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A卷(解析版)_第1页
《物态变化》A卷(解析版)_第2页
《物态变化》A卷(解析版)_第3页
《物态变化》A卷(解析版)_第4页
《物态变化》A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5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2长春卷】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答案:C解析:湿衣服变干是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应选C。考点定位:物态变化2【2022遵义卷】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答案:B解析: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故A错;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虔是23-25;故B正确;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40,故C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

2、水的凝固点低于0;故D错;应选B。考点定位:数据的估测3【2022安顺卷】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冰挂”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云”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雾”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物态变化4【2022厦门卷】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22年1月25日,岛内东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你认为对应的温度分别是()、答案:B解析: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冬季最低气温不会低于0同安莲花镇海拔

3、1050米,冬季最低气温可以达到10左右,所以B符合实际;故应选B。考点定位:温度的估计5【2022聊城卷】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了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答案:D解析:湿衣服晾干了,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是冰块熔化吸热造成的;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是因为樟脑片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选。考点定位:物态变化6【2022鄂州卷】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

4、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答案:A解析: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打开教室电扇吹风,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汗液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凉快了。这一现象的特点是吸收热量。A、冰雪融化成溪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A符合题意为答案。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B不符合题意。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C不符合题意。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D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蒸发吸热7【2022河北

5、卷】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答案:B解析: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是蒸发属于汽化现象,故错;冻肉上的冰是水蒸气凝华所形成的,故B正确;冰块变小是熔化成了水,故C错;樟脑丸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应选B。考点定位:物态变化8【2022宿迁卷】关于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答案:A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

6、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草叶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山峰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1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吸收热量升华成为水蒸气,此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9【2022西宁卷】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1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

7、,原因是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答案:A解析:减小蒸发的方法有减小表面积,减慢空气流动,降低温度;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减慢了水分的蒸发,A正确;故选A。考点:减慢蒸发的方法10【2022巴中卷】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凝华现象答案:D解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北方冬季,房顶出现的霜、树枝上出现的雾凇,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选D。考点:凝华现象11【2022大庆卷】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

8、量答案:D解析: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故A错误;烧水时在壶口上分看到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樟脑丸减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同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2【2022哈尔滨卷】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答案:C解析:、湿衣服晾干,水变成水蒸汽是蒸发现象,故正确。、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确。、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是疑固现象,故

9、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结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正确。考点定位:物态变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2022宜昌卷】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热量。答案:凝华;放出解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易拉罐极低的温度凝华为固态的晶体;它在形成过程中要放出热量。考点:物态变化14【2022河源卷】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

10、的熔点是答案:乙;50解析:从图中可知,乙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乙是晶体,且熔点为50。考点定位: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15【2022遵义卷】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热量,温度。答案:放出不变解析: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考点定位:物态变化16【2022厦门卷】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X射线将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此过程液体吸收X射线的能量,内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答案:增大蒸发(汽化)解析:该过程中,液体吸收X

11、射线的能量,内能增大,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考点定位:物态变化17【2022吉林卷】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后_。答案:凝华熔化解析: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鱼迅速放热凝华形成的,过了一段时间,随着鱼的温度的升高,霜吸热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了。故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华后熔化。考点:物态变化形式判别18【2022南京卷】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

12、;(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_(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_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_性。答案:(2)(3)液化导热解析:冰棒上有白粉属于华现象;冰棒周围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玻璃杯外壁出汗属于液化现象;冰棒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物态变化相同的应是(,它们都属于液化现象;木材的导热性较差,不容易把手上的热迅速传给冰棍。考点定位:物态变化19【2022桂林卷】玻璃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

13、度(选填“升高”或“不变”)答案:非晶体;升高解析:玻璃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考点定位:晶体与非晶体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4道题,共34分)20【2022玉林、防城港、崇左卷】(8分)图16甲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6甲乙(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图16甲乙(2)当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选填“汽化”或“液化”)形成的,该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1)96小于(2)液化放热解析:(1)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96,此温度低于100,故可知液面上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

14、大气压;(2)杯口的“白气”是杯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所形成的,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考点定位:物态变化21【2022三明卷】(12分)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某同学提出问题: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与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小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得到结论。(1)要完成实验,除了选择水、烧杯、量筒、火柴、石棉网和铁架台外,还必需的两种器材是和。(2)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小组同学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成了如图22所示的t-V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4)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断: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除了与水的体积有关外,还可能与和等因素有关。答案:(1)酒精灯停

15、表(2)如下图所示;(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与水的体积成正比;(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水的初温解析:1由于本实验需要加热和记录时间,所以还需要酒精灯和停表;(2按要求设计的表格如上图所示;(3)由图示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与水的体积成正比;(4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与酒精灯的火焰大小和水的初温都有关系。考点定位:水的沸腾22【2022宿迁卷】(6分)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

16、或“非晶体”)。(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答案:(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2)大于解析:(1把盛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固体均匀受热,减慢熔化速度,发现熔化过程中的规律,这种方法叫水浴法;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2物质在t1到t2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23【2022厦门卷】(8分)小芳用如图19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3)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沸腾。(4)小芳再次实验时采取两项措施节省了实验时间,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那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