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卷_第1页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卷_第2页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卷_第3页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卷_第4页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李同学去四川旅游发现景点二王庙。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齐建武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6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是因为()A 攻克巴蜀,开疆拓土 B 安抚四川地区少数民族C 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 D 兴修水利工程,造福人民2.在一个考古现场发掘出一些青铜器,专家推断这些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制品。它们应该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B 夏朝C 商朝D 西周3.商的统治被推翻,商朝灭亡的重要战役是( )A 涿鹿之战B 牧野之战C 巨鹿

2、之战D 桂陵之战4.商周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是()A 青铜制造业B 陶瓷业C 玉器制造业D 纺织业5.下框中的语句出自于( )A 韩非子B 老子C 孔子D 孟子6.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 赵B 楚C 晋D 秦7.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 新旧制度更替B 战争频繁C 诸侯争霸D 百家争鸣8.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 盘庚迁殷B 牧野之战C 周初分封D 国人暴动9.“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A 国人暴动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 实行分封制D 盘庚迁都10.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

3、仁”的思想来自于( )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11.战国策秦策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下列工程对天府之国美誉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A 灵渠B 白渠C 都江堰D 长城12.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大篆13.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 )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等级制14.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做大臣的商的国君是( )A 桀B 汤C 盘庚D 纣15.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主要表现不包括( )A 青铜业、冶铁业等有所发展 B 手工

4、业的规模不断扩大C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D 纸质货币被更多地使用16.“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为A 天子对地方严格控制 B 天子的地位下降,依赖诸侯国的支持C 至高无上,独揽大权 D 昏庸无能,实行暴政17.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A 礼义教化B 甲骨文的出现C 百家争鸣D 私学的出现18.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 迁都洛阳B 重农抑商C 奖励军功D 严明法令19.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中国的道德经是世

5、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记载的是谁的言论( )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老子20.下列奴隶制国家的国王中,第一个通过世袭制即位的是:A 禹B 启C 汤D 周武王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朝代歌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史记周本记材料三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请回答:(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2)材料二涉及了

6、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几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22.阅读下图:请回答:(1)你知道这两件青铜器的名称吗?(2)它们反映了哪个朝代、哪个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3)图一中文物的历史地位怎样?(4)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业有何突出特点?(5)西周青铜器铸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2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成为推动历史

7、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材料三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你阅读材料一说出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写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国的国家名称。(3)阅读材料三,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内容。(4)依据材料四,你能概括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吗?24.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8、(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什么时期?(2)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什么材料上?有何特点?(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不同的学术流派,比如道家、墨家、法家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庄子属于哪个学派? 墨子的主张是什么?(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著

9、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4)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分别站在法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场。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四川”,“李冰父子”,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注重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得四川成都从而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10、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到夏朝逐渐增多,商周时期是青铜文明繁荣时期,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在A项之后出现,故选A。点睛:解题时可通过分析青铜器出现和发展历程,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判断。3.【答案】B【解析】商的统治被推翻,商朝灭亡的重要战役是牧野之战,故选B。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商周时期的手工业部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到了商代后期,青铜制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制造出大型器物。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5.【答案】C【解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

11、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又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创办私学,广收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求学生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便“温故而知新”。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6.【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经过争霸,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答案选C。7.【答案】A【解析】

12、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战国时期,铁农具大量使用,牛耕进一步推广,说明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因此,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的统治,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故答案为A。8.【答案】B【解析】盘庚迁殷以后,商朝不断强大。周初分封,由“周初”可知,西周刚建立时,为巩固统治而实行分封制。国人暴动,虽赶走周厉王,但西周并未灭亡。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时的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商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9.【答案

13、】A【解析】本题强调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有国人暴动符合题意。10.【答案】B【解析】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亚圣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等,这些都体现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11.【答案】C【解析】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

14、称。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A项符合题意;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为金文;小篆是秦统一六国文字后的通用文字;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3.【答案】C【解析】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答案选C。14.【答案】B【解析】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个王,盘庚最大的贡献是盘庚迁殷,商纣是商朝有名的暴君,在汤在位时期,任用了有才干的大臣,所以答案是B。1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在手工业上是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和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表现在商业

15、上是商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故ABC说法正确,纸币到北宋时期才出现,D项说法错误。故选D。16.【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为天子的地位下降,依赖诸侯国的支持。故选B。17.【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

16、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选C。18.【答案】A【解析】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严明法令均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故选A。19.【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故选D项。20.【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21.【答案】(1)禹。纣。(2)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3

17、)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解析】(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者是禹。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是纣。(2)由材料二中的“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等信息可以知道这是在讲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分封制下,周王将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受封者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派兵随从打仗等。主要目的是为统治的巩固。(3)根据材料三中的“管仲相桓公”可以知道这是反映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的,所以应该是齐桓公。其他的春秋五霸的霸主还有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只要回答出其中的一个即可。22.【答案】(1)图一是司母戊鼎;图二是四羊方尊。(2)

18、商朝;青铜铸造业。(3)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4)特点: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迅速发展,分工细,技术高超。【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图一为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图二为四羊方尊。(2)根据所学可知,图一图二商朝青铜器代表作品,体现了我国商朝青铜铸造工艺的高潮。(3)根据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4)根据所学可知,商朝青铜铸造业呈现出三大特点,即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总的来说体现了商朝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5)西周青铜器更加丰富,种类、功能

19、逐渐有食器发展到礼器。其中原因是西周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迅速发展,分工细,技术高超。23.【答案】(1) 管仲;召集诸侯会盟(2)秦国(3)建立县制;奖励生产(耕织或耕战)。(4)改变旧的风俗;民富、国强;百姓乐意为国家出力;诸侯归附;疆域扩大;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等。【解析】(1)齐国在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终于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2)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进行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因此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材料三体现了奖励耕战和建立县制这两项内容。(4)从材料四可看出,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改变旧的风俗,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