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配煤掺烧方案_第1页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_第2页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_第3页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_第4页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为贯彻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深度配煤掺烧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的指导方针,充分挖掘配煤掺烧潜力,优化机组运行,实现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确保完成掺烧比例大于40%、标单贡献56元/吨的年度目标,依据《公司进一步深化科学配煤掺烧工作指导意见》、《公司关于做好深度配煤掺烧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司科学配煤掺烧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关于成立公司深度配煤掺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以机组的设计参数为基础,以机组性能试验为依据,建立配煤掺烧数学模型;通过对入炉煤掺配数据动态监控、闭环管理,形成具有特色、讲求实效的燃煤掺配经济活动分析监督体系,确保机组安全、环保、经济运行;通过明确落实各部门在燃煤采购、掺配过程的工作要求,依据机组的性能试验结果并结合当前煤炭市场情况,确定有助于实现公司综合效益最大化、经济性好的掺烧煤种、主烧煤种,确保达到有效控制燃料成本,不断提升生产经营业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方案。一、深度配煤掺烧组织机构成立深度配煤掺烧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一)领导小组成员组长:总经理成员:党委书记、生产副总经理、经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职责:负责重大配煤掺烧技术方案、重大事项的决策,批准燃料掺配掺烧奖惩方案。(二)电煤采购工作小组组长:经营副总经理成员:燃料采购部主任及燃料采购各主管职责:1.负责牵头对公司深度配煤掺烧的目标进行审核,并提出公司总体目标建议。2.负责起草深度配煤掺烧有关电煤采购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3.负责指导公司制定采购策略和采购计划,配合混配掺烧工作小组起草深度配煤掺烧行动方案、配合审定公司的配煤掺烧方案。4.负责从采购方面组织公司实施深度配煤掺烧行动方案,对有关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协调,并将有关情况向领导小组进行报告。5.通过“数字燃料”管控平台对公司深度配煤掺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报,并提出评价和考核建议。(三)混配掺烧工作小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输煤管理部主任、设备管理部主任、设备维修部主任、经营管理部主任、发电部主任、燃料质检部主任职责:1.制订并完善燃煤掺配相关规章制度、技术措施及奖惩条例等。2.根据需要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分析燃煤掺配情况,解决燃煤掺配遇到的问题,制定下一阶段掺烧目标及掺配方案。3.负责开展公司深度配煤掺烧试验,分析和核定公司的掺烧潜力和边界条件。4.负责组织实施有关深度配煤掺烧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治理工作。