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1页
2009-2022历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2页
2009-2022历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3页
2009-2022历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4页
2009-2022历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3年前张三的年龄是他女儿的17倍,3年后张三的年龄是他女儿的5倍,那么张三的女儿现在:

A.2岁

B.3岁

C.4岁

D.5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年龄问题。关键为年龄差不变,两人3年前的年龄差和3年后的年龄差是一样的,根据这个等量关系进行列方程求解。

由于其涉及3年前、现在、3年后三个时间点,也可以列表进行求解。方法一:依题意,3年前,两人年龄差是女儿年龄的16倍;3年后,两人年龄差是女儿年龄的4倍。年龄差不变,设女儿今年年龄为x,则16(x-3)=4(x+3),得x=5,故本题选D。

方法二:设女儿现在x岁,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可列表:

易得5(x+3)-17(x-3)=6,解得x=5。故本题选D。2.从羊皮纸、竹简到纸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从摩尔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文化的进步包含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B.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新的潜力变得无穷

C.科技创新大大推进了文化创新的进程

D.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由“同时”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其主旨应是对前后两部分内容的综合概括。根据文段中的“同时”可知,前后两部分内容为并列关系。前一部分说明科技的创新使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后一部分说明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创造出了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综合起来可知,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A项非文段重点,B项“潜力变得无穷”不能准确概括两方面的内容,C项“文化创新的进程”在文段中并未涉及,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讲述了科技的进步使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之后,由并列关联词“同时”引出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可以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同时”前后的内容为并列关系,对文段进行全面概括,主要内容为“科技进步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工具”。

第二步,对比选项。文段主要内容全面概括对应D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论述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越来越轻盈的载体,使得使精神产品的传播更迅捷,“同时”之后继续阐述科技创新给文化传播带来的好处,即借助科技创新的工具,人们可以更快的创造出新的文化产业。故文段并列结构,从“工具”和“载体”两个方面,论述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带来的影响,对应D项。

A项“文化的进步”非重点,文段重在强调科技创新对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文化创新的潜力”侧重未来的发展前景,而文段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现实影响,排除;C项“推进文化创新的进程”正是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之后产生的效果,本身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项。3.2015年该高校的博士比率为:

A.8%

B.9%

C.18%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博士比率=,两个数据材料均未给出,故无法确定。由表格可知,男、女博士比率分别为10%、8%,因为无法得知男、女性职工总人数,故不能确定2015年该高校的博士比率,故本题选D。4.江西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是:

A.庐山

B.井冈山

C.龙虎山

D.三清山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相关地理常识。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重点积累“第一个”“首次”“最大”“最高”等具有明显标识性知识点。2008年7月8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清山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故本题选D。5.某公司研发出了一款新产品,当每件新产品的售价为3000元时,恰好能售出15万件。若新产品的售价每增加200元时,就要少售出1万件。如果该公司仅售出12万件新产品,那么该公司新产品的销售总额为:

A.4.72亿元

B.4.46亿元

C.4.64亿元

D.4.32亿元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目关键信息为“售价每增加200元时,就要少售出1万件”,已知出售件数,可以求出售价,再根据“销售总额=售价×出售件数”计算即可。售出12万件时产品单价为3000+(15-12)×200=3600元,则销售总额为3600×12=43200万元=4.32亿元。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根据售价每增加200元时,就要少售出1万件,可知售价增加了(15-12)÷1=3(次),此时每件新产品的售价为3000+3×200=3600(元),故销售总额为3600×12=43200(万元),即4.32亿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销售总额=售价×销售量,销售量为12万件,可知销售总额是12的倍数。只有D选项满足。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新产品的售价每增加200元时,就要少售出1万件”,该公司最后销售12万件,则少售出了万件,售价增加了万元,则最后的售价为万元,因此该公司新产品的销售总额。

