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节选)》名师教案_第1页
《逍遥游(节选)》名师教案_第2页
《逍遥游(节选)》名师教案_第3页
《逍遥游(节选)》名师教案_第4页
《逍遥游(节选)》名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2《逍遥游(节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第一课时)2通过解读“小大之辩”来把握“何为逍遥游”。(第二课时)2学情分析1经过初中和高一的文言文学习,高二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大问题。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过庄子的《秋水(节选)》,对于庄子其人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这也为《逍遥游(节选)》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2《逍遥游(节选)》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庄子》的代表作品,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哲学思想是隐藏在庄子汪洋恣肆的想象和寓言之中的,领会庄子的寓言,解读庄子列举的意象,进而理解庄子的“逍遥游”的哲学内蕴,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3重点难点1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2把握“小大之辩”、“逍遥游”的哲理内蕴。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大体了解庄子其人及其作品的基本思想。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学时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知识,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学时难点初步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故事导入,认识庄子庄子钓于濮(íng)蜩(tiáo)鲲鹏(ūn)宿舂粮(sùchōng)抟(tuán)蟪蛄(huìgū)迁徙(ǐ)大椿(chūn)坳堂(āo)斥鴳(chìyàn)草芥(jiè)泠然(líng)夭阏(è)万仞(rèn)蓬蒿(hāo)2自由诵读,小组合作,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标画疑难词句,小组内互助释疑。结合学案掌握其中的重点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固定句式等。(1)重点字词1怒而飞(怒:奋发。振翅奋飞)2风斯在下矣(斯:则,就。风就在下面了)3莫之夭阏(夭阏:阻塞。没有阻碍)4枪榆枋而止(枪:触、碰。碰到树木就停下来)5控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落在地上罢了)6知效一官(效:效力,尽力。才能胜任一官之职)7行比一乡(比:合。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8乘天地之正(正:法则,本性。顺应天地万物之性)9恶乎待哉(恶Wū:何。凭借什么呢)(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4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5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3)解释下列的古今异义词:古义今义

