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1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2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3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4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文可编辑word文档页眉与背景水印可删除【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

第1题【单选题】《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A、功名难就B、乐观旷达C、人生无常D、适意自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贬抑客人的主张,伸张主人的见解)。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参见教材P106。第2题【单选题】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比喻“我”的是()。A、崎岖的道路B、城堡的废墟C、熊熊的烈火D、黄昏的太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我愿是一条急流》一诗中,比喻“我”的是“急流”“荒林”“城堡的废墟”“草棚”“云朵”,对应比喻“我的爱人”的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烈火”“太阳”,共五组比喻。参见教材P214。第3题【单选题】《香市》:“在我看来,这所谓的‘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A、赞赏民间技艺的进步B、反衬重兴香市的冷落C、证明香市品位的提高D、讽刺观众素质的降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香市》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参见教材P123。第4题【单选题】【2013.10】下列《寡人之于国也》语句中,被用作比喻的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以五十步笑百步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掌握比喻修辞手法。熟悉课文内容。第5题【单选题】【2017.4】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D、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释】避月如仇:讽刺语,指缺乏赏月这种雅兴。【提示】“二是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如写第一类人‘灯火优傒,声光相乱,明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写杭人游湖,‘避月如仇’;写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参见教材P100。第6题【单选题】【2010.10】《早雁》中,暗寓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的诗句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掌握本诗通篇比兴象征的手法。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大雁,而实际上是在描写逃难的人民。第7题【单选题】【2017.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A、出有车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冯谖主要是在观察孟尝君的为人。参见教材P61。第8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9题【多选题】【2013.1】下列《西湖七月半》词语中,采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有()。A、灯火优傒B、亦船亦楼C、竹肉相发D、不衫不帻E、峨冠盛筵【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98页《西湖七月半》全文。借代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第10题【多选题】【2013.10】下列语句所描写的场景中,发生在秋天的有()。A、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E、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要求对于以上五个场景都有较深入的了解,还考核考生分析能力。A.选自《爱尔克灯光》“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B.选自《西湖七月半》,七月半是农历七月十五,已经立秋,进入秋天;C.选自李清照《声声慢》;描写五个残秋景物来渲染作者的愁情;D.选自《我与地坛》“以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E.选自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悲秋;自然景物之秋,人之秋。第11题【单选题】【2013.1】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B、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C、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D、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81页【提示】。需要理解对该诗主题的三种说法。第一段描写的是李杨娱乐误国,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以上四段话只有第一句是描写李杨娱乐的。第12题【单选题】《马伶传》一文的叙事特点是()。A、夹叙夹议B、双线并进C、插叙D、倒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马伶传》中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参见教材P113。第13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4题【单选题】【2012.7】下列诗词句中,作者以菊花自喻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教材P194:通过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第15题【单选题】【2012.7】《香市》一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方法是()。A、先抑后扬B、今昔对比C、夹叙夹议D、首尾呼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香市昔盛今衰,今昔对比,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参见教材P109。第16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7题【单选题】【2012.1】《前赤壁赋》一文中,“客”所起的作用是()。A、启发作者的思考B、衬托作者的形象C、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D、在思想上与作者形成对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理解与对提示的阅读。《前赤壁赋》中“客”是虚设的人物,作者以之代言,表示作者思想中消极的一个侧面。“主”即“苏子”是自己的形象,表示作者思想中积极的一个侧面。主客对答,以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积极思想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思想。第18题【单选题】下列《哭小弟》语句中,使用了肖像描写方法的是()。A、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B、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C、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D、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白面长身,美丰仪”属于肖像描写。参见教材P134。第19题【单选题】下列《陌上桑》问句中,被罗敷斥以“使君一何愚”的是()。