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榆社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榆社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

2、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2研究人员将某实验动物的第5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实验动物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B动脉硬化的产生与生物变异有关C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D利用DNA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3现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种群数量变化,并建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下列叙述

3、正确的是( )A若种群的大于1,则可判断该种群以“J”型曲线增长B若种群的增长率小于1,则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C若种群增长符合“S”型曲线,则种群数量一定不会超过K值D若误将重捕个体中未标记个体记作标记个体,则估算的种群数量会偏小4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

4、因遗传病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在人群中进行随机调查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确定胎儿不患遗传病6下列关于蓝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生产者,都有细胞壁B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膜中C都以D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D在细胞分裂时,都会发生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转化7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都影响到人体内细胞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控制B两者进行的速率都不受外界影响C两者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有关酶的催化D两者均能对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起作用8(10分)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

5、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c,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b,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二、非选择题9(10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科学家们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对分离现象做出的解释是: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且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物质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_ 中;受精时,

6、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 。此后,孟德尔设计了_实验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 后人把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2)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对F2中不同性状的类型进行了_, 结果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对自由组合现象,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填 “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 F1在产生配子时,_, F1 产生的雄雄配子结合产生了F2。(3)遗传学家萨顿根据_ 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4)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遗传学中常用果蝇做

7、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答出2点)。(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_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将_ 彻底区分进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为_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14分)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1)获取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_,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2)获得目的基因后,利用PCR技术将该基因扩增时,需要添加的有机物质除了模板、原料外,还应加入_。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3)基因工程技术中,科学家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

8、库和cDNA文库,后者比较小,原因是_。(4)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和翻译,采用的检测方法分别是_。(5)基因治疗是指把_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的手段。11(14分)冷冻胚胎技术是将胚胎置于零下196的液氮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胚胎里的细胞生命几乎是完全静止的,但并非中断。一枚胚胎“沉睡”了18年,直至2015年11月初,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家的帮助下被“唤醒”,并成功移植到妈妈的子宫内。2016年6月27日,这位妈妈顺利诞下女婴,婴儿重3300克,身体指标一切正常。据悉,这是目前中国保存时间最久经复苏成功的胚胎,医生

9、们形象地把这个宝宝称为中国最“抗冻”宝宝。请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胚胎可以分为_、囊胚以及_三个阶段。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_。(2)当胚胎发育到适宜阶段时,可将其取出向受体移植。该“抗冻”胚胎也可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中,其可以在代孕母体子宫中存活的关键因素是:_。“抗冻”宝宝的性状与代孕母体是否有关?请回答并简述理由:_。(3)如果是用体外受精的方法获得的胚胎,那么受精过程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_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早期的胚胎生命力旺盛,_(填“不存在”或“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12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

10、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_。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_(不考虑交叉互换)。(2)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_的性状分离比现象。(3)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表现型是_茎,F2中高茎矮茎_。(4)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

11、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稀释涂布法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平板分离法分离细菌和定量测定。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题目详解】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由题意可知,2-氨基芴可使沙门氏菌中野生型增多,说明该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使其变为野生型,但由题意不能说明野生型

12、突变为了缺陷型,且根据致突变剂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的方向,可判断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B正确;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稀释涂布法,而不是用平板划线法,C错误;根据菌落的变化情况,可推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D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基因“敲除”,要求考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读题给信息,判断出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与甘油三酯代谢有关。根据题意,将某实验动物的第5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实验动物需要甘油三

13、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说明该变异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AB正确;上述信息只能表明敲除的DNA片段与甘油三酯代谢有关,不能表明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利用DNA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D正确。3、D【答案解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可能会下降;而当生物生存

14、的环境改善,K值可能会上升。【题目详解】A、若种群的大于1,该种群也不一定以“J”型曲线增长,因为“J”型曲线的应该大于1且一直保持不变,A错误;B、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若种群的增长率小于0时,则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而种群增长率大于0小于1时,种群数量会不断增加,B错误;C、若种群增长符合“S”型曲线,则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将在K值左右上下波动,即种群数量有可能会超过K值,C错误;D、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因此若误将重捕个体中未标记个体记作标记个体,则估算的种群数量会偏小,D正确。故选D。4、B【答案解析】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

15、液、淋巴。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若内环境失衡,会导致机体病变。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题目详解】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乳酸积累所致,A正确;B、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B错误;C、甲型流感病毒入侵会引起发热、腹泻等内环境紊乱的症状,C正确;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

16、确。故选B。5、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题目详解】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更容易进行,适合学生活动,A正确。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可以降低遗传病患儿的出生率, B正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随机的人群中进行,C正确。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没有致病基因,不携带致病基因也可能患有遗传病,D错误【答案点睛】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系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

17、传方式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6、A【答案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被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藻类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黑藻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复杂的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也属于生产者。【题目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具有细胞壁,都是生产者,A正确;B、蓝藻的光合色素分布在质膜上,B错误;C、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无主次之分,C错误;D、蓝藻无染色体,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

18、明确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B【答案解析】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题目详解】AB、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虽都受到内因的控制,但也会受外因的影响。如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甚至可能出现恶性增殖、增殖速率变快,A正确,B错误;C、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都属于细胞的代谢过程,离不开酶的参与,C正确;D、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细胞增

19、殖和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B。8、C【答案解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详解】曲线和的自变量为CO2 浓度不同,因此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A正确;曲线和的自变量为温度不同,所以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B正确;光照强度为ac,曲线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错误;光照强度为ab,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正确。【答案点睛】图中涉及自变量较多,可依题意分别明

20、辨曲线和的自变量为温度、曲线和的自变量为CO2浓度等。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围绕“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9、遗传因子 配子(或生殖细胞) 随机的 测交 数量统计 遵循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DNA和蛋白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

21、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题目详解】(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对分离现象做出的解释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且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物质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此后,孟德尔设

22、计了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据此总结出了分离定律。(2)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对F2中不同性状的类型进行了数量统计,结果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对自由组合现象,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四种雄配子和四种雄配子结合产生了F2。(3)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4)果蝇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常

23、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由于DNA含有P,蛋白质不含P,蛋白质含有S,DNA不含S,所以可利用同位素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区分进行实验,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相关实验的理解和对结论的识记能力。10、限制酶、DNA连接酶 标记基因 引物、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农杆菌转化法 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在这个时

24、期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进行转录 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正常基因 【答案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

25、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添加的有机物质除了模板、原料外,还应加入引物、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3)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在这个时期并不是

26、所有的基因都进行转录,故cDNA文库比基因组文库小。(4)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和翻译,采用的检测方法分别是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5)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及基因治疗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11、桑椹胚 原肠胚 胎儿的各种组织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有关,因为代孕母体提供胎儿发育的环境 获能溶液 存在 【答案解析】个体发育的起点为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发育成个体。对于人来说,从受精卵开始,到分娩之前,称为胚胎发育,而生出来以后称为胚后发育。受精卵及受精卵开始分裂的24个细胞,具有全能性。胚胎工程通常指各种胚胎操作技术,主要有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题目详解】(1)早期胚胎可以分为桑椹胚、囊胚以及原肠胚三个阶段。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2)胚胎移植存活的关键因素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还与环境条件有关,因此代孕母体提供“抗冻”宝宝发育的环境。(3)成熟的精子需要达到获能状态才能完成受精作用,任何细胞都有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