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修订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_第1页
新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修订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_第2页
新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修订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_第3页
新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修订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_第4页
新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修订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修订解读及教学建议一、课程标准的修订简介二、济南版初中生物学(七上)的修订情况介绍三、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学建议一、课程标准的修订简介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一)课程性质内容表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

2、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这些都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一)课程性质 从而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一)课程性质 变化要点: 强调了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应当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不仅习得科学知

3、识,还要领悟科学方法;不是被动地记忆和理解科学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在“科学探究”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

4、,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2降低部分具体内容要求 如:“科学探究”主题中: 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将“实施计划”中的“评价证据、数据”改为“尝试评价证据、数据”,适当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出于同样的考虑,将“表达交流”中的“撰写探究报告”改为“写出探究报告”。2降低部分具体内容要求再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 原“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的要求提得比较高,修订后改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前者意味着不仅要求学生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还要能从光学和成像原理的角度加以说明,这样的要求对高中学生比较适合。但对初中学生要求过高,显然修改后的要求降低了,比较符合初中学生

5、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水平。2降低部分具体内容要求“生物多样性”主题: 原“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的要求提得比较高,改为“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这就使原先要求达到“领悟水平”(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的高级的情感目标要求,变为“反应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的中级情感目标要求。 3增加部分具体内容 例如:在“生物多样性”主题的具体内容中增加了:“苔藓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 “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修订、删除或添加部分活动建议例如:“生物圈中的人”主题:

6、对应于“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具体内容,原“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活动建议修订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原活动难度较大,涉及动物的饲养、观察和探究。新活动可以涉及动物饲养也可以不涉及动物饲养,将“探究”改为“观察”,难度也明显降低,给予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更大的自主选择的余地。4修订、删除或添加部分活动建议再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 对应于“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一具体内容,增加了“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活动建议。让学生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虽然增加这一活动,但却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活动实施目的更多地体现在“关爱班级”、“关爱

7、家庭”、“关爱植物”等情感目标上。4修订、删除或添加部分活动建议再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 具体内容中“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所有”修订为“许多”。 删掉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前言第一句话:“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植物”。5.案例集中移到最后作为附录 “案例”改为“教学与评价实例” 删去了“案例: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三)教学建议的变化 增加关于概念教学的建议强调教学活动应当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强调恰当处理概念与事实的关系,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四)教材编写建议的变化删掉了“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

8、和完整性”。关于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强调了“教材内容的表述应该重视生物学概念的准确性”。 这次增加的,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的评价建议,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检测肯定要重视。第二,在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同时,要利用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第三、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 第四、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即主要是对重要概念学习的评价等(五

9、)评价建议的变化从评价的方式上看,明确提出“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表现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除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 (一)关于教材修订的简要说明 准备工作:自2011年8月以来,编写组全体认真研讨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深刻领悟课标内容,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志和教学理念,在积极组织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教材使用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教材的修订工作。 (二)修订后的初中生物学(济南版)教材体系结构根据修订后的课标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及特别强调的重要概念,将整套教材重新调整为七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多彩

10、的生物世界生物圈中的人物种的延续生命的演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修订后的初中生物学(济南版)教材七上的体系结构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认识生物)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奇妙的生命现象)一、生物的基本特征二、生物的生活环境三、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第二章 观察生物结构(严整的生命结构)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三、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

11、群 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三、动物的运动 四、动物的行为 五、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病毒 二、细菌 三、真菌 四、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一、生物的分类方法 二、生物的分类单位(三)修订后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1.基本构架更加合理2.栏目设置更加精当3.内容编排更加科学1.基本构架更加合理根据课标要求及变化,考虑实验区教师的反馈意见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编写组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对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内容框架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原第一单元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组合调整,将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应

12、用内容放到了八年级下册生态系统部分具体阐述,将其中的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作为第二章的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出现,主要是阐述生物圈及栖息地两个重要概念。教材内容安排的基本思路:本书围绕“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旨在让学生对生命现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后,再过渡到对生物各个类群直至人自身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包括人自身)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生命的产生、进化和发展等规律,然后,将学生的视野拉回到宏观的生物圈及其保护的学习;最后,介绍生物技术及

