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视野:仁者无敌-亚圣孟子(余秋雨)_第1页
语文视野:仁者无敌-亚圣孟子(余秋雨)_第2页
语文视野:仁者无敌-亚圣孟子(余秋雨)_第3页
语文视野:仁者无敌-亚圣孟子(余秋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4仁者无敌亚圣孟子余秋雨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镵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苏洵过去有一个小孩子,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母亲守节。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孩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将家搬到了街上,离杀猪宰羊的人家很近,这个小孩儿就模仿起做买卖和屠杀的活计。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孩子见了,一一记在心上

2、。母亲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这个小孩子就是先秦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的孟子,这个故事也就是广为传诵的“孟母三迁”。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后来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成为孔门后学。他以孔子为榜样,怀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游历各诸侯国,向统治者宣传他的王道思想、仁政主张。但诸侯为了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采纳法家和兵家的学说,认为孟子过于迂阔,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使得孟轲也像孔子当年一样,四处碰壁,终不得志。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学和着述。他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事,培养了一批着名的学生,如公孙丑、万章、乐正子等。他和学生们一起,将自己的思

3、想言论整理成孟子一书。孟子一书,共7篇,每篇又各分上下,依次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的字,没有特定的含义。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他认为人都有天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人之四端的萌芽,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所在,而恶则是后天受到外界影响才产生的。孟子强调,人们只要自觉努力,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道德完善的圣人;只要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孟子形成了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命题,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修养方面,孟子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精神,明确提

4、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要“舍生取义”,还提出了要养浩然之气,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自觉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等极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有因于此,孟子的文章也气势雄伟宏大,感情真挚热烈,长于说理和论辩,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为后人所推崇。孟子行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势”,由于孟子善辩,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常常将对方逼问得“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词锋犀利,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义正言辞、大气磅礴;论证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直达主题,如告子上中

5、的“鱼与熊掌不能得兼”一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鸦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读来觉文气如飞瀑一般,直落而下,不可中断。而析理,又似剥笋,层层深入,直至中心。孟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一节中,针对梁惠王提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以“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为喻,问“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惠王答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实际上是批评梁惠王在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同其他统治者立场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别的统治者那么残暴罢了。这其中也用了欲擒故纵、请君入瓮的手法,引梁惠王上钩,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此外还有“拔苗助长”、“缘木求鱼”、“一曝十寒”等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孟子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