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概 述1.机体的排泄途径:(1) 皮肤:汗液(2) 呼吸道 : co2 , 水分(3) 肠道:胆色素(4) 肾脏:尿液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其排泄量大种类多,有选择性概 述1.机体的排泄途径:(1) 皮肤:汗液(2) 呼吸道 2.尿生成与排放的意义(1) 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和异物。 (2) 调节细胞外液量与渗透压。 (3) 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3.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1) 肾小球的滤过(2)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3)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2.尿生成与排放的意义(1) 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和异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 肾小囊 肾
2、盂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与分泌(原尿)(终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 肾小囊 肾盂肾小球滤过 第一节肾脏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与集合管第一节肾脏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与集合管尿的生成与排放课件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二.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二.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尿的生成与排放课件分布数量体积髓袢肾素功能中外层皮质85%-90%小短多生成尿液内层皮质10%-15%大长几乎无尿的浓缩与稀释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分布中外层皮质内
3、层皮质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三、 球旁器1.球旁细胞: 分泌肾素 2.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功能3.致密斑: Na+ 感受器三、 球旁器1.球旁细胞: 分泌肾素 2.球外系膜四、肾脏的血液供应四、肾脏的血液供应(一).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流量大 :1200 ml/min 20-25%心输出量。 分布不均 :大部分分布于皮质 (94% )两次毛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低-利于滤过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网压高-利重吸收(一).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流量大 :(二)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1. 概念: 当动脉血压变化于 80-180 mmHg时,肾血流量不变。2. 机制: (1)肌源学说: BP 肾血管壁平滑
4、肌收缩 血流阻力 血流量相对恒定(二)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1. 概念: 当动脉血压变化于 80(2)管球反馈 概念: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 量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现象。机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到达远曲小管致密斑的小管液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反馈抑制意义: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恒定。 (2)管球反馈 概念: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 尿的生成与排放课件(三) 肾血流的神经体液调节正常: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 以维持泌尿功能;应急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肾血流量减少, 以 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肾交感神经E 和NE 血管紧张素 II (三) 肾血流的神经体液调
5、节正常: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下保持相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第二节 图8-7 有效滤过示意图 肾小球滤液:小囊液(原尿)。 肾小球滤过率(GFR):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 超滤液总量。125ml/min 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占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 ( 125/660=19%) 肾小球滤液:小囊液(原尿)。 (一)滤过膜的组成:三层结构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窗孔2.基膜:微纤维网3.肾小囊上皮细胞:裂隙膜一.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一)滤过膜的组成:三层结构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窗孔2.(二)滤过膜的通透性1.窗孔:50100nm2.网孔48nm滤过能力决定于 : 滤过物的分子量与
