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_第1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_第2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_第3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_第4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第1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1.红细胞计数2.血红蛋白3.白细胞计数4.白细胞分类计数5.血小板计数6.红细胞沉降率第2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红细胞计数简述红细胞计数(R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因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及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的失常,都会引起红细胞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改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第3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

2、星期三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区间新生儿:(6.07.0)x1012/L婴 儿:(5.27.0)x1012/L儿 童:(4.25.2)x1012/L成 人: 男:(4.05.5)x1012/L 女:(3.55.0)x1012/L第4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年龄时间采血部位精神因素气压献血妊娠第5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病理变化增多: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 心肺疾病: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和 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 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 能

3、亢进。第6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病理变化减少:急性、慢性失血过多,如消化道溃疡、痔疮、 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异常(膜结构缺陷、酶活性缺陷)。 红细胞外异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 脾亢等红细胞破坏过多。 第7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血红蛋白简述血红蛋白(Hb)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系统的载体,它具有易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的特性,可将人体吸入的氧

4、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再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后呼出体外。血红蛋白确是用于评价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医生常说的贫血和不贫血也多以血红蛋白测定值为主要依据。第8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区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第9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血红蛋白临床意义: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贫血严重程度:极重度贫血,Hb量30g/L; 重度贫血,Hb量在3160g/L; 中度贫血,Hb量在

5、6190g/L; 轻度贫血,Hb量在90g/L与低于正 常参考的下限之间。第10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白细胞计数简述白细胞计数(WBC)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白细胞是血液中有形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球形的无色有核细胞,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重要防线。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第11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区间成人末梢血(4.010.0)x109/L;成人静脉血(3.510.0)x109/L;新生儿(15.020.0

6、)x109/L;6个月2岁婴幼儿(11.012.0)x109/L;第12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年龄(新生儿WBC较高,23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 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45岁两者基本相等)。日间变化(安静松弛时较低,活动、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 下午较高)。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均可使WBC 显著增多)。 妊娠与分娩(常轻度增加,尤其临近分娩最后一日)。第13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增加: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球菌感染最明显)。中毒(如尿毒

7、症;汞、铅中毒等)。急性大出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及严重的 血管内溶血后)。第14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减少特殊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 (病毒感染,风疹、肝炎;) (寄生虫感染,疟疾及流行性感冒;)物理化学损害(X线、放射性核素;铅、汞;) ( 磺胺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等;)过敏姓休克、重度恶病质。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15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

8、期三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病理变化中性粒细胞异常核象变化 核左移:常见于严重感染或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如 中毒性休克等。 核右移:常见于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急性细菌性感 染,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 于应用抗代谢药(如阿糖胞苷等)。毒性变化与退行性变(严重感染或中毒时,中性粒细 胞胞浆中可出现中毒颗粒)。第16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白细胞分类计数简述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白细胞:有粒(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 无粒(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第17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

9、点53分,星期三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区间中性粒细胞 0.500.70 (50%7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6 (1%6%)嗜酸性粒细胞 0.010.05 (1%5%)嗜碱性粒细胞 00.01 (0%1%)淋巴细胞 0.200.40 (20%40%)单核细胞 0.030.08 (3%8%)儿童0.0050.05 (0.5%5%)第18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的比例最高,在急性感染中起最重要作用,具有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的作用。中性粒细胞技术增减的临床意义

10、与前面白细胞的临床意义相同。第19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皮疹、食物过敏)皮肤病与寄生虫病(牛皮癣、湿疹、钩虫病等)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药物(应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哌酮等药物)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传染病(猩红热)其他(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第20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 烧伤等应激状态。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坎地沙坦、甲基多巴等。第21页,共82页,20

11、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学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 多;或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铋中毒及注射疫苗 后可见增多)。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机制不清楚)。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 超敏反应等)。第22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疾病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用药见于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及 应激反应。第23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淋巴细胞增多:传染病(百日咳、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12、)血液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 瘤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排斥反应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发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减少。第24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单核细胞增多: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如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其他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第25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血小板计数简述血小板计数(PLT)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具有黏附、聚集、释放等多种功能。 血小板有很好

13、的聚集和黏附功能,参与人体的止血和 凝血过程,维护人体的健康。PLT正常参考区间:(100300)x109/L第26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晨间低,午 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 居民较高。静脉血平均值较周围血稍高。新生儿较婴儿为低,出生后3个月后才达到成人水平。妇女月经前血小板降低,经期后逐渐上升。妊娠中晚 期升高,分娩后12天降低。剧烈活动和饱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复到原来 水平。第27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红细胞沉降率简述红细

