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1【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学习目标】2题解“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题解3文学常识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文学常识4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5研习文本。(一)自主学习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研习文本。6积累词语:1.道:
。2.明明德:
。3.亲民:
。4.止:
。5.知止:
。6.静:
。7.安:
。8.虑
。9.得:
。10.齐其家:
。11.修其身:
。12.致其知:
。13.格物:
。14.庶人: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积累词语:7翻译下列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翻译下列句子:【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8探究思考(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探究思考【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9(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新教材】4《大学之道》10(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新教材】4《大11(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新教材】4《大学12(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13小结。《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小结。【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4布置作业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布置作业【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151.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2.第五句紧承三、四句,虽没有明写人物的神情,但一个“盈”字却暗示着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3.诗中对树花的珍奇美丽极力称扬,但写到最后却说“此物何足贵”,对花落下“抑”的一笔,正是为扬“但感别经时”,一抑一扬,增强了诗歌情感。4.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5.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时代的产物,因为英雄的身上蕴藏着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6.文艺作品中的英雄有时代性,作者应连通民族根脉,表现人心深处对生命力、意志力和崇高信仰的本质渴求。7.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势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应得到足够重视,因为它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和社会的发展。8.不论怎样,青春本就是一场向前的旅行,谁在前进路上多看几处风景,谁在坎坷的途中多行了几步,这都是青春年少的价值所在。花开为诗,叶绿为词,装点一番心情,等待时光的绽放,细数青春里最曼妙的色彩。9.日积月累,化整为零。词语掌握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可先将精选出的重点词语分成组,然后按计划每天掌握一组,达到化整为零的目的,逐渐积累。如熟语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形、义、来源出处等方面整体上把握其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因此准确记忆熟语的语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是解题的基础,还要特别留意积累两用成语,不要因熟知其一种含义而误解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1.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16《大学之道》《大学之道》17【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学习目标】18题解“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题解19文学常识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文学常识20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21研习文本。(一)自主学习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研习文本。22积累词语:1.道:
。2.明明德:
。3.亲民:
。4.止:
。5.知止:
。6.静:
。7.安:
。8.虑
。9.得:
。10.齐其家:
。11.修其身:
。12.致其知:
。13.格物:
。14.庶人: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积累词语:23翻译下列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翻译下列句子:【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24探究思考(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探究思考【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25(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新教材】4《大学之道》26(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新教材】4《大27(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新教材】4《大学28(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29小结。《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小结。【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30布置作业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5页)布置作业【新教材】4《大学之道》课件—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行业采购合同范本范文
- 商场整层租赁合同协议
- 欠款抵押车合同协议
- 餐饮业加盟合同书6篇
- 金融贸易行业劳动合同范本8篇
- 碳酸饮料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纺织带和帘子布的耐候性考核试卷
- 企业形象宣传会议合同
- 管道工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
- 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大班音乐欣赏粤曲《荔枝颂》微课件
- 《肌内注射说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