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13第五章 第7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课件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13第五章 第7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课件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13第五章 第7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课件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13第五章 第7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课件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13第五章 第7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内脏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exterior)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interior)感觉纤维:把各种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传向中枢.(enter)运动纤维:则把中枢的冲动传向周围各效应器.(out)机体内控制内脏器官运动的神经系统称为内脏运动神经(又称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两种。内脏运动:心肌平滑肌:胸腔脏器腹腔脏器腺体 血管 立毛肌支配内脏运动的神经系统包括:1)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低级中枢:脊髓灰质侧角T112、L1-3(第一级神

2、经元)交感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交感神经走行节前纤维: 脊髓灰质中间外侧核 前根 脊神经干 白交通支 交感干终于相应椎旁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交换神经元穿过椎旁神经节后终于椎前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发自椎旁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 随脊神经分布于全身血管、汗腺、立毛肌。攀附动脉走行,形成丛,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直接分布于器官。3 白交通支:节前纤维 5 灰交通支: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的分布特点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3、。神经节前纤维往往和多个交感神经节内的几十个节后神经元发生接替,所以一根节前纤维兴奋时,可引起广泛的节后神经元兴奋。 2)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1. 低级中枢(第一级神经元) 颅部: 动眼神经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骶部: 骶髓24骶副交感核2副交感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头部: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位于心丛、肺丛、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内的神经节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神经节等副交感神经走行及分布(了解 ) 动眼神经副核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岩大神经动眼神经面神经翼腭神经节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鼓 索 上泌涎核泪腺等下泌涎

4、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岩小神经腮腺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器官旁神经节壁内神经节胸腔脏器腹腔脏器(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骶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器官旁神经节壁内神经节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及盆腔器官2.内脏运动神经的机能特点1)双重神经支配 二者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不同。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能量储备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所以称这一活动系统为迷走胰岛素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能量动员系统 。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故称这一活动系统为交感肾上腺素系

5、统。2)内脏运动神经中枢具有紧张性活动 3)内脏运动神经的外周作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 4)内脏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5)内脏运动神经主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6)内脏运动神经的递质及其受体 6)内脏运动神经的递质及其受体 内脏运动神经信息是通过突触进行递质和受体传递实现的。主要的递质有2种,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E)嘌呤能或肽能纤维(少量) (一)胆碱受体 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能与乙酰胆碱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的特殊蛋白质。分为: 1、 M受体(muscarine,毒蕈碱性受体 ) 2 N受体(nicotine烟碱性受体 ) 1 毒蕈碱性受体 (M受体) M型受体心肌细胞活动、心率

6、、心收 缩力 胃肠平滑肌细胞活动、蠕动 、分泌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 )使用阿托品后为什么会出现心率加快、口干和出汗抑制现象(bellayache654- 2烟碱性受体 (N受体)受体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 分两类N1受体:位于植物性神经节中的突触后膜和中枢神经系统。N2受体:存在于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上。N1受体阻断剂:咪芬(米塞芬)。N2(和N1)受体阻断剂:筒箭毒碱 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及作用 受 体 部位及主要作用 阻断剂 胆碱受体 M受体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阿托品 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 汗腺分泌增多,骨骼肌血管舒张 N受体 N1受体 自主神经节神经元兴

7、奋 米塞芬 N2受体 骨骼肌终板膜兴奋 筒箭毒碱 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 大多数内脏平滑肌、腺体兴奋 酚妥拉明 受体 1受体 心肌兴奋 阿替洛尔 2受体 平滑肌抑制 丁氧胺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一)脊髓对内脏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某些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如血管张力、排尿、排便、发汗和勃起反射等。(二)脑干对内脏运动的调节延髓:活命中枢。呼吸、心血管、胃肠运动、消化腺分泌的中枢所在部位。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脑桥:角膜反射中枢 (三)下丘脑对内脏运动的调节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主要功能有: 1对摄食行为的调节 有摄食中枢和饱中枢。 2对水平衡的调节 包括摄水与排水两方

8、面的调节。 3对体温的调节。 有体温调节中枢 4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5对腺垂体及其它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6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四)大脑皮层对内脏运动的调节与内脏活动关系密切的皮层结构,是边缘系统和新皮层的某些区域。边缘系统:“内脏脑”,是内脏活动的重要中枢。另外,边缘系统还和人的学习记忆、觉醒睡眠有关系。第八节 脑的高级机能高级功能是指学习、记忆、思维、逻辑推理、判断、语言、运用文字以及其它认知活动等。一、学习和记忆(learning and memory )学习: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 联合型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记忆:为感

9、觉性记忆 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一)非联合型学习: 习惯化 (children)敏感化(二)联合型学习 (有“甲”就有“乙”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三)记忆 二、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分为自发脑电活动诱发电位。自发脑电波的波形 波:频率为813Hz,幅度为20100 v 波:频率为1430Hz,幅度为520 v 波:频率为47Hz,幅度为100150 v 波:频率为0.53Hz,幅度为20200 v脑电波的形成机制:由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上传的节律性兴奋,到达皮层后,引起大量神经元同时发生突触

10、后电位。三、觉醒与睡眠(一)觉醒 觉醒状态是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睡眠的时相及其生理机能的变化 1)慢波睡眠垂体前叶生长素的分泌明显增多,有利于促进生长和 体力的恢复。2)快波睡眠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增进记忆和促进精力恢复有关。3)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的相互转化由浅睡(慢波睡眠)深睡(快波睡眠)浅睡。每晚可重复45次的周期性过程睡眠的两种时相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快波睡眠)兴奋部位相关递质睡眠特点脑干中缝核5-HT脑干中缝核尾端-蓝斑中、后部5-HT、NE、AChEEG为高振幅快波;感觉、呼吸、Bp、心率、代谢率,肌紧张减退;不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唤醒阈低,且主

11、诉做梦者少。EEG为低振幅快波;感觉和肌紧张 ,阵发性呼吸不规则和肢体抽动;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唤醒阈高,且主诉做梦者多。 睡眠不是脑活动的简单抑制,而是一个主动过程。目前认为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其上行通路(上行抑制系统)作用于大脑皮层,与脑干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睡眠的机制: 四、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 (一)人类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语言活动的中枢主要集中在一侧大脑半球,此称为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临床实践证明,习惯用右手的人(右利者),其优势半球在左侧;对于左利者,其优势半球可以是任何一侧。然而,目前较多的临床与研究结果证实了完整的语言活动是由大脑两个半球的协同功能共同完成的,额叶是大脑语言功能整合的关键脑区。大脑左半球的优势功能有字词识别、语音、语言、复杂随意运动和计算能力。右半球的优势则表现在复杂图形、形状与面孔识别、环境声音与音乐、触觉、方向以及心理旋转。 衰老时脑的变化 1脑重量减轻 70岁的老年人,脑的重量只有年轻时的95;80岁时只有90;到90岁时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