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编制方法_第1页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编制方法_第2页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编制方法_第3页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编制方法_第4页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编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图件编制2022/10/14提 纲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类型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编制内容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编制要求四、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要求1. 我国目前涉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岩石土碎屑斜坡地质灾害类型示意图(据许强)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岩溶塌陷、矿山环境等。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类型据彭建兵2.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拟解决的问题(1)基础地质环境条件与孕灾背景-综合工程地质图(基础性)(2)某一地区滑坡发育特征?-滑坡编录(Landslide Inventory);(3)什么地方易发生滑坡(空间)?-易发性(Susceptibility);(4)可能发

2、生滑坡的规模、速度及潜在破坏范围多大(强度)?-产出特征(Run-out);-加强滑坡机理与成灾模式研究(5)特定时间段内某一地点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滑坡的概率?-危险性(Hazard);(6)受灾对象(承灾体-Element at risk)在遭受特定规模滑坡时的破坏程度?-易损性(Vulnerability);(7)某一滑坡发生时导致了多大的损失?-后果(Consequences)(8)某一时间段内特定滑坡发生的期望损失?-特定风险(Specific Risk)(9)某一地区由于滑坡发生的期望损失之和?-总风险(Risk)3. XX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图件系列序号单元附 件 名 称调查

3、勘查必须推荐必须推荐11:5万国际标准图幅(册)XX(图幅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实际材料图(1:5万) 2XX(图幅号)综合工程地质图(1:5万) 3XX(图幅号)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4XX(图幅号)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1:5万) 5重点调查区灾害地质图(1:1万)6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系(1:1万)7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系(1:1万)8勘察点大比例工程地质测绘图(1:2000)9重大地质灾害勘查平面图和剖面图(1:500-1:2000)10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11流域XX流域综合工程地质图(1:10万1:25万)12XX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图13XX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

4、度分区图14XX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15XX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6重要原始数据相关的图件地质灾害调查照片集17钻孔柱状图 18探槽、平洞、竖井展示图 19岩、土、水样品试验分析数据图表 20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及图件 21其他相关图件 2022/10/14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图件编制内容2.1 实际材料图2.2 综合工程地质图2.3 地质灾害分布图2.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2.5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2.6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 2.1 实际材料图投入的实际材料、完成的地质工作的展示,成果质量评定的关键依据。(1)主图内容突出不同层次工作程度(重点调查区、勘察区、一般调查区)-层次分

5、明、重点突出、目的性明确。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类型、分辨率、时相;不同分辨率DEM数据覆盖范围示意图及原始数据;野外调查点、测绘剖面空间分布及相应的原始数据资料(野簿、调查表格的扫描PDF文件、照片等); 主要工作实物工作量(工程地质钻探、山地工程等)的位置及相应的原始数据资料记录(PDF文件); 岩土、水样品位置及原始数据资料等; 专项调查研究工作的位置及相应的原始数据资料; 其他来源数据资料(收集的钻探、物探、工勘报告等)。2022/10/14(2)镶图内容: 工作区索引 工作程度(3)镶表内容: 工作量统计表野外实际材料图及原始资料数据库原始资料信息化要求建立野外观测点物理图层,必须具

6、有野外编号、统一编号、坐标、类别等属性信息,并建立与野外数据表、野簿等扫描件(pdf、照片等)的链接;不同精度类型的遥感影像、DEM数据需在空间上配准,并分别提交按标准分幅的原始数据及元数据;实物工作量及其他数据均建立统一编号、坐标位置、原始资料数据等。主要实物工作量的原始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与质量控制体系是图件数据库质量检查的重点。宝鸡市区北坡滑坡调查主要实物工作量分布图刘家泉滑坡工程钻探编录图刘家泉滑坡高密度电法联合剖面2022/10/1415万一般调查区11万重点调查区主要实物工作量表某滑坡DOM影像图某滑坡勘查工作布置图实际材料图的主要内容2.2 综合工程地质图反映调查区内工程地质

7、条件,认识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基础性(1)主图基本内容 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强度+结构+建造),土体工程地质分类+第四系成因类型代号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地貌单元与成因类型划分; 地层组合及斜坡结构类型; 地质构造、地震火山活动与地震动区划图; 2022/10/14外动力地质现象及其他要素(广义地质灾害);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泉、湿地、浅层地下水埋藏界线及深度、地下水类型等),覆被与土地利用类型、人类工程活动(采矿、工程加载、切坡、水事活动)等数据。(3)镶图基本内容 岩土体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岩石干抗压强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岩体质量参数等;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剖面

