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某学校语文高职单招阅读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一、古诗文阅读(5题)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2.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又弗如远甚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由山以上五六里()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B.入之愈深()()余之力尚足以人
C.来而项记之者已少()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而余亦悔其随之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大业,年号名。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用一个年号。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5.阅读读本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本文段选自《》,作者是_____。文段运用了____和____这两种论证方式,推出了“_____”这个结论。
二、阅读理解(5题)6.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7.对第③句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暗示革命者是杀不绝的B.革命遭受挫折、不被人们理解,有如这倒春寒C.渲染坟场的凄凉气氛D.烘托人物的凄苦心理
8.第②句是个比喻句,对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外形相似,都是圆而尖。B.时间相似,都在清明前后。C.数量相似,都呈重重叠叠。D.性质相似,都为阔人吞食。
9.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载今俗语寒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即“磁器”)称谓的史料。考古学证明,瓷器起于夏、商,成于战国两汉,从唐开始,文献中开始出现“越窑”“邢窑”等窑名称。两宋时,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工商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出版、文学艺术、国际贸易等呈现出惊人进步,考古发现的“宋瓷”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特质。宋瓷主体可分为十大窑系,相关窖口有百个以上。“窑口”是中国传统的瓷业命名方法,强调地域性和特色性的统一;“窑系”是考古类型学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强调不同地域的瓷业在特色性方面的披此关联性、互动性。以窑口而论,“百花齐放”才是大美,“一枝独秀”是文化衰弱之表现。故就中华瓷史而论,南宋瓷业窑口“空前绝后”非为虚言。同时,两宋时代,不仅窑口众多,而且名窑辈出,各擅其能。宋代陶瓷业中的不同窑系甚至同一窑系的不同窑口、窑厂,都发育出自己的工艺体系,在印花、刻花、铭刻及釉装饰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至高的水平。宋代几乎各个窑系或窑口的工艺内容犹如两宋书画词章一般美不胜收,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域的民众各具风情和特色的文化创造力、审美力和表现,是中华文明大格局内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与多样性文化能够彼此互动滋养但又坚守各自特色持续发展的參动写照。宋瓷在功能造型上也己驾轻就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系列,如日用系、茶饮系、宗教系、观赏系等,每个功能系具体造型及其装饰图案和技法又是千姿百态,花样翻新,极具匠心。正是在这种强大的造型塑造能力的基础上,瓷器全面进入了人们的创作、生活、信仰、审美、典仪、交友、风俗、经济诸领域,成为中华文明在两宋时代进入高峰期的又一实证。中国瓷器外销,至迟起于东晋南朝,在唐代,瓷器己成中国外销产品之大宗,但只有到宋代,瓷器才完全取代此前的丝绸外销之地位,从而一举夺得中国外销产品之冠的地位。东亚、中亚、北非及东非沿海国家等都有宋瓷之出土。中国陶瓷技术在这一时期深刻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的瓷业生产。如朝鲜、日本、埃及、伊朗等都受到中国陶瓷工艺影响。这时,沿海地区都大面积兴起了外销瓷的生产,相关窑口、窑场难以计数,推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大开发、海港城市及国际化城市兴起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瓷都”景德镇和“陶都”宜兴也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获得发展的机遇并奠立了坚实的根基。(摘编自贺云翱《瓷器中折射出宋文化的特质》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瓷器历史悠久,但“磁器”这一名称出现得较晚,现在发现的最早使用瓷器(即“磁器”)称谓的史料是明人谢肇制的《五杂俎》。B.宋朝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出现惊人的进步,宋瓷发展也进入繁荣昌盛时期,呈现特质鲜明的文化特征。
C.丰富多彩的宋瓷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特色性,同时这些处于不同地域的瓷业在特色性方面还有着关联与互动的关系。D.宋代陶瓷业中各个窑系甚至窑口、窑场都发育出自己的工艺体系,内容丰富多彩,各具风情,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测有误的一项()
A.采用现代工业化养殖动物和加工农副产品可能会改变动植物体内营养成分的结构平衡。
B.政府可以积极倡导人们,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避免疾病的发生。
C.对于饮食结构、营养成分会影响精神健康这一观点,专家们的意见似乎并不完全一致。
D.抑郁、精神分裂、老年痴呆症等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系,但其并不是唯一因素。
三、现代文阅读(5题)11.从人物描写或是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
12.第六段作者写道“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请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13.假如把文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14.下列对第⑦、⑧两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小狗嬉戏、老牛舔犊,表现了农家落日自然背景中特有的风情。
B.作者写老农和他的马,突出了老农的率真自然,以及马的顽皮可爱。
C.作者“热泪盈眶”,因为老农的从容旷达让他感到惭愧并滋生敬意。
D.作者认为人生的暮色虽然漫长,但难以忍受的痛苦只有短暂的瞬间。
15.请从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⑩段。(3分)
四、文言文阅读(5题)16.莫能名斋记杨简
①四明杨简,得屋于宝莲山之巅。简思所以名之,东望大江,巨涛际天,越山对揖,衮衮如画,风帆飞鸟,夕阳烟芜,朝暮晦明,变态百出,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识江山。西望钱水,玉洁如镜,茂林奇峰,楼观辉月,烟霭翠蒙,模写不可,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识湖山。
②反而即诸本真,敛其放情,落其外慕,穷理窟之幽微,探元珠之杳冥,不则事理两融,曲畅旁通,百川会同,归宿于中;又不则悠然无事,惟意所之,无所造为,乐亦熙熙,于是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俱不可谓实识本真。周思天下古今名言,无一可以称此,又岂惟简莫能名,正恐尽万古明智绝识之士,竭意悉虑,穷日夜之力,终莫能名。于是榜曰莫能名斋。
③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曰有能名之者:是斋之南,高松抚疏,微风过之,萧然有声,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东,洪涛驾风,怒号翻空,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西,湖光翠迷,云飞鸟啼,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北与其麓,鳞比万屋,人物往复,啾啾碌碌,是能名吾斋矣。有嘲曰:既曰莫能名,又曰能名,何其立说之无常?简曰:常。
1.第②段划线的“是”指代哪三方面内容,请用文中三个字概括____、____、____。(3分)
1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谭论。⑵家君勋迹如此,君赋云何相忽?
