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元以来的理学思想形态中,从人到天,从家到国,从圣到王,即从人文到自然,从伦理到政治,从修养到行为,都有面面俱到的安排,而这些安排都是由“理”所主宰的结果。这体现了宋元以来思想的A神圣化内涵B世俗

2、化趋向C一体化特征D政治化原则2罗马共和国不断对外扩张,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内部相对稳定统,出现这种局面,除却强大的军事力量外,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帝国法规B民主制度健全C高压政策D官僚体系庞大31955年,毛主席曾评价河北遵化县的王国藩社:“二十三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驴的四分之一属于社外成员),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的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这一评价A见证了农村人民公社的初创艰辛B推动了农业合作社运动高潮到来C肯定了农民土地改革后的积极性D体现了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路线4晚清军机处研究(186

3、11883)一文中指出“军机处拥有提名各级官员的权力,各地督抚的任命、转任均需军机处向皇帝提交名单,以待皇帝裁决。由此推知A军机处有利于抑制“督抚专政”B军机处可以任免地方官员C军机机处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D军机处的权力空前的强化5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D要求政府下令进

4、行“断发易服”6下图为中国近代某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下图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C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D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7从1988年到1991年,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A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变了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立法思路C逐步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立法D经济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8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A

5、两党都属于金钱政治B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C谁都以国家利益至上D所谓选举不过就是做戏9观察下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表”,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率的变化,有助于年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192938%43%19%193322%25%53%193521%23%56%A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B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C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D降低经营成本,复兴工业生产10宋代城市中,除固定商铺外,还存在大量流动性摊点,主要经营市民生活所需的食物、果蔬、鲜花等。这反映出A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B城市功能转为以经济活动为主C市场交易品种逐渐增多D草市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11

6、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天地相通、民神杂糅,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把沟通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其他人不能参与。这一变化A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成为了阶级分化的源头C导致了神权王权的分离D促成了专制统治的建立12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句子,其中的“祭”解释为“祭祀”,这一传统源于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郡县制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综而言之,则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动的社会”

7、冒险进取,生活固“日益丰裕”,但“身心忙碌”; “静的社会”消极柔弱, “日益贫啬”,但“身心安闲”。西洋社会虽“无饥饿疾病之丧”,但竞争既烈,兵燹屡兴,人为苦痛正未有已。反之,中国固穷, “死亡枕藉”,但于“政治问题能已则已,不欲更事吹求,亦所以减轻其苦痛之法耳”。(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第十三卷第七号)。材料二、 李大钊同样是根据地理条件的差异,将中西文化概括为“静”、“动”文明,但他这样写道:“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政治,有世袭之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东西文明根本之差

8、异,言治季刊第一年第三期)。材料三、陈独秀认为,在古代,东西方都处在专制政治之下,其文化并无特异之处。但以法国革命为转机,东西方迥异其趣,西方判然进入了近代社会,形成“近代文明”;而东方社会却陷于停滞,仍为“宗法社会”、“封建政治”,因此东洋文明“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他将西方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权并重”。(文存卷一)。而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专制与迷信。专制即束缚个性。迷信即不知科学为何物,浑浑噩噩,日在愚昧之中,诸事“不能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也”(同上)。正是缘此根本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文化的长短优劣。西方进步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结果:科学

9、与民主相济为用, “成独立之人格”。民智勃发, “而迷信斩焉”,“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 。而东方落后文化却造成专制与迷信并肆,戕贼人权,民智不张,“社会中种种卑劣不法惨酷衰微之象,由是并起,“生机日促”,社会经济因之“大乱” 文存卷一)。中西文化其优劣,彰明昭著,中国当移樽就教,接受西方文明,自是不言而喻之事。材料四、严复在1895年写的论世变之亟一文中,对中西文化曾作如是鲜明的对照:“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感觉锐敏的严复将西学的“命脉”概括为“于学术则黜伪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斥反对西学者是“

10、狂易丧心之人”。问:(1)材料一、二、三是1916年开始的中西文化论战之三个代表人物的言论。这场论战的导火索是什么?(2)材料四中严复所说的中国(最重三纲、亲亲、以孝治天下、尊主等)文化传统,始于何时、源于何派学说?(3)(接上题)这派学说发展到两宋取得怎样的新成就?(4)利用所给材料、结合所学,对这场中西文化论战作简要评述。注意:观点鲜明、评论有据;行文流畅,逻辑通顺;充分利用所给材料与所知史实;提炼历史评价的基本方法。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521年,明军与葡萄牙海盗作战败于其火炮,明朝由此开始仿制西洋火炮。1626年,明军用仿造大炮击败后金。清代,康熙皇帝曾命传教

11、士南怀仁造炮数百门,在平定三藩、收复雅克萨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南怀仁所著神威图说在呈康熙御览后,不仅没有刊刻,连原稿都佚失了。战事结束后,统治者对西方“奇技淫巧”的兴趣转向钟表、绘画等宫廷玩赏品。此后,造炮技术并无进一步发展,也没能传入民间。据张国刚耶稣会传教士与欧洲文明的东传:略述明清时期中国人的欧洲观整理材料二 晚清洋务派聘请洋人工程师,仿制出了大量的洋枪洋炮以及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轮船。研究表明,湘淮军所用的10万杆前膛枪基本都是江南制造局制造。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捷等重大胜利.都是与清军的新式装备分不开的。摘编自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材料三 从1953年起,苏联援建了新中

