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硕(博)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学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姓名:张志功指导教师:刘淑英教授
民勤县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硕(博)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学科专业:土地资源管内容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研究目的第三部分国内外研究进展第四部分研究内容第五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第六部分研究方法内容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研究目的第三部分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劳动对象。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已意识到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好坏取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状态,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系统。
在我国,人口同食物、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已愈来愈突出,土地实际承载负荷已濒临或超越合理的承载容量水平。民勤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化区,生态环境具有干早性、封闭性、多样性、脆弱性及绿洲和荒漠并存的特点。近年来,该县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自然增加,对本就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民勤县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B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二、研究目的1、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进行系统总结归纳。2、借鉴前人理论经验,重新研究界定土地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概念。3、构建土地生态承载力测算评价模型,测算土地功能的需求供给状况,以判断当前土地利用结构下土地利用的强度对研究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定量反映目前区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程度。4、通过对民勤县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证研究,为缓解该地区乃至整个干旱荒漠地区土地生态压力,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对策建议。二、研究目的1、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三、国外研究进展
1、承载力关于承载力研究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奎士纳1758年的《经济核算表》,此书讨论了土地生产力与经济财富的关系。
1921年,美国的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主要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1922年,Hawden与Palner在对阿拉斯加驯鹿的数量波动进行研究的前提下,首次明确地将承载力定义为:在草场条件不威肋到牲畜的变化范围内,所能支持的最大牲畜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承载力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于讨论人类社会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影响。三、国外研究进展1、承载力2、资源承载力1949年,威廉·福格特在《生存之路》中,以粮食为标准研究了土地资源承载力。同时,美国的威廉·阿伦在土壤不发生退化的前提依据下,给出了土地承载力的定义:某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的人口数量与人类的活动水平。Meadows等人所著的《增长的极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强调了资源的限制性作用,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世界范围内的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评价,构建了著名的“世界模型”。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应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该国的土地承载力,提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土地承载力。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同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测算每平方千米土地所承载的人口数量。2、资源承载力3、环境承载力1974年,Bishop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区域所能够永久地承载的人类活动的强度”。1978年,Schneiaer则强调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自然或是人工环境系统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思想的提出,承载力研究从单种资源研究发展到更为宏观的系统综合性研究,强调系统的整体效应。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此后,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的负荷量”。
3、环境承载力3、生态足迹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雷斯和其博士生魏克内提出的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进而支持人类未来的生存。3、生态足迹四、国内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兴起。关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由石玉林、陈百明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该研究采用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以土地资源子系统作为约束系统,人口消费水平子系统作为需求目标系统,通过将各个子系统进行平衡,并相互反馈匹配,来估算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所能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的能力(封志明,1994)。其他有代表性的有:黄淮海平原土地承载力研究(李久明等,1988);青海省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研究(杨晓鹏等,1993);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邓永新等,1994)等等。四、国内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
2、环境承载力比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由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叶文虎等1992)。对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刘殿生(1995)以秦皇岛市为例,探讨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和测算的方法;彭再德(1996)则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徐强(1996)以湖南省铁矿资源的承载力为例,从资源经济承载能力和资源人口承载能力两个方面对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王民良(1996)以二氧化硫为污染物代表,对上海市现有的大气污染源进行了归类,并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出在不同环境质量目标下,全市范围内大气污染物的环境承载能力;王玉平(1997)则建立了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并对现有资源和预测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作了定量计算和分析,预测了未来矿产资源人口承载数量;洪阳和叶文虎等专家(1998)把环境承载力的指体标系分为三类:自然资源支持力指标、环境生产支持力指标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指标。2、环境承载力