13、其与人类生活、社会和未来的关系。2栏目设置更加精当修订前的栏目设置栏目名称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演示实验实验探究活动活动相关链接网站与书库思考与练习应用与实践课外阅读回顾与总结栏目数量4291221159每节一个13每章一个每章一个修订后的栏目设置栏目名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调查活动相关链接巩固提高课外实践视野拓展知识梳理栏目数量123694212每节一个9每章一个每章一个(1)更名(2)细化原先的“活动”栏目分为三个活动项目,分别为“调查活动”、“设计活动”和“模拟活动”(七上没有设计活动和模拟活动)。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教材将“实验”细化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14、”。(3)删除原教材中的“网络与书库栏”目在试用过程中发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说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原因是一些可参考的书目由于种种原因现已经很难找到,网络资源也在不断地更新。如今网络资源已经相当普遍,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搜集网络素材的能力。面对庞杂的信息,为了真正拓展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出版社将组织专业人员组建一个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网络平台,一是提供广阔的、免费的网络资源,二是打造相互交流提高的平台。(4)移位 “相关链接”的位置原先在正文的旁栏,现在为了阅读的方便,一般是将其移至正文中,靠近需要补充说明的文字下边,这样指向性更加明确。3.内容编排更加科学 围绕“人与生物圈”这一

15、主题,力求体现纲要的基本理念,以实现新修订课标的课程目标为最高宗旨,创造性地体现课标要求。 选择富有生物学内涵的、贴近生活,有现实意义的和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作为学习素材,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物科学发展规律为主要依据安排、呈现学习内容,为学生有效地从事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机会,为有特殊生物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途径,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物学知识素养、基本技能和创新思维,以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1)增减适当根据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要求,七年级上册新增了苔藓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动植物的主

16、要特征和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细胞的结构功能部分增加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既使得细胞知识较为完整 ,也为后面学习微生物知识奠定基础。(1)增减适当增加生物数字化实验,使其体现实验过程“可视化”、实验设计“重点化”、数据采集处理“智能化”、教学过程“现代化”等优点。如在七年级上册52页的课外实践测量不同环境中的空气湿度。(1)增减适当第二单元第四章生物的分类,原来是章下不分节,只有“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分类单位”两个目;修订后的为两个节,第一节“生物的分类方法”下两个目(尝试对生物分类和生物分类的依据),第二节“生物的分类单位”下两个目(生物分类的等级和尝试鉴别生物)。(1)增减适

17、当删减了各类动物类群常见动物的种类数。删除放线菌产生抗生素、真菌的孢子生殖等内容。(2)调整合并第一单元的三章内容进行了调整和重组。 将原教材中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节分为了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使得动物类群更加清晰、明了。将相似或相近的动物类群合并到一个目中 例如将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合并到一目,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合并到一目,将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合并到一目,将鸟类和哺乳类合并到一目。 (3)规范统一一是多种栏目的项目设置和格式的统一。如探究实验中材料器具的改为“生物材料”、“器具”“试剂药品”的顺序排列,三者之间用分号隔开,使得表述更加规范二是各章中三级标题(章、节

18、、目)设置及其内容呈现规范统一。一般是章的引言为概述本章学习的总体目标;节的引言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目下的过渡语起到衔接知识和学习思维的作用。本次修订不仅补齐了原来缺少的引言和过渡语,而且使之风格一致(4)降低难度删减了各类动物类群常见动物的种类数。删除放线菌产生抗生素、真菌的孢子生殖等内容。对学生认识产生困难的内容在呈现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照片和图片的使用,增加真实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几乎都用真实的实验照片代替原先的模式画图。图片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图片的选择非常讲究。增加了直观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图配文字描述引发联想对于一些比较抽象,难

19、以用语言描述或者语言描述不准确的部分,采用图片配上少量的文字解释来呈现,这样既增加了美感,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符合初一学生的求趣、求异心里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的轻松愉悦。采用类比和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直观化处理 如:在介绍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时,采用如下导语“打开居民户口簿,你会发现上面有街道( 或乡镇)、县区和省市等社会组织名称。这些逐级放大的社会组织构成了我们的国家。同样,众多的细胞也是按照不同的结构层次组成多细胞生物体。”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去类比推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变得简单直观。再如: 植物的结构层次,采用从微观到宏观的方式呈现,通