故正确答案为D。6.尽管“负面新闻”关注的是体现冲突、对抗、不和谐的负面题材,报道者对题材的使用角度与表现方式却可能不尽相同:优秀的报道者往往在负面题材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即使发现不了积极的因素,也会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消极因素,给人以警醒、反思;而蹩脚的报道者面对某些负面题材,会以猎奇、把玩的心态进行报道,使人徘徊于感官的刺激当中,难以获得精神的震慑、洗礼与反思,反而会扩大人们对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造成极坏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即使负面题材也包含着可供挖掘的积极因素

B.报道者是否优秀主要体现在对负面题材的挖掘深度

C.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

D.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处理负面题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不同的报道者对负面题材的处理会影响新闻的效果,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列举了优秀的报道者和蹩脚的报道者对于负面题材的不同报道方式及产生的不同新闻效果,说明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不同,产生的新闻效果也不尽相同。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A、B两项均非文段论述重点。由原文“即使发现不了积极的因素,也会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消极因素”可知,D项“更为积极的视角”表述比较片面。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负面新闻”关注的对象,接着提出报道者对“负面新闻”的使用角度与表现方式不同,冒号后面分别从优秀报道者和蹩脚报道者两方面论述对负面新闻的处理方式不同,那么产生的效果就不同。文段重在强调对负面新闻不同的报道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文段通过优秀的报道者,蹩脚的报道者引导并列,通过不同的报道者报道新闻的不同角度和表现方式,会使新闻产生不同的效果。即报道者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是造成新闻效果不同的关键。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A项是“积极的因素”对应文段“优秀的报道者部分”表述片面,排除;B项体现报道者是否优秀的是对负面题材采取的不同角度和表现方式,而非“挖掘深度”;D项引申过度,“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处理负面题材”在材料并没有体现。且B、D两项都是围绕“报道者”在论述,而文段的重点是强调对“新闻效果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C。7.某乡有32户果农,其中有26户种了柚子树,有24户种橘子树,还有5户既没有种柚子树也没有种橘子树,那么该乡同时种植柚子树和橘子树的果农有:

A.23户

B.22户

C.21户

D.24户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容斥问题。根据两个集合的容斥原理:A∪B=A+B-A∩B求解即可。种柚子树或橘子树的共有32-5=27户,所求为(26+24)-27=23户。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二集合容斥类。

第二步,设同时种植柚子树和橘子树的果农有x户,根据二集合容斥公式,可得32-5=26+24-x,解得x=23。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由容斥原理公式可得,种柚子+种橘子-两种都种=总数-两种都不种,代入数字:,解得:两种都种户。

故正确答案为A。8.“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是曾经的海洋梦想“老三样”,这个梦想也只是在21世纪初才得以________实现。但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对于海面之下隐藏的深海神秘世界,则只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整浅尝辄止

B.部分走马观花

C.彻底浮光掠影

D.具体蜻蜓点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词义较为简单,重点分析文意,排除不合文意的选项。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由“但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可知,21世纪初我国已经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海洋梦想,因此第一空填“部分”“具体”不恰当。

第二空,由“表面文章”和“则只是”可知,我国对深海神秘世界的探索远远不足。“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A项“浅尝辄止”准确地描述了深海探索不足的现状,当选。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曾经的海洋梦想……在本世纪初才得以……实现”可知,第一空应体现曾经的“老三样”都得以实现这一含义。A项“完整”强调一个不少,符合文意。B项“部分”指整体中的局部,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彻底”指完全而无所遗留,符合前文语境,但并不符合转折后的内容,转折后论述这种实现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不能是“彻底”,排除C项。D项“具体”形容细节方面明确、不抽象,也不符合转折后的“表面”,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限于……能力,主要做……表面文章,对于海面之下隐藏的深海……只是……”可知,该空应体现“探索研究不够深入”这一含义。“浅尝辄止”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所填词语与“实现”搭配,D项“具体”与“抽象”相对,不能与“实现”搭配,排除。

第二空,根据语境提示“限于当时的能力,主要做的是海洋的表面文章”可知,此处表示对于海洋的探索和研究不够深入,A项“浅尝辄止”表示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指学习、研究不下功夫深入钻研,符合语境,当选。B项“走马观花”指大略地观看一下,通常与“风景”“艺术品”搭配;C项“浮光掠影”指水面上浮起的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刻,通常与“印象”搭配,这两个成语均不能形容对海洋的探索和研究,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9.江西“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额为:

