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对气课件_第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对气课件_第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对气课件_第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对气课件_第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对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及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地理2021第三章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理2021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一、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必备知识]2.三圈环流的形成(1)仅考虑热力作用下形成的赤道和两极之间的单一闭合环流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寒冷的两极附近因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大气收缩冷却下沉。因此,在赤道地区的高空形成高压,两极地区形成低压。气压梯度力由赤道指向两极,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地区形成低压,两极地区形成高压,气压梯度力由两极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向赤道。如果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那么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就会形成单一的闭合环流。2.三圈环流的形成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赤道地区,终年高温,(2)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三圈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也不例外。因此大气环流不是简单的单圈闭合环流,而是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三圈环流。

(2)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三圈环流的形成由于地球在不停地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气压带①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附近,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定上升,使得近地表层的大气形成一个低压区,称为赤道低气压带。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30°附近时,气流的方向与纬线已接近平行,空气不再继续向南北方向流动,导致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堆积,并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压区,其位置大致在副热带地区,因此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高气压带: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区,称为极地高气压带。④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来自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气流辐合上升,并在高空外流,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2)风带①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和赤道低压、副极地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使得地表风分别从副热带吹向赤道和高纬。吹向赤道的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形成东南风,称东南信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低纬信风带。②西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风,因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为偏西方向的风,即西风。在北半球为西南风,在南半球为西北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中纬西风带。③东风带: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偏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2)风带要点笔记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而是与动力原因有关。(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地球不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就导致了风带和气压带也呈季节性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冬季南移。要点笔记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而是与动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思考感悟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除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外,还有哪种气候类型?提示

极地地区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形成寒带气候。思考感悟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除热带雨林气候、[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均与热力作用有关。(

)答案

√(2)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因为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而形成。(

)答案

×与热力作用无关,是因动力作用而形成。(3)冬季降水多于夏季的气候类型不一定是地中海气候。(

)答案

√(4)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答案

√[自主检测]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2~4题。2.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太阳辐射使高低纬受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2~4题。3.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4.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b、、c、、d、、d、e3.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解析

第2题,太阳辐射使高低纬受热不均,从而导致地球上不同纬度气流的升降运动,气流运动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导致风向发生偏转,最终形成三圈环流,③④对。B符合题意。第3题,结合图示,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D正确。第4题,三圈环流中,空气上升对应低气压带,图中a为赤道低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空气流向较高纬度的为中纬西风带,对应图中的d,据此选C。答案

解析第2题,太阳辐射使高低纬受热不均,从而导致地球上不同纬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5.此时,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7.终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解析

第5题,根据图示,全球气压带向北移动,所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第6题,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C正确。第7题,乙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终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A正确。答案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全球气压带向北移动,所以此时为北半球课堂篇主题探究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问题探究]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探究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问题探究]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结合材料探究:(1)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理由是什么?(2)图中哪些气压带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提示

(1)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理由:图中风向向右发生了偏转,因此为北半球。(2)②③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被迫下沉形成的。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与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形成的。结合材料探究:[关键能力]如何理解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关键能力](1)抓住几条关键的纬线(0°、30°、60°)记忆气压带。(2)在记住气压带的前提下,风带可结合风向的判断方法进行记忆。(3)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与北半球对称分布。(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①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为丰富,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域。②高气压带控制区降水稀少,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区域。③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若信风来自海洋,则降水有可能较为丰富),中纬西风带控制区降水丰富,极地东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1)抓住几条关键的纬线(0°、30°、60°)记忆气压带。方法技巧局部图中如何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判断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局部分布图中,如何正确判断南北半球、移动方向、气压带和风带名称,要抓住两点:①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作为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移动方向的依据;②看风向,依据风向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局部图中如何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判断季节第一步:先判断气压带。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纬度,该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因此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二步:判断南北半球。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根据图示甲风带或乙风带的风向可知,风向向左发生偏转,因此位于南半球。第三步:判断气压带移动方向。根据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S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第四步: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而移动,因此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第一步:先判断气压带。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纬度,该气压带位于30[典例剖析]典例1(2020江苏卷)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典例剖析]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解析

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误。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中纬西风带偏北,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的影响,降低风阻,B正确。南半球此时为冬季,不易发生热带风暴,C错误。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错误。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误探究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问题探究]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下图是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探究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探究:(1)说明马赛马拉与塞伦盖蒂降水的主要异同,并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在图示粗黑线条上补上箭头,表示角马的迁徙路径,并说明理由。提示

