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9年,新中华报刊文写到:在党校学员参加秋收突击的修整间隙,小队长从口袋里拿出教务主任为秋收突击而出的几道题,其中就有“你们在收割中可想到一条自然规律?”、“在你们秋收过程中可想到一条社会规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民积极性B学术界重点关注农业生产C民众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唯物史观影响力逐渐扩大2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
3、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3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4下图为英国画报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报道,标题为“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该报道表明() A英媒正确判断了革命的形势B清政府和革命军实力悬殊C辛亥革命得到英国政府支持D英媒同情清帝的坎坷命运5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B
4、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6中国的乡里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西周时乡和里是单独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在沿袭西周国、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变化:乡和里开始并称,“乡”正式成为乡里基层组织的一级单位;出现了“亭”的设置。该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新式社会秩序在重构B传统制度遭到遗弃C宗法血缘制已经崩溃D大一统国家的形成7 “在新政期间,国家不再干预劳资纠纷,而是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在激进劳工运动的配合下,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承认劳工组织工会、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劳工处境。”美国政府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困境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挽救垄断
5、资本主义制度D缓和资本主义劳工矛盾819世纪50年代,买办已成为中国社会上引人注目的一种职业。60年代后,随着外商洋行的急剧增加,买办队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到20世纪初,买办的总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10万人。据此推知A传统义利观念被抛弃B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加剧C新社会阶层得到发展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了冲击9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某国向资本主义强国迈进的过程,“某国”应是1领土扩张2工业革命3南北战争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10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而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
6、宜秉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A近代中国海关权益的流变B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C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驰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11周王朝“封邦建国”是指A分封同姓诸侯B分封异姓诸侯C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异姓方国间D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12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D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霍布斯邦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写道,从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双元革命。我们不应该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
7、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问题:(1)霍布斯邦所说的“双元革命”分别是指什么?(2)你认为作者将发生在1789-1848年英法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视为一场孪生“双元革命”的依据有哪些?(3)作者把 “双元革命”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其寓意是什么?(4)概述“双元革命”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变革所产生的作用?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例如,北宋确定了西夏的附属地位后,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在元政府的支持下,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
8、,创立授时历。它所确定的地球公转时间比实际相差仅26秒。明朝建立后不久,政府对授地历进行了微改,并将其命名为大统历。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很快被颁布实行。摘编自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材料二 民国建立之初,以新历(西历)为官方历法,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中西(新旧)合历。1928年至1934年间,南京国民政府集中力量废除旧历。政府查禁旧历书、颁行新历书,取消“二十四节气”;要求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等;废止旧历年节日,代之以新的纪念节日。此后,商家按新历确定结账日期、签订契据成为商界主流。但在推行新历对,
9、政府遇到了许多的阻力,特别是禁过旧历年节的做法,遭到百姓的抵制。1934年后,政府不再干涉民众过旧历新年,也渐少提及“废除旧历”。摘编自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合历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可知这几道题都与唯物史观有关,在秋收突击期间考查这几道问题体现了唯物史观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故选D;1939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不
10、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材料反映的不是学术界的关注,排除B;“普遍接受”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故选D。2、C【答案解析】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鲧作城郭”意为鲧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C正确;材料信息与阶级的产生、王的出现、世袭制无关,排除ABD。3、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厉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由此可知B项正确。儒家主张“仁”和“仁政
11、”,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C、D三项。考点:战国百家思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4、A【答案解析】材料 “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说明,英国媒体已经认识到革命军的敌人就是年仅五岁的清朝皇帝,即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对局势的变化做出了清醒的判断,故A正确;图片和材料没有涉及力量对比的问题,故B不正确;英国政府支持辛亥革命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
12、C不正确;材料不能得出清朝命运坎坷,英国的态度等信息,故D不正确。.5、C【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当时是不希望人均收入过于悬殊,因为这不利于“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因而可以推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故C选项正确;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故A选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该选项从属于C选项,故B选项错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选项错误。6、A【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乡正式成为乡里基层组织的一级单位;出现了
