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解析课件_第1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解析课件_第2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解析课件_第3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解析课件_第4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1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2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043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讲义) 吕必松 (内部资料) 1996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刘珣 田善继 冯惟钢 北京语言大学 19975. 语言教学原理 盛炎 重庆出版社 19906 第二语言教学论 周小兵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7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陈昌来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8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 李泉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9 教学论 李秉德 李定仁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0语言教学的流派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

2、anguage Teaching Jack C.Richards Theodore S. Rodgers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11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Vivian Cook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课程主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内/国外,学科任务与性质。学科理论基础 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本学科理论与教学-总体设计、课程设置与大纲研制;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对外汉语教材问题。 注意: 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内容与方法。

3、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一. 开创期(1950 - 1978)1. 初创阶段(1950 1961) 教学特点: (1) 区分教外国人汉语与教本国人汉语。 (2) 教学起点高、实力强, 有研究实力。 (3) 借鉴了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经验.2. 巩固阶段(1962 1966)、 教学研究:教学法-精讲多练、实践性原则,“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3. 恢复阶段(1972 1977) 教学: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相结合。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确立期(1978年 -) : 1. 创建学科理论架构阶段 (80年代) (1) 学科意识,科研风气 (2

4、) 探讨学科理论架构 (3) 科研成果明显 (4)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的提出 2 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90年代) (1) 开始探讨学习规律语言习得研究 (2) 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理论成果 (3) 标准化研究 第二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一历史 日本、朝鲜、越南 西欧、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 北美、北欧、东欧、澳洲、非洲、拉丁美洲二现状与特点: (1)学习汉语人数 (2) 对对汉语教学的认识 (3) 教学的层次 第三节 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名称一 基本概念 1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与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2 母语mother t

5、ongue与外语foreign language: 3本族语native language与非本族语non-native language: 4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与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任务 怎么教 教什么 怎么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的结构系统-要体现学科的内容与性质特征,核心部分是学科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1. 语言教学。 2. 第二语言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 以基础阶

6、段为重点。 4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 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6 集中、强化的特点。 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 1 专门学科。 2 综合学科。 3 应用学科。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 语言是符号(自然属性)。 启示: (1)符号系统,形、音、义的结合体,约定俗成。 (2)掌握要素。 (3)听、说的原则。 2. 语言是规则系统(自然属性) 处理好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1)以语言为对象,从言语入手。注意听说读写言语技能 的训练。 (2)语言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3. 语言具有生成性(心理属性) 启示: (1)培养创造

7、性运用汉语的能力。 (2)处理好教学中的 “死”与“活”问题。 4语言是交际工具(社会属性) 启示: (1) 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2) 语言课是技能课、工具课。 5 语言是思维工具(心理属性) 启示: (1)让学生了解汉民族思维的特点。 (2)培养用汉语思维、用汉语表达的能力。 6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生理特征产物(心理属性) 启示: (1) 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2) 学习者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影响着语言学习。二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语言现象的科学(语言是什么)。 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教授和学习语言规律的科学(怎么教和怎么学)。 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 历史比较

8、语言学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发现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析。 2 结构主义语言学 Structural Linguistics 20世纪前半叶,以索绪尔的学说为基础,欧洲语言学出现了结构主义 思潮。三个学派: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哥本哈根符号学派、美国描写 语言学派。 3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以乔姆斯基为首,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学 派,把语言学研究的触角伸向人类认知领域,探讨

9、语言的心理过程。 4功能主义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英国的韩礼德(M.Z.K.Halliday)继承与 发展了弗斯的理论,探讨语言的意义与功能,语言的使用,语言与社会 的关系等问题,创建了功能主义语言学派。 三. 汉语本体研究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1 语音:音节少,好念、好记;声调语言,但有规 律。 2 词汇:多数词是一、两个音节;词义与语素有 关;语素组合规律强,便于记忆。 3 语法: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二)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1 语音方面: 难音;声调、送气与否有区别意义的 作用;同

10、音字、同音词较多。 2 词汇方面:虚词;近义词、同义词难理解、熟语、 成语难运用。 3 语法方面:词与句法成分关系;语序的灵活;虚词;多项定语、 状语的用法;补语的运用;特殊句式等。 4. 汉字方面: 汉字的三难。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研究教育规律。 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活动规律。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需遵循一般教育原理与教学规律。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运用都需要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与原则的指导。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产生的基础也里不开教育学和教育理论。 一教育学的指导作用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教育学中的教育本质、方针、目的等指导语言教学。教育

11、的本质-培养人,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语言教学的目的-通过传授有关文化知识,训练、培养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者的智力。二教学论的指导作用教学论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检查等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1 教学原则夸美纽斯(J.A.Comenius)-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巩固性、量力性五大教学原则。2 教学过程的模式(1) 传授式 (2)活动式 (3) 发现式(4) 发展式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等形式体现,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1) 学科课程论(2) 活动课程论4教学方法: 启发式 注

12、入式 多种教学法的组合(2) 主要教学方法:以语言讲授为主B. 以观察为主的C. 以训练为主D. 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训练为主,培养技能,也讲授一些基本知识与规律。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机智的科学。研究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外语教学法流派产生的重要基础。解释语言教学理论中的一些争议问题。研究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言语的产生、言语的理解和语言获得的规律。 一大脑与言语活动: 右半球-形象思维,如形象、知觉、空间等。 左半球-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 能力。 语言习得关键期(cr

13、itical period)(临界期) -伦尼伯格(E.Lenneberg)。 二 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 1记忆: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记忆保持的状态与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2. 第二语言记忆的过程:识记(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义与无意义)、保持、再认和重现-联想:类似、对比、接近、关联联想等。 3. 遗忘与记忆三. 心理学学派与第二语言教学 1。 构造主义 2。 机能主义 3。 行为主义 4。 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派 6。 认知心理学 7。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 与教学 第一节 总体设计、课程设置与大纲研制 学科理论的

14、核心-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一总体设计 操作程序:分析教学对象 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原则 规定教学途径 明确分工及对教师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 1. 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1)语言要素 (2)言语技能 (3)言语交际技能 (4)相关文化知识 2. 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 (1)汉语技能课:综合技能课(精读课)、专项技能课(听、说、读、写课)。 (2)汉语言知识课: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知识课。 (3)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知识。 三教学大纲 按语言要素: 语法大纲、句型大纲、词汇大纲、汉字大纲 按语言运用:情景大纲、功能大纲、意念大纲等 1等级大纲

15、:汉语水平等级标准 、词汇等级大纲 、汉字等级大纲 、语法等级大纲 2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王还)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1、2)(杨寄洲),含教学大纲、语法大纲、功能大纲、情景大纲、考试大纲、词汇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赵建华 第二节 教学法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二. 对外汉语教学法(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原则: 1教授汉语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汉语交际能力的原则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提倡创造性学习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4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5听、说、读、写全面要求的原则 6汉外对比原则 7循序渐进,提倡“滚雪球”的做法 8直观性原则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 (1)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 (50年代初60年代初)-语法翻译法。 (2)贯彻实践性教学原则(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精讲多练”的实践性教学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