18.根据原文在下列句子中横线上把句子补写完整。(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荀子·劝学》)(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问题。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不解其意咸:全、都B.值积雪始晴值:遇到,碰上……的时候C.听事前除雪后犹湿犹:还D.悉以作钉以:把
20.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五、文言文理解(5题)21.请简要概括《山坡羊》中连用八个“金”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22.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5分)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取材于《鬼谷子·持枢》)
2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①~③题。(11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中吕·山坡羊薛昂夫销金锅在,涌金门外,戗金船少欠西湖债。列金钗,捧金台。黄金难买青春再,范蠡也曾金铸来。金,安在哉?人,安在哉?
1.下列对两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塞鸿秋》前四句连用比喻,勾画出世人追名逐利直至老迈的可悲形象。
B.《塞鸿秋》中“至今寂寞彭泽县”一句,运用了陶渊明遭受贬谪的典故。
C.《山坡羊》结尾处连用两个反问句,引发世人对金钱与人生的深入思考。
D.两首元曲均为讽世之作,讽刺批判之余亦有忧时伤世之感,多有警策。
24.下列诗句与“黄金难买青春再”含意最想当的两项是(5分)A.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B.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C.流光容易把人抛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E.春如旧,人空瘦
25.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任选4题作答)(8分)
①爱国诗人屈原在《国殇》一诗中,赞美楚国的战士刚强不屈,为国牺牲,“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
②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③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
④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为秋天着色,杜甫则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感慨秋的悲凉。
⑤雨,可以寄托人的不同情思。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一句“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无限的哀愁,苏轼则在《定风波》里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表现出了超然的洒脱。
⑥辛弃疾的《菩萨蛮》意蕴隽永,特别是其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耐人寻味。
六、现代文理解(5题)26.水之经典肖复兴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将浪涛如山变为(),将凶猛如火变为()……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④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⑥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让人懂得并真真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透澈的净,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⑦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幽深、清冽。因为它的洗涤,所有这一切,都显得比本身还要清纯与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塑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市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⑧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⑨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靡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不懂得一点点现实永远不会给予而只有艺术才能焕发和唤回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一样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⑩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或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谁也无法离开水,纵使我们可以离开摩天大楼、豪华别墅,可以放弃汽车电话、电视电影,抛下各种欲望,我们无法离开水。只是要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哪一种水。我们选择着水,水也在选择着我们。?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文章第④⑥两段划线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
27.在小说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他是我见到的唯一正常的人”,请联系文本③—⑤段,简要分析。(6分)
28.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
①来到城市后,随便租了一间平房,屋子里很潮,又暗,门前一棵大香椿树遮住了窗口的阳光。好在我很少在屋子里闲呆,回来倒头就睡,睡醒锁门上班,住处的好坏,也就无所谓了。
②那天醒得早,去墙角挪动一个花盆,竟发现那里长出一棵香椿树!树高已达膝盖,叶片绿中带红,长得蓬蓬勃勃。我盯着那棵树,感觉不可思议。很明显,门口那棵香椿树把根须伸到这间屋子的地下深层,然后从其中一个根须上,长出这样一棵幼苗。它肯定生长了很长时间,而我竟没有发觉。
③去院里水龙头洗脸刷牙,遇上了房东。我告诉她,我住的那间屋子里,长出了一棵香椿树。房东有些抱歉地朝我笑笑,她说那屋子是有些潮,又背阴。这样吧,以后每个月把你的房租减去二十块。倒是我有些不安了。我说我绝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稀奇的事而已。她说真的对不起……房租每月减二十块,从下个月就开始,我决定了。
④上班途中,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好笑。我只是说了一件蹊跷事,她竟以为我嫌房租太高。于是打个电话给女友,想把这个乐子与她分享。想不到女友在那边沉默了半天,竟抽泣起来。她说不喜欢那份工作的话,就回来吧,我知道你肯定生活得很苦,我知道你的工作肯定不顺心,住的地方像牛棚,你快回来吧。女友呜呜地哭,让我的心里很不舒服。最后她竟肉麻地发誓,不管如何,我会永远爱着你。