5.加强分析和总结,对燃料采购方案提出建议。将有关情况向领导小组进行报告。6.检查各部门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二、深度配煤掺烧原则科学性:依托数字燃料系统,通过配煤掺烧模块功能进行煤源优化,实现超前采购、精准混配、适时掺烧,实现配煤掺烧科学化。安全性:配煤掺烧要确保输煤、制粉、燃烧、除灰、除渣等系统的正常运行,必要时可以进行设备改造,不发生由配煤掺烧引起的限出力、非停等事件。环保性:配煤掺烧要确保除尘、脱硫、脱硝等系统的正常运行,不能发生由于配煤掺烧引起的机组排放超标、行政处罚等事件。经济性:配煤掺烧要综合考虑对厂用电率、锅炉效率等方面的影响,有效降低燃料单位成本,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深度配煤掺烧的总体目标在确保机组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的前提下,确保入炉综合标煤单价不高于年度目标,确保完成掺烧比例大于40%、标单贡献56元/吨的年度目标,月度入厂不含税标煤单价在豫西三厂次低。四、深度配煤掺烧组织措施公司燃煤掺配工作小组每月组织召开燃料掺配月度会议,根据煤源情况,在满足发电、环保、设备安全运行的条件下,确定下一月度掺烧目标值,经燃煤掺配领导小组同意后下达执行。各部门职责1.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锅炉热力试验、燃烧调整试验等工作;结合环保标准,确定锅炉适耗值,向发电部提供入炉煤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硫分、灰分等煤质指标依据;对影响煤比掺配、入炉煤带负荷能力的计量设备、环保数据监测仪表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2.输煤管理部:负责煤场管理及输煤设备健康状况维护,综合煤场存煤情况、入炉煤煤质要求及配煤方案向燃料采购部提出改善进煤结构的建议要求;并根据反馈意见、进煤结构改善情况,进行掺配效果预测(机组电量影响、环保排放达标影响、热值影响、煤场存煤加权挥发分影响)。3.燃料采购部:负责根据电量预测计划、机组检修、存煤及燃料市场情况,按照标煤单价最优的目标制定月度煤炭采购计划。4.发电部:负责依据机组锅炉及环保设施设计、试验、运行情况及公司燃煤掺配专题会确定的掺配原则,制定机组在不同负荷时所需的入炉煤煤质要求及煤质偏差考核范围;对预测电量、入炉煤煤质要求数据准确性负责。5.燃料质检部:负责入厂、入炉采、制、化设备精密度达到国标要求,确保入厂入炉煤化验的及时性、准确性、验收数据真实可靠。6.经营管理部:负责制定完善燃煤掺烧考核管理办法;监督、审核燃煤掺配比例,并根据掺配需求与实际掺配偏差提出改进建议;综合各部门意见,汇总提出月度配煤掺烧工作整体评价及奖惩建议,报燃煤掺配领导小组同意后执行。7.在配煤掺烧过程中,公司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实现燃煤掺配综合效益最大化。煤炭采购工作流程1.燃料采购部根据区域内煤炭采购价格和运费等因素,广泛开拓煤源,结合煤种、煤质、运距、产量,建立可掺配煤种数据库;依托一体化燃料信息系统汇集市场调查信息,根据公司下月电量计划及入炉煤质指标要求,结合煤场存煤、来煤信息、合同兑现等煤炭数量、煤源结构情况,召开煤炭采购工作小组会议,统筹煤炭市场行情和煤质需求意见及厂内接卸等多种因素,提出次月煤炭采购建议,经燃委会批准后实施。2.燃料采购部将月度采购计划细化到周、到天,每日调度早会通报前一日进煤情况和当日进煤预报。3.在接到输煤管理部、经营管理部提出改善进煤结构建议后,结合实际到煤情况测算调整进煤结构前后入厂煤价差对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及时调整采购计划以满足生产和掺配需要,或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输煤部、经营管理部回复测算结果。

