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1复习目标: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课文。2.积累文言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主旨、手法。4.反复练习,提升中考应试能力。复习目标:2第一部分
总体分析第一部分
总体分析3一、作者回顾周敦颐,北宋哲学家。二、文体知识说:也称杂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一、作者回顾4第二部分
背诵默写第二部分
背诵默写5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6第三部分
词语复习第三部分
词语复习7蕃:多。独:只。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益:更加。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语气词。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噫:叹词,表示感慨。鲜:少。宜:应当。蕃:多。独:只。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8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香远益清()(2)宜乎众矣()(3)不蔓不枝()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应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应当92.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濯清涟而不妖()(2)可爱者甚蕃()(3)香远益清()过分艳丽多更加2.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过分艳丽多更加103.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陶后鲜有闻()(2)中通外直()(3)亭亭净植()少贯通竖立3.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少贯通竖立11第四部分
重点句译注第四部分
重点句译注12一、挑战自己:不看注释和翻译,口头翻译全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挑战自己:不看注释和翻译,口头翻译全文。13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14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人应当很多人!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远播,更显15第五部分
中心分析第五部分
中心分析161.本文以“爱”为脉络,除了写莲外,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将菊花比作隐逸者,暗含志向高洁、隐居避世的人生观;将莲花比作君子,暗含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形象;将牡丹比作富贵者,暗指当时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的人。写菊花是为了从正面衬托,写牡丹是为了从反面衬托莲的美好形象。1.本文以“爱”为脉络,除了写莲外,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将菊花172.“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和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象征君子体态端庄,令人敬重的风度。2.“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18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品行高洁的人少。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19文章主旨
本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描写,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讽刺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功名富贵的庸俗之风。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文章主旨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0
挑战中考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挑战中考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1理解默写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
。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理解默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东莞市中2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B.《爱莲说》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了作者孤芳自赏;“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了作者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个性。C.周敦颐用花进行比喻,用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贴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D.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B(《爱莲说》中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3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文,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A(借景抒情应为托物言志)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4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借牡丹的形象”应该是从反面来进行衬托)B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借牡25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2.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3.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4.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5.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26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27复习目标: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课文。2.积累文言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主旨、手法。4.反复练习,提升中考应试能力。复习目标:28第一部分
总体分析第一部分
总体分析29一、作者回顾周敦颐,北宋哲学家。二、文体知识说:也称杂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一、作者回顾30第二部分
背诵默写第二部分
背诵默写31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32第三部分
词语复习第三部分
词语复习33蕃:多。独:只。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益:更加。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语气词。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噫:叹词,表示感慨。鲜:少。宜:应当。蕃:多。独:只。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34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香远益清()(2)宜乎众矣()(3)不蔓不枝()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应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应当352.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濯清涟而不妖()(2)可爱者甚蕃()(3)香远益清()过分艳丽多更加2.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过分艳丽多更加363.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陶后鲜有闻()(2)中通外直()(3)亭亭净植()少贯通竖立3.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少贯通竖立37第四部分
重点句译注第四部分
重点句译注38一、挑战自己:不看注释和翻译,口头翻译全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挑战自己:不看注释和翻译,口头翻译全文。39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40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人应当很多人!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远播,更显41第五部分
中心分析第五部分
中心分析421.本文以“爱”为脉络,除了写莲外,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将菊花比作隐逸者,暗含志向高洁、隐居避世的人生观;将莲花比作君子,暗含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形象;将牡丹比作富贵者,暗指当时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的人。写菊花是为了从正面衬托,写牡丹是为了从反面衬托莲的美好形象。1.本文以“爱”为脉络,除了写莲外,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将菊花432.“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和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象征君子体态端庄,令人敬重的风度。2.“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44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品行高洁的人少。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45文章主旨
本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描写,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讽刺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功名富贵的庸俗之风。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文章主旨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46
挑战中考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挑战中考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47理解默写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
。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理解默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东莞市中48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B.《爱莲说》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了作者孤芳自赏;“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了作者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个性。C.周敦颐用花进行比喻,用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贴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D.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B(《爱莲说》中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49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文,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A(借景抒情应为托物言志)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50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借牡丹的形象”应该是从反面来进行衬托)B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东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复习课精品课件(25张PPT)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借牡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项出租车驾驶员劳务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保险经纪与代理服务合同5篇
- 2024年公司担保事务具体合作合同一
- 2024年专业劳务分包合作细则合同范本版
- 2024年合作伙伴权益合同书版B版
- 2024年度企业市场营销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兼职工聘用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国际贸易代理协议规范格式版
- 2024年专业食堂运营管理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年工程分包合同详细内容
- 应用PDCA提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 国开2024年秋《大数据技术概论》形考作业1-4答案
- 2024年2024电子版离婚协议书模板
- 体检中心年度工作总结与展望计划
- 大疆80分钟在线测评题
- 银行网点装修补充协议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2 细菌 教学设计
- 《公共科目》军队文职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技能人才评价新职业考评员培训在线考试(四川省)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考试题库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