8、图; 构造纲要图; 坡度分区图; 地貌分区图; 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22/10/14(4)镶表基本内容 岩土体类型特征表 工程地质分区表 主要褶皱断裂一览表综合工程地质图的主要内容及要素(1990年,任国林等,中国工程地质图 )流域地质灾害灾害调查评价的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宜围绕外动力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调查为重点,加强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以及诱发条件的调查与填图。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岩石地层单元;岩石性质说明;岩体结构特征;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质量系数;物理力学特性工程地质岩组分类;特殊岩、土体;影响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的沟谷

9、断面工程地质测绘长寿沟滑坡分布与工程地质剖面图活动构造与地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宝鸡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震中活动构造:活动断裂、活动盆地、活动褶皱、活动火山及被它们围限的地壳块体;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地震断层、地震烈度区划、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现今地壳运动方式及速率;区域主要地应力方向及原地应力值;.综合工程地质图总体布局(1:5万标准图幅)(参考标准1:5万水文地质、基础地质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工程地质图I48E004006(和政县)综合工程地质图综合柱状图接图表图例工程地质剖面图镶图责任签2.3 地质灾害分布图确定地质灾害类型、数量、位置、稳定性等,基础性、专业性(1)主图内容 简化基

10、础地理底图,25m分辨率地形阴影; 用点、线、面表征不同类型崩塌、滑坡及隐患点要素,如滑坡后壁、边界、堆积体、滑动方向等及属性数据库;2022/10/14 泥石流沟及隐患应划分明确的汇水面积、物源区及堆积区(可利用DEM采用流域划分程序确定); 地面沉降应采用年平均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栅格数据或等值线表征,以及反映地面沉降程度的建筑地基沉陷、井管突起等现象。 地裂缝应采用线表示,并标明长度、活动速率; 主要活动断裂及历史地震震中、历史地震地质灾害; 广义地质灾害及其他要素。2022/10/14(2)镶图基本内容 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单独分布的简图; 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图; 典型灾害体平、剖面图; 反映

11、地形地貌分区或其他工程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影响的专题图。(3)说明表基本内容 反映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危害、稳定性评价等成果的文字说明或重要数据表。线要素滑动路径裂缝断裂等 面状要素滑坡体堆积体基岩点要素小型滑坡点地质灾害编图在1:50000的图件中,大型、中型、小型灾害以点图元标示,巨型、特大型点则以线图元勾画实际周界范围。 稳定性可用红、黄、绿三色分别表示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在1:10000的图件中,所有规模的地质灾害均需实际圈划灾害体范围。2022/10/14地质灾害在主图上的表示2022/10/14 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的 基础上,提出典型滑坡成灾模式模式,作为镶

12、图内容。2.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专业性、服务性(1)主图基本内容 基础地理底图+25m分辨率地形阴影+地质灾害分布图; 现有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或活动性评价,稳定性程度或变形发展阶段; 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可及能的影响范围),重点城镇周边按斜坡或沟谷逐一评价; 易发程度评价分区结果,分区表示地质灾害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不易发四个等级。2022/10/14(2)镶图基本内容 滑坡崩塌泥石流点密度分布图; 降水量等值线图;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3)说明表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分区代号、名称、等级、位置、面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等。滑坡区划评价的主要技术方法地质灾

13、害区划评价模型方法体系图示直接制图-野外现场调查常用的易发性评价模型方法统计模型定性分析推理模型33斜坡结构岩土体地形地貌易发程度0.00 - 0.20(0.20 - 0.45(0.45 - 0.55(0.80 - 1.00(0.55 - 0.80概率滑坡体滑坡分布图需要提供参与易发性评价的空间数据图层美国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滑坡活动性+区域易发性等级351 km1 km意大利滑坡易发程度分区图及方法利用统计模型划分的易发性区划图.不同颜色表征不同等级易发性。基于未来滑坡将发生在过去滑坡相似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假设。以此来预测未来滑坡发生的空间位置。模型分析了影响易发性的41个参数,主要包括

14、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类型、土地利用等。这个图揭示了已知滑坡的分布规律。36UPPER TIBER RIVER 流域面积 4150 km2统计分析模型.水文地貌单元揭示已知滑坡的空间分布不稳定 稳定不安全 安全1 km1 km意大利滑坡易发程度区划图深层滑坡浅表层滑坡冲洪积2.5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专业性、服务性(1)主图内容 基础地理底图+5m分辨率地形阴影+地质灾害分布图; 现有地质灾害体和隐患点的活动性及其可能的扩展、掩埋范围、滑动路径等; 危险性评价分区,用普染色标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的区域。2022/10/14(2)镶图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反映