A.214.53亿美元

B.634.91亿美元

C.377.09亿美元

D.257.82亿美元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词“十一五”期间,直接查找图形中2006—2010年每年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将所有数据加和即可。由图形可知,江西“十一五”期间进出口额总额等于2006年至2010年这五年的进出口额之和,即(37.53+24.40)+(54.45+40.04)+(77.27+58.91)+(73.68+54.10)+(134.16+80.37),利用尾数法,(3+0)+(5+4)+(7+1)+(8+0)+(6+7)=3+9+8+8+13=4(1),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选B。10.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的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在形象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表象的是:

A.没有见过北方冬日的人们,通过诵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

B.猪八戒是吴承恩先生抽象出来的一个人物形象

C.当一个孩子盯着一幅画看上几分钟,闭上眼睛,依然能够清楚地记得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

D.当人们读到《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生动的外貌描写时,似乎能看到林黛玉就站在眼前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事物形象。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表象定义的关键信息: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事物形象。说明该事物是之前感知过的,只是现在不在面前。

A项,没有见过北方冬日的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也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曾感知过,是一种想象,不符合定义。

B项,猪八戒是文学创作抽象出来的形象,并不是之前感知过的事物,不符合定义。

C项,盯着一幅画看上几分钟,即感知过该事物,闭上眼睛相当于画已经不在面前,此时头脑中出现这幅画的细节,符合定义。

D项,林黛玉是文学创作抽象出来的形象,并不是之前感知过的事物,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事物不在面前时(即之前见过的事物,只不过此刻不在面前);

②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北方冬日是之前未曾见过的情景,不属于“事物不在面前时”,不符合定义;

B项:猪八戒是之前未曾见过的人物,不属于“事物不在面前时”,不符合定义;

C项:孩子盯着一幅画看,然后闭上眼睛,属于“事物不在面前时”,依然能够清楚地记得这幅画的细节,体现出“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符合定义;

D项:林黛玉是之前未曾见过的人物,不属于“事物不在面前时”,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事物不在面前”、“头脑出现”、“关于事物的形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对没有见过的事物的主观想象,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猪八戒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一个未出现过的人物形象,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当孩子闭眼时,这幅画形象在其脑中再次呈现,符合定义,当选;

D项:对没有见过的事物的主观想象,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1.劳动争议是指在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职工小周因工作调动问题与当地劳动部门发生争执

B.某企业职工小张和小李因工作上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

C.两个单位之间因职工小刘的借调问题而产生矛盾

D.职工老王因工伤未能获得保险赔偿而与工厂争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涉及定义的主体、原因、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要点分析选项。劳动争议的定义要点:①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②劳动权利与义务有争议。

A项,职工小周与当地劳动部门发生争执,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不符合要点①。

B项,职工小张和小李产生矛盾,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不符合要点①。

C项,两个单位之间产生矛盾,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不符合要点①。

D项,职工老王和工厂之间争执,符合劳动力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争执的是工伤未能获得保险赔偿问题,符合劳动权利与义务有争议。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

②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当地劳动部门并非劳动力使用者,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属于“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不符合定义;

B项:小张和小李均为劳动者,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不符合定义;

C项:两单位都是用人单位,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不符合定义;

D项:老王与工厂属于“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因工伤未获得赔偿而争执,属于“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职工小周与当地劳动部门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企业职工小张和小李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两个单位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职工老王与工厂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因为工伤未能获得保险赔偿而争执,劳动者有获得保险赔偿的权利,工厂有支付保险赔偿的义务,是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12.心理健康的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社会及个体的变化不断调整。心理平衡表现为没有欲望和观念的冲突,没有紧张、焦虑、畏缩等不良情绪反应。心理健康就是人通过不断的心理活动,把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失衡调适为心理平衡的状态。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都是动态的