掺配煤工作流程1.输煤管理部、发电部、设备管理部根据锅炉适耗值和可掺配煤种标单,建立入炉煤掺烧数学模型,确定煤质合格、燃烧稳定、标单最优、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的入炉煤掺烧方案。2.发电部加强与电网调度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省网运行方式、省网及区域电网负荷情况,对负荷曲线做出准确预测。3.每日前夜值值长结合锅炉各工况下的燃烧调整试验数据、脱硫系统、脱硝系统、除尘系统、除灰除渣系统的出力、考虑掺烧煤种的可磨性指数和灰熔融特性等因素,向输煤管理部提供下一工作日机组预测负荷曲线,提出各负荷工况下满足环保达标排放的入炉煤煤质适耗要求。各值值长在接班后两个小时内对6小时后机组负荷进行预测,并对入炉煤煤质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向输煤管理部提出6小时后的入炉煤煤质要求。4.输煤管理部根据来煤预报及时制定煤场堆取方案和配煤方案,对不同煤种实行分区堆放,满足配煤要求、来煤接卸需要。充分运用煤场配煤、皮带配煤、筒仓配煤等灵活配煤手段,实现分时、分仓配煤,满足机组带负荷及降成本要求。掺配煤比时应以调节电子皮带称过煤量为主,设备频率为辅。进行分仓配煤工作时应保证煤质变化平稳,避免破坏锅炉燃烧稳定及限制出力的不安全事件。掺烧煤种硫分、灰分等指标应满足脱硫、除尘等系统要求,充分考虑环保达标排放需要,杜绝非达标排放现象出现。5.发电部运行值班人员要熟悉掺配煤质情况,根据负荷及煤质情况加强运行调整,确保不因煤质原因造成限负荷、燃烧不稳等情况发生。6.燃料质检部负责以质检日报形式通报每天入厂、入炉煤煤质指标。7.设备管理部结合燃烧、环保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及时组织锅炉热力试验、燃烧调整试验,向发电部提供最佳锅炉适合值指标依据;定期校验影响煤比掺配、入炉煤带负荷能力的计量设备、环保数据监测仪表,确保设备、仪表真实、准确。8.经营管理部每日对预测煤质要求及实际掺配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按周、月向相关责任部门通报统计结果,提出考核建议。配煤掺烧技术措施原煤堆放及煤比掺配要求1.燃料质检部要保证入炉煤样具有代表性、化验数据的真实性、化验报告的及时性,每天上午8点开始在各炉煤仓皮带处进行采样工作,煤质化验报告于当天下午17点前在MIS系统发布,确保运行人员及时了解煤质情况,对锅炉燃烧进行调整。入炉煤收到基按以下限值进行掺配:低位发热量下限16.5MJ/kg、挥发份下限17%、灰份上限35%、硫份上限1.4%。机组机组运行能力入炉干燥基全硫最高允许值(%)入炉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最低允许值(MJ/kg)收到基挥发分允许值

(%)收到基灰分允许值(%)100%75%50%100%75%50%100%75%50%100%75%50%1.151.251.420.6818.7217.93132.633.5722.9824.521.981.151.251.420.3819.0717.52929.4931.1231.532.530.52.输煤管理部严格按照值长要求堆放和掺配煤比,确保入炉煤煤质稳定。1、3号筒仓放长焰低硫煤种,4号筒仓放长焰高热低硫煤种,2、6号筒仓放贫廋低硫煤种,5号筒仓存放贫廋中硫煤种。火车来煤后,输煤管理部应先向值长汇报来煤数量和种类,并根据值长安排向相应筒仓翻车或煤场指定区域堆煤,不得乱放、乱堆,特别是向筒仓翻车时,绝对禁止不同煤种的煤进一个筒仓。用斗轮机向筒仓补煤时,严格按照筒仓装煤规定补相应煤种。掺配煤比时应以调节电子皮带称过煤量为主,设备频率为辅,煤比调准确后,应作好记录,无特殊情况不得再动。每周一白班由当值班组对煤比进行复核,确保配煤准确。3.输煤管理部加强上煤管理,杜绝原煤仓空仓情况发生。在没有煤车情况下,白班交班各筒仓煤位必须保持在70%,前、后夜交班筒仓煤位应保持在60%。1-4号炉各仓煤位交班必须保持在50%以上,5、6号炉必须以高煤位交班,如果实际煤位过低造成1-4号炉接班正点一个小时以内空仓,5、6号炉接班正点半小时以内空仓者,给输煤部相关责任班组严肃考核。