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节能性分析_第1页
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节能性分析_第2页
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节能性分析_第3页
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节能性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节能性分析摘 要:分析介绍了分布式开式水系统和闭式水系统的动力系统的不同,以某再生水热泵系统为例,对该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源水输配系统进展了分析,经过水力计算得到采用分布式动力系统的输送能耗比传统的动力集中式系统的能耗低8.7%,节能效果显著,经过计算可知开式分布式系统相比于动力集中式系统仍然具有节能性。关键词:开式源水输配系统;分布式动力系统;节能引言随着热泵技术的开展进步以及逐渐增加的环境压力,利用热泵实现对江、河、湖水以及再生水等低品质的能源进展回收利用的区域供热供冷有了较大规模的开展。低位热能的提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闭式间接利用系统,在源水处设板式换热机组,就近将

2、低位热能提取;另一种是开式直接利用式,将源水输送到热用户处水源热泵机组中进展换热。相比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再生水等低位热源的可利用温差较小,常规的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进出水温差为81,为了实现区域供热,源水的流量通常比较大。取水点至热用户的高差一般只有几米,由高差引起的两种系统形式的能耗差异不大,而闭式系统既增加了初投资又增加了换热的热损失,因此对于水质相对清洁的水体宜采用开式系统。供热系统主要由热源、输配管网、末端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管网输配系统是决定系统节能与否的关键,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管网输配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将决定着整个供热系统的能耗程度,对于区域规模的水源热泵系统来说

3、源水输配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1 开式分布式水系统源水输送采用分布式动力系统,即在水源点设源水提升泵站,抑制源水去程到最不利点的阻力损失,在各用户处的热泵站内设一次侧加压泵,抑制水泵站内及回程的阻力。首站源水提升泵和各用户侧加压泵均宜采用变频控制,前者是为了适应每年系统总用水量的变化,后者是为了适应每个采暖期内末端负荷的变化而引起的再生水量的小幅变化。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与闭式循环的分布式变频系统不同,前者必须保证再生水能被输送到最远端,保证管道内充满水,因此开式系统的“零压差点必须取在系统的最不利点。在末端负荷较低的前几年,首站的再生水提升泵可以满足最不利用户的资用压头,各个用户侧变频

4、加压泵不需要开启,属于集中式动力系统。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个别较远端的热用户需要开启一次侧提升泵,来满足热泵机组的需求。图1是几种不同形式的动力配置示意图。比较常用的是图d所示的构造形式,王红霞2等人将主循环泵、沿途加压泵、用户侧变频加压泵三种功能的动力系统灵敏组合,给出六种不同的方案,六种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案的节电率均为33.75%,六种方案的设计均是按照热源、热网、用户的阻力和资用压头的情况提供动力,没有剩余压头,因此能到达一样的节能效果。然而理想的模型系统付诸理论必须满足工程应用的可及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分布式动力系统由多泵组合实现,需要准确的计算流量、扬程以及控制。2 开式系统

5、水泵扬程确实定动力分散系统中通常不设调节阀,节省了由于节流阀造成的能量损失,文献3,4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分散式动力系统的节能性,且系统越大节能性越明显。然而在应用推广方面并不乐观,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对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问题,动力分散系统中的水泵,包括主循环泵、支线泵等都是互相协同并且水力关联的,要使得管路中的流量分布到达设计工况,必须正确确定系统中各个泵的扬程。开式系统主循环水泵的扬程H包括源水去程的流动阻力和进出口高差形成的静水压力,如公式1式所示:而各个热泵站内的分布式水泵抑制站内的阻力损失和源水回程的阻力损失。3 工程案例分析设循环泵效率均为70%,其轴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E-系统总的

6、输送功率,kW;Q-循环泵的流量,t/h;H-水泵扬程,m;-循环泵效率,定为70%。对于区域规模的供热系统,末端的热用户通常是10万以上的一个小区,对于水源地附近的热用户通常建立进度不一,各个热用户的同时使用系数较小,与传统动力集中的系统形式相比较,采用动力分布式系统更灵敏,首站泵站的规模可以根据末端的需求逐渐投入建立,住循环泵和分布式泵均采用变频控制,在投入使用的前几年负荷较低时采用变频可以降低启动及运行电流,降低运行费用,随着负荷的增加最终首站到达满负荷。4 完毕语为了适应区域规模的再生能源热泵供热系统,源水的输配采用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不仅降低了主管网内的压力,而且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与传统的系统相比输配能耗减少了8.7%,而且满足了末端负荷不同时存在的特点,降低了首站的初投资。根据末端热用户的工程进度情况,再生能源系统采用开式分布式动力系统较为合理。参考文献2王红霞,石兆玉,李德英.分布式变频供热输配系统的应用研究J.区域供热,20221:31-38.3狄洪发,袁涛.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在供热中的节能分析J.暖通空调,20222:90-93.4符永正,吴克启,蔡亚桥.常规水系统的阀门能耗及动力分散系统的构造和应用J.暖通空调,20229:6-10.5姚东文,邱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