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专项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B.呼吸频率显著增加C.神经系统逐渐完善 D.独立意识逐渐增强2、升入初中后,班级里的男同学出现了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现象,下列激素与此有关的是()A.生长激素 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3、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青少年做法和想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学习生活 B.保证营养均衡,规律作息C.异性同学之间应建立真诚的友谊 D.不开心时应自己解决,父母啰嗦,真烦人4、试管内有一些食物油,加入配置的消化液后充分震荡,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一段时间,植物油不见了,试分析配置的消化液最合理的是()A.唾液、胃液和胆汁 B.肠液、胃液和胆汁C.肠液、胃液和唾液 D.肠液、胰液和胆汁5、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所连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③是主动脉,管壁厚、弹性大 B.Ⅰ是左心室,其壁最厚C.Ⅱ与Ⅲ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Ⅱ与肺静脉相连6、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A.群居生活 B.后肢越来越粗壮 C.奔跑速度加快 D.脑容量增加7、如图是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C.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脐带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8、如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中的作用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很多。要想实现碳一氧平衡,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外,最为有效的措施还有A.开荒种田 B.发展工业 C.发展牧业 D.植树造林9、血液与组织器官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毛细血管 B.动脉血管C.静脉血管 D.肺动脉10、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A.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B.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遗传物质的控制作用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人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血细胞中最小的血细胞是________;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________;呈双面凹圆盘状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它呈现红色,是因为里面富含________。2、人体将________、________,以及多余的水和________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3、人和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是从一个_________开始的4、血液是由血浆和_____两部分组成的。5、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能够选择性地让食物进入食道,让气流进入气管的会厌软骨位于咽。(_____)2、鼓膜能产生振动,是听觉感受器。(____)3、心脏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____)4、青春期异性之间的正常接触是青春期性意识的正常心理表现,应坦然对待。(______)5、糖尿病人是因为糖分摄入过多,导致尿液里含有葡萄糖。(___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试管加入的物质处理温度时间/分钟加碘液后的现象A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37℃10②B馒头碎屑+4mL清水搅拌37℃10变蓝C馒头碎屑+①搅拌80℃10变蓝D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0℃10变蓝(1)把馒头碎屑“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作用,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馒头中的淀粉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________(2)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请补充实验:①是________,②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3)B试管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改正:________。(4)如果A与B作为对照,则变量是________,针对此组对照实验作出假设:________。(5)根据A与D两支试管加碘液后的现象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____。2、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该同学吸气时,应捏紧_______(B或D);呼气后,观察到____________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____________。(2)在实验中设置甲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_____,胸廓扩大,气体就被吸入。3、根据实验回答问题。探究实验“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步骤:I配制模拟酸雨溶液。II取两个培养皿,各栽培30株幼苗,分别贴上标签“A”和“B”。III每隔一段时间给A喷模拟酸雨溶液,给B喷清水。IV定期观察并记录两组幼苗生长情况。分析并回答问题:(1)配制模拟酸雨溶液的方法是:用_____和清水混合,pH控制在4左右。(2)这个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3)除变量外,两组幼苗的长势、大小等相同,形成一组________实验。(4)实验中每个培养皿中可以只栽培一株幼苗吗?___________。(5)“春雨潇萧,滋润万物”,而酸雨却对生物的生长和环境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对于减少这种影响你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4、探究与模拟探究是获得事实依据、构建概念框架的重要途径,是让我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重要过程。请你思考并分析以下探究活动:小丽想知道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进行了如下图实验操作。表格中记录了她的一次测量的实验数据。食物名称花生仁质量(克)20水(毫升)30温度上升(℃)22实验数据(1)请问她本次测得的花生的热价(1克花生含有的能量)是_____焦。(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的热能)(2)实际操作中她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减少燃烧中的能量散失和减少实验误差?(各写一种)减少能量散失:_________;减少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3)对比水、无机盐不能燃烧可知:能量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中,人体通过摄取这些有机物进入细胞内“燃烧”,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青春期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脑的调节功能增强,心脏每博输出量增加,肺活量增大;性发育和性成熟,男性睾丸体积增大,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精子和出现遗精现象,女性的卵巢质量增加,分泌雌性激素,开始产生卵细胞和出现月经现象。同时,青春期的男女体内分别产生了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出现了第二性征,开始萌动性意识,愿与异性接近产生朦胧的依恋,主动与异性交往,因此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要相互尊重,举止大方,树立远大理想,努力追求进步。【详解】AB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体重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但呼吸频率显著增加不是青春期的特征,呼吸频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2-20次,AC正确,B错误。D.进入青春期,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和家长交流,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D正确。故选B。2、B【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错误。B.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固醇类物质),具有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的作用,B正确。C.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在女性表现为:乳房隆起、骨盆变得宽大等,C错误。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D错误。故选B。3、D【分析】本题考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和卫生。【详解】A.C.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应当注意的是,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与异性同学之间应建立真诚的友谊,AC不符合题意。B.青春期正是长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做到心理和身体都健康,B不符合题意。D.孩子在青春期对家长的抗拒,虽然是一种对自身独立人格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父母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D符合题意。故选D。4、D【分析】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详解】胃液只能消化蛋白质,唾液只能消化淀粉,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为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由此可知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胰液、肠液、胆汁。