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大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广东医大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广东医大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广东医大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广东医大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总学时:26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见习学时:2学时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参考材料:(一)l、教材:樊翌明,张信江主编:皮肤性病学案例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2、吴志华.

皮肤性病学

(第三版).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3、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4、Andrews,DiseasesoftheSkin-clinicaldermatology.RichardB.Odom,willianD.JamesandTimothyG.Beryer.9th

ed.Sciencepress,HarcourtAsia,w.B.Saunders,2001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它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科目。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皮肤病性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重症病人的抢救程序、处理方法,了解皮肤性病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二、课程基本要求:l、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掌握皮肤的结构,了解其生理功能。(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体征,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3)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和治疗原则。(4)了解皮肤性病科常用内用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作用、方法和治疗原则。(5)掌握下列皮肤性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传染性软疣、脓疱疮、头癣、浅部真菌病、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6)熟悉下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毛囊炎、疖、痈、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疥疮、隐翅虫皮炎、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血管性水肿、瘙痒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白色糠疹、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白癜风、黄褐斑、雀斑、鱼鳞病、毛周角化病、癌细胞痣、血管瘤、脂溢性角化病、粟丘疹、艾滋病等。2、基本技能(1)掌握体股癣的直接真菌显微镜检技术、醋酸白试验。(2)了解皮肤斑贴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3)了解淋球菌的革兰氏染色镜检技术。三、理论课程学时分配内

容学

时备

注皮肤性病学总论4

真菌性皮肤病2

病毒性皮肤病2细菌性皮肤病2皮炎和湿疹2

疹2

银屑病2

结缔组织病2

大疱性皮肤病2

性传播疾病4

计24

四、考核l、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理论考核80%。五、课程基本内容。-------皮肤性病学总论目的要求:l、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3、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4、掌握皮肤科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及治疗原则;5、了解皮肤性病的常见检查技术;6、熟悉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物理治疗。讲课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皮肤的结构l、表皮:表皮细胞的变型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2、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细胞。3、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4、皮肤附属器:(1)毛发:毛发和毛囊的组织解剖及其生长期。(2)皮脂腺:皮脂腺与毛囊的解剖关系、结构及其功能。(3)汗腺:小汗腺、顶泌汗腺的分布、组织解剖特点及功能。(4)甲。5、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1)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及其功能;(2)血管:皮肤血管网的结构及其功能:(3)淋巴管:浅部和深部淋巴管的结构及其功能;(4)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及其功能。(二)皮肤的功能l、皮肤的屏障功能:物理性损伤的防护、化学性刺激的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2、皮肤的吸收功能:影响因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角质层的水含程度,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外界环境因素。3、皮肤的感觉功能。4、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顶泌汗腺的分泌和排泄,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5、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6、皮肤的代谢功能: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7、皮肤的免疫功能:免疫细胞成份、免疫分子成份、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其他分子。(三)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l、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1)症状: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异常等。(2)体征:即皮肤损害。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包括: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继发性皮损: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2、皮肤性病的诊断(1)病史: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2)体查:全身系统检查,视诊包括皮损形态、大小、数目、颜色、表面、基底、边缘、排列及分布、对称与否、毛发、指(趾)甲,触诊包括皮损的深度、硬度、波动感、温度、压痛及感觉。(3)特殊检查手段:真菌直接镜检、皮肤划痕试验、斑贴试验及常见性病的实验室检查。(四)皮肤性病的治疗1、内用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作用机理,常用的第一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及其使用方法。(2)糖皮质激素:激素的作用、适应证、种类、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3)其他药物: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的作用、常见的适应证及不良反应。2、外用药物治疗(1)外用药物的性能(种类):清洁剂、保护剂、止痒剂、角质促成剂、角质剥脱剂、收敛剂、腐蚀剂、抗菌剂、抗真菌剂、抗病毒剂、杀虫剂、遮光剂、脱色剂、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2)外用药物的剂型溶液:酊剂、醑剂、粉剂、洗剂、油剂、乳剂、软膏、糊剂、硬膏、涂膜剂、凝胶、气雾剂。(3)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a.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b.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各期湿疹皮炎(急性皮炎、亚急性皮炎、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使用原则。3、物理治疗(1)光化学疗法,光疗法;(2)激光:C02激光、氦氖激光、YAG激光、脉冲激光;(3)光动力疗法;(4)微波疗法;(5)冷冻疗法;(6)水疗、浴疗、放射治疗。4、皮肤外科治疗(1)皮肤移植术;(2)毛发移植术;(3)体表外科手术。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双语讲课教学手段:多媒体真菌性皮肤病目的要求:l、了解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的病因,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2、了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及防治。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l、头癣:常见的致病真菌、传染方式、临床表现及特点、诊断、真菌直接镜检、Wood灯检查。治疗方法:服、搽、洗、剪、消。2、体、股癣:常见致病真菌、传染方式、临床特点、诊断、鉴别及防治。3、手足癣:常见致病真菌、传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及治疗、预防。4、甲真菌病:常见致病真菌,临床分型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5、花斑癣:马拉色菌、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治疗及预防。6、念珠菌病:常见念珠菌,皮肤及粘膜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念珠菌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7、孢子丝菌病:申克氏孢子丝菌、各型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细菌性皮肤病目的要求:l、了解脓疱疮、毛囊炎、疖、痈、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丹毒、蜂窝织炎的病因,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2、了解麻风、皮肤结核病的病因、症状、分型、诊断及防治。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l、脓疱疮:常见的致病菌、传染方式、临床表现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2、毛囊炎:常见致病菌、传染方式、临床特点、诊断、鉴别及防治。3、疖:常见致病菌、传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及治疗、预防。4、痈:常见致病菌,临床分型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5、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致病菌、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治疗及预防。6、丹毒: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7、蜂窝织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8、麻风:麻风病的分型、各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9、皮肤结核病:寻常性狼疮、疣状皮肤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病因、感染途径;皮肤结