B.只要心理不平衡肯定心理不健康

C.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标志

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的论述对象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可首先排除只提及其一的选项,然后再结合文段内容进行排除,选择最符合文意的一项即可。文段的论述对象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A、D两项都只提到了其中之一,排除。B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文段中所说的心理健康指的是将心理失衡调适为心理平衡这一动态过程,因此心理不平衡并不一定就心理不健康,只有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并无法自行将这种不平衡调整为平衡时,才是心理不健康。由文段最后一句话可知,达到心理健康就必须通过种种调适,将心理失衡转为心理平衡状态,即心理平衡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标志。故本题选C。13.据统计,我国儿童人口数为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5%。未来受到“二孩政策”的影响,儿童人口数将呈现增长趋势,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儿童用药医疗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为数不多的外资企业如惠氏、罗氏、施贵宝等占领。发达国家在对儿童专用药品的开发、临床试验等方面都有相应政策支持,对药企给予税收、专利、市场和研究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内儿童用药医疗市场潜力大

B.国内儿童用药医疗市场基本上被外资企业垄断

C.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措施支持儿童专用药品的开发

D.国内需配套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儿童用药医疗市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转折结构,首先描述现状,然后转折指出问题,最后给出可借鉴的发达国家的经验,由此可推断我国的发展方向。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然后由“但”转折,引出我国儿童用药医疗市场90%以上被外资企业占领的问题,最后给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国家对儿童专用药品的开发、临床试验等进行相应的政策支持,对药企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要改变我国儿童用药医疗市场被外资企业占领的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我国儿童用药医疗市场的发展。D项与此表述一致。A、B、C三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不是概括文段主旨。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是说随着儿童人数的递增,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第二句用转折词“但”引导,指出国内儿童用药市场“被为数不多的外资企业占领”的问题,最后一句解释了发达国家的做法好在哪儿,意在为解决我国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文段结构是“分—总—分”,主要讲的是国内儿童用药市场的问题,作者的意图就是让我们来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且可以适当参考一下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指出我国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接下来通过“但”进行转折,指出我国儿童用药医疗市场存在的问题,尾句介绍发达国家通过多项政策支持儿童医疗市场的发展的成功经验。故文段意在强调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给予儿童医药市场适当的扶持政策,对应D项。

A项:对应文段首句背景的表述,非重点,排除;

B项:对应文段问题的表述,非重点,排除;

C项:“发达国家”非文段强调的重点,文段意在通过发达国家的做法为我国提供借鉴,且“儿童专用药品的开发”表述片面,文段还提到临床试验等方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儿童要用“儿童药”》1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3个字母组成,但种类数、封闭区域数、笔画数等方面不存在明显规律,进一步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只有1个字母含有曲线,可以由此入手分析。

题干图形均由3个字母组成,且只有1个字母含有曲线,可以考虑直曲性规律。每行中,第一个图形的第1个字母含有曲线,第二个图形的第2个字母含有曲线,第三个图形的第3个字母含有曲线,因此问号处图形中第3个字母应含有曲线,只有D项符合此规律。故本题选D。

15.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熟悉经济和地理常识的相关知识。试题较基础,考生首先需要知道金砖国家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其次需要知道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泊和不丹,缅甸老挝接越南。知道这些知识此题自然不攻自破,但此类基础性试题更无技巧可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其中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俄罗斯和印度。故本题选B。16.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遗存,它们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