6、所携带的电荷 。3.滤过裂隙膜:(二)滤过膜的通透性1.窗孔:50100nm2.网孔48二.有效滤过压 (EFP):滤过的动力 。EFP= 肾小球Cap压 -(血浆胶渗压 + 囊内压)入球端 :10mmHg =45-(25+10)出球端: 0 mmHg =45-(35+10)二.有效滤过压 (EFP):滤过的动力 。尿的生成与排放课件滤过平衡:入球出球滤过平衡:入球出球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滤过膜的通透性:肾病(2)滤过膜的面积: 肾小球肾炎 少尿(100500ml/d)无尿(100 ml /d)(3)肾小球毛细血管压:BP 80_180mmHg不变。(4)囊内压:结石(5)血浆胶体渗
7、透压:肾病(6)肾血浆流量:交感神经兴奋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滤过膜的通透性:肾病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分泌与重吸收)滤液量:180L/day尿量:1.5L/day重吸收率: 99%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分泌与重吸收)一.近端小管的物质转运1. NaCl和 水的重吸收:量为 67. (定比)(1)前半段:跨上皮细胞途径.1) 继发式主动转运: ( Na+ 和葡萄糖)2)Na+ - H+ 交换:(2) 后半段 1)细胞旁路: 2)跨上皮细胞途径:一.近端小管的物质转运2. HCO3 的重吸收和 H+的分泌2. HCO-3的重吸收和 H+的分泌(1). HCO3- 重吸
8、收:机制:被动吸收 (2). H+分泌:Na+ H+交换形式:CO22. HCO3 的重吸收和 H+的分泌2. HCO-3的重吸3. K+的重吸收: 部位: 近端小管 量: 67% 机理: 主动转运(机制不清)终尿中的K+主要为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的。3. K+的重吸收:部位: 近端小管终尿中的K+主要 4. 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 近曲小管量: 100%机理: 继发式主动转运4. 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 近曲小管量: 10肾糖阈 概念:尿中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 (180 mg %) 原因: 葡萄糖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 葡萄糖吸收极限男:375mg/min; 女:300mg/min肾糖阈 概念:
9、尿中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 (18二. 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意义 :尿的浓缩与稀释 部位:髓袢升支粗段吸收量: 20% Na+,K+ ,Cl- 重吸收机制: Na+:K+ :2Cl- 同向转运(升支 粗段对水无通透性)二. 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部位:髓袢升支粗段吸收量: 20三.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重吸收为选择性的重吸收: 12 Na+ Cl- 和 水(ADH)分 泌:选择性转运(醛固酮)K+, H+ and NH3三.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重吸收为选择性的重吸收: 1Na+K+Na+K+1. K+的分泌:主细胞 重吸收Na+和水.分泌K+分泌量视机体的需要Na+Na+K+Na+K+
10、1. K+的分泌:主细胞 H+H+HCO3-H2OCO2+H2CO3CAHCO3-NH3NH+4NH3氨基酸+Cl-NH4 ClH+的分泌 闰细胞(闰细胞,H+ 泵)H+H+HCO3-H2OCO2+H2CO3CAHCO3-NH3. 氨的分泌 (NH3)1) 氨的来源 : 氨基酸的脱氨基和转氨基.2) 分泌机制 : 单纯扩散3) 意义: 铵盐的形成,促进排氢、促进 HCO3-的重吸收. 3. 氨的分泌 (NH3)1) 氨的来源 : 氨基酸的脱氨第四节尿的浓缩与稀释高渗尿低渗尿等渗尿第四节尿的浓缩与稀释高渗尿实验证据冰点下降法 渗透压梯度一.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实验证据一.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尿的生成
11、与排放课件 (一) 逆流倍增现象Na+Na+Na+Na+Na+Na+H2OH2OH2OH2OH2OH2O1342ABCM1M2 (一) 逆流倍增现象Na+Na+Na+Na+Na+Na+肾小管部分Water Na+urea髓袢升支粗段不易通透CI- , Na+主动重吸收不易通透髓袢升支细段不易通透易通透中等通透髓袢降支细段易通透不易通透不易通透远曲小管有ADH时水易通透Na+主动重吸收不易通透集合管有ADH时水易通透Na+主动重吸收内髓部易通(二)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原理肾小管部分Water Na+urea髓袢升支粗段不易通透CI皮质外髓部.内髓部.Na+Cl-H2OH2OUrineUrine
12、NaClH2ONaClH2OADH皮质外髓部.内髓部.Na+Cl-H2OH2OUrineUri 图8-17 尿浓缩机制示意图ADH(三)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 外髓部的渗透压是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 的主动重吸收形成的;内髓部的渗透压是对尿素和NaCl 的重吸收形成的;抗利尿激素控制水的重吸量;直小血管维持髓质渗透压梯度。外髓部的渗透压是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 的主动重吸收形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一)小管液溶质浓度 小管液溶质浓度 水的重吸收 尿量 (渗透性利尿)糖尿病 血糖浓度 超过肾糖阈甘露醇不能被近曲小管全吸收50% 葡萄糖,小管液渗