核病的临床类型、组织病理、鉴别诊断及治疗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病毒性皮肤病目的要求:了解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寻常疣、扁平疣、跖疣、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的病因,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掌握病毒性皮肤病的概念、分类;2、熟悉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熟悉带状疱疹的病因、发病机理,掌握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4、掌握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5、熟悉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治疗原则;6、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治疗原则。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皮炎和湿疹接触性皮炎目的要求:l、熟悉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原发性刺激反应和接触性致敏反应的共同特点及发病机制。2、熟悉接触性致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3、掌握接触性皮炎的治疗。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刺激和接触性致敏,常用接触性致敏物。2、临床表现急性、亚急性、慢性接触性皮炎及特殊类型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3、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史、损害特点、斑贴试验与湿疹等的鉴别。4、治疗原则和方法:停止接触、清除或中和毒性物质,抗炎、抗过敏治疗。根据皮疹特点选用外用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湿

疹目的要求:l、了解有关发生湿疹的各种因素。2、掌握湿疹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与接触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手足癣的鉴别诊断。讲课时数:l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和发病机制: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变态反应。2、临床表现: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的症状特点,特殊类型湿疹的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的临床特点,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手足湿疹与手足癣的鉴别。4、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原则。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特应性皮炎

自身敏感性皮炎目的要求:l、了解特应性皮炎和自身敏感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熟悉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1)特应性皮炎:遗传学说、免疫学说、环境因素、遗传过敏性。(2)自身敏感性皮炎:原发皮损、外界因素诱发,免疫反应。2、临床表现:(1)特应性皮炎: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各期的主要皮损特点。(2)自身敏感性皮炎:原发皮损、感染因素、局部处理不当引起皮损。3、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史、临床特点、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4、治疗:一般注意事项、外用药物、内用药物治疗。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药

