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学案 省赛获奖_第1页
《小石潭记》学案 省赛获奖_第2页
《小石潭记》学案 省赛获奖_第3页
《小石潭记》学案 省赛获奖_第4页
《小石潭记》学案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3小石潭记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3、了解部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过程一、预习(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了解作者、背景,解题。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

2、记的楷模。这篇游记是作者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他还有诗歌江雪,捕蛇者说,寓言黔之驴(成语“黔驴技穷”是一个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完了的贬义词,现在多用于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2、能用普通话顺畅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利用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3、能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二、自我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篁()竹清洌()佁()然翕()忽为坻()幽邃()俶()尔差互卷石底以出寂寥无人2、填空(1)小石潭记的“记”是古文中的一种不定体,、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或阐述作者。(2)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几个人分别是:(3)从文中可知

3、同游小石潭的共有人。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环如鸣佩环_清水尤清冽_四面竹树环合_以其境过清_潭中鱼可百许头_明灭可见_4、翻译下列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悄怆幽邃三、精读课文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6、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7、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析8、文章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9、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

4、织材料的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四、课外拓展与大自然对话节选自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节目预告: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心情极度抑郁苦闷,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他却写出了名传千古的山水游记,成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那么,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柳宗元究竟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

5、继续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七集与大自然对话。画外音:从公元805年到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在永州的十年,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这是柳宗元平生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这困顿的十年,居然真正造就了柳宗元作为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就是在这种心情下,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却取得了他文学人生中最辉煌最杰出的成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就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巅峰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柳宗元又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康震:我们大家都还记得,最开始我们讲柳宗元的时候是从他那一首优美的江雪讲起的,柳宗

6、元啊,不但是一个很优秀的山水诗的诗人,还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山水游记散文的作家。他的很多山水游记,写得非常地优美。比如,他写的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着竹林,听到小溪叮叮咚咚的声音,非常地清脆,好像玉佩和玉环碰撞的声音一样,真是美极了。真的是忍不住,于是就从竹林中间,开出一条小道,一直走下去,看见的是一泓深幽的水潭,水潭的底是一整块的大石头,石头有些部分冒出水面,变成了水中的小岛,这个水潭的周围长着青葱的树木,长着碧绿的蔓树,它们彼此缠

7、绕、参差披拂,微风过处飘逸非常啊。柳宗元接着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潭水太清澈了、太透明了,水中有一百多条的小鱼,自由地游来游去,感觉好像不是在水里,而是在空中,非常地自由。阳光照射在潭水上,直射进潭底,水是如此地透明,把小鱼儿的影子都映在了石头上,这些小鱼一会儿呆呆地一丝不动,突然地游向了远方,好像在跟周围游玩儿的人一起轻快地玩耍一样。写得非常地美,那样一种意境,感觉像是一首散文诗一样。大家可能不了解,在柳宗元的眼中,永州像这样的山水多达二三十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其中的八处,这些景物在柳宗元的眼中就像仙境一样

8、。譬如,在永州的西山上,登高一望,万千山水尽在怀抱之中,颇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这山上喝酒,那也是特别地提神,越喝越多,一醉方休,喝醉了倒头就睡,睡着了就做各种各样特别有趣的梦,恍惚之间、半醉半醒之间,仿佛与周围的山峦,与自然界融为了一体。在这山的旁边还有一个大水潭,特别地幽深。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当空、天高气阔的时候,看着一股飞瀑倾注泻下深潭,那样的一种境界和感受,真的不像是在人间。在这潭水的旁边,还有一座小丘。这座小丘,上面全是各种各样的草木,各种各样的奇异的花朵,躺在这个草地上,看着空中白云朵朵,耳边是清泠的泉水的声音,听上去好像仙界里传来的音乐一样。再仔细一听,好

