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_第1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_第2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_第3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_第4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光合作用汲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技能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归纳光合作用反应式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试验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情感立场价值观

1、在独立探究中培育创新意识

2、认同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重要意义,形成爱惜植被意识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概念

教学难点

1、引导同学独立设计完成探究活动

预备

老师演示试验器材、探究活动器材

课时安排二课时

过程

一课时

导言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空气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

生物圈的空气中氧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二、分析普利斯特利的试验

探讨问题:

1.通过这个试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试验

【活动目标】

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

金鱼藻、玻璃水槽、玻璃棒、剪刀、短管漏斗、试管、卫生香牙签、火柴、小木块、碳酸氢钠、清水。

【方法步骤】

1、取一个玻璃水槽或20cm直径的标本瓶,注满清水,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假设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并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使漏斗与水槽底部分开。

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试管内要充斥水。

4.将试验装置放在暖和而阳光充分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阳光照耀。不久你可以看到很多气泡从金鱼藻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5.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并马上倒转,使水落到试管的下部。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中。请留意观测卫生香或牙签的燃烧状况。

【争论】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试验现象?

3.分析该试验结果,获得的试验结论是。

【思索】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有什么意义?

技能

三、拓展训练

分析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cm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

1060

20**

3010

405

问题

1.光源与金鱼藻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距离越远,气泡越少,距离越近,气泡越多。

结论,光源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假如这个试验在黑暗中进行,你能猜测结果吗?

没有气泡产生

四、总结

1.绿色植物光的合作用产生氧气。

2.试验阅历总结

反思

板书计划

第一节光合作用汲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光合作用过程

二、试验

1、目的

2、要求

3、现象

4、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汲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2

学习目标:

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运用试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4、培育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立场。

学习重点:

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难点:

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试验。

学习方法:

观测争论法,试验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质疑:

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产物、条件?

2、引入: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

二、问题探究与合作沟通

学习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阅读教材,普利斯特利的闻名试验。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2)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3)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试验是否总能胜利?此试验胜利的条件是什么?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试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试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同学先争论试验材料,试验步骤,然后参考教材,小组试做并进行沟通对比。

学习任务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试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涌现这种现象?(小组争论,得出结论)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

尝试应用:为爱护环境,我们应怎么做?学习任务三: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自主学习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2、试写出光合作用公式: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4、分组争论:在光照下,种植过密、适中、过稀的植物的结果怎样,并分析缘由。

5、尝试应用:如何科学种田才能获得高产?(同学写一份调查报告)

三、诊断评价: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二氧化碳B.水C.高温D.光

2、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B.扩大居住面积C.美化环境D.多植草坪多种树

3、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温和海平面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以下方法中与减轻或消灭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A.爱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B.积极治理大气污染,讨论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它物质的措施C.减削矿物能源消耗,尽量运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D.禁止运用氟利昂

4、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主要是由于这一措施能够让农作物〔〕

A.充分利用化肥B.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气C.充分利用太阳光能D.充分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汲取氧气

6、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是由于〔〕

A.可稳定大气中氧的含量B.可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可稳定大气中氮的含量D.可稳定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7、我国北方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里把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下关于这种生态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和水B.冬季养殖可以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C.种植可以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D.养殖可以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汲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3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

2、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4、通过演示试验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5、通过技能训练培育同学分析数据的技能。

6、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培育同学爱惜绿色植物,喜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美妙感情。

重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难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分析试验数据。

一、自主练习

1、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也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

4、绿色植物不仅满意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二、小组沟通

〔一〕思考争论,沟通表达

1、海尔蒙特认为这是由于柳树除了汲取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外,还汲取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2、绿色植物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后来证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汲取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二〕合作探究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2、阅读教材第122页,普利斯特利的闻名试验。

同学争论: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画面〔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

画面〔3〕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

画面〔4〕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试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阅读教材第123页,金鱼藻试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试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涌现这种现象?

〔3〕金鱼藻试验说明白什么?

〔四〕同学思考、沟通表达并明确: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谁转换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五〕同学阅读“光合作用原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