疹目的要求:l、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掌握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3、熟悉常见类型药疹的临床特点。4、熟悉药疹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讲课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1、病因及发病机制:个体因素、常见致敏药物。变态反应、非变态反应性药疹。2、临床表现: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型和猩红热型药疹及其他类型药疹的常见致敏药物和临床特点。3、诊断与鉴别诊断:明确的用药史、潜伏期、典型临床皮损。与相关皮肤病的鉴别。4、治疗及预防:停用可疑药物、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对症支持疗法。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银屑病目的要求:l、了解本病的病因。2、掌握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3、了解其它类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讲课时数:2学时讲授内容:l、病因:遗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2、临床表现: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静止期及退行期),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甲变化等。Auspitz征。3、组织病理特点。4、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与脂溢性皮炎、头癣、二期梅毒疹、扁平苔藓、慢性湿疹的鉴别。5、治疗: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全身治疗、物理疗法(UVB光疗、浴疗、光化学疗法)、外用药物。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双语讲课教学手段:多媒体结缔组织疾病红斑狼疮目的要求:l、了解红斑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熟悉各型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讲课时数:l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遗传因素、性激素因素、环境因素。2、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自身抗体。3、临床表现:(1)盘状红斑狼疮皮损特点。(2)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皮损特点。(3)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特点及内脏损害。4、各型红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特点。5、诊断要点及与皮肌炎、硬皮病等的鉴别。6、治疗:(1)内用药物: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2)外用药物: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皮肌炎目的要求:l、了解皮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分型。2、掌握皮肌炎的主要皮损特点、肌炎表现。3、熟悉皮肌炎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4、熟悉皮肌炎的治疗原则。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感染、恶性肿瘤、免疫异常。2、临床表现:特征性的皮疹。肌炎症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等。3、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酶、肌电图、尿肌酸、尿肌酐、抗Jo-1抗体。4、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皮损特点、肌炎症状、血清肌酶、肌电图。与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的鉴别。5、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支持对症治疗。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硬皮病目的要求:l、了解硬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熟悉硬皮病的皮损特点和系统损害特点。3、了解硬皮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熟悉硬皮病的治疗原则。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感染、自身免疫。2、临床表现:局限型:硬斑病及线状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皮肤及内脏)。各种不同型别的特点。3、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抗Scl-70抗体、胸部和食道X线片检查。4、组织病理:表皮萎缩、真皮胶原纤维变性。5、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特点及免疫学检查。与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皮肌炎、红斑狼疮的鉴别。6、治疗:内用药物治疗(青霉胺、秋水仙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扩张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外用药物治疗。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目的要求:l、了解天疱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掌握各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3、了解天疱疮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特点。4、熟悉天疱疮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和发病机制:天疱疮抗体、表皮内水疱。2、临床表现:寻常型、增殖型、红斑型、落叶型及特殊类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3、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表皮内水疱、棘层松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4、诊断和鉴别诊断:典型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特点。与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鉴别。5、治疗:一般治疗、支持疗法、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局部护理及外用药物。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大疱性类天疱疮目的要求:l、了解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掌握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3、熟悉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特点。4、熟悉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讲课时数:l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和发病机制: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表皮下水疱。2、临床表现:好发年龄、部位、水疱特点等。3、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表皮下水疱、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4、治疗:一般治疗、支持疗法、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局部护理及外用药物。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性

病性传播疾病概论目的要求:1、了解性传播疾病的定义、常见病因。2、了解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诊断、鉴别诊断、防治。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定义:性传播疾病指主要通过性传播、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还可通过淋巴系统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我国传染病防治相关法规规定的性传播疾病包括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艾滋病等八种。2、病因: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人类乳头瘤病毒、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3、流行病学:流行趋势。常见性病的传播途径:性接触、间接接触、血液和血液制品、母婴垂直、医源性、器官移植和人工受精等。4、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原学、临床特点。与生殖器非感染性疾病、皮肤肿瘤等的鉴别。5、防治:完善法律保障、重视宣传教育、规范疫情报告、加强行为干预。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梅

毒目的要求:l、熟悉梅毒的病因、传染方式和途径。2、了解梅毒的分期及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治疗方法。讲课时数:l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和发病机制:苍白梅毒螺旋体。致病性可能与其表面的粘多糖酶有关。2、传染途径:性接触、垂直传播、其他途径。3、临床表现:梅毒(获得性、先天性及潜伏梅毒)的分期及临床特点。4、实验室检查:螺旋体暗视野检查、血清学检查(非特异性抗原梅毒血清试验、特异性梅毒血清试验)、脑脊液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和鉴别诊断:感染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6、治疗:苄星青霉素及其他抗生素使用法。7、随访:定期复查。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淋

病目的要求:l、熟悉淋病的病因、传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和治疗方法。2、熟悉淋病的治愈标准。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l、病因和发病机制:淋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主要侵犯黏膜,尤其对单层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所形成的黏膜有亲和力。2、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少数间接接触传染,新生儿产道感染等。3、临床表现:无并发症淋病(男性急性淋病、女性急性淋病、淋菌性肛门直肠炎、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咽炎);淋病并发症(淋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精囊炎、淋菌性附睾炎);播散性淋球菌感染。4、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史(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与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及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等)、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涂片、培养)。5、治疗: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及其他抗生素治疗及判愈标准。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非淋菌性尿道炎目的要求:l、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因、传播途径。2、熟悉男、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讲课时数:0.5学时讲授内容:l、病因和发病机制: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和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点。3、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史、典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