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话语词》同步练习 省赛获奖_第1页
《东施效颦话语词》同步练习 省赛获奖_第2页
《东施效颦话语词》同步练习 省赛获奖_第3页
《东施效颦话语词》同步练习 省赛获奖_第4页
《东施效颦话语词》同步练习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2东施效颦话语词同步练习一、读读写写。认真读准下边词语,也可与同桌互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然后把下边词语抄写一遍,做到书写工整、美观,不写错字。东施效颦顺手牵羊雷厉风行拈花惹草媒妁之言差强人意居室之伦进谗诬陷反映反应反馈总裁时髦含蓄斟酌舆论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网语词典六月问世新新话语该捧该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男生宿舍有个自己联的局域网,自称为“酒井”,因为他们恰好是9号楼,恰好大家都不反对让酒井法子沾光。“酒井”有一些习惯用语,JJ就是姐姐,PP是漂亮,大虾即大侠,是酒井网友的互称,斑竹即版主,各版面负责人。今天,中国的网民已达到1000多万人,“酒井”式的网上用语也在网络世界流行

2、开来,而且更加五花八门。记者从经济出版社获得的消息称,中国网络用语词典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出版。这本词典预计收入词条2000多条,正文约40万字,所收的词条有一般的术语,聊天室常用的比较特别的词语,考虑到实用性,还收入了常用的外语词以及缩写,有些词语有常用的不同的说法,分别列条。负责该书出版的苏耀彬编辑已年过半百,作为网民,他告诉我,刚上网的时候,他有一段时间特别不适应,遇到“伊妹儿”、“裤”、“瘟都死”这些词时一头雾水,觉得新鲜加搞不懂。苏编辑对于网络流行用语持较为接纳的态度,他说:“编辑这本词典的用意,一方面是实用,便于一些新网民比较快地克服词语方面的障碍,也便于有关人士了解网络用语;另一方

3、面也是作为社会语言学和新词新语领域的研究成果。”新兴网语是近年来我国新生词语出现激增之势的集中体现。据有关部门做出的保守统计表明,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平均每年产生800多个新词语。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已经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有关专家估计,进入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通过互联网络,新词语的传播手段和速度将更为方便和快捷。面对新生词语的汪洋恣肆,有人提出现代汉语急需规范,呼声认为很多外来词、流行语、缩略词或者是胡编乱造的新潮,或者是莫名奇妙的符号链,有害于民族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是语言的垃圾,应当加以剔除和摒弃。因为词汇贫乏,所以才乱造词汇,不懂语法所以要“超越”语法,没有文化才

4、轻慢文化。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张德鑫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诙谐地说,语言根本不存在污染问题,“哇噻”、“帅呆”在老人眼里也许被认为是污染,可对于新新一代就是血肉,就是精神气儿,因而语言无所谓绝对规范。对新生语的入境和产生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如吕叔湘先生所倡“宁滥勿缺”。还有更多的年轻人也表现出对于流行语的认同和渴求:“一句美眉(妹妹),一个GG(哥哥),给了我们很多一本正经所没有的乐趣。我们说的新新话语在我们之间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义。”资料表明,中国产生过两次新词语及对其研究的热潮,一次是50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为了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一次是从80年代中产生至今,开始对“纯”和“健”提

5、出反思,但语言学界一直对于新兴词语的态度比较严谨、冷峻、挑剔、指责,限制之声多于肯定之声。有人指责,网语的最大毛病就是品位低下。“网语”词典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研究员于根元编纂的,他曾经担任过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目前是教育部“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的第一负责人。于先生对于新生词语的出现和规范谈了自己的看法。“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语言在发展,语言也需要规范,但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规范。”于先生认为,网语有以下的三个特点。一,生动风趣,相对于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网上的生动表述也可以缓解压抑的情绪。比如,“55555”即“

6、哭”的意思。二,注重人情味,网上喜欢用哥哥妹妹相称,这样可以有一种家庭味道,使冰冷的网络更有人性。三,语气比较调侃,比如“恐龙”指脾气不太好的女子。当然,这也使得网上的语言显得颇有挖苦、嘲讽、谩骂的意味。但是,于先生也认为目前网语层次不高,造词方法多以谐音为主,还有些纯粹是为了追求快捷而产生的。然而,网络影响生活,网上的虚拟空间其实是现实空间的一部分,它语言的长处和短处都是生活语言的放大,对于网语的规范要尊重约定俗成,因为约定俗成是无法代替的客观伟力,可以体现语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作者桂杰,原载中国青年报2022年1月5日)1、苏编辑对于网络流行用语持较为接纳的态度的原因是什

