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_第1页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_第2页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_第3页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_第4页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四篇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辨别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爱惜好耳朵。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惊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 1、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2、空铁罐每人一个,石块、沙子、米粒或者黄豆、树叶若干。 3、铃一个。 活动过程 1、感知声音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方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 2、倾听辨别不同的声音老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

2、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依据声响找出与罐子内相同的物品,然后检验是否正确。 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3、玩耍:谁的耳朵灵 幼儿集中到活动室中间,用头饰遮住眼睛,由老师或一位力气强的幼儿在全体幼儿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敲响某一乐器,请全体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小结:耳朵能听到四周八方传来的声音。 4、争辩怎样爱惜耳朵 没有耳朵会怎样? 请幼儿捂上耳朵,老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便利。 怎样爱惜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明白了耳朵能听声音,要爱惜好耳朵。活动中,每一名幼儿

3、都表现的乐观,能充分与老师互动,在共享沟通环节、在体验玩耍环节、在争辩等环节,老师乐观鼓舞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并准时赐予表扬,保证了每一名幼儿都能欢快地得到最大程度的进展。不足之处:有几个幼儿不够大胆,参与活动的乐观性不是太强,还需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熬炼。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有些植物是可以移栽的。 2、初步学习使用小铲子,正确的把菜移栽到土里。 3、有乐于观看青菜生长及管理菜地的乐观性。 4、培育幼儿观看力气及动手操作力气。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活动预备】 1、已初步具有种蚕豆、洋花萝卜等阅历。 2、在蛋糕盒或泡沫塑料盒中观

4、看老石撒播青菜籽,并观看、管理菜秧生长的过程。 3、将小园地土翻松,幼儿参加拾小砖头、捡草等活动。 4、长大的青菜一颗(有根的、壮实的),有根菜秧每人12棵,小铲子人手一把(最好分组进行),装水的桶、小水舀若干(废旧小茶杯也行)。 【活动过程】 1、观看比较小菜秧和大青菜。 提问:看看这两棵青菜有什么不同? 怎样让这些小菜秧都能长得大大的?(引导幼儿知道每一棵青菜都需要有一个大一些的地方既空间)。 2、到小园学习移栽青菜。 (1)带幼儿到小园地边。先看老师用铲子把小园地划分成行距、棵距相等的距离(挖一个小洞做标记)。 (2)看老师移栽青菜。 先用小铲在标记处挖一个洞(把挖出的土堆在洞边,看看青

5、菜秧的根有多长,洞就挖多深)。用左手那住菜秧梗部,直直的把根放进洞中,手扶直菜秧。 用小铲把土轻轻的填到洞中(留意菜秧根的四周都要填进土),再用手轻轻的把土压实。 (3)幼儿学习移栽青菜。 留意坑的深度,提示幼儿左手拿菜秧时不要太紧或太松。 3、给移栽的菜秧浇一点水。 留意提示幼儿把水轻轻的浇在菜的根部。 小百科:青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究玻璃杯倒扣入水而手绢不湿的方法,感知空气存在并占据着空间。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 第一次探究材料:小手绢、可封口塑料袋、不封口塑料袋、有盖的盒子、

6、没盖的盒子、有盖的瓶子、没盖的瓶子、塑料包装 纸、皮筋、剪刀、透亮胶带、清水一盆、干抹布若干。 其次次探究材料:玻璃杯人手一只,小手绢、干抹布若干、装满水的水盆每组两个。 其他材料:可乐瓶、小纸球、透亮水盆、彩色乒乓球,玻璃杯。 2.幼儿阅历预备: 了解水的特性及有关空气的学问,具备了确定的动手力气和语言表达力气。 活动过程 一、玩耍导入,激发爱好: “小伴侣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只用小手绢叠成的小老鼠)“小手绢可以折出小伴侣宠爱的许多物品,小手绢还可以做什么呢?”“今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手绢不怕水的玩耍。 二、第一次探究活动:使用封闭的、半封闭的材料,探究让小手绢到水里也不会湿

7、的方法,感知和发觉“密封”能使小手绢不湿。 1生疏材料,查找探究的方向: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想想看,怎样做能让小手绢到了水里而手绢不湿。 2. 幼儿分组尝试,老师交代试验要求:试完一种方法,可以再试一种。但必需用抹布把材料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其次次试验的成功。 3.组织幼儿集中争辩:“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有谁没有成功的,让我们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 4.第一次递进,老师小结:成功的幼儿做试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手绢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伴侣也知道失败的缘由了,是由于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小伴侣明白了用密封的方法能让小手绢不湿。 三、其次次探究活动,加

8、深难度,解决“用一只玻璃杯让小手绢不湿”的问题,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1.设置新问题:“只用一只玻璃杯,能不能让小手绢到了水里也不湿呢?幼儿自由尝试。 2.老师适时提示:“将玻璃杯杯口朝下压入水底,再把杯子提出水面,试试看,杯子里的手绢会怎么样?” 3.老师指导并请个别幼儿叙述成功的方法: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 4幼儿集中争辩:“刚才我们把手绢严严实实密封起来才不会湿,而玻璃杯口这么大,手绢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思考: ()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绢还有别的东西吗?(2)这种东西能看得见、摸得着吗?(3)在杯口斜着浸入水中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东西从杯子

9、里跑出来吹泡泡的? 5其次次递进,小结:玻璃杯里装满了空气,是空气把杯子严严实实地密封起来,水流不进杯子里,所以杯子里的手绢不会湿。 四、第三次探究活动,体验验证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1.动手操作,加深理解:一个彩色乒乓球,一个玻璃杯,一盆水,想想怎样能使乒乓球“沉”到水底呢?一个小纸球、一个可乐瓶,想想不用手扔,不用脚踢,怎样让纸球飞上天? 2. 第三次递进,小结:我们四周布满着空气,而且空气是要占据空间的。 五、拓展延长: 空气还有很多的隐秘,我们要多动手、多思考,努力去发觉它们。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把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10、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神奇的爱好。 二、活动预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海绵,幼儿沟通阅历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谈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玩耍,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玩耍 老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立即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玩耍 1)老师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觉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老师确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