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教案本文是一篇传奇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同学养成勤于观看,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语文S版学校二班级语文下册《鲁班造伞》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鲁班造伞》课文原文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zhù)名的木匠(jiàng)。他有很多创造创(chuàng)造。传奇,伞就是他创造的。
有一天,鲁班和妹妹到西湖游玩。突然下起了大雨,游人被淋得四处隐藏。
雨中的西湖山青水绿,更加迷人了。“唉!”妹妹叹了口气说,“要是在雨天也能游西湖多好哇!”鲁班说:“我在湖边盖几个小亭(tíng)子,人们坐在亭子里欣赏(shǎng)风景,就不怕日晒雨淋了。”妹妹说:“可是坐在小亭子里,只能观察四周的景色。要游遍(biàn)整个西湖,得需(xū)要多少亭子啊!”鲁班想:“妹妹说得有道理,要是能造出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该多好哇!”
突然,雨中传来一阵孩子们的嬉(xī)闹声。鲁班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小孩儿正在雨里追赶(zhú)玩耍。他们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那些落在荷叶上的雨珠,顺着荷叶脉络(màiluò)不停地向四周流去。“有方法了!”鲁班兴奋地对妹妹说。
鲁班跑回家,照着荷叶的样子,先用竹条扎好架(jià)子,再蒙上羊皮……妹妹试了试,说:“要是能在用的时候把它撑(chēng)开,不用的时候又能折起来,就更好了。”鲁班眼睛一亮,说:“对!”他又反复试了很多次,最终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
《鲁班造伞》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制造、西湖”等词语。熟悉偏旁三框儿。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看,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同学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看,乐于思索,勇于实践,取得胜利。
教学重、难点:
让同学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当勤于观看,勇于实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沟通资料,引入课题。
1、同学把课前收集致电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沟通,使同学对鲁班有个初步的熟悉。
2、老师导言,板书课题。
3、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留意把生字读精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组内沟通,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全班反馈
4、检查识字状况
(1)生开火车认读
(2)不熟悉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同学沟通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觉。
1、布置自学要求
(1)仔细认真阅读课文。
(2)思索: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自立思索后,再与好伴侣沟通。
2、沟通学习所得。
(1)名回答以上思索的问题。
(2)依据同学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在引导同学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同学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争论沟通: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六)说话练习。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看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创”字,其次笔是长点,不是捺。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湖”字要留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凹凸。
(3)“亭”字,留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要写在秃宝盖里面。
3、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沟通。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1
《鲁班造伞》是一个传奇故事,讲得是我国古代闻名木匠鲁班造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同学养成勤于观看、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
备课时,我紧紧围绕“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大问题设计每个子问题。首先是一个统览全文的问题“鲁班造伞与一人、一事、一物有关,分别是哪件事?那个人?那件物”?课上,同学很简单就知道一事指游西湖下雨,一人指妹妹,一物指荷叶。这样同学零乱的思维立刻就会变得有条理了。然后顺势就进入了主要内容的讨论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游西湖突然下起雨是件好事呀,你知道为什么吗”?同时结合雨中西湖的课件,使同学深切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而正值同学沉醉在美景中时,我说:“这么美的景色却由于下雨不能观赏了,假如当时你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说什么?”同学瞬时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感受到不能游西湖很惋惜。此时读起鲁班妹妹的话人人都能入情入境。无声无息中引入了妹妹这个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对话。
而在对话的教学中,我让同学想妹妹感到圆满时,鲁班在干什么?妹妹的话给了鲁班怎样的启示?从而熟悉鲁班是一个擅长乐观动脑的人。从课堂效果来看也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的教学,我直接抛给同学这样的问题,让同学自己解决。“荷叶和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课件的关心下,同学也说出了关键。这时,我说:“这些相同点被谁发觉了?为什么别人没发觉呢?”同学很简单就知道了鲁班擅长观看、勤于动脑。此后,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将同学的思维引向纵深,连续让同学读文,看还能读出什么。同学的收获令人意想不到,我也没有闲着,适时问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想到勇于实践也从同学的口中说出。同时,“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拓展环节,我把课前的问题再次拿出来。同学的回答却完全不同,鲁班造伞离不开擅长观看、勤于动脑、勇于实践。鲁班有那么多的创造制造都离不开擅长观看、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这样不同的回答折射出的是一个问题不同层面的不同解读。折射出的是同学一节课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纵观一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朗读的分层指导仍有些仓促,使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急”。其次是拓展应当再加上这个问题:“假如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怎样解决?”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2
本文是一篇传奇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闻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通过这个小故事教育同学养成勤于观看,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在备课时,我仔细研读教材,抓住课文的`关键:鲁班是受到什么样的启发而反复试验最终造成能开能合的伞。在教学时,引导同学明白:鲁班是受到亭子和孩子们顶的荷叶的启发而有了造伞的灵感。让同学看图想明白:雨水落在亭子上为什么都流了下来,没有积水?古代的亭子都是尖顶,从最高的顶尖到下面的六角成倾斜状,水又是从高往低流的。同学很快就明白了。接着,我开头发问了:那么,有亭子不是很好吗?既可挡雨,又可赏景。同学们立即用鲁班妹妹的话来进行反对。亭子虽能挡雨,但不行以带着走,妹妹的话让鲁班进一步思索。在此,我引导同学体会鲁班是个有了问题就会动脑筋解决的人。紧接着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鲁班连续受到启发:雨中有一群头顶荷叶玩耍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建筑大学第二批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4年昆明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绍兴嵊州市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第一次招聘39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江苏镇江市委老干部局编外用工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第五社会福利院招聘工作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重庆化工职业学院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江西省辅警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试题库时事政治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上海杨浦区夕阳美阁养老院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数据标注员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2024年云南省富源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消防重点单位“六加一”工作档案各类记录表
-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2024-2025学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教师调动登记表
- GRR培训完整版
- 产前样确认单
- GB_T 10006-2021 塑料 薄膜和薄片 摩擦系数的测定(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