13、亭的设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的发展适应了社会经济变化的需要,体现了中央集权制逐渐取代旧的分封制的趋势。A正确;根据材料“乡里制度在沿袭西周国、野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变化”可知,传统制度没有被遗弃,而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B排除;宗法制度崩溃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排除;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A。7、C【答案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根本目的”,美国国家改善劳工的处境,表面看是缓和阶级矛盾,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总资本家”的利益,维护垄断资本主义制度,C正确;AD是目的之一,但其根本目的是雏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是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排
14、除。故选C。8、D【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买办既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进行经济活动的桥梁和帮凶,又通过自己的方式在瓦解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买办人数的大量增加说明了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了冲击,故D项正确;传统义利观念被抛弃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资本输出的加剧,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买办职业没有提及社会阶层,故C项错误。9、A【答案解析】美国独立后进行了领土的扩张。19世纪中期爆发了南北战争,故A正确;英国没有进行南北战争,排除B;德国在19世纪中后期完成了统一,没有出现南北战争,排除C;法国此时没有进行领土扩张以及南北
15、战争,排除D。故选A。10、A【答案解析】材料表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由之前的自主关税变成“议定”关税,表明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故A正确;南京条约签订表明中国的大门已被打开,“试图”不符合史实,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外国对中国关税的侵夺而非中国海关管理问题,C错误;“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的表述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且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A。11、C【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周王朝分封的对象主要包括宗族子弟、前朝帝王后裔和功臣,所以分封的诸侯既有同姓诸侯,也有异姓诸侯,故排除A、B项;周王朝分封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所以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
16、地异姓方国之间,故选C项;周王朝分封的是诸侯,而不是卿大夫和士,卿大夫和士是诸侯之下的阶层,故排除D项。12、A【答案解析】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是7世纪;佛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的时间是1世纪,故选A。其他顺序错误,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2.这两场革命发生的时间几乎相同;并存在相互影响关系;都对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具体史实,且言之成理也可。(任二方面)3.双元革命将会扩展到各地,引发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摧毁当地传统的社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其它言之成理也可。4.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化
17、的经济体制,开启了现代化之路和“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欧洲、北美和东亚等地实现工业化;法国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范,和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或答教材具体史实,且完整清晰)【答案解析】(1)依据所学,从英国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角度回答即可得出答案。(2)依据所学可知这两场革命发生的时间几乎相同,并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进行概括。(3)根据“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可知,其强调的是这两次革命的世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4)依据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启蒙等角度回答即可。14、(1)特点:历史悠久;注重实用;长
18、期领先世界;吸收外来成果;政府主导;政治色彩浓厚。(2)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农经济占主导;原有社会习俗力量强大;原有历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近代城市工商业发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民国历届政府积极推行新历;西方文化的影响。影响: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保留了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时间体系和时间观念的多元化。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答案解析】(1)关于概括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天文学兴盛颇早,授时颁历一直是历代君主的要务”、“宋真宗将新历和冬服赐予西夏”、“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历法的优点,创立授时历”、“它所确定的地球公转时间比实际相差仅26秒”、“清朝政府也将修改历法作为头等大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制定的时宪历很快被颁布实行”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历史悠久、注重实用、长期领先世界、吸收外来成果、政府主导、政治色彩浓厚等方面概括特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民国建立之初,以新历(西历)为官方历法,行政机关、城市采用新历,乡村民间可依旧历”、“但在推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车辆抵押贷款信保业务借款协议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
- 2025年工作室网站合同
- 行业培训外包合同(2篇)
- (高清版)DB45∕T 227-2022 地理标志产品 广西肉桂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
- 任务二 高效地下载信息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第十一课 智能家居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
- 第八单元(A卷基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测试)-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含解析)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2024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 智能体脂秤市场洞察报告
- 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不同的季节》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2024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附答案
- 粤港澳宜居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策略
- 动物防疫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高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广州市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设备维护服务方案(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