3、生态承载力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杨贤智(1990)认为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客观属性,是生态系统承受外部扰动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劣。王中根、夏军(1999)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定义为:在一定时期与一定的环境状态下,一定的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支持能力,综合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王家骥(2000)认为由于生物是系统功能的核心,生物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高吉喜进一步发展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高吉喜,2001)。3、生态承载力张传国(2002)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一生产一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一文中认为绿洲生态承载力是指绿洲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弹性力反映了在不危害绿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由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所决定的系统本身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大小。方创琳等(2003)以干旱地区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地区为例,探讨了生态一生产一生活系统承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邓波等(2003)简述了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及由来,以及利用承载力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张传国(2002)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关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总结概念定义农业生态区法、灰色模型、机制法、系统动力学、高吉喜法、层次分析法,自然植被净第一生产力估算法、资源平衡法、供需平衡法、多目标预测法、回归预测模型研究方法关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总结概念定义农业生态区法、灰色模型、机制五、研究内容借鉴前人理论经验,重新研究界定土地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概念。针对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状况,确定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要采用的评价指标,构建测算评价模型对民勤县进行实证研究,将研究成果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比较分析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内容五、研究内容借鉴前人理论经验,重新研究界定土地生态承载力基本六、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生态足迹法与碳氧平衡法时间与空间两个尺度将研究结果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比较分析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建议六、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生态足迹法与碳氧平衡法时间与空七、技术路线时间维度民勤县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碳氧平衡法生态足迹法实证研究空间维度与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比较对策建议七、技术路线时间维度民勤县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基预期研究进展2012年3月—2012年5月,实地调查,获取数据,整理、分析数据。2012年6月—2012年8月,学位论文撰写,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2-3篇论文。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查阅文献,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012年9月—2012年11月,完成论文初稿。
预期研究进展2012年3月—2012年5月,实地调查,获取数
主要参考文献[1]李书敏.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孝感市孝南区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2]张宇.长春市宽城区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3]张颖,王群,李边疆等.应用碳氧平衡法测算生态用地需求量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6):23-28[4]冯奇,吴胜军,蔡述明.黄石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38-43[5]封志明.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中国土地科学,1994,3(8)[6]韩冬梅.临沂市生态用地规划布局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7]杜晓睿.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8]张红.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J].理论学刊,2007,(l0):80-84[9]张新主,曹明明.西安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5,(2).[10]赵凤琴.吉林西部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主要参汇报结束,恳请指教!汇报结束,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第二部分研究目的第三部分国外研究进展第四部分国内研究进展第五部分研究内容第六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第七部分研究方法内容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内容一、研究背景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劳动对象。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已意识到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好坏取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状态,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系统。在我国,人口同食物、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已愈来愈突出,土地实际承载负荷已濒临或超越合理的承载容量水平。民勤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化区,生态环境具有干早性、封闭性、多样性、脆弱性及绿洲和荒漠并存的特点。近年来,该县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自然增加,对本就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民勤县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二、研究目的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及土地生态承载力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法和碳氧平衡法测算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供给状况,以判断当前土地利用结构下土地利用的强度对研究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定量反映目前区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程度,并为缓解土地生态压力,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对策建议。二、研究目的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三、国外研究进展
1、承载力关于承载力研究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奎士纳1758年的《经济核算表》,此书讨论了土地生产力与经济财富的关系。
1921年,美国的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主要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1922年,Hawden与Palner在对阿拉斯加驯鹿的数量波动进行研究的前提下,首次明确地将承载力定义为:在草场条件不威肋到牲畜的变化范围内,所能支持的最大牲畜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承载力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于讨论人类社会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影响。三、国外研究进展1、承载力2、资源承载力1949年,威廉·福格特在《生存之路》中,以粮食为标准研究了土地资源承载力。同时,美国的威廉·阿伦在土壤不发生退化的前提依据下,给出了土地承载力的定义:某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的人口数量与人类的活动水平。Meadows等人所著的《增长的极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强调了资源的限制性作用,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世界范围内的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评价,构建了著名的“世界模型”。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应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该国的土地承载力,提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土地承载力。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同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测算每平方千米土地所承载的人口数量。2、资源承载力
