、烟花,有的还提着灯笼在游玩。爸爸也给我买了一个美丽的灯笼,我迫不及待地把灯笼点亮,加入到快乐的小朋友里去。明亮的灯笼打破了夜晚的漆黑。这时,人们的欢笑声和烟花的爆炸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爱你,中秋节。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作文精彩赏析1.最热闹的要数晚上了,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院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月饼大小不等,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事,唠唠家常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开,全家有多人,就切多少块,切的时候要从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长块。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3.宽敞的大街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就像两条长龙在空中飞舞。大街上,人们的脸上都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个个呼朋唤友,观赏着街上形态各异的花灯。我们小孩子更不例外。只见这些花灯千姿百态,颜色名异,有嫦娥奔月,有可爱的玉兔,有香甜的月饼……缠着爸爸要去买一个。爸爸经不住我的再三央求,便去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灯笼。我拿着灯笼,心里美滋滋的,一路上又蹦又跳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作文题目:()的中秋节第一段: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及应景的

食品。第二段:描述中秋节当天发生趣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