(1)两地均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北半球,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马赛马拉降水多。而此时塞伦盖蒂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少雨。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进入南半球,受其影响,塞伦盖蒂多雨。此时马赛马拉为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少雨。结合材料探究:(2)如下图所示:理由:由于南北半球季节不同,马赛马拉草原与塞伦盖蒂草原多雨季节恰好相反。多雨季节时,草原草类茂盛,而少雨季节草原草木凋零,因此促使角马来回在马赛马拉与塞伦盖蒂之间迁徙。(2)如下图所示:理由:由于南北半球季节不同,马赛马拉草原[关键能力]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的分布规律[关键能力]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对气课件方法技巧巧记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第一步:结合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图,从气压带、风带分布入手,理解记忆气候的成因与理论分布。第二步: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记住与理论分布有出入的地方即可。方法技巧巧记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典例剖析]典例2(2020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19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典例剖析]图1图2图1图2图3图3(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2)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素养点评本题以非洲西部可可带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为切入点,以区域地图及区域农业生产活动与降水时间分布图为背景材料,通过考查降水特征,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地理实践力;通过考查农民的季节性迁移,考查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解析

第(1)题,由图2可知,加纳可可带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之间,属于二者的过渡地带,因此降水特征应该是年内分配不均。据图3降雨量的各月分配情况可知,该地区3—6月和9—11月降水较多,说明有两个雨季;12月到次年2月、7—8月降水较少,说明有两个干季。第(2)题,9月到次年1月(赤道低气压带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处于干季(农闲),而可可带此时正值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处于湿季,若收获不及时,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大量劳动力。答案

(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2)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及时晾晒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解析第(1)题,由图2可知,加纳可可带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素养培优素养综合思维——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冷气团和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锋面雨。锋面雨带的位置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的北部5~8个纬度。下面图1是副热带高压脊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图2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推移示意图。图1图2素养培优素养综合思维——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图1图2(1)我国锋面雨带的正常推移规律:(1)我国锋面雨带的正常推移规律:(2)有的年份,由于夏季风不稳定,会给我国南、北方造成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①夏季风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的年份,锋面雨带会迅速北移,导致北方降水过多,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由于雨带停留时间短,降水少,出现旱灾。②夏季风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的年份,锋面雨带会长时间停留在南方,导致南方降水过多,出现洪涝灾害,北方则由于雨带来得晚,降水少,出现旱灾。(2)有的年份,由于夏季风不稳定,会给我国南、北方造成不同程培优

气象上的梅雨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时期,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2010—2019年浙江省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示意图。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培优气象上的梅雨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时期,梅雨开始和结(1)2010—2019年,浙江省(

)A.梅雨量多少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B.梅雨季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C.梅雨入梅和出梅日期年际变化大D.梅雨季时日降水强度均较小(2)根据入梅和出梅日期推测,2016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弱情况最可能为(

)A.始终较常年偏强 B.入梅时偏弱,出梅时偏强C.始终较常年偏弱 D.入梅时偏强,出梅时偏弱(1)2010—2019年,浙江省()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浙江省梅雨量与入梅早晚没有相关性,A错误。梅雨持续时间2010年、2015年、2016年较长,其他年份相对较短,B错误。2011年梅雨季时,梅雨持续时间短,但梅雨量大,推断其日降水强度较大,D错误。梅雨入梅和出梅日期年际变化大,C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2016年5月25日入梅,7月19日出梅,入梅日期偏早,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出梅日期偏晚,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弱,雨带徘徊的时间长,D正确。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浙江省梅雨量与入梅早晚没有相关性当堂检测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据此完成1~2题。1.图示该日处于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

)①西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④东南风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当堂检测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据此完成1~2题解析

第1题,据图中经度判断,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可判断该图为南半球。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可判断该日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D正确。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南半球,丁地位于中纬西风带,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为西北风;乙地位于极地东风带,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故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西北风和东南风,①④符合题意,A正确。答案

解析第1题,据图中经度判断,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可判断该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3~4题。3.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③所处风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气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②气压带位于30°S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向南偏移到30°S以南,可知该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D正确。第4题,根据图示,③风带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湿性质的气流,D正确。答案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②气压带位于30°S附近,为副热带高2019年8月中旬以来,乙地区连续多日为阴雨天气,甲地区发生多次严重森林大火,并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5~6题。2019年8月中旬以来,乙地区连续多日为阴雨天气,甲地区发生5.下列关于两地区此季节气候特点与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伏旱,受夏季风影响B.乙地区梅雨,受湿润西风影响C.甲地区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乙地区伏旱,受热带气旋影响6.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高温、雨季均不同期B.甲、乙两地高温、雨季均同期C.甲、乙两地高温同期,雨季不同期D.甲、乙两地高温不同期,雨季同期5.下列关于两地区此季节气候特点与成因,分析正确的是()解析

