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教案2_第1页
立体构成教案2_第2页
立体构成教案2_第3页
立体构成教案2_第4页
立体构成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编码:CD4R3L8Q1L7——HA5U7H1Y6X2——ZO5P3Y6Y5A6第一课《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时间:第一周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出现立体构成作品,引起同学留意力;讲授新课:

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让同学做好笔记)

(一)构成与立体构成

1.起源:

1)1919年4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2〕伊顿(瑞士人)创立了“三大构成”体构成;

2.概念;即平面构成,颜色构成,立1).构成:造型、组合、形成、构造;2).立体: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即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二)立体构成的分类

点的立体构成

线的立体构成

面的立体构成

块的立体构成

1、点的立体构成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立体构成里的点线面为点材,线材,面材,不为点线面,由于立体构成是立体的,强调空间感;他们是构成形体的基本要素,也是构成立体形象的材料和空间特点,全部立体外形都是由点材,线材,面材和块材基本要素加工组合而成的;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外形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积存成体;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点含体;立体构成中的点材有乒乓球、玻璃碎片、小木块、豆子、米粒、纽扣、瓶盖、各种珠子等等;2、线的立体构成

线材,是以长度为特点的型材;线材构成分为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线材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线群的积聚,表现出面的成效,再运用各种面加以包围,形成确定封闭式的空间立体造型;线材构成必需借助于框架支撑;通常可实行木框架、金属框架、或其它能支撑作用的材质作框架;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化纤等软线、铁、铜、铝丝等金属线材;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其它金属等条材;3、面的立体构成

面材构成是以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所构成的立体造型;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深度空间;面材构成的结构大部分表现为空心z造型;这种结构是一种折面构成;也就是将面材加以刻化、切割和折屈,形成一种面材包围的空间立体造型;便于切割、折屈、相互连接;面材构成的基本加工手段

折屈加工

压屈加工

弯曲加工

切割加工

面材构成的材料运用:

250克以上的白卡纸,有确定厚度,价格廉价,易加工

联合板、有机玻璃、塑料面板等硬质材料;但价格较高,加工较难4、块的立体构成块的立体构成,无论是实心仍是空心,凡是封闭性的体块都具有重量感、稳固感和充实感,其构成方法主要是分割与积聚;构成方法:A:块体分割;任何物质都是可以分别的,假如将一个立方体进行等分割,由于等分的方法不同,就可产生不同的外形;除了等分之后,也可作一些不等分割,如黄金分割、根号比分割、级数比分割,完全凭个人感觉的分割等;B:块体集合;块体集合的外形必需由两个以上的个体构成; 两个个体集合,才会产生一种相互比较对比的对立关系,因此常以正与负或对称的关系来运用,假如在增加一个外形,在造形涵义上就是表现某种关系;三)下周工具预备

剪刀、小刀、彩色卡纸、白乳胶(固体胶、双面胶)其次课《半立体构成——2.5维练习》时间:其次周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半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让同学拿出练习纸,任凭折一造型,看谁的纸张能承托最多的书本;讲授新课:

一、定义:半立体构成是从平面走向立体,即二维走向三维的最基本练习;是在平面材料上对某部位进行立体造型的加工方法,定的美感、确定的完整性和立体感;使加工的作用具有一选用纸材料创作练习,通过折、曲、切、编等方法,是制造立体外形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单一形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形象;单形半立体的训练,可以使构思精密、明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培育形象思维的才能;二、小练习: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卡纸将其裁成正方形小方块;①在它中间画四条虚线和画一条实线

②用剪刀背尖或刀背尖用力在虚线上画印痕;③在实线的位置上用刀切口

④用手指对虚线的地方进行折叠

一张平面的纸(材料)通过加工,使部分立体化,而形成平面与立体之间的造型,这就是半立体构成;三、步骤:(老师示范)

1、画好草稿(哪里折,哪里切,哪里凸,哪里凹)

2、在平面纸上作凸起的线必需画三条虚线或四条虚线

3、在画好的虚线位置上用刀背尖画印痕

4、在实线位置上切口

5、折叠

四、分类:

1、一切多折

2、不切多折

3、多切多折

五、一切多折:在100x100mm的卡纸上,在中心部位平行的—边或对角线上切线,依线痕折出凹凸变化,使之显现成形成效;制作中要考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的因素;六、不切多折:在中心部位平行的—边或对角线上切线,依线痕折出凹凸变化,使之显现成形成效;制作中要考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的因素;在一张100x100mm的卡纸上,用铅笔将设计图画在上面,再用美工刀划线〔不划透纸背〕,再依线痕折纸,使之显现半立体成效;七、多切多折:手绘设计图:要考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的因素;在100x100mm的卡纸上,依据构图作自由切割,再通过折屈、压屈、弯屈等不同处理,构成半立体造型;此练习可依据平构的渐变、发射、对比、特异等手法组织画面,同时切折后应表达出进深感;根据构图作自由切割,再通过折屈、压屈、弯屈等不同处理,构成半立体造型;

八、复习步骤:

1、画好草稿(哪里折,哪里切,哪里凸,哪里凹)2、在平面纸上作凸起的线必需画三条虚线或四条虚线3、在画好的虚线位置上用刀背尖画印痕

4、在实线位置上切口

5、折叠

九、作业用卡纸制作一切多折、不切多折、多切多折的半立体构成 8张;(尺寸:100x100mm/张,装裱尺寸:8开黑卡)

要求:1.草图构思多张,选出 8张制作正稿;

2.正稿需颜色统一,装裱时排列有序;3.做工精细,整体美观;

4.背面用小卡片贴上姓名、班别、作业名称、指导老师、成果 第三课《2.5维练习——纸雕》时间:第三、四周

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纸雕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复习

半立体浮雕的步骤

1、画好草稿(哪里折,哪里切,哪里凸,哪里凹)2、在平面纸上作凸起的线必需画三条虚线或四条虚线3、在画好的虚线位置上用刀背尖画印痕

4、在实线位置上切口

5、折叠讲授新课:

一、纸雕

1、概念:

纸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制作纸雕作品挑选合适的纸张很重要,由于纸雕作品要用剪、折等动作,所以要选用硬度和耐折度都比较好的纸张;2、纸雕的类型

①自然型——风景、树木、花草

②静物型

③动物型

④人物——人物头像设计、人物造型设计

3、制作的技巧

折、卷、刻、插、粘、剪

4、制作步骤(老师示范)

①制造造型

②运用制作的技巧,将各部分设计出来

③依照从内到外的次序粘贴成具有层次感的立体艺术品二、观看

三、作业

制作一幅纸雕;题材:人物、动物、景物、静物等不限

尺寸:不限PS:下周预备一次性筷子或牙签,小刀,白乳胶等工具回校上课 第四课《立体构成——线的立体构成》时间:第五、六周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线的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复习: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构成元素:

点、线、面、块导入新课:

出现线立体构成成品,引起同学爱好讲授新课:

一、定义立体构成中的线是有预备长度特点的材料实体,材;通常称这种材料为线用线型材料构成的立体外形成为线立体 构成;二、作用线材在立体构成中起到了框架和造型的作用;现代高层建筑大多接受直线外形构建,用直线外形构建的斜拉桥承载力更大; 尽管直线易使人的视觉产生疲乏,但从视觉感知的成效来看,用直线构建的外形更简洁感知;三、线的材料分类

线材因材料强度的不同可分为硬质线材和软质线材(硬线材和软线材).常见的硬质线材有:条状的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等;硬线材的性质特点是不易变形,可切削,可连接直线、折线;软质线材有:毛、棉、丝、麻以及化纤等软线和较软的金属丝.软线材的性质特点是易变形,可拉,可缠绕,打结等;1、硬线构成:即硬质线材的构成.硬质线材的强度较好,有比较好的自身支持力,但柔韧性和可塑性较差.因此,硬质线材的构成可以不依靠支架,多以线材排列、叠加、组合的形式构成,再用粘结材料进行固定.硬线构成具有猛烈的空间感、节奏感和运动感.2、软线构成:又叫软质线材的构成.软质线材的材料强度较弱,没有自身支持力,柔韧性和可塑性好.所以,软质线材通常要框架来支持立体外形,分为有框架构成和无框架构成.对框架的依靠软线构成可 有框架构成先用硬质线材制作框架,软质线材依据接线点的位置连接.再在框架上定接线点,然后用无框架构成是利用软质线材的编结、层排、积存进行构成如软挂壁、织物等.四、硬线材构成