9、像又传得特别远。美不美确实很美,美得让人都觉得心疼。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山水,在永州,千百年来没有人关注过,也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去欣赏。柳宗元在游记中写道,就是这座风景独特的小山丘,这么美,卖四百两银子,卖了好多年,死活就卖不出去。他自己实在同情这小土丘的命运,花了四百两把这小土丘买下来之后,和几个朋友平整土地、修葺花草,小土丘立刻展现出了夺目的风采。柳宗元就感慨,就像小土丘这样的风光要是在长安城里,每天涨价一千两银子抢都抢不到手里,可惜呀,他感慨,永州这样的山水太多了,它们就没有那个命,到中原大地去展现它们的奇光异彩,它们只能默默地千百年来,在这偏荒的山地,在这偏荒

10、的没有人关注的地方,埋没自己的风采。它们的命好啊,是撞上了我,要是别人还不一定要埋没多少年呢。他听人家说,永州的山水这么美,为什么没人发现,那就是老天爷专门留着,给像你这样被贬到这儿的人来看的,你看看它们,你心里头就有点安慰了。柳宗元说,至于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不知道,大概只有天知道吧。讲到这大家多少对永州的山水和自然就品出点味儿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永州的山水跟柳宗元是一个命,怀才不遇啊。这么好的景致,愣是没人知道、没人欣赏,柳宗元以戴罪之身,怀才不遇的心情来到了永州,看到这些长期被人遗忘的美,怎么能不想到自己呢这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啊!他跟这些自然山水,那真是同命相怜、惺

11、惺相惜。画外音:唐代的永州还是一个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城市,人口稀少、信息闭塞、民生凋敝,是安置被贬官员的首选之地,但就是在这里,柳宗元的文采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柳宗元的思想,像火花一样熠熠生辉,发言为文,无不悲恻动人,下笔成篇,莫不发人深省,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清丽隽秀、寓意深刻的游记散文。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等八篇山水游记,被后人称之为永州八记,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不朽的经典篇章。而永州这个本来默默无闻的小城,也因为永州八记而闻名天下,成为无数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圣地五、把小石潭记改写成一篇现代散文例一自从被贬到永州,我心中就一直很忧郁,大概是因为永州这里太过于荒

12、僻,太过于冷清了,加之我的政敌对我一直耿耿于怀,到处造谣诽谤,使我不得片刻安宁。于是在今天,我决定在永州这个僻静的地方转转,散散心。想罢,便约上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吟诗作乐,甚是愉快。谈笑间,我们来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竹林,使我们的眼睛都充满了这翠绿的颜色。忽然,竹林后面传来了阵阵的水声,如同玉佩碰撞那样的清脆悦耳,听了令人心中很是快乐。我们从竹林中找到一条蜿蜒的小路,便穿过去,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水潭,这小潭的底部全是石头,里面的水清澈见底。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大大小小,都仿佛在空中游动,没有依托一样。一缕阳光洒下,潭中鱼儿的影子,

13、便倒映在石头上。走近一看,原本一动不动的影子哗的一下散开了。只剩下高低不平,形态各异的石头,有的成了小石礁、小岛屿,有的成了小石垒、小石岩。正看着,鱼儿又游回来了,行动轻快而敏捷,似乎在和我们开玩笑。累了,坐下来,环顾四周,岸边的树木青葱,树上葱绿的藤互相连结着、缠绕着、覆盖着,参差不齐,随风飘扬。我又向着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弯弯曲曲,溪水像蛇爬过一样。两岸的地势,就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根本就看不到溪水的尽头。看了一会,起身,发现四周都是竹子、树木,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人声,整个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凄凉,寒气透骨,心里忧伤。这些景色有让我感到了贬职的忧伤,由于这环境实在过于冷清,是以

