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二物理教案大全5篇 假如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与起点相比,它少了大量的激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大量的掌声、加油声。白话文的我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二物理教案大全最新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共享出去。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的磁场,理解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磁导率等概念。 2、理解磁场的几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把握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边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4、培养学生关注细节,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
2、磁场强度的概念。 2、电流的磁效应及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利用课堂试验对磁体的磁场、通电导体的磁场进行演示、讲解。 学时安排 1、导入和试验演示20分钟。 2、奥斯特的故事引出电流的磁效应20分钟。 3、磁场的基本物理量30。 4、总结和习题练习10分钟。 课外作业 结合本节课知识,搜集生活中电流磁效应的具体实例并进行共享。 教学过程 任务引入: 1、初中咱们学过磁,大家回忆一下,磁体分几个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什么样的? 2、磁极之间不接触而会有作用力,他们之间通过什么发生作用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不解。 试验演示: 通电导线周边的小
3、磁针发生偏转。 分析: 在磁体或通电导体的周边存在着磁场,磁场使得磁极间没有接触却有相互作用力。试验中,小磁针在不同位置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说明不同的位置磁场的强弱不同。 基本概念: 1、磁体与磁极 某些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的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2、磁场与磁力线 磁体两端磁性的区域叫做磁极。 磁力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磁力线是互不交错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指向S级,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极指向;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力线越密集,表示该处磁场越强,磁力线越稀疏,表
4、示该处磁场越弱。 3、电流产生的磁场(由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故事引入) 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直导体,让伸直的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其余四指所环绕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的方向。 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力线方向(即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 磁场相关物理量 1、磁通 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力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用字母表示,单位为特斯拉(T)。 3、磁导率 磁导率是表示介质对磁场影响程度的一个物理量,=410-7H/m。
5、 把任一物质的磁导率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表示,单位为安每米(A/m)。 磁场强度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及线圈的几何尺寸有关,而与媒介质的磁导率无关。 任务小结 1、回想本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 2、通过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课后作业 1、“磁力线始于N极,终究S极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磁通与“磁感应强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3、磁力线的特点有哪些? 高中物理教案 篇二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视外形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确切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v与t比。 2、运用一般
6、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细心,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醒,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
7、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一致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一致,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
8、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围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
9、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六、热力学定律 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确切,收入支出来理解。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其次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高中物理教案 篇三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把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加强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1、
10、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操纵变量法以及试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重视物理表象的形成;认真感悟科学摸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摸索未知规律的过程,把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试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
11、么样的关系是不明了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单的演示试验,让学生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与学生一道探讨试验方案,确定试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试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试验结论并深入探讨,最终简单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流程:(略) 6、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演示试验:变形的乒乓球在热水里恢复原状 乒乓球里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就随着增大,同时体积增大而恢复原状。由此知道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之间有相互制约的
12、关系。本章我们研究气体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气体来说,压强、体积、温度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中阶段寻常就用压强、体积、温度描述气体的状态,叫做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三个状态参量都不变时,我们就说气体处于某一确定的状态;当一个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气体发生了状态变化。这一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 出示课题:第八章气体 师问:同时研究三个及三个以上物理量的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请举例说明。 生:操纵变量法 譬如要研究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温度不变,再如要研究气体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保
13、持质量和体积不变。 师:我们这节课首先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变化关系。 我们把温度和质量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叫做等温变化。 高中物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 (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像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
14、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 (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单性和普适性,领会物理学的幽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计算天体的质量 1、基本知识 (1)地球质量的计算 依据: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结论: 只要知道g、R的值,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太阳质量的计算 依据: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结论:
15、 只要知道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T和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质量。 2、思考判断 (1)地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就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2)绕行星匀速转动的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利用地球绕太阳转动,可求地球的质量。() 3、探究交流 若已知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T和半径r,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吗?能否求出月球的质量呢? 能求出地球的质量。利用 为中心天体的质量。做圆周运动的月球的质量m在等式中已消掉,所以根据月球的周期T、公转半径r,无法计算月球的质量。 二、发现未知天体 1、基本知识 (1)海王星的发现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