3、环境承载力1974年,Bishop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区域所能够永久地承载的人类活动的强度”。1978年,Schneiaer则强调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自然或是人工环境系统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思想的提出,承载力研究从单种资源研究发展到更为宏观的系统综合性研究,强调系统的整体效应。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此后,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的负荷量”。
3、环境承载力3、生态足迹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雷斯和其博士生魏克内提出的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进而支持人类未来的生存。3、生态足迹四、国内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兴起。关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由石玉林、陈百明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该研究采用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以土地资源子系统作为约束系统,人口消费水平子系统作为需求目标系统,通过将各个子系统进行平衡,并相互反馈匹配,来估算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所能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的能力(封志明,1994)。其他有代表性的有:黄淮海平原土地承载力研究(李久明等,1988);青海省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研究(杨晓鹏等,1993);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邓永新等,1994)等等。四、国内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2、环境承载力比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由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叶文虎等1992)。对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刘殿生(1995)以秦皇岛市为例,探讨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和测算的方法;彭再德(1996)则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徐强(1996)以湖南省铁矿资源的承载力为例,从资源经济承载能力和资源人口承载能力两个方面对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王民良(1996)以二氧化硫为污染物代表,对上海市现有的大气污染源进行了归类,并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出在不同环境质量目标下,全市范围内大气污染物的环境承载能力;王玉平(1997)则建立了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并对现有资源和预测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作了定量计算和分析,预测了未来矿产资源人口承载数量;洪阳和叶文虎等专家(1998)把环境承载力的指体标系分为三类:自然资源支持力指标、环境生产支持力指标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指标。2、环境承载力
3、生态承载力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杨贤智(1990)认为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客观属性,是生态系统承受外部扰动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劣。王中根、夏军(1999)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定义为:在一定时期与一定的环境状态下,一定的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支持能力,综合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王家骥(2000)认为由于生物是系统功能的核心,生物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高吉喜进一步发展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高吉喜,2001)。3、生态承载力张传国(2002)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一生产一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一文中认为绿洲生态承载力是指绿洲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弹性力反映了在不危害绿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由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所决定的系统本身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大小。方创琳等(2003)以干旱地区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地区为例,探讨了生态一生产一生活系统承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邓波等(2003)简述了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及由来,以及利用承载力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张传国(2002)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五、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及生态承载力理论为指导,综合相关文献,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发展做了概述。同时,结合研究需要界定了土地生态承载力、生态用地的概念,将土地功能分为土地消费性功能和土地生态性功能,提出了测度土地生态承载力状况的方法,即在土地消费性功能方面采用生态足迹法,在土地生态性功能方面采用碳氧平衡法。随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对民勤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土地生态承载力状况及发展趋势,将研究成果与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五、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六、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
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即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二是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三是公平,强调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它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发展的约束与极限,注重建立在适度管理与干预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的高度综合统一、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它认为在人地关系中,“地”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发展的能力和前景,并且“地”的支持力和承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同时,它把“人”这一因素看作人地关系中能够跳出这一系统来(人地关系)进行干预和管理的一个因子。如果“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发挥得合理、适度,那么整个人地关系系统就会表现为理想的协调,进入良性循环,并且具有可持续性;如若“人”这一因素不能对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干预,则系统的和谐便会遭到破坏,发展失去了公平和效益,就不具有可持续性,最终将导致系统的崩溃和发展的停滞。六、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