海运

海波动荡

海上的交通运输

天池

天然形成的大海

地名野马游动的雾气野生的骏马果然吃饱的样子副词,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众人一般人多数人羊角旋风羊的犄角(4)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的词:1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名词作动词)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使动用法)(5)找出下列固定句式在文中的原句并释义:1其……邪其……邪(选择句,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奚以……为,(表反问,哪用……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恶乎……哉(表疑问,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活动3【活动】(三)师生合作,疑义共析刚才同学们在梳理文本、翻译文言的时候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在查阅字典、翻看注释、小组内成员互相释疑后,这些问题可能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大家都把它们记录在了导学案上。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明确】可能会出现的理解困难的句子:(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双翼在水面上拍打飞行三千里,然后它乘着旋风环旋向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是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的/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①水击三千里:指鹏鸟双翼在水面上奋力拍打向前飞行三千里,才能升入高空,有点类似现在的飞机起飞之时先在跑道上滑行。击,拍打。另解,水击,指鹏鸟奋力起飞双翼拍打时水浪被激起三千里。击,通“激”。三千里,古文中的三、九,常表虚数,不是实指。②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一说“抟”当作“搏”,拍击的意思。③扶摇:旋风,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尔雅》:“扶摇谓之飙。”④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⑤以:用、凭。⑥息:气息,这里指风。“六月息”与上文“六月海动”之说照应。)(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天空中的尘埃,所有这些空中的活动之物都是凭借风的吹拂。①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②尘埃:扬在空中的土粒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③生物:这里是概指天空中各种活动的东西。④息:教材和一般版本释为“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本书认为当与上文“六月息”的“息”同义,也是指“风”。⑤吹:吹拂。)(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鹏鸟在九万里的高空向上看,天空高远处颜色青青,这是天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太高远而看不到它的极顶呢①苍苍:青色。《诗经·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②无所至极,没有用来到达极点的办法。极,顶点,尽头,意思是最高处。③其……邪,其……邪:表示选择关系,相当“是……呢,还是……呢”。注:这个句子几乎所有注家都认为是描写庄子在地面向天空看,其实还可以有另一种解法是庄子想象鹏鸟在九万里的高空向上看。一直偌大的鹏在九万里的高空向上看,看到的是苍茫混沌一片,无边无涯;向下看,看到的亦不过是苍茫混沌的一片,还是无边无涯,给人一种“虚空宏阔”的美学体验。)(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①举:全。②加:更。③劝:劝勉,努力。④非:责难,批评。⑤沮:jǔ,沮丧。⑥内外:这里分别指身内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⑦分:fèn,分际,合适的界限。⑧境:界限。)(5)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乘风飞行,飘然轻巧,心随意转,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致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虽然避免了步行,但还是要有凭借的东西。①列子:列御寇,郑国人,战国时代思想家。②御:驾驭、乘。③泠然:轻盈美好的样子。泠,línɡ。④善:善于、擅长。⑤旬:十天。⑥有:又。⑦致福:招福。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⑧待:凭借,依靠。注:读这几个句子,难点在于“致福者”“所待者”指什么“列子御风而行”的故事,见于《列子•黄帝》篇,现抄录如下,对理解这句话有帮助。“自吾事夫子(老商氏)、友若人(伯高子)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而已。五年之后,心庚(更)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从故事看出,列子御风而行,是他借方术摆脱“是非利害”的结果。所待者除了风之外还有方术、道法。)(6)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以说,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名,圣人无声名。①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②无己:无我,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是无所限,无所待,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③无功:不建树功业。④无名,不立名,不追求名誉地位。)活动4【活动】(四)复述寓言,了解特点庄子善用譬喻,语言汪洋恣肆,其哲学思想体系往往蕴含在他看似荒诞的虚构的寓言之中,本文中也有很多寓言,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用现代白话文复述一遍。(提示:复述时形式可以多样,可以自己复述,也可是小组合作分角色复述)【明确】1鲲鹏寓言: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2蜩与学鸠笑鹏: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3斥鴳笑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4彭祖寓言:世间万物的寿命有长短之别: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

活动5【作业】思考庄子在《逍遥游》中几度不厌其烦地描绘了“鲲鹏寓言”,不断提及“小大之辩”,到底用意是什么呢在庄子看来,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呢同学们先思考,把你们的思考结果记录在学案里,我们下节课再共同探讨。第二学时(录像课)问道庄子,“逍遥之方”的追问教学目标1通过“找一找、划一划、填一填”完成相应表格,以此理解其“小大之辩”。2通过“空间、时间、人间”三方面追问庄子态度,以此领会其“逍遥之方”学时重点1有关空间、时间、人间的意象的表现和特点2庄子对其是否“逍遥”的看法。学时难点理解庄子实现“逍遥游”的方法,领会“逍遥游”的哲理内蕴。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有人说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心灵守望者的内心世界,展开一段逍遥之旅!活动2【讲授】(一)解读有关“空间”的意象,追问“空间突破”是否逍遥【问题1】庄子是如何描写大鹏的这些描写表现了大鹏什么特点本文有个十分重要的意象,我们一开始就看到了它,并且在文中被反复提及,那就是大鹏。请同学们找一找大鹏出现的段落,划一划描绘大鹏的句子,填一填下面表格。【明确】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的幻化由来(原形大)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③“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鹏的样貌形状(外形大)④“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的目标高远(志向大)⑤“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⑥“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⑦“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鹏的迁徙方式(力量大)

表一:空间“大”意象的表现和特点意象表现特点大鹏原形大外形大志向大力量大飞行空间大【问题2】蜩、学鸠、斥鴳相对于大鹏有什么表现和特点大鹏的原形、外形、志向、力量之大实在令人震撼!但蜩、学鸠、斥鴳却不以为然,它们甚至“笑”大鹏。请同学们找一找描述蜩、学鸠、斥鴳表现的段落,划一划相关的句子,填一填下面表格的有关内容。【明确】蜩是蝉,学鸠是斑鸠之类的小鸟,斥鴳是池沼中的小雀,它们外形都很小。从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和②斥鴳笑之曰:“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可以看出相对于大鹏,它们眼界小、志向小、力量小、飞行空间小。