7、么答:2、目前,面对网络的新生用语两种不同看法是什么答:3、于根元先生对于新生词语的出现和规范看法怎样答:4、你是如何看待网络的新生词语的请列举几个网络的新词语。答: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差不多先生传胡适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

8、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

9、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了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

10、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原载申报1924年6月28日)1、说说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答:3、就文章的语言风格看,文章的写作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答:四、博闻广知。做一次明朗的航行(代序)人生好像一只船,世界好像大海。人自身好像是驾船的舵手,历史的倾斜与

11、时代的选择好像时而变化着走向的水流与或大或小的风。人生又像是一条水流,历史就像是融合了许多许多水流的大江。你无法离开大江,但你又发现大江里布满了礁石,江上或有狂风,江水流着流着会出现急剧的转弯、急剧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宫。人生又像是一条长路,也许在它快要结束的时候你又发现它其实是那么短。你莫知就里地被抛在了路上。你不可能停下来。于是你蹒跚地走着,你渴望走上坦途,走上峰巅,走进乐园,走进快乐、成功、幸福或者至少是平安的驿站直到理想的家园。然而,你也许终其一生没有得到一天心安。人与人的命运是怎样的不同啊!这里所说的命运,既包括主观条件即你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的一切特点一切认识和态度,也包含生存

12、环境,即你所处的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你的有时是无可避免有时则十分偶然的际遇。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遭际有偶然即凭运气的可能,人的地位有高低,人的财富有贫富,人的寿命有长短,人的体格有强弱,人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优劣、美丑、公正与极不公正之分。人比人气死人,人比人该有多少不平、多少愤懑、多少怨毒和痛苦!痛苦也罢,怨毒也罢,只要还活着,谁不希望自己的命运能更好些,更更好些呢谁不愿意知道并且实行自己对自己命运的积极影响乃至把命运之舵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呢?有时你又觉得人生像是一个摸彩的游戏,别人常常是幸运者,他们摸到了天生超常的禀赋与资质、优越的家庭背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以及来自四面八

13、方的援助之手,而你摸到的可能只是才质平庸或怀才不遇、零起点、误解、冤屈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嫉妒、打击乃至于阴谋和陷害。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写过点文字也见过点世面的正在老去的人,我能给你们一点忠告、一点经验、一点建议吗?也许谈不到什么经验和忠告,但我至少可以抱一点希望、一点意愿,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生活得明朗一些。明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成就有大小,际遇有顺逆,但能不能生活得更坦然、更清爽、更光明、更健康也更快乐一点只要一点。作为写过小说也写过诗的人,我知道各种对于愤怒、忧愁、痛苦、矛盾、疯狂乃至自毁自弃自戕自尽的宣扬与赞美。我熟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愤怒出诗人”、“知识分子的使命是

14、批判”、“智慧的痛苦”、“痛苦使人升华”、“我以我血荐轩辕”、“生老病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以及“文章憎命达”、“从来才命两相妨”之类的名言。我无意提倡乃至教授廉价的近于白痴式的奉命快乐。我所说的快乐、健康、坦然、清爽与光明,不是简单地做到如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而是另一种超越,另一种飞跃,另一种人生境界:是承担一切忧患与痛苦之后的清明;是历尽至少是遭遇一切坎坷和艰险的踏实;是不仅仅能够咀嚼而且能够消化的对于一切人生苦难的承受与面对一切人生困厄的自信;是把一切责任一切使命一切批判和奋斗视为日常生活的平常平淡平凡;是九死而未悔、百折而不挠的视险如归,赴难如归,水里

15、火里如履平地;是背得起十字架也放得下自怨自艾自恋自怜的怪圈的大气;是不单单拥有智慧的煎熬和困惑的痛苦,而且拥有智慧的澄澈与分明的欢喜,从而是更包容更深了一层的智慧;是大雅若俗大洋若土大不凡如常人,从而与一切浮躁,与一切大言哄哄乃至欺世盗名,与一切神经兮兮的自私小气的装腔作势远离开来。驾驶着你的人生之船,做一次明朗的航行吧。驾驶着你的人生之船,使你的航行更加明朗一些吧。让智慧和光明,让光明的智慧与智慧的光明永远陪伴着人的生活吧。永远与智慧和光明为伍,永远与愚昧和阴暗脱离,这是可能的吗?这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王蒙2022年8月于北戴河(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参考答案一、略。二、1、编辑这本词典的用意,一方面是实用,便于一些新网民比较快地克服词语方面的障碍,也便于有关人士了解网络用语;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社会语言学和新词新语领域的研究成果。2、有人提出现代汉语急需规范,认为好多网络用语有害于民族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是语言的垃圾,应当加以剔除和摒弃。令一种则认为语言根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