第5题,根据海陆轮廓和纬度位置可知,甲地区位于北美大陆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C正确,A错误。乙地区位于我国江淮地区,6、7月受准静止锋影响,形成梅雨天气;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出现伏旱天气。B、D错误。第6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甲、乙两地高温同期,雨季不同期,C正确。答案

解析第5题,根据海陆轮廓和纬度位置可知,甲地区位于北美大陆7.读各纬度大气运动状况图,完成下列各题。(1)D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这里多雨的原因是

(2)C地和E地所在的气压带是

,这里干旱少雨的原因是

;C地所在的气压带常年控制的地区形成

气候。

(3)B地和C地之间的风带是

带,在大陆西岸,常年在这种风带的控制下形成

气候。

(4)

的移动,导致了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7.读各纬度大气运动状况图,完成下列各题。谢谢观看!谢谢观看!54解析

第(1)题,图中D地位于赤道附近,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赤道低气压带,这里多雨的原因是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成雨。第(2)题,C地和E地位于30°附近,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这里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B地和C地之间的风带是中纬西风带,在大陆西部,常年受这种风带的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第(4)题,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就导致了风带、气压带也呈季节性移动。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2)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热带沙漠(3)中纬西风温带海洋性(4)太阳直射点解析第(1)题,图中D地位于赤道附近,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赤第三章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及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地理2021第三章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地理2021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一、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必备知识]2.三圈环流的形成(1)仅考虑热力作用下形成的赤道和两极之间的单一闭合环流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寒冷的两极附近因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大气收缩冷却下沉。因此,在赤道地区的高空形成高压,两极地区形成低压。气压梯度力由赤道指向两极,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地区形成低压,两极地区形成高压,气压梯度力由两极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向赤道。如果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那么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就会形成单一的闭合环流。2.三圈环流的形成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赤道地区,终年高温,(2)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三圈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也不例外。因此大气环流不是简单的单圈闭合环流,而是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三圈环流。

(2)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三圈环流的形成由于地球在不停地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气压带①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附近,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定上升,使得近地表层的大气形成一个低压区,称为赤道低气压带。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30°附近时,气流的方向与纬线已接近平行,空气不再继续向南北方向流动,导致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堆积,并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压区,其位置大致在副热带地区,因此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高气压带: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区,称为极地高气压带。④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来自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气流辐合上升,并在高空外流,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2)风带①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和赤道低压、副极地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使得地表风分别从副热带吹向赤道和高纬。吹向赤道的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形成东南风,称东南信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低纬信风带。②西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风,因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为偏西方向的风,即西风。在北半球为西南风,在南半球为西北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中纬西风带。③东风带: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偏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2)风带要点笔记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而是与动力原因有关。(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地球不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就导致了风带和气压带也呈季节性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冬季南移。要点笔记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而是与动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思考感悟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除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外,还有哪种气候类型?提示

极地地区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形成寒带气候。思考感悟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除热带雨林气候、[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均与热力作用有关。(

)答案

√(2)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因为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而形成。(

)答案

×与热力作用无关,是因动力作用而形成。(3)冬季降水多于夏季的气候类型不一定是地中海气候。(

)答案

√(4)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答案

√[自主检测]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2~4题。2.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太阳辐射使高低纬受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2~4题。3.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4.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b、、c、、d、、d、e3.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解析

第2题,太阳辐射使高低纬受热不均,从而导致地球上不同纬度气流的升降运动,气流运动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导致风向发生偏转,最终形成三圈环流,③④对。B符合题意。第3题,结合图示,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D正确。第4题,三圈环流中,空气上升对应低气压带,图中a为赤道低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空气流向较高纬度的为中纬西风带,对应图中的d,据此选C。答案

解析第2题,太阳辐射使高低纬受热不均,从而导致地球上不同纬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5.此时,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7.终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解析

第5题,根据图示,全球气压带向北移动,所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第6题,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C正确。第7题,乙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终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A正确。答案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全球气压带向北移动,所以此时为北半球课堂篇主题探究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问题探究]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探究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问题探究]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结合材料探究:(1)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理由是什么?(2)图中哪些气压带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提示

(1)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理由:图中风向向右发生了偏转,因此为北半球。(2)②③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被迫下沉形成的。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与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形成的。结合材料探究:[关键能力]如何理解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关键能力](1)抓住几条关键的纬线(0°、30°、60°)记忆气压带。(2)在记住气压带的前提下,风带可结合风向的判断方法进行记忆。(3)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与北半球对称分布。(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①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为丰富,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域。②高气压带控制区降水稀少,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区域。③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若信风来自海洋,则降水有可能较为丰富),中纬西风带控制区降水丰富,极地东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1)抓住几条关键的纬线(0°、30°、60°)记忆气压带。方法技巧局部图中如何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判断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局部分布图中,如何正确判断南北半球、移动方向、气压带和风带名称,要抓住两点:①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作为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移动方向的依据;②看风向,依据风向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局部图中如何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判断季节第一步:先判断气压带。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纬度,该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因此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二步:判断南北半球。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根据图示甲风带或乙风带的风向可知,风向向左发生偏转,因此位于南半球。第三步:判断气压带移动方向。根据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S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第四步: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而移动,因此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第一步:先判断气压带。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纬度,该气压带位于30[典例剖析]典例1(2020江苏卷)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典例剖析]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解析