A、问是谁家姝B、罗敷年几何C、何用识夫婿D、宁可共载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要深入理解课文。AB是使君所说的,C是罗敷的自述。参见教材P178。第20题【多选题】【2012.4】《西湖七月半》中的五类看月之人,未与“吾辈”“同坐”看月的有()。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C、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D、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乎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E、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考核考生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并且考核考生审题的功力。注意题目要求选未与“吾辈”“同坐”看月的。参见教材P99。第21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22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23题【多选题】【2013.1】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A、《婴宁》B、《哦,香雪》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E、《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掌握外国作者。第24题【单选题】《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出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参见教材P33。第25题【单选题】【2013.1】《蚂蚁大战》采取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这个“点”主要指的是()。A、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B、在堆树根之处两只蚂蚁缠斗C、红黑三位武士的混战D、胡贝尔对蚂蚁大战的考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47页【提示】。考核考生对全篇课文内容的阅读与较深刻的理解。第26题【单选题】【2017.4】《香市》中说“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作者是想说明()。A、从前的农村有着最理想的经济形态B、大革命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风光C、往日农村尽管人迹罕至,但香市热闹非凡D、农村自然经济被破坏,新变化未带来繁荣【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主旨是通过记述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第27题【单选题】【2012.7】下列连词中,大量出现于《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语句中,并对文章展开议论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如果B、譬如C、或者D、不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章后的【提示】中有明确讲解:文中还大量运用了“如果”开头的句式。参见教材P48。第28题【单选题】下列《西湖七月半》提到的事物中,指代古代士大夫的是()。A、轻丝B、弱管C、蛾冠D、竹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蛾冠:高帽。古代士大夫的装束,这里代指士大夫。参见教材P110。第29题【单选题】【2013.1】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A、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B、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90页《先妣事略》全文。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审题的能力。第30题【单选题】【2011.4】《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A、治水事业的承续B、李冰的坚定自信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把握。象征为民造福、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第31题【单选题】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指的是()。A、商业利益B、猪栏理想C、战争妖魔D、社会贫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42页第三段。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轻视。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2013.1】第32题【单选题】【2012.7】下列明清作家中,创作以小品文见长的是()。A、蒲松龄B、侯方域C、张岱D、归有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张岱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土民情和过去的生活,常常于追忆往昔的繁华中流露对明王朝的缅怀。参见教材P98。第33题【单选题】【2012.7】《哭小弟》一文以“哭”贯穿全文,却又以“小弟,我不哭”结尾,在本文的下列语句中,能够说明其原因的是()。A、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B、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C、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D、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选项ABC反映的都是“哭”的因素。第34题【多选题】【2012.1】下列《宝黛吵架》的人物语言中,表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有()。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既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又考核对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的掌握。描写人物有五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宝黛吵架》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手法表现恋爱中的年轻男女一种特有的心理。通过熟读课文,可以知道:“A.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是林黛玉说的话;“D.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是贾宝玉说的话,这两项属于语言描写。“B.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C.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是贾宝玉心里想的;“E.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是林黛玉心里想的,这三项都属于心理描写。第35题【单选题】下列《陌上桑》问句中,被罗敷斥以“使君一何愚”的是()。A、问是谁家姝B、罗敷年几何C、何用识夫婿D、宁可共载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要深入理解课文。AB是使君所说的,C是罗敷的自述。参见教材P178。第36题【单选题】【2012.4】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写唐玄宗还京路上哀思杨贵妃的是()。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D、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选项描写的是唐玄宗在避难对杨玉环的思念;BD选项描写的是唐玄宗回到宫中后对杨玉环的思念。只有C选项是在描写从四川返回宫中路上对杨玉环的思念。参见教材P176、179。第37题【单选题】下列《宝黛吵架》语句中,直接描写黛玉心理活动的是()。