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内加锌粒B倾倒液体药品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用橡胶塞塞住试管2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2、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Ca中含有少量b时, 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D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A“待测”数值一定为2g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BCH4、C2H5OH、

3、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C维生素主要是调节人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如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DKNO3、NH4H2PO4、CO(NH2)2都属于复合肥5201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宜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6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橡胶都是人工合成材料B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C涤纶、锦纶是合成纤维D商场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7下列关于蔗糖(C12H22O11)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属于氧化物B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蔗糖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4、为2:1D蔗糖中3种元素质量比为12:22:118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9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尿素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D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10图中“ ”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氧化物B可能是金属C一定是混合物D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二、填

5、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水是宝贵的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与动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水的组成:电解水产生的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_。水的作用:营养物质最终溶于水后方能被机体吸收利用,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 A 食盐 B 蛋白质粉 C 植物油 D 蔗糖植物根系吸收的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方程式为_。水的净化: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经过加明矾吸附沉降,过滤,活性炭层吸附,消毒杀菌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_,生活中常采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6、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用NH4Cl、盐酸、NaClO2为原料可制备ClO2,已知NH4Cl与HCl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Cl3。NCl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NCl3与NaClO2按化学计量数比16在溶液中混合,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且溶液最终呈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请完成下列填空。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用品

7、草木灰飞艇填充气天然气管通道小苏打化学物质或有效成分K2CO3氦气CH4氢氧化钠NaHCO3草木灰可作_(填“钾肥”、“氮肥”或“磷肥”);氦气的化学式为_,可用作飞艇填充气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氦气常温下化学性质_(填“稳定”或“活泼”); 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含氢氧化钠的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小苏打能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实验室中鉴定小苏打中含有Na元素的常用方法是用_,观察到的现象是_。青绿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都是来自天然矿石,其中的3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孔雀石的主要成分Cu2(OH)2CO3中含有_种元素,其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

8、HgS的摩尔质量为_;1mol Fe2O3中含有_个原子。科研人员模拟人体内部环境,使用西红柿和蟹肉进行实验,发现蟹肉中微量的有机砷(C3H11AsO2)没有转化为有毒的砒霜(As2O3),证实“食物相克: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产生砒霜”是谣言。As2O3中,As的化合价是_;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该转化属于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市场上出售一种洗涤剂(标签如图),能瞬间清除衣服上汗渍、果汁渍等多种顽固污渍。某探究小组带着浓厚兴趣对这种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进行探究。过氧碳酸钠(Na2CO4)是白色晶体颗粒,常温下性质稳定,温度高于50时会分解,水溶

9、液显碱性,与水反应,会产生碳酸钠和其它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具有去污能力,但不能清除衣服上的顽固污渍。实验一溶解样品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1取适量该洗涤剂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之完全溶解,形成溶液有气泡产生,形成无色溶液资料中的“其他化合物”会产生气体2_证明上述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的其它化合物是什么?猜想1:H2O2猜想2:NaOH猜想3:H2O2、NaOH猜想1、2、3除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外,猜想有H2O2的理由是_。实验二验证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3取适量溶液a于烧杯中,迅速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清液b产生白色

10、沉淀加入稍过量氯化钡的目的是_4取少量清液b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证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与H2O2产生5再取少量清液b于试管中,滴加23滴氯化镁溶液无明显现象_6往含有酚酞的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入23滴清液b有气泡产生,_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且具有漂白性(实验结论)猜想_正确,写出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通过以上探究,过氧碳酸钠还可用于_。该洗涤剂保存的方法是_。16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

11、一种。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713119(探究过程)如图乙所示,在操作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_;在进行操作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你的判断依据是_。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产生的气体应是_(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

12、,并叙述理由: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的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A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B错误;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为防止试管内的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C错误;D、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

13、免压破容器;故D正确;故选D。2、D【解析】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B、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后,c溶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不大,故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错误;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正确。故选D。3、B【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

14、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4、D【解析】试题分析:复合肥料指含N、P、K三种

15、元素的两种或三种的肥料。CO(NH2)2中只含有N元素,属于氮肥,D错误。考点:分类法。5、C【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故选:C。6、A【解析】A、橡胶材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故A错误;B、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故B正确;C、涤纶、锦纶是合成纤维,属合成材料,故C正确;D、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故选A7

16、、C【解析】A、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2):22:(1611)=72:11:88,故蔗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C、蔗糖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11=2:1,符合题意;D、蔗糖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1611)=72:11:88,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8、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柠檬酸属于氧化物是错误的叙述,氧化物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而柠檬酸中含有三种元素;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为1个

17、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由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大小可知;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为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8:7 ,故答案选择C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9、D【解析】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灼烧后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晴纶线,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选D

18、。【点睛】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10、B【解析】A、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正确;B、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可能是双原子分子,故错误;C、图中有两种分子,故是混合物,故正确;D、图中的两种物质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故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 C 6CO2+6H2OC6H12O6+6O2 肥皂水 煮沸 【解析】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正极产生氧气,分解产生氢气,产生的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

19、1:2,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葡萄糖和氧气,水的净化流程:取水、吸附沉降、过滤、杀菌消毒、配水,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详解】(1)水的组成: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1:2。(2)水的作用: 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食盐、蛋白质粉、蔗糖都能溶于水,植物油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C。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和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3)水的净化: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经过加明矾吸附沉降,过滤,活性炭层吸附,消毒杀菌净化成生

20、活用的自来水,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少的是软水,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点睛】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5% 40% 28.87% 【解析】样品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详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y;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z;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8.87%。【点睛】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锌与生成的氢

21、气的质量比求出锌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溶质硫酸锌的质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3 NCl3+3H2O+6NaClO2=6ClO2+3NaCl+3NaOH+NH3 【解析】(1)根据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NCl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NCl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2)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知产物中有氨气,且溶液最终呈碱性可知产物中有氢氧化钠,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l3+3H2O+6NaClO2=6ClO2+3NaCl+3NaOH+NH3。14、钾肥 He 稳定 CH4+2O22H2O+

22、CO2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4 1:6 233g/mol 3.011024 +3 化学变化 【解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氦气的化学式为Ne;可用作飞艇填充气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氦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含氢氧化钠的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室中鉴定小苏打中含有Na元素的常用方法是用焰色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火焰呈黄色。故填:钾肥; He;稳定;CH4+2O22H2O+CO2;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孔

23、雀石的主要成分Cu2(OH)2CO3中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其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6;HgS的摩尔质量为(201+32)g/mol =233 g/mol;1mol Fe2O3中含有2mol的铁和3mol的氧,1mol Fe2O3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2mol6.021023mol-1+3mol6.021023 mol-1=3.011024 。故填:4;1:6;233g/mol;3.011024 。As2O3中氧显-2价,设As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x+(-2)3=0,得x=+3价;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生成了新物质,该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

24、填:+3;化学变化。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收集一集气瓶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 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是液体能生成氧气 为了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产生大量气泡 不含氢氧化钠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2 Na1CO3+H1ONa1CO2+H1O1 漂白衣物 密封、防潮 【解析】实验一1根据表格中分析与结论,想证明上述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那么应进行的操作为收集一集气瓶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若实验现象为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故答案:(1). 收集一集气瓶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 (1). 木条复燃由于反应中有氧气产生,能产生氧气的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猜想1、1、2除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外,猜想有H1O1的理由是过氧化氢是液体能生成氧气;故答案:(2). 过氧化氢是液体能生成氧气2取适量溶液a于烧杯中,迅速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是为了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形成干扰;故答案:为了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