表二:空间“小”意象的表现和特点意象表现特点

蜩、学鸠、斥鴳

外形小

眼界小志向小力量小飞行空间小

【问题3】蜩、学鸠、斥鴳为什么“笑”大鹏请同学们进行角色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蜩、学鸠、斥鴳和大鹏的对话,再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蜩、学鸠、斥鴳,读读相关句子。【诵读指导】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应读出得意、讥讽的语气。读时前半句语速快、语调高,后半句读出反问语气。②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应该读出得意自大,讥笑大鹏的语气。“翱翔”大词小用,表现了斥鴳的小知,应该读重音,“此亦飞之至也”的“至”读重音,问句要读出反问语气。值得注意的是:此段中前后出现两个看似一样的反问句,其实依然有细微区别,前者“彼且奚适也”疑问多于反问,后者“而彼且奚适也”反问多于疑问。在斥鴳对自己剖析一番之后,认为自己达到了飞的最高境界,就有了后者“而彼且奚适也”的反问,“而”在行文中起到再次强调的作用,应读重音。【明确】①蜩与学鸠觉得自己在榆枋和地面之间上下翻飞很快活自由逍遥,觉得大鹏要到南冥需要凭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不够逍遥,完全没有必要。②斥鴳觉得自己在蓬蒿之间上下跳跃已经达到飞的最高境界,过得很快活自由逍遥,认为大鹏不够逍遥。【追问】蜩、学鸠和斥鴳逍遥吗庄子是如何看待它们的呢【明确】从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②“小知不及大知”可以看出,庄子对它们持否定态度。正是因为它们自身“小”的局限,不能认识到自己也是需要凭借,需要外界条件,反而以为自己的“枪榆枋而止”、“腾跃而上”是无所依赖的、是自由的,它们连逍遥的门道都还没有进去,根本算不上逍遥。【追问】蜩、学鸠和斥鴳因为自身“小”的局限不逍遥,那么突破了空间限制的“大”鹏逍遥吗庄子又是怎么看待它的呢【明确】正如下文庄子说“犹有所待也”,大鹏去南冥并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说明大鹏飞向南冥依赖着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风,而且这个风还不是微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能把这么大的大鹏送到九万里高空的“扶摇”之风,估计相当于龙卷风了。所以大鹏要飞往南冥之前,文中说“而后乃今培风”——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它要“等风来”——而且是“等大风来”!因此大鹏也不逍遥。【小结】在涉及到空间的意象中,庄子既取其极小,又言其极大。从蜩与学鸠的“决起而飞”、斥鴳的“腾跃而上”再到鹏的“之九万里而南”,庄子都认为它们不逍遥。为了说明小物有小凭借,大物有大凭借的道理,文中还运用了举例论证:“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由小而大,突破空间的限制,我们都没有找到逍遥游,那么在时间这个维度上会不会找到真正的逍遥游呢活动3【讲授】(二)解读有关“时间”的意象,追问“时间突破”是否逍遥【问题6】有关时间的有哪些意象他们各有什么表现和特点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本文第5段,找一找文中和时间有关的意象,划一划描述它们特点的句子,填一填下面表格的有关内容。【明确】庄子在时间这个维度也罗列了许多意象,以寿命长短为标准把他们划分为“小年”和“大年”两大类,“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属于小年,特点是小。“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属于大年,特点是大。表三:时间“小”、“大”意象的表现和特点意象表现特点朝菌蟪蛄不知晦朔不知春秋小冥灵大椿彭祖五百岁一春八千岁一春以久特闻(八百岁)大【追问】在这些涉及时间的意象上,我们能找到真正的逍遥游吗庄子认为它们是否逍遥呢【明确】“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首先否定了“小年”,“小年”如朝菌不知道一个月有多久,蟪蛄不知道一年有多久,它们因自身寿命极其短暂,而无法到达逍遥的境界;“大年”如“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在众人眼里,彭祖活了约八百岁就已经很了不起,认为达到彭祖这样的寿命就算逍遥了,可是彭祖外还有“大年”如冥灵一活就是两千岁、大椿能活长达三万多年,彭祖与它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不能认识到“大年”之外还有“大年”,庄子说“不亦悲乎”,这是非常可悲的!