A、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B、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人的呢?”C、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D、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CD宝玉心理活动B直接描写黛玉心理活动。参见教材P245。第38题【多选题】【2012.7】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阐明了他的人生基本理念,那就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有()。A、对宇宙奥秘的全神贯注B、对他人劳动的尊重C、对俭朴生活的认同D、对别人的足够宽容E、对民主的选择【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是爱因斯坦的人生基本理念,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的认同,对别人的足够宽容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参见教材P44。第39题【单选题】【2012.1】《再别康桥》的写作特点之一是()。A、首尾呼应B、多用典故C、抒情议论结合D、韵脚时有时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写作特点的掌握。《再别康桥》没有B、C、D所列的写作特点,只有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诗歌开始、结尾都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第40题【单选题】【2007.10】下列散文中,运用多方面材料交叉垒积叙事方法的是()。A、《香市》B、《纪念傅雷》C、《我与地坛》D、《哭小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回答这道题,必须对课文相当熟悉。只有“哭小弟”行文是“把小弟的一生分为四块,交错展现”。第41题【单选题】下列《种树郭橐驼传》语句中,表现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是()。A、旦视而暮抚,己去而复顾B、其土欲故,其筑欲密C、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BD不是直接说的,应当选最直接的一项。参见教材P100。第42题【多选题】【2013.4】《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假意试探”却“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对此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话语有()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B、不是冤家不聚头C、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金玉”的念头D、眼不见,心不烦E、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考核考生审题理解的能力。C是林黛玉心里想的;D是贾母说的话。要真正理解ABE这三句话的内容。第43题【单选题】【2014.4】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意中人的是()。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B、所谓伊人,在水之涘C、溯洄从之,道阻且右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所以选D。参见教材P156。第44题【单选题】【2013.10】下列《陌上桑》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的是()。A、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B、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C、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D、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人物描写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特点。第45题【单选题】【2014.4】《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A、伯夷B、孟子C、孔子D、老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孔子,名丘,字仲尼。参见教材P6。第46题【单选题】【2014.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的是()。A、破旧的老水车B、熏黑的矿灯C、失修的路基D、淤滩上的驳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第一句即为“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参见教材P209。第47题【单选题】【2013.7】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为了避免愚蠢的见识,“尤宜提防”的是()。A、自以为是B、激烈的主张C、心理想象力D、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此题有些偏。考核熟悉课文的程度。参看教材47页。第48题【单选题】【2010.10】《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对比D、类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证方法是类比法。连用两个比喻,以此证明睢阳被攻陷,势在必然。第49题【单选题】【2013.7】《秋夜》中用代词“她”指代的象征性形象是()。A、枣树B、小粉红花C、猩红色的栀子D、小青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典型考核是否熟练阅读课文。第50题【单选题】【2012.7】《秋兴八首》(其一)中暗寓时局动荡、国运暗淡的一联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3—4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具有象征寓意,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暗示时局动荡,象征国运黯淡,心情沉闷。第51题【多选题】【2012.1】《陌上桑》运用侧面描写刻画罗敷美貌的诗句有()。A、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D、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E、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内容掌握及对人物“侧面描写”知识的掌握。对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两种,《陌上桑》没有正面描写罗敷女如何貌美,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出她的美貌。“A.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是通过装饰美来描写罗敷女的美貌的,有这样美的装饰的人能不美吗?“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D.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则是通过旁观者为之倾倒而描写罗敷女的美貌。因此A,B,C,D四项都应该是运用侧面描写刻画罗敷美貌的诗句。“E.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是罗敷女夸赞其夫君句子。第52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53题【多选题】【2012.4】下列小说中运用了喜剧手法的有()。A、《婴宁》B、《宝黛吵架》C、《断魂枪》D、《苦恼》E、《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考核对五篇课文的理解。第54题【单选题】【2015.4】下列《冯谖客孟尝君》情节中,展现冯谖深谋远虑、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为孟尝君谋取利益的是()。A、弹铗三歌B、焚券于薛C、西游于梁D、立庙于薛【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弹铗三歌”是怀才不露,考核孟尝君的,“焚券于薛”是收买人心的。“立庙于薛”是利用宗亲的关系给孟尝君的一条出路,只有C“西游于梁”是利用诸侯之间争夺人才的矛盾为孟尝君又寻找的一条出路。参见教材P61-62。