20、过直观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微观的结构层次。采用最新实验技术,将复杂的实验简单化(5)精选习题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了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以适应各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让习题既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更起到引领方法、培养能力的作用。 习题类型的多样化,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体现不同层次要求如:病毒一节的巩固提高的习题设计。1.1935年, 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采取化学结晶蛋白质方法处理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烟叶时,获得了极细的针状结晶,并发现它具有这种病毒的全部感染特性,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外界环境中呈结晶体的病毒是生物吗?为什么?2. 请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了解病

21、毒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科学家对病毒研究的进展等。将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进一步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体现巩固、引领方法、培养能力如:真菌一节的习题设计。1请列表比较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异同。2冬天,发面蒸馒头时,我们通常会把发面盆放置于暖气旁或盛有温水的容器中,有时还会盖上棉被。请说出其中的道理。3物品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年因霉变引起的浪费是十分惊人的。研究发现,霉菌的繁殖通常受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写出你的探究方案。习题类型多样化主要题型有:连线、简答、资料分析、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及其评价、识别图表曲线、小论文等。 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2、。5.改错纠偏三、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学建议(一)重视概念教学(二)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三)心揣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重视概念教学1.突出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2.怎样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形成1.课程标准突出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修订后的课标提出了50项重要概念,这是“课程内容”的主要变化之一。如何认识这些重要概念? 这些重要概念是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来的重要知识,其中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概念的名称、内涵和外延),有的不是。课标中的“概念”比逻辑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要宽泛许多 在教学目标中有两种不同的陈述方式:概念性陈述和非概念性陈述。非概念性陈述的许多描述是事实而不是科学概念,是用短语而

23、不是用完整的语句表述的概念。 例如:“能指认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说出各种部分的名称”。 这是知识性的表述,不是概念。“植物由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这句话说明了植物的组成结构能够实现的特定功能,是概念性的表述。g 这里所说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怎样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形成(1)不要纠结于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具体概念的区分。重要的是理清相关概念的关系,把握其内在逻辑联系,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重在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理

24、解的程度。 (2)区分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事实性知识一般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即可获得,其学习的主要形式为记忆,检测时主要是复述或辨认;而概念性知识一般需要学生归纳推理,需要逻辑加工,需要学生去理解,检测评价时一般需要在新的情境中应用。 (3)在落实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备课时要思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中有哪些重要概念?各概念之间以及这些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还需要对核心概念进行细化,将上位的核心概念拆分为一系列较为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分析教学要点;在确定的教学要点中,区别概念和事实。还要处理好前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前概

25、念的形成 前概念往往直接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来自知识的负迁移和旧有概念的局限或由语词带来的曲解他们只是凭借感官对现象进行一些直观的解释,没有进行严格的推理和实验验证,因此这些解释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难免带有不科学性或者是不够全面的认识。 前概念举例如植物的茎这一概念,大部分的小学生认为长在地下的都是植物的根,在学习变态茎之后,他们才会对植物的茎有一个叫科学的认识。再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可能只是理解为能够生长繁殖的物体,在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之后才能对生物这一概念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因此,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处理前概念和科学概念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中,就应

26、该将学生的“前概念”备入其中。说白了,也就是说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要充分明确学生大脑中对本节课内容“前概念”的存在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围绕核心概念的理解展开。要根据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文本、图片、模型或实验过程的演示,也可以是探究活动,但是这些内容都要与重要概念形成和发展一致,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对概念的深层理解。 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让学生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的抽象规律和原理,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迁移应用于新情境中。再者,在教学评价方面。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理解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概念之间

27、的关联;一个是新的情境下对概念的应用。因此评价也应该着重考查关联和应用。 要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必须采用含有一定情境的开放式评价方式,这包括:简答、探究过程评价、绘制概念图以及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等。 (二)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主要从外部形态上比较,能区分出各个类群即可。不要求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方面全面比较,也不需要弄清楚从低等到高等各器官系统的进化脉络。所以教材采取了代表动物的内容尽量简要,以其他动物作为补充和丰富格调编排内容。但是教材受篇幅所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给予补充.(三)心揣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标精神要吃透作者意图要领会使用教材要创新学生创新要鼓励1.课标精神要吃透课程标准是该课程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要做到:整体把握课标精神 吃透对每节课内容的三维目标要求比对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的吻合度2.作者意图要领会从总体上讲,济南版教材内容是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呈现的,遵循 “问题情景形成知识应用拓展”的环节。它的基本特征是,学习活动与具体任务相结合,以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为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