4.流动性相对较差的煤泥、中煤等经济煤种入厂后,首先与颗粒度较大的长焰煤混合后在煤场定点存放,斗轮机定期将之取走,不在煤场大量留存。部分流动性好的经济煤种通过煤场地斗直接进入筒仓专仓存放,确保配煤的精确性。5.因煤质化验报告时间滞后,要求输煤部每班接班后将两日内筒仓所上煤的具体来煤煤矿、掺配煤比汇报值长。值长依据来煤、耗煤、贮煤情况,结合各煤矿煤质化验报告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当班所用煤的煤质情况,并传达至机组长。运行中煤比改变,值长应及时通知各炉煤比改变情况,运行人员根据煤质和锅炉燃烧情况,及时调整风煤配比,防止燃烧恶化造成灭火。要求运行人员每班测量炉膛温度并加强就地看火,同时结合给粉机转速和入炉煤量大致判断当班入炉煤质发热量,通过就地观察着火距离及火焰颜色判断煤质挥发份情况,从而采取相应调整措施。6.班长(机组长)在接班前必须登录化学报表MIS系统,了解最新发布的锅炉炉前煤质情况,掌握当天入炉煤质情况,通知值班员煤质的主要成分,并布置稳燃工作的具体要求。7.采用四级掺配:一是强化精细调运,对来煤按照煤源点、热值、硫分、挥发分、煤价等指标进行精确分类,实现煤场一级掺配。二是根据日掺配方案制定详细的筒仓存煤方案,确保6个筒仓“一仓一煤”,经济煤种专仓存放,实现二级掺配。三是运行班根据机组负荷,严格按照掺配计划调节环式给煤机开度调整上煤比例,精细化上煤,实现三级掺配。四是在320MW机组直吹式制粉系统设置两个高热值低硫煤专用仓,随时满足机组带负荷及环保达标排放需要,实现四级掺配。五是流动性相对较差的煤泥、中煤等经济煤种入厂后,首先与颗粒度较大的长焰煤混合后在煤场定点存放,斗轮机定期将之取走,不在煤场大量留存,确保配煤的精确性。(二)320MW锅炉技术措施1.燃用低挥发份煤时,制粉系统操作防止灭火措施(1)磨煤机的启、停、切换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加强监护,所有操作必须按操作票项目顺序进行,在启、停制粉系统的关键环节,如:启、停磨煤机时,必须确认无误后方能操作。减负荷停运给水泵时应注意若机组负荷大于180MW应先退出RB,停运后再重新投入RB;停运磨煤机时(三台运行停运一台)应注意若机组负荷大于210MW应先退出RB,磨煤机停运后再重新投入RB。防止因减负荷触发RB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2)在切换磨煤机时应及时调整相应煤粉层二次风,操作要缓慢。磨煤机切换操作应在170MW以上负荷进行,切换过程中必须保证相邻有两层煤粉运行,以免工况扰动危及燃烧安全。若切磨时燃烧不稳应及时投油助燃,燃烧稳定后,再逐只停运油枪。(3)改变煤比后,为提高燃烧器区域断面热强度,低负荷时保持2、3号磨运行,并尽量减少切磨操作,因设备故障或消缺不能满足该方式时,应由值长督促检修,尽快恢复相邻磨运行方式。1、3号磨煤机运行期间,若机组负荷低于170MW时应视燃烧情况投入等离子稳燃,必要时可投入油枪稳燃,防止发生灭火。(4)机组负荷降低后,总煤量在85t/h以下时应保持三层粉运行,以免燃烧器粉量过少煤粉浓度太低造成灭火,同时应将未运行层二次风门关至10%左右、未运行周界风门关至10%左右,防止风量过大对燃烧产生影响。(5)在保证磨煤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维持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在75℃左右。原煤收到基挥发分在16%以下时,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控制在80℃左右。若因磨煤机干燥出力小,冷风调节挡板全关后磨煤机出口温度仍不能达到要求时,可适当降低磨煤机密封风差压,维持1.7KPa左右,尽量减少冷风漏入。(6)由于5、6号炉3、4号角一次风管容易出现堵塞情况,在负荷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旁路风门开度。低负荷时,在保证一次风不堵管的情况下,旁路风开度不易过大,以免1、2号角一次风速过高造成着火困难。