第55题【多选题】《先妣事略》一文的写作特点有()。A、文字简洁省净B、叙事和议论相结合C、使用倒叙手法D、寄深味于平易之中E、多用细节描写【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全面掌握课文的写作特点;【提示】参见教材P107。第56题【单选题】【2013.4】《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其中“养人”指的是()A、治民B、养生C、侍奉官吏D、养育后代【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种树郭橐驼传》用郭橐驼种树的道理,类比做官要养民治国。第57题【单选题】【2013.1】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象征贫穷落后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D、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11页【提示】。该诗共四段,需要掌握每段的叙述的内容。考核考生对该诗内容的阅读。第58题【单选题】【2012.1】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A、罗曼·罗兰B、显克微支C、巴尔扎克D、莎士比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只有对课文各个部分都十分熟练的阅读才可能正确回答。本题问的这些内容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内容。从课文描述中,可以看到,罗曼·罗兰是傅雷四十年代在上海翻译的作家;显克微支是施蛰存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莎士比亚是两位作家争论的作家;只有巴尔扎克是傅雷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第59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60题【多选题】【2013.10】《垓下之围》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手法有()。A、场面描写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D、景物描写E、行为举止描写【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人物描写五种方法。本篇还有特点:“提示”通过三个场面描写,塑造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第61题【单选题】【2007.10】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首先要特别熟悉课文。在教材22页,写到不能容忍的根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写明“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是喜同恶异”。第62题【单选题】【2011.1】《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的“其置也若弃”类比治民要()。A、让老百姓休养生息B、让老百姓得到安置C、对老百姓弃之不顾D、对老百姓置之不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阐发“养民”治国的思想。第63题【单选题】【2011.4】《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A、治水事业的承续B、李冰的坚定自信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象征为民造福、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第64题【单选题】下列《哦,香雪》句子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是()。A、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B、她尽量高高地掂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C、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D、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属于心理描写的“从旁叙述”,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人物心理。参见教材P257。第65题【单选题】下列《宝黛吵架》语句中,属于贾母评说宝黛关系的是()。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B、不是冤家不聚头C、人居两地,情发一心D、眼不见,心不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原文:老人家急的抱怨说:“……真真的是俗语儿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参见教材P245。第66题【单选题】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因情造景的是()。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C、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D、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因情造景:本没有这处景物,为了表达感情虚拟、生造出来的。《长恨歌》第四部分所写临邛道士寻觅杨贵妃的亡魂、已身登仙界的杨贵妃仍情系尘寰的情景,无疑是顺应着李、杨深挚的情思而生发出来的幻境。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应注意区分。自然天成:景物和所包含的情致是随顺自然的,物性即我情。融情入景:景物有所加工,但仍保留着原本形态。情感是渗透进景物的,没有强加的痕迹。例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移情于景:在借景抒情中,由于主观感情的强行介入,使景物明显见出情感冲击的印痕;或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事物本来的形态、特性,或语句中夹带有点染情感倾向的字词。例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因情造景:本没有这处景物,为了表达感情虚拟、生造出来的。例如:“丁香空结雨中愁”《雨巷》参见教材P188。第67题【单选题】下列《先妣事略》语句中,兼有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是()。A、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C、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特点。参见教材P107。第68题【多选题】【201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所导致的认识误区有()。A、自然中心主义B、自我中心主义C、物质中心主义D、民族中心主义E、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后“提示”的掌握。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课文后提示中有解释,“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这道题提醒考生要注意每篇课文后的“提示”,课文后的“提示”是掌握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考生对于“提示”的每一句话都要加深理解掌握。第69题【单选题】《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A、出有车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冯谖主要是在观察孟尝君的为人。参见教材P61。第70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71题【多选题】【2013.1】下列《西湖七月半》词语中,采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有()。A、灯火优傒B、亦船亦楼C、竹肉相发D、不衫不帻E、峨冠盛筵【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98页《西湖七月半》全文。借代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第72题【单选题】《宝黛吵架》写黛玉爱之至深反生怨情的表现是()。