12、国21个大型骨干兵器企业,重点布局在西北地区和华北西部地区。到1956年,我国已能制造枪炮、汽车、无线电和喷气式战斗机,仿制武器取得重大成就。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全部援助项目。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独立设计制造现代兵器(包括导弹核武器)的新道路。摘编自吴远平等新中国国防科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仿造西洋火炮的背景,并分析清代造炮技术停滞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洋务派仿造西洋兵器的效果,并说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与洋务派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13、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理学产生以后,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理”主宰一切,从个人学习、日常行为到国家政治管理和自然万物等,都要接受天理的安排,这体现了宋元以来思想的一体化特征,C项正确;天理安排世间一切的观点不能说明宋元思想的“神圣化”,A项错误;天理无处不在,管理一切的认识不能说明宋元以来思想的“世俗化”和“政治化趋势,BD两项错误。2、A【答案解析】罗马帝国的稳定得益于罗马法缓和了罗马帝国境内各种矛盾,A正确;罗马帝国实行的是帝制,排除B;高压政策容易激化矛盾,不是帝国稳定的关键,排除C;官僚体系有助于稳定帝国统治,但是与罗马法相比,尚达不到“关键”,排除

14、D。3、B【答案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对农业改造过程中农民的积极行为给予了肯定,这推动了农业合作社运动高潮到来,B正确;人民公社是1958年开始的,排除A;材料并不涉及土地改革,而是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D。4、A【答案解析】据材料“军机处拥有提名各级官员的权力,各地督抚的任命、转任均需军机处向皇帝提交名单,以待皇帝裁决。”可知,不仅军机处拥有地方督抚任命、转任的提名权,而且提交名单也需由军机处递交给皇帝,故军机处有利于抑制“督抚专政”,A符合题意;军机处掌握的是提名权并非任免权,B错误;军机处的出现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错误;D与材料无关,排除。5、C【

15、答案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康有为希望通过社会习俗的变革,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来实现政治的变革,并融入世界,故C正确。【题目详解】6、C【答案解析】材料示意图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C正确;“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A排除;百团大战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故B排除;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故D排除。7、C【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可知,我国逐步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增强市场在经济中的导向作用。材料中的法律体现了我国在立法上开展以市场导向。C正确;1992年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

16、革的目标,A错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B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关于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立法,不能得出经济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的结论,D错误。故选C。8、B【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其实选谁都差不多”并结合美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无论谁上台,都有其余两个机构进行制约,保障了民主。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两党都属于金钱政治,A错误;美国政府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C错误;选举不过就是做戏贬低了美国的民主选举,D错误。故选B。9、D【答案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企业所得税不断下降,这有利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发展,D正确;消费税上升,不利于刺激社会消费

17、,排除A;国家主要税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降,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排除B;个税整体降低,并不仅仅减轻贫民负担,排除C。【答案点睛】解题关键是对税率变化的解读,掌握税率的增减对企业、个人和社会消费的影响。10、A【答案解析】结合古代商业发展可知,此前贸易只能在固定的场所进行,而现在却出现了流动摊点,说明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A正确;材料体现了城市商业的发展,但没有与政治功能的比较,无法体现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B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之前的交易品种,不能体现交易种类增多,C错误;材料介绍的是城市中的市场,而非草市,D错误。故选A。11、A【答案解析】由“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到“沟通

18、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可知,贵族垄断神权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阶级分化的源头是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神权和祭祀的出现,B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促使王权与神权的结合而非分离,C项错误;少数人控制神权的远古时期并未建立起专制统治,D项错误。12、B【答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持统治秩序的政治制度;题干“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祭”明显与血缘有关。故答案为B项。A项,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一种政治制度,排除;C项,礼乐制涉及的是等级制度,不合题意,排除;D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在全国推行的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排除。【答案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

19、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2)西汉武帝;儒家。(3) 两宋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贡献突出者为二程、朱熹。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还称“人论者,天理也

20、”,“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朱熹集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地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还指出要“明天理、灭人欲”。(4)评分要素:A按时序(五四运动前后论战的两个阶段)叙述论战概况;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说,梁漱溟则明确主张维护儒家文化。中西

21、文化问题的论争更广泛地展开。李大钊、胡适、瞿秋白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明了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历史必然性。B 对所给材料中的思想进行分类、一一提炼和评价;材料一 反映了旧文化,材料二、三、四反映新文化材料显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中西文化比较观。伧父的比较是消极的李大钊、严复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是积极的。陈独秀运用生动有力的唯物论观点,深刻多了。第一次鲜明地揭,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说明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登堂入室,已达到了崭新的高度。C 指出论战的性质和影响;(1)积极性: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

22、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2)消极性: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D运用材料四,指出这场论战的历史源流或萌芽,进一步发掘论战的意义;行文流畅、逻辑通顺,谋篇布局有特色。【答案解析】(1)根据“综而言之,则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李大钊同样是根据地理条件的差异,将中西文化概括为静、动文明”、“陈独秀认为,在古代,东西方都处在专制政治之下,其文化并无特异之处。但以法国革命为转机,东西方迥异其趣,西方判然进入了近代社会,而东方社会却陷于停滞”可知这场论战的主题是东

23、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导火索则是新青年主张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2)根据“中国最重三纲,中国亲亲,中国以孝治天下,中国尊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严复所说的中国“三纲”文化源于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儒家思想。(3)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儒学到两宋时发展成为理学,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其中北宋二程(程颐、程颢)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而南宋朱熹则将理学构建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4)对于这场中西文化论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论述。如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论战的概况,以五四运动为界,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出现变化;如可以按照思想内容进行分类,如材料一反映了维护中国文化传统的旧文化,材料二、三、四则反映了肯定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如可以从影响和性质上进行论述,评价这场论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14、(1)背景:(外部)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加强;西方殖民者侵略沿海;倭寇、沙俄犯边;西学东渐的影响。(内部)明清战争;平定三藩,维护国家统一。原因:(统治者的原因)对西方技术的关注点转移;限制造炮技术的传播。(政治原因)统治危机缓和,对火炮的需求降低。(经济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