故选D。5、D【分析】题图中:①下腔静脉,②上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⑤肺静脉;Ⅰ左心室,Ⅱ右心室,Ⅲ右心房,Ⅳ左心房。【详解】A.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③主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A正确。B.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Ⅰ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B正确。C.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朝向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因此,Ⅱ右心室与Ⅲ右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D.Ⅱ右心室与④肺动脉相连,D错误。故选D。6、D【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详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可见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故选D。7、C【分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它们分别含有男性和女性的遗传物质。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266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详解】A.①表示受精过程,受精过程是在输卵管中完成,A错误。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此时还没有到达子宫,在输卵管中完成,B错误。C.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C正确。D.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但是胎儿的呼吸系统没有开始工作,D错误。故选C。8、D【分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维持空气的碳-氧平衡。【详解】A.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量,开荒种田会减少其它植物的量,故A不符合题意。B.发展工业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量,不利于保持碳-氧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C.发展牧业会增加二氧化碳的量,不利于保持碳-氧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D.植树造林能减少二氧化碳的量,利于保持碳-氧平衡,故D符合题意。故选D。9、A【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详解】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故选A。10、C【分析】喜鹊等动物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动物体也有调节作用。【详解】喜鹊等动物体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所以,喜鹊筑巢的行为很复杂,决定该行为的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故选C。二、填空题1、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红细胞(RBC):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WBC):数量最少,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PLT):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所以,血液的具有的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2、二氧化碳##尿素尿素无机盐【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详解】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3、受精卵【分析】人和哺乳动物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据此解答。【详解】人体或哺乳动物属于有性生殖,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和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4、血细胞【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5、肾小球【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三、判断题1、正确【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详解】鼻吸入的空气与经口咀嚼后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食物则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下方厌软骨所决定的,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进入气管;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上升,使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故题干正确。2、错误【分析】内耳的耳蜗里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详解】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本题说法错误。3、正确【详解】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其功能是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故题干说法正确。4、正确【详解】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开始萌动性意识,从疏远异性到逐渐渴望接近异性,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应该主动与异性交往,做到男女相处有礼有节、行为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庄重,男女同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因此题干说法正确。5、错误【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除了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部分水分、葡萄糖、无机盐、氨基酸、尿酸、尿素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原尿经过肾小管,大部分的水分、全部的葡萄糖和少量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到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原尿中的葡萄糖能够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因此,正常人(非糖尿病人,生理结构正常)一次性摄入过多糖类,血液中糖分过多,尿液中也会含有葡萄糖,主要原因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有限。故本题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1)舌的搅拌葡萄糖(2)2mL唾液不变蓝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3)4mL清水改成2mL清水(4)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5)温度【分析】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1)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相当于舌的搅拌作用。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肠液和胰液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在0℃和80℃水中,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可以判断出: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其他都相同,因此①是2mL清水。在0℃时温度低,馒头碎屑不能分解,加碘液后②变蓝。(3)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探究目的,可知A试管为对照组。B试管在实验过程中与A试管作为对照,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要求,加入的液体量应该相同,因此B试管应加2mL清水。(4)对于A试管和B试管这组对照实验,可发现其变量是唾液,因此作出假设: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5)D试管在0℃加碘液后的变蓝现象,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A试管在37℃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试管内的淀粉已被分解。由此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2、(1)D乙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2)对照(3)C(4)收缩【分析】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捏紧D管的橡皮管,呼气时,捏紧B管的橡皮管。这样呼出的气体进入乙瓶中。进行多次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2)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设置甲瓶作对照。(3)由于组织细胞更新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组织细胞。C符合题意。(4)人处于吸气状态时,膈肌收缩,胸腔体积增大,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大;当人处于呼气状态时,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小。因此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气体就被吸入。3、(1)食醋(或醋酸)(2)酸雨(3)对照(4)不可以(5)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或节约用电;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多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洁净能源等(答案合理即可)【分析】(1)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