⑤在办公室我再一次想起屋子里长树这事,就告诉我的主任。主任看着我,尴尬地说,其实我也想每个月发些住房补贴给你,可是咱们公司有规定,只有工作满一年的职员才能享受这个待遇。我说我绝不是跟你要住房补贴,我只是告诉你一件奇事。主任不理我,他说你等等啊,我去申请一下试试看。一小时后主任回来,拍拍我的肩说,破格通过了,从下个月起,你就可以去财务领八十块钱的住房补贴了。⑥房租免掉二十,再加八十块的住房补贴,我等于每个月多赚了一百块钱。我想这真有意思,不过因为一棵树,怎么他们突然对我这么友好?下班时经过一条街,街边蹲着几个算卦的。我想不妨问问他们,屋子里长出一棵树,有没有什么说头。
⑦我随便问了其中一人。那人一听,眼睛就亮了。他说好兆头啊!屋子里长出树,生活有了绿意,说明你的生活,从此将生机盎然!他的话倒是让我很受用,于是我给了他五块钱。走了一会儿,我又问了第二个。他一听,头马上摇得跟风车似的。不是好兆头!他说,你想方方正正的屋子就是一个□,树即为木,□里加一木,不就成“困”了?这说明你以后的日子,定将困难重重。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很不舒服。给他五块钱后,一个人站在街口发呆。
⑧过了一会儿,我想被一棵树折磨,真是不值得。于是打电话给一位哥们。我说今天晚上没什么事,你来我这儿坐一会儿?他说好啊。我说再告诉你一件事,今天我起床后,竟发现屋角长出一棵香椿树!长到小腿那么高了……他说等等,长多高了?我说小腿那么高了。他说好,一会儿,我找你喝酒。
⑨一会儿哥们来了,提着一瓶酒,握着两枚鸡蛋。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就是没聊香椿树;那天我们俩喝得很痛快,一瓶白酒被全部干掉。我们的下酒菜是:香椿芽炒鸡蛋。
⑩后来我想,自打发现这棵树后,他是我见到的唯一正常的人。
(取材于周海亮《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中写香椿树的蓬勃生机,暗示“我”的事业和生活都将蒸蒸日上。
B.“我”在院里偶遇房东,把屋里长树的奇事告诉她,反倒获得减租之喜。
C.小说写主任很快为“我”办成了住房补贴,意在说明领导对下属的关心。
D.“我”精心挑选了两个算卦的,占卜长树的事,并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E.小说通过描写不同的人对屋里长树这件事的反应,揭示人们不同的心态。
29.文中第①段中划线句子是否可以删去?请简述理由。(4分)
30.水之经典肖复兴
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④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
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
⑥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让人懂得并真真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透澈的净,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⑦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锦,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幽深、清冽。因为它的洗涤,所有这一切,都显得比本身还要清纯与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塑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市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⑧九寨淘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⑨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靡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不懂得一点点现实永远不会给予而只有艺术才能焕发和唤回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一样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
⑩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或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谁也无法离开水,纵使我们可以离开摩天大楼、豪华别墅,可以放弃汽车电话、电视电影,抛下各种欲望,我们无法离开水。只是要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哪一种水。我们选择着水,水也在选择着我们。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都江堰的水滋养生命,九寨沟的水塑造灵魂,它们都极具个性,堪称“水之经典”。
B.文章写都江堰的水和九寨沟的水,既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有独到深刻的思考。
C.④⑤两段承上启下,强调了正是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的生命之水。
D.文章开篇句不加标点,一气呵成,语势强烈,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
E.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作者笔下九寨沟之水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2)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
2.A
3.C
4.C5.五蠹;韩非子;例证;对比;世异则事异6.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了风“野“的特点,点明野山桃的生存环境恶劣,为邂逅野山槐及描写野山桃作铺垫。
7.A
8.B
9.B
10.B“避免”应该为“减少”。11.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父亲投贺年卡的郑重和对讨薪满怀期望。或: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望着邮筒的神情,比作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对讨薪充满期望。12.(1)总结上文;(2)表达了我对夏日洋槐的喜爱和赞美;(3)“干净、澄明”也告诉我们人应有一种善待生活苦难风雨的生活方式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搅拌罐车租赁合同
- 三农产品电商平台运营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 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与分析作业指导书
- 颁奖活动策划书
- 2025年三明货车上岗证理论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松原货运资格证考试
- 2025年临夏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娄底货运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电力设备采购合同(2篇)
- 2024年领军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01走近细胞含解析
- T型引流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九)
- 内业资料承包合同个人与公司的承包合同
- 【履职清单】2024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2022年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试题
- 学校工作总结和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件
- (绩效考核)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实践研究报告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