对容易堵塞的一次风管,为保持火焰中心不偏斜,建议适当开启相应清扫风门,但应注意控制好清扫风开度,以防冷风进入过多,降低一次风温(建议清扫风总门维持在40%左右,清扫风分门开4-6圈,对于具体情况可稍做调整)。(7)燃烧不稳或低负荷时,若遇到煤仓空仓返风,要立即投入油枪稳定燃烧。同时启动空气炮、振动器等,若因煤仓空仓造成断煤时应关闭给煤机出口插板并联系输煤部抓紧上煤,待给煤机下煤正常或不再返风后,方可逐渐退出油枪。2.锅炉燃烧调整注意事项(1)进行二次风调整时应有目的,调整需得到机组长同意,绝对禁止随意进行调整试验。(2)机组长或主值班员应每班到就地观察各角看火孔燃烧情况及炉膛结焦情况两次,并将看火情况做好记录。(3)运行中应加强燃烧调整,认真监视机组运行参数,特别是容量风挡板开度、旁路风挡板开度、磨煤机料位、磨煤机各粉管压力、锅炉总风量、氧量、火焰强度等主要燃烧参数的变化,分析判断各参数是否正确,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保证锅炉燃烧良好。(4)监盘时应加强对火焰强度和炉膛负压的监视,若发现火检不稳、炉膛压力波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投油助燃,分析原因,调整燃烧。(5)负荷变动时,及时监视调整送风量及炉膛负压,保持氧量在3-5%范围。在负荷变动时,应及时调整两侧引风机偏差,防止出现抢风现象,致使炉压大幅波动影响燃烧。(6)在煤比改变期间,每值测量炉膛温度一次,当发现炉膛温度有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强化燃烧措施。(7)低负荷运行期间,若A层在运行视燃烧情况可投入等离子进行稳燃。(8)使用燃烧器摆角调整再热汽温时需注意,上摆时应先摆下层,后摆上层,下摆时应先摆上层,后摆下层,避免上下两组燃烧器位置偏离过大破坏燃烧。燃烧不稳定时应将燃烧器摆角置于水平位,禁止使用燃烧器摆角调整再热汽温。3.确保燃油系统良好备用措施(1)燃油系统应正常投运,所有油枪良好备用。在保证炉前油压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炉前燃油循环量大一些。同时应保证燃油温度、蒸汽吹扫压力等参数正常,保证油枪随时可投。投油助燃时应及时通知值长,保持燃油压力稳定。(2)运行人员定期对锅炉油枪进行试验,在试投油枪时要派专人在就地观察油枪燃烧情况,正常运行中投入、退出油枪时POC站上参数变化应正常,投运一支油枪时供回油流量差应在0.8t/h左右,否则可能是油枪不来油或来油过多,同时就地应检查油枪、点火枪应进退自如,工作状况稳定,避免漏油、堵枪或投单支枪油压下降过多现象发生,发现异常立即联系检修部处理。凡检修过的油枪一定要试投一次,确定油枪可靠备用。油枪阀门应严密不漏油、不滴油,保证机械雾化正常,以防止燃烧不稳时能及时投油稳燃,防止锅炉灭。(3)在以下情况下应及时投入2支以上油枪稳燃:炉膛压力在±300Pa内反复波动;锅炉负荷不正常下降;火监电视发黑、火检火焰亮度闪动。4.防止锅炉结焦、掉焦灭火措施(1)在机组负荷达180MW时,联系热工、锅炉检修到场进行蒸汽吹灰工作,吹灰期间加强监视,发现异常扰动,立即停止吹灰。(2)若白班(前夜)负荷低,请值长向调度申请升负荷进行吹灰。(3)在大幅度调整负荷时(负荷变动在20MW以上),若正在吹灰,须停止吹灰,待调整稳定后再投入吹灰。(4)在大幅度调整负荷时,机组长必须协调好值班人员的操作,保证值班力量,在调整稳定前不得进行交接盘,稳定后,交盘值班员要向接盘值班员交待清楚。(5)正常运行时,氧量控制在3-5%,以降低炉膛温度,减少还原性气体,防止结焦。有结焦趋势时,应保持规定范围内的较大风量运行。(三)165MW锅炉技术措施1.燃烧调整注意事项(1)改变煤比后,在煤比改变期间,每班测量炉膛温度和就地看火二次,当发现炉膛温度有异常变化时,应及时采取强化燃烧措施。并增加炉膛测温次数。观察各角看火孔燃烧情况及炉膛结焦情况每班不少于3次。如炉膛内结焦严重时要及时进行吹灰工作,防止炉膛掉焦灭火。各项工作应做好记录备查。