B.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遗憾

C.对史料本身的收集和考证就成了史学客观性的保证

D.重建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成了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由设空位置和“因而”可知,填入句子可能是文段的总结句。解题关键在于理清行文结构,归纳主旨观点。由“因而”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文段说的是历史学家永远无法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此A项符合题意,最为恰当。B项“遗憾”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D两项不能从文段中得出,不是对文段的总结。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前的“因而”可知,横线起总结前文的作用。文段首先指出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而史料最终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随后以“就此而论”引出文段重点,即历史学家研究史料只能借助历史文本言说过去。因此,横线处应与文段表述重点一致,即与历史学家研究史料及文本有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中“无法脱离的樊篱”对应“只能借助历史文本”,“历史学家的工作”对应“历史学家研究史料”,“文本性”对应“历史文本”,A项表述正是对前文的总结,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最后一句“因而”,即通过上文总结出结论,文段指出历史学家只能借助于文本对历史进行研究,只能通过历史文本对历史进行言说,故文段的最后一句话也应该围绕“文本”与“历史学家的工作”进行阐述,强调“历史研究是被文本限制了”这种状态。A项“文本性”、“樊篱”体现出了这种意思;B项“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在文中并没有表述,文段强调遗憾的是“无法接触到过去本身”,而不是“无法接触史料”,排除;C、D两项没有提到“文本”这一概念,与前文意思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7.心理记账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的过程。消费者在决策时可能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心理记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典型心理记账的是:

A.损失10元钱给人心理带来的痛苦要比获得10元奖金带来的高兴更强烈

B.工会发放福利时,不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以使职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C.相比丢了10元钱的人,丢了电影票的人更不可能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

D.王某出差常选星级酒店,因为它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心理记账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心理记账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A、C、D三项均符合定义;B项只是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并没有涉及职工的心理,不属于心理记账。故答案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们;

②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把损失10元钱的痛苦和获得10元奖金的高兴进行比较,属于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符合定义;

B项:工会是组织,不属于“人们”,不符合定义;

C项:丢电影票和丢10元钱给人们心里带来的损失感不同,两者比较得出更不会掏钱买票去看电影,属于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符合定义;

D项:王某认为星级酒店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所以王某比较之后选择了星级酒店,属于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和预算”,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心理记账的主体是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损失10元钱和获得10元奖金给人心理带来的感受是一种分类、估价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B项,王某作为“消费者”认为“星级酒店”相比较“旅馆”而言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体现了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估价和预算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丢了10元钱还是丢了电影票,是消费者一种分类和估价的过程,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主体是工会,工会不属于“人”而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8.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长时间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小圆点,同时用红外照相机实时追踪志愿者的眼球运动和眨眼。志愿者每眨一次眼睛,小圆点就向右移动一厘米。志愿者事后表示并没有察觉到这细微的变化。经过大约30次眨眼,志愿者的视线适应了小圆点的同步移动,可以在眨眼之后自动偏向新的小圆点位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眨眼可以稳定视线

B.眼球活动受噪音等因素的影响,不会引起视线的不稳定

C.眨眼时眼球转动,眼球总能回到在眼睛重新睁开时的那个位置

D.大脑无法判断人们眨眼前后所见物体的差异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文段介绍了一个实验,结合选项可知,要求考生能够概括出实验的结论,抓住实验前后的变化是关键。文段主要介绍了一个关于眨眼的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志愿者眨眼次数少,视线不稳定,不能察觉小圆点的位置变化。实验后期,随着眨眼次数的增加,志愿者可以持续注视要看的物体。由此可知,眨眼可以稳定视线。A项表述与此相符。

B项“受噪音等因素的影响”无中生有。C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眼球在眨眼前后的位置。D项“大脑无法判断”无法从文段推出。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面三句主要介绍了实验开始时,志愿者每眨一次眼是感受不到圆点的细微移动的。文段最后一句指出经过多次眨眼,志愿者适应了圆点的细微移动。文段是“分—分”结构,通过前后对比可知,主要讲的是“多次眨眼可以让人的视线精确定位到物体的移动上”。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由文段可知,开始实验时,志愿者眨眼次数少,视线不稳定,不能察觉到小圆点位置的细微位移。后续实验中,经过多次眨眼,志愿者的视线就能够适应小圆点的同步移动,并察觉到小圆点的位移。通过前后实验不同结果的对比可知,文段强调,眨眼能够影响志愿者视线的稳定性,自动调整捕捉细微的变化,对应A项。

B项“受噪音等因素的影响”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说明实验过程中有噪音干扰,排除;

C项“眼球总能回到在眼睛重新睁开时的那个位置”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指出眼球眨眼前后位置是否一样,排除;

D项“大脑无法判断”无中生有,文段对比实验的对象是“眼球运动和眨眼”,未提及实验过程中大脑如何判断,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美国:研究显示眨眼可以稳定视线》19.2008年,我国某“城调队”的一份调查显示,“80后”的已婚青年夫妇中,与父母或岳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人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例达55%以上;相比“70年代”的已婚青年夫妇,这一比例上升了22%。由此看来,“80后”的已婚青年夫妇更难以承受独立生活的压力。

上文的结论最可能基于下列哪项假设?

