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_第1页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_第2页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_第3页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_第4页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____的影响。()A主动自觉B潜移默化C深远持久D受益终生答案:C2.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D文化是社会的一种精神力量答案:D3.“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根据这一定义,你认为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栀子花、白兰花”吴语叫卖声将申请为声音商标②“洪荒之力”被评为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③2022年11月9日,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④国家大剧院重磅打造著名戏剧导演作品展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4.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A民族节日B民族习惯C文化遗产D文化传统答案:C5.下图为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④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6.“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与“闭门造车”是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因为A前者是历史虚无主义,后者是民族虚无主义B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后者是历史虚无主义C两者都割裂了文化发展中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D一味推崇外来文化与一味拒绝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答案:D7.《小苹果》因极具特色的复古曲风动感韵律与朗朗上口的歌词,成为新一代神曲,风靡全球。与此同时,源于韩国授权的《爸爸去哪儿》也火爆荧屏。这启示我们,繁荣我国文化应①加强交流,积极引进外来文化②注重包容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创新④尊重多样性,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A8.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关,你认为合理的传导顺序为()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新旧文化斗争促进文化进步③生产关系的调整④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①→③→②D③→④→①→②答案:B9.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中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答案:D10.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人们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的根本途径是()A文化环境B交往方式C思维活动D社会实践答案:D11.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讲述了隐婚夫妻赵小亮与潘芸在充满压力的大都市,为事业和梦想奋斗的故事。为了生计、为了理想,不少人来到“北上广”,接受着当地的文化,同样也对当地的文化产生着影响。材料中人们往“北上广”等中心城市集中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D语言答案:B12.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各族的文化统一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④互相借鉴和吸收优秀文化,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D1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A保护和发扬B改造和剔除C批判继承D顺其自然答案:C14.“方块儿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经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③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之一④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15.深圳公益广告“礼之用,和为贵”,是奥运会和谐主题的延伸,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也与国际理念和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并行不悖,展现出中华文化“不一样的精彩”。“和为贵”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性B源远流长C博大精深D区域特征答案:A16.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强调“①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②对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③是实践的产物和实践的归宿④是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的有机结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17.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18.近年来,各地相继推出“最美少年”“最美教师”等“最美”系列活动,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敬业、善良、勇敢等传统美德,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最美”系列活动()①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心骨②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③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性质④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19.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D大众传媒答案:A20.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章。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宮、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格。这体现了()①世界文化相互交融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21.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万隆精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植根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传统,着眼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相通,将目光投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亚非新未来、人类新图景。这说明()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文化对政治具有重大影响③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22.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2022国际儿童早期阅读与成长论坛在郑州举行②柴达木盆地建成并安全并网大规模光伏电站③2022年中国外交部提出和平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主张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美食热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23.“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B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D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答案:D2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太原市为打造“公共文化圈”,积极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文化生活依据是()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为人类社会所特有D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答案:B25.下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政治由一定的经济、文化所决定,又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答案:A二、综合题26.(8分)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带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都体现了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请问: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8分)答案: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立足社会实践(2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2分)基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分)27.材料一:《三字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的组成部分,自宋末元初成书之后,经过前人多次重新修订,充实和完善,其内容在准确性和全面性上得到了提高。2008年4月25日材料二: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从评选国学大师、开国学院、国学讲座、国学短信、少儿读经班、孟母堂及国学博客网,到汉服热、成人礼;再放大到国际背景,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孔子学院在不少国家纷纷建立,以及汉语热在不少国家不断升温等等,“国学热”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分析传统文化的特征。12分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0分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基本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三字经》多次重新修订,充实和完善,其内容在准确性和全面性上得到了提高充分说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征。4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诵读《三字经》能寻到共同的文化之根充分传统文化的这一特征。4分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三字经》是我国最早、影响最深远的蒙学教材,是中华文化经典的组成部分,对《三字经》的继承,体现传统文化继承性的特征。4分2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分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3分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3分28.(20分)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2)你认为我国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6分答案:(1)各国都十分注意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