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误。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中纬西风带偏北,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的影响,降低风阻,B正确。南半球此时为冬季,不易发生热带风暴,C错误。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错误。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误探究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问题探究]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下图是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探究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探究:(1)说明马赛马拉与塞伦盖蒂降水的主要异同,并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在图示粗黑线条上补上箭头,表示角马的迁徙路径,并说明理由。提示

(1)两地均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北半球,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马赛马拉降水多。而此时塞伦盖蒂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少雨。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进入南半球,受其影响,塞伦盖蒂多雨。此时马赛马拉为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少雨。结合材料探究:(2)如下图所示:理由:由于南北半球季节不同,马赛马拉草原与塞伦盖蒂草原多雨季节恰好相反。多雨季节时,草原草类茂盛,而少雨季节草原草木凋零,因此促使角马来回在马赛马拉与塞伦盖蒂之间迁徙。(2)如下图所示:理由:由于南北半球季节不同,马赛马拉草原[关键能力]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的分布规律[关键能力]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对气课件方法技巧巧记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第一步:结合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图,从气压带、风带分布入手,理解记忆气候的成因与理论分布。第二步: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记住与理论分布有出入的地方即可。方法技巧巧记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典例剖析]典例2(2020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19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典例剖析]图1图2图1图2图3图3(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2)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素养点评本题以非洲西部可可带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为切入点,以区域地图及区域农业生产活动与降水时间分布图为背景材料,通过考查降水特征,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地理实践力;通过考查农民的季节性迁移,考查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解析

第(1)题,由图2可知,加纳可可带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之间,属于二者的过渡地带,因此降水特征应该是年内分配不均。据图3降雨量的各月分配情况可知,该地区3—6月和9—11月降水较多,说明有两个雨季;12月到次年2月、7—8月降水较少,说明有两个干季。第(2)题,9月到次年1月(赤道低气压带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处于干季(农闲),而可可带此时正值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处于湿季,若收获不及时,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大量劳动力。答案

(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2)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及时晾晒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解析第(1)题,由图2可知,加纳可可带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素养培优素养综合思维——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冷气团和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锋面雨。锋面雨带的位置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的北部5~8个纬度。下面图1是副热带高压脊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图2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推移示意图。图1图2素养培优素养综合思维——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图1图2(1)我国锋面雨带的正常推移规律:(1)我国锋面雨带的正常推移规律:(2)有的年份,由于夏季风不稳定,会给我国南、北方造成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①夏季风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的年份,锋面雨带会迅速北移,导致北方降水过多,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由于雨带停留时间短,降水少,出现旱灾。②夏季风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的年份,锋面雨带会长时间停留在南方,导致南方降水过多,出现洪涝灾害,北方则由于雨带来得晚,降水少,出现旱灾。(2)有的年份,由于夏季风不稳定,会给我国南、北方造成不同程培优

气象上的梅雨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时期,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2010—2019年浙江省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示意图。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培优气象上的梅雨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时期,梅雨开始和结(1)2010—2019年,浙江省(

)A.梅雨量多少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B.梅雨季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C.梅雨入梅和出梅日期年际变化大D.梅雨季时日降水强度均较小(2)根据入梅和出梅日期推测,2016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弱情况最可能为(

)A.始终较常年偏强 B.入梅时偏弱,出梅时偏强C.始终较常年偏弱 D.入梅时偏强,出梅时偏弱(1)2010—2019年,浙江省()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浙江省梅雨量与入梅早晚没有相关性,A错误。梅雨持续时间2010年、2015年、2016年较长,其他年份相对较短,B错误。2011年梅雨季时,梅雨持续时间短,但梅雨量大,推断其日降水强度较大,D错误。梅雨入梅和出梅日期年际变化大,C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2016年5月25日入梅,7月19日出梅,入梅日期偏早,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出梅日期偏晚,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弱,雨带徘徊的时间长,D正确。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浙江省梅雨量与入梅早晚没有相关性当堂检测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据此完成1~2题。1.图示该日处于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

)①西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④东南风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当堂检测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据此完成1~2题解析

第1题,据图中经度判断,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可判断该图为南半球。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可判断该日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D正确。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南半球,丁地位于中纬西风带,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为西北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