A.“80后”的青年夫妇更喜欢过二人世界的生活

B.“80后”的有些青年夫妇不愿意由双方的父母来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不愿与双方父母共同生活

C.“80后”的青年夫妇只要能够独立生活,就不会选择与双方父母亲共同生活

D.有些“80后”的青年夫妇因工作压力大而不想要孩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由“80后已婚青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比70后高”得出结论“80后已婚青年夫妇更难以承受独立生活的压力”。

要推出结论需要在“独立生活”和“与双方父母亲共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C项说明80后夫妻与父母一起生活是因为他们自己不能够独立生活,在两者间建立了联系,因此是必须假设的。故答案选C。20.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反应的有:

①鬼火②光合作用③水垢形成

④高粱酿酒⑤舞台云雾的生成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考生可用排除法作答。首先,四个选项均有④,④肯定属于化学反应,跳过。考生只需在①②③⑤中排除一个即可锁定答案。根据中学物理知识可知,舞台云雾的生成与物理中物态的变化有关,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包含化学反应,排除⑤。可直接判定B项当选。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判断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①包含化学反应。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一种自燃现象,所谓“鬼火”就是“磷火”。人的骨骼中含有磷元素,尸体经过腐烂变化会生成磷化氢,这种物质的燃点很低,可以自燃。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反应。

②包含化学反应。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产生了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反应。

③包含化学反应。烧水过程中,水中原有的硫酸钙由于水的蒸发而析出,而原先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沸腾的水中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生成难溶解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并沉淀下来,这样就形成了水垢。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反应。

④包含化学反应。高粱酿酒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再由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该过程产生了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反应。

⑤不包含化学反应。舞台云雾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时吸收大量热量,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从而形成的白雾。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包含化学反应。

故本题选B。21.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机器就能够自主地学习到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中的­­­­­­­­________,最终就能得到对于这些攻击的分辨能力。并且,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弊端无计可施

B.瑕疵无所遁形

C.错误插翅难逃

D.缺陷束手无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到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由“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可知,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了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无计可施”指想不出对策,没有任何办法。“束手无策”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两词均适用于人,排除A、D。“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填入符合文意,当选。“插翅难逃”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以逃脱。文段并非指“换脸”等行为不能逃脱,其填入与文意不符,排除C。验证第一空,“瑕疵”指微小的缺点,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可知,机器通过学习,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即使是“换脸”也会被识别。A项“无计可施”意为没有办法可用,文意不符,排除。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符合题意;C项“插翅难逃”指插上翅膀也难逃走,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瑕疵”指事物的缺点,放在第一空也合适。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以及“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可知,在数据足够多的前提下,人脸识别系统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即便“伪造图像”“合成视频”中存在特别小的问题,也能被发现,故横线所填词语应表达微小问题之意。B项“瑕疵”指微小的缺点,符合文意,保留。A项“弊端”指由于工作上有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C项“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D项“缺陷”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均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体现随着深度学习系统的强大,“伪造图像”“合成视频”等“换脸”行为会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暴露在人们的面前,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22.某超市销售“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其中“双层锅”需要2层锅身和1个锅盖,“三层锅”需要3层锅身和1个锅盖,并且每卖一个“双层锅”获利20元,每卖一个“三层锅”获利30元,现有7层锅身和4个锅盖来组合“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那么最大获利为:

A.50元

B.60元

C.70元

D.80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双层锅和三层锅都需要一个锅盖,则可以从锅盖数量入手判断能够组合成的套装。本题中有4个锅盖,至少需要8个锅身才能配套使用完,即锅盖是有富余的。尽可能地用完锅身即可,显然是两个双层锅和一个三层锅,利润最大,为2×20+30=70元,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

第二步,根据获利最大,需要将蒸锅套装组合最多。将7层锅身和4个锅盖,组合成2个“双层锅”和1个“三层锅”。故最大获利为20×2+30×1=70(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

第二步,由于锅身与锅盖相配的最大比例是2∶1,而7层锅身和4个锅盖的锅盖多于锅身的一半,因此只需考虑锅身的数量。1层锅身赚10元,7层锅身赚70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通过分析可知,每层锅身可获利10元,若要获利最多,则应让7层锅身全部售出,可组成2个“双层锅”和一个“三层锅”,故最大获利=20×2+30=70元。

故正确答案为C。23.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男博士比率下降的有2年

B.女博士比率下降的有2年

C.男博士比率和女博士比率增加最快的都是2017年

D.男博士比率和女博士比率同时下降的都是2012年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四个选项均可通过表格数据进行简单判断正误。A项,由表格第二行可知,男博士比率下降的有2012—2013年,共2年,正确。

B项,由表格第三行可知,女博士比率下降的只有2012年,错误。

C项,由表格大致估算可知,男、女博士比率增加最快的都是2017年,分别增加15.9%-11.5%=4.4%、9.2%-8.3%=0.9%,均为最大,正确。

D项,由A、B两项解析可知,男、女博士比率同时下降的是2012年,正确。

故本题选B。24.现代化学与炼金(炼丹)的相同点是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至于创造新元素其实是核物理学家的任务,由他们拿一些回旋加速机把新元素轰出来然后再填到元素周期表中作为化学家的胜利果实。古典炼金术实际上已经有了元素、原子这样的理念,但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轻、重、干、湿是基本的物理性质,干而轻的是火,干而重的是土,湿而轻的是气,湿而重的是水,因此,任何物质均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合成的结果,这与目前可知世界的观念显然不同,而同时期其他文明中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同样也是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现代化学理性思维的起点

B.物理学家如何创造新元素

C.古典炼金术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D.可知世界中关于元素的各种观念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快速阅读文段可知,从文段末句入手较难解答,需要考生理清行文思路,本文是转折结构,指出相同—指出不同的结构。但文段在不同点方面论述得不完整,只涉及古典炼金术,接下来应该论述现代化学。文段围绕现代化学和炼金(炼丹)的关系展开,首先指出二者的相同点——都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接着指出古典炼金术的缺陷——虽然已经有了元素、原子的理念,但不具备理性思维。由此可知,古典炼金术虽然与现代化学有相同点,但由于其缺陷,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这一区别就是现代化学的标志——具有理性思维。按照行文逻辑,接下来应该介绍现代化学的发展。只有A项与此相符。B、D两项是文段已经涉及的内容,C项是无关信息。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开头把“现代化学”与“炼金”进行对比,先指出现代化学与炼金的相似之处,接下来应是指出两者的区别,通过转折词“但”说明炼金技术不具备理性思维,随后通过“例如”进行举例说明,接下来即是强调现代化学是有理性思维的,最后一句话提到同时期其他文明对物质本质的认识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这里的“理性”指的就是现代化学的理性思维。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A项与此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头把“现代化学”与“炼金”进行对比,先指出现代化学与炼金的相似之处,接下来应是指出两者的区别,通过转折词“但”说明炼金技术不具备理性思维,随后通过“例如”进行举例说明,接下来即是强调现代化学是有理性思维的,因此下文应该谈论现代化学的理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对应A项,当选。B项“物理学家如何创造元素”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内容,后文不做论述,排除。C项的“欧洲”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的表述,是举例论证的内容,非重点,且没有包含“理性思维”这个关键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人学化学以及疯狂的造字》25.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是:

A.刘某在地下工厂用工业用高纯度酒精加自来水制造大量假酒,并将其销售给商店,获利8万多元

B.某肉食品加工厂用病死猪肉作原料生产火腿,造成大批消费者食物中毒

C.某饮料生产厂家在生产的可乐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咖啡因,但并未在包装上予以注明,使大量消费者饮用了含有咖啡因的可乐

D.某食品厂在所生产的一款彩虹糖中添加食用色素超标,长期食用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A项用工业用高纯度酒精加自来水制造假酒符合定义;B项猪肉属于食品原料,不符合定义;C项咖啡因和D项食用色素都不是有毒、有害的,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用工业高纯度酒精加自来水制造假酒,属于“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符合定义;

B项:病死猪肉也是食品原料,只是是有问题的食品原料,不属于“非食品原料”,不符合定义;

C项:咖啡因是食品添加剂,不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不符合定义;

D项:食用色素是可食用的,不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长期食用色素超标的糖才会造成危害,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本题只需抓住“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病死猪肉不符合“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一定义关键词,排除;

B项:用工业用高纯度酒精制造假酒符合在生产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并销售给商店符合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行为,当选;

C项:咖啡因是食品添加剂不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排除;

D项:食用色素添加超标,虽然长期食用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也不符合在生产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一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6.一方面,社会对带薪休假制度热切欢迎,而且对于落实和执行不力可谓________;但另一方面,具体到实际维权行动中,对不落实带薪休假者,即便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因此而直接举报者更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嗤之以鼻门可罗雀

B.冷嘲热讽寡不敌众

C.口诛笔伐寥寥无几

D.疾言厉色势单力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二空,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前句的“很少有人提及”意思相近,表示数量很少。“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清、宾客稀少。“寡不敌众”形容在战争中敌对双方的(人员)实力悬殊太大。“势单力薄”指人少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寥寥无几”指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结合句意,“寥寥无几”最恰当。

第一空,“口诛笔伐”指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填入句中也符合言语上经常声讨实践中却维权不力的语境。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也很少有人提及,因此而直接举报者更是……”可知,该空谈的是数量少,而且要比“很少”程度更重。A项“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形容“举报者”不恰当,排除A项。B项“寡不敌众”指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D项“势单力薄”强调孤立无援,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D项。C项“寥寥无几”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口诛笔伐”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和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社会对带薪休假制度热切欢迎”,对于落实和执行不力的行为,则必定十分不满。A项“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程度太轻,排除。B项“冷嘲热讽”,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程度较轻,排除。C项“口诛笔伐”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符合语义语境。D项“疾言厉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通常与人搭配。文中主体是“社会”不是“人”,故排除。

验证第二空,“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与前文“很少有人提及”对应。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新华网《“带薪休假零举报”折射制度尴尬》27.研究发现,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与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大西洋海水温度升高0.2℃,亚马孙雨林次年火灾发生面积增加11%

B.海水温度增高会引起水分蒸发,导致降水减少,发生干旱或致火灾

C.海水温度变化虽然微小,但可能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

D.北冰洋等海面水温可预测其附近的西伯利亚雨林火灾发生率和面积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题干的论点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和“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观点: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与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

A项,海水温度升高0.2℃,火灾发生面积增加11%,仅给出一组数据,无法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孙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无法支持题干观点。

B项,海水温度增高导致干旱或火灾,说明海水温度的变化和火灾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孙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有力地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海水温度变化可能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与发生火灾无关,属于无关项。

D项,北冰洋和西伯利亚雨林火灾的关系与大西洋、太平洋和亚马孙雨林火灾的关系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通过举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海面水温变化”与“火灾面积”之间存在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干旱或致火灾”只能说明海面水温变化可能会有火灾,但海水温度变化和火灾面积的具体关系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说明的是温度变化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与论点中的火灾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说明的是“北冰洋”,而论点提及的是“大西洋、太平洋”,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论点论据。

论据: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

论点:研究发现,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与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举例说明海水温度的变化与亚马逊雨林火灾之间的关系,加强论证,保留;

B项:海水温度增高导致干旱或火灾,只能用来证明海水温度的变化和火灾之间可能有联系,但不必然一定有关系,因此,属于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