14、我不敢久留,怕再次触景生情,于是我记下景色就离开了。例二多少个朝代,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小潭,却没有变。石头,还是那些嶙峋的石头;潭水,还是那汪清冽的潭水;竹林,还是那片幽静的竹林。孤寂,冷清,与世无争。寻着当年柳宗元游小石潭的踪迹,我穿过这片绿得发脆的竹林,呼吸着弥漫淡淡薄荷香味的空气,被耳畔萦绕着的银铃似的流水声召唤着,飞仙一般,循声源飘去。渐渐地,眼前的竹林变得稀疏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小小的水潭,水极清澈,猛眼望去,竟似乎看不见一滴水。只有在“空中”飘来荡去的鱼儿在提醒着我,这是一汪宁静的水潭。继续向前,目光投向池底,追寻着四处穿梭的小鱼,才发现,这里有许多各式各样、错落有致的石头:有

15、的如浮萍一朵,伸出水面;有的像水底蛟龙,穿行在潭中;有的像千年老龟,浮于潭上,成为座座小岛而临近岸边,所有的石头,似乎都被一种特殊的力量托了起来,向浪花一般翻上水面。所有的石头,在温柔阳光的抚摸下,精灵般跳跃的鱼影的闪烁下,更显得活泼可爱了。正当我痴迷于水底世界时,忽然发现了一条由潭中石堆叠起的通往潭心小岛的天然“町步桥”。从那,可以通向潭心。我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我学着鱼儿的动作,轻轻地跳到潭中央,在一块踞于水面的大石上盘坐下来。环望四周,放眼都是苍翠的千年古树,由于极少有游人来此打扰,它们的枝条无拘无束地向四周蔓延,千奇百怪,甚至是有些放肆了。随着视线的转移,很自然地,我看见了这个小潭的

16、水源一条弯弯折折的溪流,绵延向远方,而且越往远处,它越发地模糊了。最后消失在视线尽头的一片绿野中,也许它一直通向天国吧。突然,我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它穿筋透骨,直射心灵。这也难怪。因为,这里四周都被竹树环绕,人迹罕至。这里,孤寂,冷清。不与名山大川共聚一堂,却独自躺在这里,不为人知。在这种环境下,又有哪个人会耐受得住呢例三过了小丘向西继续行走,不到两百步,看到一片郁郁青青的竹林,隐天蔽日。阳光斜斜地穿过竹叶,射向地面。林中薄雾还未散去,真有一番仙雾缭绕的味道。继续前行,便听见清脆的水声,好一似仙女身上的玉环叮咚做响。一行六人忍不住大叫着向前冲去,都要寻找那水的源头。大家劈开翠竹,继续前行,眼前

17、突现的是一弯碧波小潭。潭水清澈通透,像三个月的婴儿那黑亮的眸子;又像八月一碧如洗的天空;正如我此刻的心,再无半点尘世烦扰。扑向潭边,一条细小的鱼儿在水草间穿梭游动,它那渺小的身躯好像捧在手里就会融掉一般,又好似含在口里就会化掉一样,让人爱怜。这精灵只有这活泼的水才能养育的啊!这是一潭有生命的水哩!双手捧起这生命之水,一股凉意从指尖沁入肌肤,这是我与小石潭第一次亲密接触。围着小潭,我轻轻漫步,才发现潭的底部竞是一块完整的巨石,细滑而有光泽,阳光照射下来,直射潭底,映出耀眼的光辉。长年以来,它已被赋予生命,你瞧!紧紧与它相依的衣藻、水草随波舞动,鱼虾、小蟹在其中穿来穿去,它们是在开派对吗小石潭越发地吸引我,让我留连忘返了。潭底巨石向四周翻卷的部分,成为岛屿,小的成为岸上的岩石;多年的风吹雨打,它们也变幻得千奇百怪,有的像石斧,有的像屏风,有的似马踏飞燕,有的似彩云追月;岸边翠绿的滕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站在高处,向下眺望,好似进入仙林桃源一般,身有飘然之感,小石潭,我是爱上了你啦!西南而望,一条小溪直汇小潭,这便该是小潭的源流吧!顺着小溪望去,斗折蛇行,崎岖蜿延,阳光照耀下,浮光点金,显得格外动人。小溪沿岸,都是天然而成的碎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象狗的牙齿,相互交错,虽不整齐,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