14、胞沉降率(ESR)也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红细胞的密度大于血浆密度,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自然向下的沉力。一般来说,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 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会加快,提示有病变的存在。ESR正常参考区间: 男性015mm/1h 女性020mm/1h第28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红细胞沉降率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见于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2.病理性增快:炎症(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症,活动期血沉常增快)组织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血沉明显增快,心绞痛是血沉多正常。 较大的手术或创伤

15、可致血沉加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各种原造成的高球蛋白血症(如慢性肾炎、肝硬化、系统性红斑 狼疮。血沉加速显著)。贫血(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高胆固醇血症第29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1.尿液酸碱度 9.尿酮体2.尿比重 10.尿胆红素3.尿蛋白 11. 尿肌酐 4.尿隐血 12.尿尿酸5.尿沉渣白细胞 13.尿淀粉酶6.尿沉渣管型7.尿沉渣结晶8.尿葡萄糖第30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液酸碱度简述尿酸碱度即尿PH值,是做尿常规检查时尿液的酸碱度的值。尿液酸碱度,主要

16、以钠盐形式由肾小球排出,而碳酸氢盐则重吸收。肾小管分泌的氢离子与肾小球滤过的钠离子交换,因此,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可影响尿酸碱度。正常参考区间 晨尿 pH5.56.5 随机尿 pH4.58.0第31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液酸碱度临床意义增高: 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高钾血症、长期呕吐) 药物(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三醇 ) 减少: 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 肾炎、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药物(应用酸性药物,如维C、氯化铵等)第32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比重简述尿比重(S

17、G)系指在4oC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为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通过肾脏排出水分和多种固体物质进行调节。尿比重可以反映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尿比重受尿中所含可溶性物质的数量、质量及尿量的影响,既取决于尿液中溶解物质(尿素、氯化钠)的浓度,其中尿素主要反映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氯化钠反映盐的含量。第33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比重SG正常参考区间:成人晨尿 1.0151.025成人随机尿 1.0031.030(一般为1.0101.025)新生儿 1.0021.004第34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比重临

18、床意义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糖尿病、蛋白尿、 脱水、高热、休克、腹水、周围循环衰竭、泌 尿系统梗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减少: 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 肾小球损害性疾病、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尿 毒症多尿期、结缔组织病、尿崩症、蛋白质 营养不良、恶性高血压、低钙血症,以及肾 性或原发性、先天性或获得性肾小管功能异 常等。 第35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蛋白简述尿中蛋白质(PRO)是尿液检查的核心项目之一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

19、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第36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蛋白PRO正常参考区间尿液蛋白质定性试验:阴性尿液蛋白质定量试验:100mg/L; 150mg/24h尿;第37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蛋白临床意义1.生理性蛋白尿 多见于体位性蛋白尿(直立时出现蛋白尿)、剧烈运动、 高热、严寒、精神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常见于青少年。

20、或 妊娠期妇女也会有轻微蛋白尿。第38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蛋白临床意义2.病理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如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动脉硬化) 肾小管性蛋白尿(活动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重金属损伤、 及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混合型蛋白尿(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 溢出性蛋白尿(急性溶血、肌肉损伤、骨骼肌严重损伤)。 组织性蛋白尿(肾脏炎症、中毒时排出)。 假性蛋白尿(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另外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甲氨蝶呤、氯丙 嗪等)。第39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隐血简述尿液中如混合有0.1%以

21、上血液时,肉眼可观察到血尿, 血液量在0.1%以下时,仅能通过潜血反应发现。 尿液隐血(BLD)反映尿液中存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 白,正常人尿液中不能测出。 正常参考区间: 尿血红蛋白:试管法阴性 尿肌红蛋白:试管法阴性第40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隐血临床意义1.尿血红蛋白阳性创伤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肌肉和血管组 织严重损伤。肾炎、肾结石、肿瘤、感染、疟疾。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肾皮质坏死。应用阿司匹林、磺胺药、伯氨喹、硝基呋喃类、万古霉 素、卡那霉素、吲哚美辛、调节血脂药、秋水仙碱、吡 吡罗昔康等药物。第41页,共82页,2022年,

