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8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理解下列文言词语:贰、军、辞、鄙、陪、共、济、阙、说、行李、肆。2归纳下列文言词的义项:若、夫、微、之。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重难点】1、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2、体会左传的语言魅力。一、了解背景当时的秦国都城为壅,晋国都城为绛,郑国都城为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

2、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

3、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这一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作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

4、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二、字词积累若1像,如。楚辞九歌:“旌蔽日兮敌若云。”2至,及。国语晋:“病未若死。”3同,一样。韩愈师说:“年相若也。”4代词。你;你的。史记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他的。论衡实知:“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这样的。晏子春秋内篇问:“公曷为出若言”5副词。乃,才。国语周:“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仿佛,好像。左传定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只,仅。吕氏春秋离俗:“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6

5、连词。和,与。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而。史记仓公传:“慎勿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或,或者。左传定元年:“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如果。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虽,虽然。战国策秦:“齐、魏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至于。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7助词。形容词词尾。公羊传文十四年:“力沛若有余。”表语气。国语吴:“明绍享余一人,若余嘉之。”8海神名。庄子秋水:“河伯望洋向若而叹。”说1shu1讲。世说德行:“有人向张华说此事。”2解释。论衡正说:“儒者说五经。”3道理;学说。易系辞:“故知死生之说。”4告诉。国语吴:“使人

6、说于子胥。”5评议,谈论。世说品藻:“时名辈共说人物。”6责备。红楼梦九四回:“你便狠狠地说他一顿。”7介绍。红楼梦五七回:“所以先说与兄弟了。”8古代文体之一。如韩愈有师说,柳宗元有天说等。说2shu1向别人献计或进言,使之采纳自己的主张。史记高祖纪:“使盱台人武涉往说韩信。”2通“税”。止息。诗甘棠:“召伯所说。”说3yu1通“悦”。喜悦。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乃大说。”喜爱。论语雍也:“非不说子之道。”讨好。左传僖七年:“郑杀申侯以说于齐。”辞1口供,讼辞。周礼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2告知。礼记檀弓:“使人辞于狐突。”3借口,口实。三国志周瑜传:“动以朝廷为辞。”4摒弃。陆机汉高祖功

7、臣颂:“辞世却粒。”5推辞,辞谢。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亦指避开。涌幢小品巡狩:“不辞劳苦。”6告别;离开。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7古代的一种文体。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于辞赋。”鄙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2鄙陋,鄙俗,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4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5自谦之词。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鄙人、鄙夫: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

8、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微1幽深精妙。荀子解蔽:“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2隐秘。列子说符:“人可与微言乎”3昏暗不明。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入舟阳已微。”4细心;小。孟子公孙丑:“具体而微。”陆龟蒙记事诗:“固自婴微恙。”5轻,轻微。庄子养生主:“动刀甚微。”6卑贱。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7衰败。论语季氏:“三桓之子孙微矣。”8亏,缺。张华女史箴:“月满而微。”9伺察。汉书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10暗暗地。史记魏公子传:“候生微察公子。”11略,稍微。苏轼江城子词:“鬓微霜。”12无,没有。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3不仅,非但。汉书

9、赵充国传:“微将军,谁不乐此者”14古度量单位。十纤为微,十微为忽。亦以指极微小的量。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之1往,前往。战国策赵:“齐闵王将之鲁。”2用。战国策齐:“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3代词。他;他们。三国志诸葛亮传:“愿陛下亲之信之。”其,他的。左传僖二二年:“子文以为之功,使为令尹。”这,此。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用于自称,我。史记滑稽传:“至为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用于对称,你。新序义勇:“子不吾与,吾将杀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勾之。”4副词。已经。国语晋:“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便,就。吕氏春秋功名:“见利之聚,无之去。”5介词。在。

10、说苑权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对,对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也。”以,由于。淮南子缪称:“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6连词。表并列。和,与。战国策赵:“昔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表顺承。而。老子:“玄之又玄。”表层进。尚且。管子戒:“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将安能爱君”7助词。相当于“的”。左传哀六年:“谁非君之子”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宾语前置。左传僖五年:“其虞、虢之谓也”表示补充音节。诗君子偕老:“玼兮玼兮,其之翟也。”1、词类活用A名词做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B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2特殊句式A省略句(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佚之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