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_第1页
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_第2页
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_第3页
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_第4页
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注意第四章注意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算完,他不知不觉地追在黑板后面计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马车车厢的后背。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第二章 注 意Attention主要解决的问题注意的概述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二章 注 意Attention一、注意的概述 1、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

2、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 集中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一、注意的概述 指向性和集中性人在某瞬间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另一些对象,这就是指向性。当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这就是集中性。指向性和集中性人在某瞬间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另一些 古时候有一个人酷爱书法,传说有一次书童唤他吃饭,可是几次都没有唤动,那书童干脆将一盘大馍和一碟蘸馍吃的蒜泥端到他的写字台上,又催他吃。而他是越写越过瘾,嘴上嗯嗯地答应着书童,手仍然挥毫不停,书童无奈,只好禀告夫人。夫人来

3、到书房,只见他站在那里,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抓着大馍,蘸着墨汁,吃得津津有味,还连连称赞夫人的厨艺:“好吃,好吃!” 他就是晋代的“书圣”王羲之。香喷喷的大馍蘸墨 古时候有一个人酷爱书法,传说有一次书童唤他吃2、注意的功能首先,注意具有选择功能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其次,注意具有保持功能 注意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的对象上,直到活动达到目的为止 第三,注意具有调节控制的功能 在注意状态下我们可以完成对自己行为和活动的调节和监督2、注意的功能首先,注意具有选择功能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3、注意的外部表现首先,感官的适应性运动 “举目凝视”“侧耳倾听” “

4、低头沉思”“仰头遐想”其次,多余动作停止 “一动不动”第三,呼吸的变化 “屏息”3、注意的外部表现首先,感官的适应性运动注意的生理机制一、脑干上部组织与中脑网状结构觉醒二、边缘叶与大脑额叶-选择性注意边缘叶的海马-过滤的作用额叶-集中注意与主动注意注意的生理机制一、脑干上部组织与中脑网状结构觉醒注意的理论一、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年英国心理学家布洛特本德的实验:在一项实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不同的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从非追随耳所获得的信息)中发现,被试对追随耳加工注意,得到信息多,从非追随耳得到信息很少。(Broadbent)根据这一发现及自己的研究,在其知觉和交往

5、一书中提出了用过滤器理论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该学说认为注意是一个类似狭长瓶颈口的过滤器。每只耳朵是一个通道,过滤器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过滤器”是按“全或无”的加工原则,使信息通过或者不能通过的选择机制。注意的理论一、注意的过滤器理论鸡尾酒效应鸡尾酒效应在声学中是指人耳的掩蔽效应。在鸡尾酒会嘈杂的人群中,两人可以顺利交谈,尽管周围噪声很大,但两人耳中听到的是对方的说话声,你们似乎听不到谈话内容以外的各种噪音。因为你们已经把各自的关注重点放在谈话主题上了。 鸡尾酒效应鸡尾酒效应在声学中是指人耳的掩蔽效应。在鸡尾酒(二)注意的衰减理论格雷(.,)在双耳实验中(左耳呈现:ob;右耳呈现:

6、),无论哪个作追随耳,其报告的结果是,这一结果表明,非追随耳仍被注意,其信息受到加工。于是,特瑞斯曼(Treisman,1964)提出了衰减器学说。该学说是一种双(多)通道理论。这一学说则认为被拒绝的信息并不是完全被阻断,只是次要的信息被衰减,而重要的东西则能通过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 (二)注意的衰减理论格雷(.,)在双三、中枢能量理论(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作资源的应用,认为对输入进行操作的认知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认知资源,那么注意就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从事操作的认知资源的有限数量所决定的。资源有限过程(注意的资源

7、是有限)材料有限过程(材料的优劣)三、中枢能量理论(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作资源的二、注意的种类分类标准:有无目的,有无意志努力三大类型: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二、注意的种类分类标准:有无目的,有无意志努力 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看完97539753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呈现的图形

8、都有哪些形状?97539753无意注意定义: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应用:建筑、装潢、广告、服装、玩具设计等。无意注意定义:(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尽量消除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的干扰其次,充分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尽量消除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的干扰有意注意定义: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规律: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语言被纳入到心理活动后的结果,是由语词意识支配的。有意注意受以下因素影响: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对活动的兴趣和认识,人

9、的知识经验,活动的组织,人的性格和意志品质等。应用:教育有意注意定义:2.影响有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或如何保持)(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任务明确,有助与保持有意注意。(2)兴趣特点、间接兴趣:利用间接兴趣。(3)活动的组织性:A:提醒自己注意;B:提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C智力活动和外部操纵活动相结合。(4)过去的经验: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事物,更易维持对它的注意。(5)人格特征:顽强的人、意志坚强的人会更 容易克服困难,维持自己的有意注意。2.影响有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或如何保持)如何保持有意注意?1、消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3、培养间接兴趣4、发展自我控制力如何保

10、持有意注意?1、消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有意后注意定义:有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的预定目的的并与活动任务相联系,但并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它兼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方面的某些特点。如:打毛衣有意后注意定义: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一瞬间内(通常指十分之一秒)能清楚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1、注意的广度 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影响因素:其一、知觉对象的特点一般来说,被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上越有规律,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11、注意的广度就越大。其二、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其三、受到活动任务的影响一般来说,活动任务越多,注意范围就越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影响因素:公共课心理学-第四章注意课件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它是注意在时间上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稳定性 注意指向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稳定性 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事物向里面,还是向外面?向里面,还是向外面?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影响因素:一、客体方面的特点,内容丰富新颖而又富于变化的对象,注意容易稳定,反之,容易分散。二、主体方面的特点,个人的

12、身体状况以及他对客体的兴趣和态度等。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影响因素: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小 资 料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北齐刘昼“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波尔哈姆一边口诵诗歌,一边手写另一诗歌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 对于人的实 践活动是必 要的,也是 可能的。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注意分配的

13、条件:首先、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而其余的活动非常熟悉,能打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程度,这是注意分配的首要条件。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要相互联系、能够成一个完成的动作系统,有利于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注意分配的条件: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依赖于原来注意的强度。还依赖于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注意的转移和分散的区别注意的转移和分散不同:前者是在实际需要的时候,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是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这是注意的积极品质。后者是在注意需要稳定的时候,受无关刺激的干扰,随意的转变注意对象,这是注意的消极品质。注意的转移和分散的区别注意的转移和分散不同: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课堂上注意力涣散的表现1、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