22、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沉渣白细胞简述正常成人的尿液中可有少数白细胞,超过一定数量时则为异常,尿中白细胞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尿沉渣白细胞(LEU)是以检测离心尿沉淀物中白细胞的数量。结果以白细胞数/高倍视野(WBC/HPF)或白细胞数/微升(WBC/ul)表示。第42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沉渣白细胞正常参考区间干化学试带法:阴性镜检法:正常人混匀一滴尿WBC03/HPF,离心尿 WBC05/HPF。混匀尿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法: 男性WBC012/ul; 女性WBC026/ul.临床意义 尿中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

23、、膀胱 炎、前列腺炎,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可发现较多的白细胞。药品所致的过敏反应,尿中会出现多量嗜酸性粒细 胞。第43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沉渣管型简述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内聚集而成,尿液中出现管型是肾实质性病变的证据。常见的管型种类:透明管型、细胞管型(白细胞、红 细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蜡 样管型、脂肪管型和细菌管型。正常参考区间镜检法:0或偶见(01/HPF透明管型)第44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沉渣管型临床意义尿沉渣管型异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 见红细胞管型。慢性

24、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粗、细颗粒管型,也可见透 明管型,偶见脂肪管型、拉样管型和宽大管型。肾病综合征常见于脂肪管型,容易见粗、细颗粒管型, 也可见有透明管型。急性肾盂肾炎少见有白细胞管型、偶见有颗粒管型。慢性肾盂肾炎可见较多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药物:多黏菌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挫、顺铂等。第45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沉渣结晶简介尿沉渣结晶检查是尿沉渣检查的内容之一。尿中结晶 与尿液酸碱度有一定关系。尿液结晶有多种,常见的有草酸钙结晶、无定型尿酸盐结晶、尿酸结晶、磷酸胺结晶、磺胺结晶等。尿液中的结晶可分为代谢性和病理性两类,代谢性结晶多来自饮食,一般无大的意

25、义,持续大量出现可能提示与结石相关。病理性结晶则与疾病有关。正常参考区间 正常的尿液中有少量磷酸盐、草酸盐和尿盐酸等结晶。第46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沉渣结晶临床意义尿沉渣结晶异常见于:磷酸盐结晶常见于碱性的感染尿液。大量的尿酸和尿酸盐结晶提示核蛋白增加,特别是 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疗期间。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草酸盐尿 增加提示小肠疾病及小肠切除后食物中草酸盐吸收 增加。第47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沉渣结晶临床意义胱氨酸结晶可见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遗传病、肝 豆状核变性可伴随有胱

26、氨酸结石。酪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等; 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 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液中。服用磺胺药、氨苄西林、巯嘌呤、扑米酮等药,可出现 结晶尿。第48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葡萄糖简述 尿液中排出的糖,主要为葡萄糖,一般尿糖检查均指尿液 葡萄糖(GLU)检查。正常人24h尿液中含糖量甚少,用 一般检测方法呈阴性反应。肾小球滤过葡萄糖速度、近端 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速度和尿流量。当血糖阈值超过肾阈 值或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阈值下降时,肾小球滤过葡萄糖量超过

27、肾小管虫吸收的最大能力时,较多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尿糖定性试验出现阳性,成为糖尿。第49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葡萄糖正常参考区间尿糖定性试验:阴性定量:成人0.565.0mmol/24h尿 新生儿1.11mmol/L 儿童0.28mmol/L第50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葡萄糖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糖尿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肌梗死、肥胖、肝脏疾病、胰腺炎、糖原累积症、 肿瘤。2.血糖正常性糖尿 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重吸收能力下降所致,肾阈值下 降产生的糖尿,也称肾性糖尿。主要见于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

28、征、间质性肾炎等。第51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葡萄糖临床意义3.暂时性和持续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见于剧烈运动后、头部外伤、脑出血、癫痫 发作; 持续性糖尿多见于原发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4.其他 烧伤、感染、骨折、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蛋白同化激素等第52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葡萄糖临床意义5.妊娠期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出现妊 娠性糖尿;曾一过性生理性糖尿。新生儿肾小管重吸 收功能发育不全出现新生儿糖尿。短时间内过量进食 糖类或输入葡萄糖而出现的糖尿。6.假