(2)为提高燃烧器区域断面热强度,锅炉负荷降至270t/h时,1-4号炉在保证主汽温度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下中层给粉机高转速运行,要避免给粉机全部处在低转速运行燃烧器粉量过少煤粉浓度太低造成灭火,发现影响燃烧的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投入油枪稳燃,防止发生灭火。(3)锅炉降负荷时的调整要缓慢进行,如需要停止给粉机时,1-4号炉在保证主汽温度的情况下尽量停止上层给粉机、停止给粉机要对角进行并要及时的关小或关闭停运给粉机的风门,维持排粉机出口风压在1.6-1.8kPa,防止风量过大风压过高对燃烧产生影响。(4)值班员应加强燃烧调整,认真监视机组运行参数、锅炉总风量、氧量、炉膛压力、一次风压等主要燃烧参数的变化,分析判断各参数是否正确,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保证锅炉燃烧良好。(5)应加强对火焰强度和炉膛负压的监视,若发现火检不稳、炉膛压力波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投油助燃,并认真分析原因,调整燃烧。(6)负荷变动时,及时监视调整送风量及炉膛负压,保持氧量在3~5%范围内。2.燃用低挥发份煤时,制粉系统操作防止灭火措施(1)制粉系统的切换工作要严格执行操作票、并加强监护工作。(2)发现制粉系统断煤时要及时处理直至下煤正常。如短时间处理不下来要及时倒至温风运行,避免大量的冷风进入炉膛而影响燃烧从而造成锅炉灭火。(3)在保证磨煤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维持磨煤机出口温度在70~75℃。原煤收到基挥发分在16%以下时,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控制在80℃,煤粉细度控制在15±2。磨煤机停运后要尽量提高一次风温度。3.防止锅炉结焦、掉焦灭火措施(1)若负荷低于340t/h,停止炉膛吹灰工作。(2)为了防止锅炉长期低负荷运行炉膛内结焦,白班或前夜班值长联系调度适当增加负荷安排锅炉进行吹灰工作。(3)锅炉如长期低负荷运行时各炉要严格监视和控制过热器管壁温度严禁管壁温度超过规定值。3.确保燃油系统良好备用措施(1)燃油系统应正常投运,所有油枪良好备用。在保证炉前油压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炉前燃油循环量大一些。同时应保证燃油温度、蒸汽吹扫压力等参数正常,保证油枪随时可投。投油助燃时应注意监视并保持燃油压力稳定。(2)运行人员定期对锅炉油枪进行试验,在试投油枪时要派专人在就地观察油枪燃烧情况,正常运行中投入、退出油枪时OIS站上参数变化应正常,炉膛负压波动20Pa左右(低负荷时波动50Pa左右),燃油压力变化±0.2MPa,否则可能是油枪不来油或来油过多,同时就地应检查油枪、点火枪应进退自如,工作状况稳定,避免漏油、堵枪或投单支枪油压下降过多现象发生,发现异常立即联系检修部处理。凡检修过的油枪一定要试投一次,确定油枪可靠备用。油枪阀门应严密不漏油、不滴油,保证机械雾化正常,以防止燃烧不稳时能及时投油稳燃。在以下情况下应及时投入2支以上油枪稳燃:炉膛压力在±200Pa内反复波动;锅炉负荷不正常下降;火监电视发黑、火检火焰亮度闪动。六、附表:不同负荷入炉煤煤质要求负荷区间MW320~289288~273272~229228~193192~161160~1505号机组带负荷能力t/万kWh,±0.14.65.15.45.65.75.75号机组所需原煤量t/h155140130122106915号机组负荷MW320270250215180160全硫分St,ar%,±0.1%1.151.151.21.251.31.4脱硫塔入口烟气SO2浓度mg/Nm3260026002710282529403200收到基挥发分Var%16.516.616.716.816.917.0负荷区间MW320~289288~273272~229228~193192~161160~1506号机组带负荷能力t/万kWh,±0.14.65.15.45.65.75.76号机组所需原煤量t/h155140130122106916号机组负荷MW3202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