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参考学案 市赛获奖_第1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参考学案 市赛获奖_第2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参考学案 市赛获奖_第3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参考学案 市赛获奖_第4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参考学案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8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图片说史】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农业生产是乡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剪纸也经常有表现这种劳动主题的。剪一个童子牵着老黄牛拉犁,后面剪出挥鞭扶犁的老父亲,无须任何修饰,一幅生动写实的剪纸作品浓缩了劳动的场景(图3-49)。男耕女织是自然经济主要的生产方式,丈夫在田下耕地播种,妻子在家中纺线织衣,小家庭和和美美地体验着劳动的乐趣(图3-50)。【课标点击】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知识清单】清单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2、水稻和的国家。(2)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_。2夏商周时期的农业(1)农具:商周时期出现_农具,但在农业中只是少量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已懂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等技术。2)作物:_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清单一粟刀耕火种青铜西周清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1)开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2)发展:西汉赵过推广,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出现

3、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已经使用。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2)耕作技术: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魏晋以后直到今天,人们基本上都沿用这种耕作技术。(3)耕作制度: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4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有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

4、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清单二春秋战国耦犁东汉汉朝江东地区垄作法魏晋南北朝宋朝战国筒车清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时期的集体耕作1特点:商周时期,土地归_所有,工具简陋,劳动者集体耕作。2作用:有利于提高工效。2小农经济的形成1形成时间:_时期2形成原因:_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_的确立3特点:以_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_,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

5、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清单三国家春秋战国铁农具封建土地私有制一家一户自然经济【核心突破】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影响(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影响有利影响: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不利影响: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6、,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不利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例题: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解析: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小农经济由此产生。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2)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土地

7、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4)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5从农耕技术的发展: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重视水利的兴修,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例题: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B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自耕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D自耕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基础练兵】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

8、工具是A石器B铜器C铁器D牛首先要明确“刀耕火种”是在七八千年前原始社会时期,使用的工具有石刀、石斧、石犁青铜农具是在商周时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2我国农作物种类很丰富,有小米、水稻、高粱、大豆、小麦、桑、麻等,这些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最早应出现在A原始社会B夏朝C西周D春秋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后世的农作物多以具备是在西周。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周王室的日益衰微3国语晋语是反映春秋时期的事,“宗庙之牲”指的是用作祭祀的牲畜,“畎亩之勤”是在农田里耕作,说明了牛耕的出现。4“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

9、资源的开发利用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精耕细作”的含义,即它是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由此可知D项叙述错误。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里反映的经济模式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C封建小农经济D远古游牧经济5C“你耕田来我织布”体现了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的特点。6“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农民家庭有耕有织农民注重树木栽培农民家庭劳作艰辛农

10、村棉纺织业发达ABCD6C此题可用排除法,墨子生活的时代棉纺织业还没出现,排除可以直接得出答案。7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出现C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D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7B由材料中“耕”、“牛”等字在人名中的应用,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牛耕现象。注意C项是在西汉中期后。8宋代江苏吴郡“地沃而物伙,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这表明了套作制的普及一年三熟制产生8C从“稼则刈(收割)麦种禾,一岁两熟”判断,故选C。材料中没有具体提及“垄”与“沟”,故排除A,材料中麦和禾收获与种植一先一后,所以,套作制的叙述不正确,故排除B。材料中提

11、及“一岁两熟”,故排除D。【各地模拟】1下列关于下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1B图为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促进了我国耕犁的完善。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是在汉代。2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题目中的诗句体现的是从公田到私田的转变,而B项中的井田制是西周时期

12、的一种国有的土地制度,故选B。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B牛耕逐步普及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D家庭观念加强3C牛耕逐步普及是在汉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推动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因此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应该是C项。4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4C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两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

13、然经济。5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BCD5A项说法过于绝对。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6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6C选项A、B、D都仅仅是从表面分析,不能从根本上反映问题的实质。所以选C项。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使乌获、藉

14、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7答案要点:(1)牛耕技术。(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古代

15、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只要答对两点就满分)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

16、,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西汉晃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8答案要点: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分散性。2材料二。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高考靶场】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

17、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BCD1B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农业种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从稻和粟南北兼有可以说明双方出现了交流,但不能说明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C解题关键是把握题中限定条件:“商朝”和“农耕生产”。A项是商朝的刑具;B项与农耕生产有关,但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后期,依据图中所示,应为唐朝出现的曲辕犁;D项铁犁在战国中后期用于牛耕。C项是“田”字的写法,反映的是井田制的内容。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3C战国时期的秦国蜀守李冰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