29、性糖尿 是指尿液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引起尿糖定性出现阳性反 应。如含维C、尿酸、阿司匹林、异烟肼等。第53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酮体简述尿酮体(KET)是尿液中丙酮、乙酰乙酸和-羟丁酸三种不同成分的总称,为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的尿酮体定性试验为阴性,正常情况下产生极少,常规方法检测不出;在饥饿等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酮体产生速度大于组织利用速度,热体可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正常参考区间 定性阴性第54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酮体临床意义尿酮体增高1.非糖尿病性糖尿非糖尿病性酮症者:

30、如应激状态、剧烈运动、饥饿、禁食过久、饮食缺乏糖类或为高脂肪,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包括妊娠反应性、全身麻醉后等均可出现酮尿。中毒: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等,由于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可出现血糖减低而尿酮体阳性的现象。第55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酮体临床意义尿酮体增高2.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疗,持续出现酮尿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液中排出大量酮体,常早于血液中酮体的升高。严重糖尿病酮症时,尿液中酮体可达6g/24h。第56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胆红素简

31、述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在正常尿液中不含有胆红素,尿胆红素(BIL)的检出是显示肝细胞损伤和鉴别黄疸的重要指标,在诊断和预后上有重要意义。正常参考区间 定性:阴性第57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胆红素临床意义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诱导的胆 汁淤积,尿胆红素阳性常出现于黄疸之前。阻塞性黄疸如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道肿瘤、 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手术创伤所致的胆管狭窄 等。第58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肌酐简述尿肌酐是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脱水缩合物。由

32、于肌酸经非酶促反应脱水生成后绝大部分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重吸收,排泌至尿液中,人体每日的肌酐排出量较为恒定。尿液肌酐检测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项指标。第59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肌酐正常参考区间 婴儿:88177umol.kg-1/24h尿 儿童:71195umol.kg-1/24h尿 成人:男7.117.7mmol/24h尿 女5.315.9mmol/24h尿第60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肌酐临床意义增加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等。 消耗性疾病:伤寒、斑疹伤寒、破伤风等。减少 疾病:严重进行性肌萎

33、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贫血、 瘫痪、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其他碱中毒、重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等。第61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尿酸简述尿尿酸是检测尿液中的尿酸含量,尿酸为体内嘌呤类 代谢分解产物,人体尿酸来自体内细胞核蛋白分解代 谢(内源性占80%)和食物的分解代谢(外源性占 20%)过程。尿酸具有酸性,以钾、钠盐的形式从尿 液中排出。正常参考区间 磷钨酸还原法:1.54.4/24h尿第62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尿酸临床意义尿酸增高疾病:痛风、组织大量破坏,核蛋白分解过度,如 肺炎、子痫等,核蛋白代谢增强,如粒细胞性白血病、

34、骨髓细胞增 生不良、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淋巴瘤及甲状腺 功能减退等。使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药物: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第63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尿酸临床意义减少疾病: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前期。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第64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淀粉酶简述淀粉酶为胰腺所分泌的消化酵素,经胰导管随胰液排入十二指肠。测定尿淀粉酶主要用于胰腺炎的诊断正常参考区间 01200U/L,80300苏氏单位/小时第65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尿淀粉酶临床意义增高 急性胰腺

35、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损伤、急 性胆囊炎等 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溃疡穿孔等减少 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严重烧伤、糖尿病等。第66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1.粪外观2.粪隐血3.粪胆原4.粪便细胞显微镜观察第67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粪外观简述粪便,粪便俗称大便,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泄物。粪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第68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

36、粪外观形成饮食:肉食者粪便为黑褐色,绿叶菜食者为暗绿色, 食用咖啡、巧克力为酱色,食用西红柿、西瓜 者为红色,黑芝麻者为无光泽的黑色。药物:口服药用炭、铋制剂、铁制剂、中草药者为无 光泽的黑色,大黄、番泻叶等中药者呈黄色, 水杨酸钠可使大便变成红至黑色,利福平可使 大便变成橘红至红色。第69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粪外观临床意义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常由于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症;大量稀水便也可见于艾滋病者的肠道抱子虫感染。2.米泔水样样便由于肠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见于 霍乱、副霍乱。3.豁液便由肠道受刺激分泌豁液过多所致,见于小肠炎症(赫液混于粪便中)、大肠炎症(薪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第70页,共82页,2022年,5月20日,23点53分,星期三粪外观临床意义4.陈状便主要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5.脓血便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于细菌性痢 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 (以血为主,呈暗红果酱色)。6.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