A、提起张道士说亲的话头B、痛苦呕药C、在潇湘馆临风洒泪D、抢铰玉石穗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仔细分析可知,A选项属于文章开始,和黛玉因爱生怨无关,B选项是黛玉听了袭人的话之后的反应,没有生怨,C项是贾母听说了他们吵架之后,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之后黛玉的反应,与生怨无关,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参见教材P245。第73题【多选题】下列小说情节中,通过特定事物的描写凸显时代变化深刻内涵的有()。A、婴宁在婆家遍植鲜花B、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C、火车开进了香雪的家乡台儿沟D、宝玉生气摔玉E、姚纳的苦恼无人关心,只能向小母马倾诉【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B项出自《断魂枪》“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的背景是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到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面对强大凶残的坚船利炮,不得不谋求改变。C项出自《哦,香雪》,火车终于开进了贫穷、落后、封闭、沉寂的深山,虽然只在台儿沟停站一分钟,但却具有整个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和它尚处于初始阶段的隐喻意义。参见教材P250。第74题【单选题】【2015.4】《马伶传》中,侯方域所讥讽的当朝权奸、被马伶称为“昆山相国”的是()。A、阮大铖B、顾秉谦C、严嵩D、魏忠贤【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古代指代人物时,常用出生地代指。“昆山相国”是指顾秉谦,严嵩是分宜人,答案选B。参见教材P95。第75题【单选题】《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A、出有车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冯谖主要是在观察孟尝君的为人。参见教材P82。第76题【单选题】【2012.4】《纪念傅雷》一文称赞傅雷为“儒家之刚者”,是因为他()。A、性直好怒B、坚持真理C、一怒而死D、教子严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儒家之刚者”是歌颂傅雷具有浩然正气的刚直品德。参见教材P119。第77题【单选题】【2014.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的是()。A、破旧的老水车B、熏黑的矿灯C、失修的路基D、淤滩上的驳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第一句即为“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参见教材P209。第78题【单选题】【2011.4】《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课文提示中明确交代:“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第79题【单选题】【2012.4】《行路难》(其一)中借人物举止抒情的诗句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抒情方式。诗词抒情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共有六种方法,这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参见教材P221。第80题【单选题】下列《湘夫人》诗句中,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焦虑不安的是()。A、洞庭波兮木叶下B、麋何食兮庭中C、疏石兰兮为芳D、九嶷缤兮并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有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如“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参见教材P177。第81题【单选题】《冯谖客孟尝君》先写冯谖的“无好”、“无能”,后写其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这样的表现方法是()。A、以小见大B、互相映衬C、欲扬先抑D、首尾呼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欲扬先抑:要发扬,先控制、压抑。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互相映衬:映衬:映照、衬托。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互相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头和尾相互接应。另外,教材【提示】部分: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先写冯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其实冯谖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营造“三窟”,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参见教材P82。第82题【单选题】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A、蓝田日暖玉生烟B、僧推月下门C、烟光凝而暮山紫D、惟陈言之务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文原文: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参见教材P63。(2018年4月试题)第83题【单选题】【2012.7】下列作品中,作者以简略的叙事不动声色地刻画人物的是()。A、《垓下之围》B、《种树郭橐驼传》C、《先妣事略》D、《马伶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考生对以上四篇课文写作特点的掌握。作者在写作《先妣事略》时没有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简略地叙事,但字里行间流动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参见教材P92。第84题【单选题】下列《哭小弟》语句中,使用了肖像描写方法的是()。A、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B、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C、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D、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白面长身,美丰仪”属于肖像描写。参见教材P134。第85题【多选题】【2013.10】《秋水》(节选)所表达的庄子的理念有()。A、孔子的学问“少”B、伯夷的道义“轻”C、老子的治国理念“妙”D、伊尹的政治意识“和”E、圣贤的学说是“自多”【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需要深入地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86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87题【多选题】【2013.1】《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A、例证典型B、善用类比C、语势劲健D、现身说法E、深入浅出【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6页《容忍与自由》的【提示】。需要全面掌握该课文的写作特点。第88题【单选题】【2012.4】下列《论毅力》所提到的事例中,引自《孟子》的是()。A、操舟B、为山C、掘井D、平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未弃井也。”第89题【多选题】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属于诗人自喻的有()。A、荒林B、城堡的废墟C、常春藤D、小草棚E、云朵【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参见教材P222。第90题【单选题】下列语句所写的月色,引发了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是()。A、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B、古祭坛上落满黑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