16、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加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2)其他天体的发现 近100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又发现了冥王星、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 2、思考判断 (1)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说明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太阳系内的正确性。() (2)科学家在观测双星系统时,同样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分析。() 3、探究交流 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飞船进行舱外活动时,要分析其运动状态,牛顿定律还适用吗? 适用。牛顿将牛顿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综合,成功分析了天体运动问题。牛顿定律对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以及天体的运动都是适用的。 三、
17、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是什么? 2、有了天体的质量,求密度还需什么物理量? 3、求天体质量常有哪些方法?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 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其他天体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利用此关系建立方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2、计算天体的质量 下面以地球质量的计算为例,介绍几种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 (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2)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其次定律,得 (3
18、)若已知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和运行周期T,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其次定律,得 (4)若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根据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得 解得地球质量为 3、计算天体的密度 若天体的半径为R,则天体的密度 误区警示 1、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注意方法的拓展应用。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 2、要注意R、r的区分。R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以地球为例,若绕近地轨道运行,则有R=r. 例:要计算地球的质量,除已知的一些常数外还需知道某些数据,现给出以下各组数据,可以计算出
19、地球质量的有哪些?() A.已知地球半径R 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 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 D.已知地球公转的周期T及运转半径r ABC 归纳总结:求解天体质量的技巧 天体的质量计算是依据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列出有关方程求解的,因此解题时首先应明确其轨道半径,再根据其他已知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 四、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 1、常用来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 2、分析天体运动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3、描述天体的运动问题,有哪些主要的公式? 1、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
20、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研究天体时可建立基本关系式: 2、四个重要结论 设质量为m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M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以上结论可总结为“越远越慢,越远越小。 误区警示 1、由以上分析可知,卫星的an、v、T与行星或卫星的质量无关,仅由被环绕的天体的质量M和轨道半径r决定。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自转一周是24小时,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 例:)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
21、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480(1),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一致,“55Cancri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Cancrie与地球的() B 归纳总结:解决天体运动的关键点 解决该类问题要紧扣两点:一是紧扣一个物理模型:就是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二是紧扣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即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还要记住一个结论:在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四个物理量中,只有周期的值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增大,其余的三个都随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减小 五、双星问题的分析方法 例: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
22、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归纳总结:双星系统的特点 1、双星绕它们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需要的向心力; 3、双星系统中每颗星的角速度相等; 4、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 篇五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把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库仑扭称
23、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测现象、分析结果及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 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 2、库仑定律的应用。 库仑定律的试验验证过程。 试验探究法、交流探讨法。 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
24、定的认识。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其次节库仑定律的学习。 库仑定律的发现 活动一:思考与猜想 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因此,我们应当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外形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寻觅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 早在300多年以前,宏伟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矩,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 (问题1)大家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在静电学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带电体是球体。 (问题2)带电体间的作用力(静电
25、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定性探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试验说明: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电荷量q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 (提醒)我们的研究到这里是否可以终止了?为什么? 这只是定性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入得到更确切的定量关系。 (问题3)静电力F与r,q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你觉得哪种可能更大?为什么?(引导学生与万有引力类比) 活动二:设计与验证 试验方法 (问题4)研究F与r、q的定量关系应当采用什么方法? 操纵变量法(1)保持q不变,验证F与r2的反比关系; (2)保持r不变,验证F与q的正比关系。 试验可行性探讨。 困难
26、一:F的测量(在这里F是一个很小的力,不能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对F大小的间接测量吗?) 困难二:q的测量(我们现在并不知道确切测定带电小球所带的电量的方法,要研究F与q的定量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思维启发)有这样一个事实:两个一致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相互接触后,它们对相隔同样距离的第三个带电小球的作用力相等。 这说明白什么?(说明球接触后等分了电荷) (追问)现在,你有什么想法了吗? 试验具体操作定量验证 试验结论: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得出库仑定律同学们,我们一起用了大约20分钟得到的这个结论,其实在物理学发展,数位宏伟的科学家用了近30年的时间得到的并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的名字来命名的库仑定律。 启示一:类比猜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公司采购的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家庭房屋装修协议书
- 小学青春期教育
- 二零二五股权认购协议书
- 二零二五工程售后服务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全新委托招聘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项目合作保密协议
- 竞聘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员
- 眼底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总结农业经理人考试的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季度物业工作总结
- 2024全球感染预防与控制报告
- 第二单元+新音乐启蒙+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必修音乐鉴赏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标准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课件
- 2025年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未来展望
- 2025年元明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艺术色彩解读
- 冲压生产管理流程
- 体育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