彭祖之外有冥灵、大椿,可能冥灵、大椿之外还有“大年”,因此,大年也不逍遥。【小结】在涉及到时间的意象中,庄子既取其极小,又言其极大。朝菌、蟪蛄之外有众人,众人之外有彭祖,彭祖之外有冥灵、大椿,可能冥灵、大椿之外还有“大年”。想要拿自己有限的对于时间的体认去追寻逍遥的境界,庄子告诉我们是可悲的。看来想要突破时间的有涯来达到逍遥也是做不到。庄子以时间、空间为维度,为我们罗列许多大小植物、动物都没有找到逍遥,于是他又把目光转向人间,行行总总的人象中总该有达到逍遥境界的吧活动4【讲授】(三)解读有关“人间”的意象,追问人间是否存在逍遥之人【追问】庄子为我们列举了几类人他们有什么表现谁是逍遥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找一找罗列了哪几类人(意象),划一划描述他们表现的句子,填一填下面表格的有关内容。【明确】列举了三类人:其一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庄子评价他们“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此,联系上下文可知指的是斥鴳,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鴳(看待自己)一样。这是因为他们以世俗之见自视,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同时也就被功名利禄束缚住了,这是第一类人——众人,他们实际上还是处在“小”的境界,因此没有真正达到逍遥。其二是:宋荣子(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宋荣子的境界又更高些,“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没有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可以说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但庄子说“虽然,犹有未树也”,认为宋荣子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他只是肯定自我,否定外物,偏滞于内,还是达不到物我为一的逍遥境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宋荣子出场动作是“犹然笑之”——嘲笑前述的众人,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笑”,前面写小虫小鸟们“笑”大鹏,是小知笑大知,这里写宋荣子“笑”众人,是大知笑小知。小知笑大知,固然无知,但大知笑小知,就一定有理吗其实宋荣子的一“笑”,实际上也体现了自身的局限,因这一“笑”,是建立在“己”与“人”的比较之上,在宋荣子的心目中,仍存在着一个“己”字。他仍旧算不上逍遥。其三是:列子(列御寇,郑国人,战国时代思想家)。列子没有追求功名,没有追求求福之事,飘然御风,像神仙一样来去轻快,境界比宋荣子高,可以说是神人的境界了。但庄子说“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因为他还要凭借风以及他的方术和道法。他也不能说是逍遥。

表四:“人间”意象的表现和庄子的评价意象表现庄子评价是否逍遥众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不逍遥宋荣子犹然笑之;于世未数数然;犹有未树也不逍遥列子御风而行;于致福者未数数然犹有所待者也不逍遥【小结】至此,我们完成了以下这张表格。庄子以“即立即破”的笔法否定了列举的关于空间、时间、人间的所有大小意象,他们都不逍遥,原因一言以蔽之——“有所待”,他们都有所依靠凭借,受一定限制束缚,都不能算“逍遥游”,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庄子啊庄子,到底有没有逍遥游呢你到底能不能为我们指示一条抵达逍遥的途径呢至此,文章蓄势已足,时机成熟,庄子笔锋一转,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表五:《逍遥游》“小”、“大”意象总表意象表现特点庄子评价是否逍遥蜩、学鸠、斥鴳外形小眼界小志向小力量小飞行空间小小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不逍遥大鹏原形大外形大志向大力量大

飞行空间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