1、连续构造

2、垒积构造

3、线层结构

4、框架结构

(1)、连续构造挑选有确定硬度的金属丝或其它线性材料,构成时不限定范畴,以连续的线使其自由构成,产生连续的空间成效;表现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像的;〔2〕、垒积构造

把硬线材料一层层积存起来,相互间没有固定的连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叫垒积构成;材料之间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保持外形;特点是易于承担向下压力,如横向受力就很简洁倒塌;〔3〕、线层结构

将硬线材沿确定方向,按层次有序排列而成的具有不同节奏和韵律的空间立体外形为线层结构;〔4〕、框架结构以同样粗细单位的线材,通过粘接、焊接、铆接等方式结合成框架基本形,再以此框架为基础进行空间组合,即为框架结构;框架的基本外形可以是立方体、三角柱形、锥形、多边柱形,也可以是曲线形、圆形等基本外形;框架结构构成是指用相同的立体线框按确定的秩序排列或交叉垒积构成;其构成外形可产生丰富的节奏和韵律;这种框架除重复外形外,仍可有位移变化、结构变化及穿插变化等多种组合方式;五、硬线材的形式美法就

1、重复构成

重复是指某一个单元有规律性的反复或逐次显现时所形成的一种富有秩序性节奏的统一成效,一种表现形式;是构成中最基本、最和谐的 1)、确定重复:即基本形的大小、方向、位置、排列有序重复构成;2)、相对重复:既对基本形的外形、大小、长短、高低、宽窄或排列的方向、位置进行渐变,统一中有变化,视觉成效较好;常见的有近似重复构成、渐变重复构成; 2、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行起伏、交叉、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变化;韵律是节奏导致的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感感受,它没有形式可言,当外形大小、方向、位置、颜色、光线、排列发生变化时,都可以产生韵律美; 1)、渐变韵律

2)、交叉韵律

3)、发射韵律

4)、起伏韵律

3、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以物体垂直或水平中心线为轴,其外形上下或左右对应,又称均齐;均衡在无形轴各方的现象不必完全相同,从质与量等方面看却有雷同的感觉;他具有变化的活泼感,是侧面的、奇数的、互生的、不规章的;六、留意事项:

1、留意构造体的重量支配,应符合重心规律;

2、各部件的结合要符合力的关系;

3、如能在框架中填加形象,就更生动好玩;

4、单元的种类不要超过三种,否就,造型成效简洁杂乱;

5、不能使部件发生位移,不能倒塌,不能使节点脱落,要造成美好的构造物;

6、制作时先组合两个,固定后再调整移动其他,切忌同时移动全部框架,以免失去调整的依据;七、图片观看八、作业(老师巡堂辅导)

创作一件硬线材的立体构成作品

要求:

1、依据形式美的法就来创作

2、材料:硬线材;尺寸:不能过小

3、颜色:自由发挥(可上色,上色时需要用白乳胶跟颜料加在一起,可保留原材料颜色)

4、作品要用底座承托,底下贴上标签,标签上标明:姓名、班别、作品名称、指导老师、成果 第五课《线的立体构成---软线材构成》

时间:第七、八周

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软线材的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出现软线材立体构成成品,引起同学留意;讲授新课:

一、线的立体构成概述

用线型材料构成的立体外形成为线立体构成;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

在构成中有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两种;软质线材依靠于框架的造型变化而变化;硬质线材可先确定支撑框架,构成后撤掉暂时支撑架,保留硬质线构成的成效;讲授新课:

二、软质线材的构成

定义:软线构成,又叫软质线材的构成.软质线材有:毛、棉、丝、麻以及化纤等软线和较软的金属丝.软线材的性质特点是易变形,可拉,可缠绕,打结等;软质线材的材料强度较弱,没有自身支持力,柔韧性和可塑性好.所以,软质线材通常要框架来支持立体外形,分为有框架构成和无框架构成.对框架的依靠软线构成可有框架构成先用硬质线材制作框架, 再在框架上定接线点,然后用软质线材依据接线点的位置连接.无框架构成是利用软质线材的编结、层排、积存进行构成如软挂壁、织物等.或者自己成型;有框架构成先用硬质线材制作框架,质线材依据接线点的位置连接.再在框架上定接线点,然后用软线与线的交叉构成,在方向和交叉角度的变化中,主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接近与垂直的交叉;一种是渐变的条形网格结构;网格排列会显现很强的韵律美感; 线材与框架的纳合,可以打线结或在框架上打小孔, 用线穿过并固定在框架上,或将木条割成切口,再加白乳胶粘合固定软线材,制成悬挂或软雕塑的立体造型;在构成中,按意图制作造型框架;其结构可选用正方体、三角柱、三角锥、五棱柱、六棱柱等造型;也可接受正圆、半圆或渐伸涡线形等、并在框架上面直立支柱,以小钉为连点进行连接构成;框架上的接线点作等距分割,从密到疏渐变次序排列,方向可以垂直连接,也可以错位连接,横边连接竖边,或从上部边框交叉方位接到下部边框;无框架构成是利用软质线材的编结、层排、积存进行构成如软挂壁、织物等.或者自己成型;三、范例观看

四、作业(老师巡堂辅导)

创作一件软线材的立体构成作品

要求:

1、依据形式美的法就来创作

2、材料:软线材;尺寸:自由发挥,但不能过小

3、颜色:自由挑选(可上色,上色时需要用白乳胶跟颜料加在一起,可保留原材料颜色)

4、作品要用底座承托,底下贴上标签,标签上标明:姓名、班别、作品名称、指导老师、成果 第六课《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时间:第九、十周

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面材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出现面立体构成成品,引起同学留意;讲授新课:

一、定义

1、面的构成定义:面材的构成,即板材的组合构成,是以具有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构成的立体外形;2、面型的变化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3、面层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直线、曲线、折线、分组、错位、倾斜、渐变、发射、旋转等类型;二、面材的构成可以分为:1、空心造型——通过对面材的刻画,切割和折曲构成的围合空间的立体造型;2、面群造型——是接受类似形、相同形或渐变形为面材造型的叠加、排列构成的实心状立体造型;三、面材的空心造型

1、定义:通过对面材的刻画,切割和折曲构成的围合空间的立体造型;2、空心造型构成的加工手段:折叠、压曲、弯曲、切割等;3、空心造型的结构形式:

柱式结构

四、造型公式

面的处理

基本形+边的处理=新外形

角的处理

五、面、边、角的制作方法(老师示范)

1、表面处理:切孔(即切掉)、切折(即开窗)、附加、凹入凸出(面形自然要转变)

2、边缘处理:反折(原先的凸边变得凹进去,于是一条边线变成两条)、剪边(先在多面体的边缘加插薄片的形或直接剪切,不过应注意结构关系,不要因剪边而使多面体垮掉)、平折(将边缘的单线改为复线,这导致新表面的产生并使棱角由尖锐变为平钝)

3、角的处理:剪角(将角剪掉)、内折(将原先伸出的角转为向内凹进)

六、设计要点

留意把握形体的大小、虚实变化,转换不同的角度照旧显现较好的视觉成效;七、设计步骤

1、画出平面开放图,标明切口,造型创意、位置;2、完成切口与划压变化位置后,用适当的手力挤压,使之成型;3、完成全部局部的造型后,将整个形体卷起粘贴,完成柱式样式;八、空心造型范例赏析

九、作业:

设计一个空心造型的柱式结构立体构成作品

要求:

1、依据形式美的法就来设计

2、设计干净大方,有创意

3、材料:面材(自由挑选)