2、系统理论(1)系统论1945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文中宣告了系统论这门新学科的诞生。系统论理论从系统的角度揭示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性。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是都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及层次结构性等。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而且还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一学科的特点。系统分为三种:孤立系统(与外界隔绝),封闭系统(只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及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广泛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肖萍,2007)。这之中,只有开放系统能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系统理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至40年代系统理论的产生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提出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即“老三论”;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诞生,系统理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系统理论
(2)熵理论系统中熵的状况规定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存在状态。熵这个概念是表示物质系统热学状态的物理量,它表示自然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不可逆性,即当一个系统的能量转化、耗散之后,这个系统的转化程度就越强,系统失去的转化能力也就越大。转化能力失去得越多系统熵值就越大,熵值越大系统就越趋向于无序状态。为了避免系统走向无序状态,就必须向系统中输入负熵来维持能量转化能力,系统才能保持有序状态。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广泛的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来获得它所需要的负熵流。负熵流的不断输入,可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的增加,使生命系统得以维系,处于有序和稳定的状态。当生态系统从外部环境中输入的负熵流增强时,系统的总熵下降,生态系统从而进化、升级。否则,生态系统会衰退、降级。熵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交流都在消耗周围的生态环境,这就有可能使生态环境由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使熵增加,最终导致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的灭亡。所以在研究中,系统论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即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不能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熵的增加,要维持在可持续发展的范围之内。(2)熵理论
3生态承载力理论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的相互作用不受外界的控制,可以建立自身的稳态机制,但这种稳态机制是有限度的,当系统的承载力超过这个限度后,系统就会发生改变,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自然体系也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并且会遭到破坏或是归于毁灭,自然体系的级别也将降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生态系统完整、资源可持续供给及环境长期有容纳量的基础之上,即人类的活动不应超越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3生态承载力理论
4生态用地的概念根据研究目的将生态用地界定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特定区域内,能通过维持自身生物多样性、协调生态结构和功能,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育作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的土地”。其中,“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土地的服务性功能,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养分循环、废物处理、多样性保护等。需要指出的是,对某一具体的用地类型而言,可能有多种功能,如农田与经济林地除具有消费性功能外,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本研究所指的生态用地主要包括耕地、乔木林地、疏林、灌木林地、果园、草地、湿地几大类。在本文中,湿地主要指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养殖水面、苇地和滩涂。4生态用地的概念
5、土地生态承载力将土地生态承载力理解为:特定的时期与区域内,在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某一区域的土地能够可持续发展地承载人类活动的能力。5、土地生态承载力七、研究方法1、土地功能分类对土地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可以从人类对土地功能的需求与生态环境对土地功能供应两个方面来研究(土地消费性功能与土地生态性功能)。消费性功能主要涵盖了生产和生活两大功能,主要包含了土地第一、二性的生产功能、土地的仓储功能与承载功能,是人类有形的消费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在生态环境支撑下的土地系统最重要的功能。生态性功能是土地在生态系统支持下,为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而所要承担的功能,具体表现形式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水源涵养、减轻旱涝灾害、维护土壤功能、废物的处理、景观美学与精神文化功能等。生态服务性功能是土地消费性功能得以维持与稳定的基础。七、研究方法1、土地功能分类2、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由加拿大莫属哥伦比亚大学雷斯教授(WilliamRees)及其学生魏克内教授(MathisWackernagel)首次提出,用于衡量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为维持某一物质消费水平下的某一人口、某一区域的持续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以及包括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各种能源,是测度一个区域对于自然资本的需求和自然资本对于人类生存、繁衍与活动提供生态支撑的一个计算模型(WilliamE.R,1990)。2、生态足迹法EF=N×ef=N=N(n=1,2,3,…,n)
式中EF为区域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总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ri
为均衡因子,Ai生产第i项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Ci为i项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Pi为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生产第i项消费项目的年平均生产力,n为耕地、草地、化石能源用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等六类主要陆地和水域生态生产性用地。
EC=N×ec=N(n=1,2,3,…,n)
EC为区域总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总数,ec为为人均生态承载力,ri为均衡因子,ai为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人均面积,yi为产量因子。EF=N×ef=N=N生态足迹模型包括了以下相关概念:(1)生态生产性面积(土地)生态生产也称生物生产,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域,是提供各类自然资源的基础。(2)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表征该地区的生态容量。生态足迹模型包括了以下相关概念:(3)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差值是正值时为生态赤字,表示该地区人均占用的资源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表示人均占用的资源量仍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4)均衡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肉类食品电商平台金融服务合作合同3篇
- 《管理思想及理论》课件
- 2024文化创意设计与服务合同
- 二年级下册部编版《找春天》课件
- 2024数据采集技术服务合同-智能交通系统专用3篇
- 《隆力奇江南之恋》课件
- 二零二五年cro项目合作经营合同范本2篇
- 办公室翻新杂工施工合同
- 高速公路服务区小桥施工合同
- 城市住宅建设合同范本
- 广东省深圳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刑法学(上册)(第二版) 教案全套 第1-15章 刑法概说-刑罚制度
- 临床药理学(完整课件)
- 吉林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
- 公关专业团队建设方案
- 玻璃幕墙更换玻璃施工方案
- 小学五年级体育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单片集成MEMS技术中英文翻译、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
- 水晶能量疗愈指南百度百科
- 客户退款申请表
- 汽车概论论文-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