15、评价滑坡频率、强度,一定强度诱发因素的超越概率,如暴雨的超越概率、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专门性图件说明。(3)说明表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文字补充说明或数据表。右图为易发程度分区图,放大部分为局部.需要将流域划分为不同的水文地貌单元,获得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获得空间概率。00.51 km滑坡危险性评估(Where?)25-45% 25%55-75%45-55% 75%空间概率, 易发性N低高40滑坡危险性(滑坡按时间编录)1975 1975 Time (years)1980 19801994 1994 19541954 19541999 1999 Landslide h

16、azard is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within a 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and within a given area of a potentially damaging failure of a given magnitude”。415 yrs.50 yrs.25 yrs.10 yrs.0.0-0.2(0.6-0.8(0.4-0.6(0.2-0.4(0.8-1.0Time02 km01 km滑坡危险性区划图系(不同时间概率)5 a5 a25 a25 a100 a100 a时间 (a)10 a10 a50 a50 a

17、0.1-0.2 0.90.7-0.80.8-0.9超越概率不同重现期的超越概率 (5, 10, 25, 50, 100 years).显然,随着重现期的增加发生滑坡的概率增大.滑坡危险性(不同重现期的概率)43多时相滑坡编录数据提供了频率统计分析的数据.统计不同单元的滑坡数,计算平均重现间隔.假定一个概率分布模型(泊松模型), 计算不同单元发生滑坡的超越概率.泊松分布计算多时相编录图水文地貌单元超越概率滑坡危险性(什么频率?)443725个滑坡滑坡危险性(规模体积?)根据滑坡多时相编录数据,可以开展滑坡面积频率、体积频率曲线。 拟合适用于不同规模体积滑坡发生频率的曲线,以用于对滑坡面积、体积的

18、预测。45频率危险性H = S x F x M易发性XX=规模滑坡危险性评估46滑坡危险性的表征 0.750.250.30概率危险性100 52550Time (years)1001 km滑坡面积: 2000 m2滑坡面积: 1 ha472.6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专业性、服务性(1)主图基本内容 基础地理底图+5m分辨率地形阴影+地质灾害分布图; 现有地质灾害体和隐患点的活动性及其可能的扩展、掩埋范围、滑动路径等; 地质灾害风险级别。2022/10/14(2)镶图基本内容 选择用于承灾体相关内容的专门性图件,如人口密度图等。(3)说明表基本内容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说明关于重点

19、调查区风险评估的理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承灾体制图易损性评估风险曲线可容许风险准则。逐步积累详细的空间数据,融合不同数据来源,研发专业模型与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滑坡风险评估的单体评价图示Risk= F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承灾体. )滑坡影响范围示意图滑坡风险的制图类型(区域)国际常见的滑坡风险评估图系示意图2022/10/14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件编制要求1. 一般要求(1)野外数据采集推荐使用PAD或其他移动式便携设备;空间数据库建设和图件编制推荐采用AcrGIS软件平台。(2)地形图须采用官方提供的最新1:5万标准分幅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DEM亦须采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数

20、据。(3)图件平面坐标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或横轴墨卡托)投影,分带方式采用6带。(4)进一步加强成果图件的规范性与可读性,图件要素齐全。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接图表资料来源图件说明投影坐标参数2022/10/142.图面配置要求(1)图的上方为图名、图幅名称及编号;(2)图的中央部分为主图;(3)主图的右侧放置12个镶图(上下排列);(4)镶图下面放置镶表或文字说明,镶图右侧放置图例;(5)图例下面放置资料来源、图件说明、指北针、位置索引、接图表等;(6)图廓左上角为编制单位,右上角为编制日期和密级,左下角为编图责任人署名,

21、右下角为数字及线段比例尺。(根据地质灾害编图指南2014.11初稿,与现有图面配置方式略有不同,仅供参考,以最终版编图指南为准)2022/10/14实际材料图图面配置来源地质灾害编图指南2014.11初稿2022/10/14综合工程地质图图面配置来源地质灾害编图指南2014.11初稿2022/10/14地质灾害分布图图面配置来源地质灾害编图指南2014.11初稿3.遵循常用地质图图式图例标准2022/10/14四、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要求1.空间数据库以1:5万标准分幅(DLG、DEM、DRG、DOM)数据为基础数据,数据格式、坐标体系以此为依据,不应删减地理底图要素。出图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图面要素进行适当补充、修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