4、作品的内部贴上标签,写明:姓名、班别、作品名称、指导老师、成果、日期 第七课《面立体构成》时间:第十一周

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面材球体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出现球体结构的立体构成成品,引起同学留意力;讲授新课

一、复习定义:

面的构成定义:面材的构成,即板材的组合构成,是以具有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构成的立体外形;二、面材的球体结构

定义:通过对面材的设计与卷合构成的闭合空间的立体造型;三、球体的制作步骤(老师示范)

1、画出平面开放图,预留接口处;2、将各个形面剪出,折合;3、粘贴完成球体;四、小练习:用练习本画出等边五边形和等边六边形;五、作业〔老师巡堂辅导〕

依据老师发下去的复印材料或者书本上的开放图, 制作两个球体结构的立体造型;要求:其中一个不行少于 16个面;第八课《面立体构成--多面体的二次加工》 时间:第十二、十三周

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面材的二次加工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出现二次加工的立体构成成品,引起同学爱好;讲授新课

一、复习旧课:

1、多面体的制作方法:

(1)画出平面开放图,预留接口处;

(2)将各个形面卷起粘合;

(3)完成多面体;2、多面体的造型公式:

面的处理

基本形+边的处理=新外形

角的处理

二、多面体的二次加工(老师示范)

1、技法加工手段:

表面处理:切孔、切折、附加、凹入凸出边缘处理:反折、剪边、平折

角的处理:剪角、内折

2、A、制作步骤:

(1)画出平面开放图,预留接口处;(2)运用多面体的技术加工手段,将形面剪出,折合;(3)粘贴完成多面体;2、B、制作步骤:

(1)先运算好所需的数量,画出多个相同平面开放图,预留接口处;(2)运用多面体的技术加工手段,将各个形面剪出,折合;(3)将多个面形粘合完成多面体;3、设计的要点:

把握形体的大小、虚实变化、灵敏运用形式美的构成法就(重复、交替、渐变、近似)

三、范例赏析四、作业

任选一种制作方法来制作多面体的二次加工构成;要求:

1、材料:彩色卡纸

2、尺寸:不限

3、制作精致,颜色搭配和谐,能运用形式美的法就来构成; 第九课《面立体构成 ---- 组合体》时间:第十四、十五周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组合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出现组合体立体构成成品,引起同学留意;讲授新课

1、定义:

组合体是指两个以上的单体组合成的形体;2、组合体的构思要点:

(1)中意物理力学的要求,要坚固稳固;(2〕制造各种动势与意境,以丰富视觉形象;3、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1)运算好所需的单体数量,画出多个平面开放图并剪切好;(2)将各个平面图按折纹粘贴起来;

(3)用黏胶将各形块按确定的构成规律组合起来;(4)完成构成样式;4、角的制作方法:

A、量好边的长度;

B、画出圆形,依据边的长度画出平面开放图,标明切口,造型创意、位置;

C、完成切口与划压变化位置后,用适当的手力挤压,使之成型;D、粘到多面体上;5、范例赏析

6、作业:

制作面立体组合体立体构成;要求:

1、材料:彩色卡纸

2、尺寸:不限

3、数量:不少于5个

4、制作精致,颜色搭配和谐,能运用形式美的法就来构成; 第十课《景观模型设计》时间:第十六、十七周

教学目的:使同学通过学习景观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提高对形式美规律的熟识,培育造型的制造才能,提高同学的想象与想象力,为应用造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用具:立体构成成品,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乐趣的、奇妙的画面,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难点:制作得新奇、生动观,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播放《艺术创想》城市制作,引起同学爱好;讲授新课

一、定义:建筑艺术是确定时代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见证;1、大型的景观模型设计出了建筑主体,仍包括了绿化、水体、路面、景观小品、交通工具、人物等的规划和设计;设计时要把握好作品表现的主题,考虑配景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 小型的景观模型设计通常以轻松灵敏的手法,性突出、富有乐趣”的特点;简洁的造型表达“个2、设计模型时仍要考虑作品的造型、颜色及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