13、透压(一)小管液溶质浓度 小管液溶质浓度 水的重吸收 尿量(二) 球-管平衡(1) 概念: 肾小管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 65-70% .(定比重吸收)(2) 意义: 使尿量不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大幅波动. GFR重吸收 流向远端增量125ml/min 87.5ml/min 37.5ml/min150ml/min 105ml/min 45ml/min +7.5ml/min100ml/min 70ml/min 30ml/min -7.5ml/min(二) 球-管平衡(1) 概念: 肾小管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3). 球管平衡的机制GFR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流量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生成
14、EFP 重吸收量 重吸收率保持恒定渗透性利尿时可打破球管平衡(3). 球管平衡的机制二. 神经体液调节 (一) 肾交感神经(1)促进入球小动脉收缩 GFR (2)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3)促进近端小管与髓袢对 NaCl 和水分 的重吸收二. 神经体液调节 (一) 肾交感神经(二)抗利尿激素(ADH)1. 来源 :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合成与释放,经下丘脑垂体束,贮存于神经垂体. 2. ADH的作用: 1)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收增多。) 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的重吸收及内髓集合管 对尿素的通透性。 ) 促进血管收缩。(二)抗利尿激素(ADH)1. 来源 :视上核和
15、室旁核 例:大量出汗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 水的重吸收 尿量 血浆晶体渗透压(2) BP压力感受器(-)ADH (3) 血流量容量感受器(-). ADH 分泌的调节视上核和室旁核 例:大量出汗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远曲小管和集 一升清水(实线).一升等渗盐水(虚线)水利尿 一升清水(实线).一升等渗盐水(虚线)水利尿(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 血管紧张素 II(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 血管紧张素 I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 I血管紧张素 II血管紧张素 III肾素BP血量 球旁细胞(1)牵张 感受器(+)肾血流量(3) 致密斑感受器(+) 肾交感神经 (
16、+) 醛固酮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 I血管紧张素 II血管紧张素 III2. 醛固酮的作用血管紧张素 II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 保钠. 排K. 保水.血量 血 K+ , Na+ 2. 醛固酮的作用血管紧张素 II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 (四)心房利尿钠肽(ANP)作用: (-)NaCl的重吸收 肾入球小动脉扩张,GFR (-)肾素的分泌 (-)醛固酮的分泌 (-)ADH的分泌 舒张血管 心输出量与心率 水.钠排出细胞外液血压降低(四)心房利尿钠肽(ANP)作用: 水.钠排出细胞外第六节 清除率第六节 清除率尿量(V) ml/min尿浓度(U) mg/100ml血浓度(P) mg/100ml
17、尿排泻量(VU)mg/min清除率(UV/P) ml/min某甲 某乙1 0.8100 501 0.321 0.4100 125尿量(V) ml/min尿浓度(U) mg/100ml血浓一.清除率的概念:C = U*V/P(ml/min)葡萄糖的清除率为 ml/min尿素的清除率为 70 ml/min例:某物尿排出量为10mg/min;其血浆浓度为20mg/100ml,C=?C=50ml/min一.清除率的概念:C = U*V/P(ml/min)葡萄糖意义:菊粉清除率(2) 测定肾血浆流量:(1)测定 GFR: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碘锐特与(3)估计肾小管的功能:C 分泌C 125,分泌 重吸收意义:菊粉清除率(2) 测定肾血浆流量:(1)测定 GFR:第七节尿的排放第七节尿的排放1.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1.膀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护理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隧道环境发展概述
- 《网络安全培训教程》课件
- 小学生五一放假安全教育
- 2025年合肥肥西县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波市升力同创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伊春市友好区三合经营所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五指山市保城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立体牡丹花课件
-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 所得税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700题)附答案
- 《知不足而后进 望山远而力行》期中家长会课件
- 专题09 乡村和城镇-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201-300题)
- T-NKFA 015-2024 中小学午休课桌椅
- 课题开题报告: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
- 2025春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
- Unit 9 Active learn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三册
- 渔场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