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深挖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_第1页
高填深挖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_第2页
高填深挖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_第3页
高填深挖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_第4页
高填深挖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PAGEII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0934 一、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10934 - 1 - HYPERLINK l _Toc28064 1.1编制内容 PAGEREF _Toc28064 - 1 - HYPERLINK l _Toc563 1.2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563 - 1 - HYPERLINK l _Toc376 1.3编制目的 PAGEREF _Toc376 - 1 - HYPERLINK l _Toc3549 二、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549 - 1 - HYPERLINK l _T

2、oc18048 三、监控量测的目的 PAGEREF _Toc18048 - 2 - HYPERLINK l _Toc19921 3.1监控量测的目的 PAGEREF _Toc19921 - 2 - HYPERLINK l _Toc1064 3.2适用范围 PAGEREF _Toc1064 - 2 - HYPERLINK l _Toc7284 四、量测项目、量测仪器及内容 PAGEREF _Toc7284 - 2 - HYPERLINK l _Toc268 五、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 PAGEREF _Toc268 - 3 - HYPERLINK l _Toc27772 5.1监测元件布置 PAGE

3、REF _Toc27772 - 3 - HYPERLINK l _Toc14703 5.2监测元件埋设 PAGEREF _Toc14703 - 4 - HYPERLINK l _Toc21506 六、动态设计及监控方案 PAGEREF _Toc21506 - 4 - HYPERLINK l _Toc12923 6.1动态设计 PAGEREF _Toc12923 - 4 - HYPERLINK l _Toc13609 6.2监控方案 PAGEREF _Toc13609 - 5 - HYPERLINK l _Toc6340 6.2.1 一般路堑边坡 PAGEREF _Toc6340 - 5 - H

4、YPERLINK l _Toc6449 6.2.2 重点路堑边坡 PAGEREF _Toc6449 - 5 - HYPERLINK l _Toc2974 6.2.3 高路堤 PAGEREF _Toc2974 - 6 - HYPERLINK l _Toc14571 6.3 建立沉降位移监测基准网 PAGEREF _Toc14571 - 6 - HYPERLINK l _Toc17465 6.4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17465 - 6 - HYPERLINK l _Toc17887 6.5观测仪器设备及其性能要求 PAGEREF _Toc17887 - 7

5、 - HYPERLINK l _Toc32429 6.5.1采用观测仪器设备 PAGEREF _Toc32429 - 7 - HYPERLINK l _Toc25007 6.5.2仪器设备主要性能要求 PAGEREF _Toc25007 - 7 - HYPERLINK l _Toc31835 6.6监测方法、技术和精度要求 PAGEREF _Toc31835 - 8 - HYPERLINK l _Toc23923 6.6.1监测方法和相应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23923 - 8 - HYPERLINK l _Toc29254 6.6.2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要求 PAGEREF _T

6、oc29254 - 8 - HYPERLINK l _Toc26921 七. 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方案 PAGEREF _Toc26921 - 8 - HYPERLINK l _Toc2905 7.1总体监测方案 PAGEREF _Toc2905 - 8 - HYPERLINK l _Toc23405 7.2建立水平位移监测网 PAGEREF _Toc23405 - 9 - HYPERLINK l _Toc9651 7.3水平角和距离观测方法、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9651 - 9 - HYPERLINK l _Toc15374 7.4观测仪器设备及其性能要求 PA

7、GEREF _Toc15374 - 11 - HYPERLINK l _Toc27497 7.5监测方法、技术和精度要求以及监测周期 PAGEREF _Toc27497 - 11 - HYPERLINK l _Toc20546 八、监测质量控制 PAGEREF _Toc20546 - 13 - HYPERLINK l _Toc10860 8.1 监测作业原则 PAGEREF _Toc10860 - 13 - HYPERLINK l _Toc7556 8.2监测桩的控制 PAGEREF _Toc7556 - 13 - HYPERLINK l _Toc11368 8.2.1沉降板的控制 PAGER

8、EF _Toc11368 - 13 - HYPERLINK l _Toc16486 8.2.2水平位移边桩的控制 PAGEREF _Toc16486 - 13 - HYPERLINK l _Toc5852 8.3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控制 PAGEREF _Toc5852 - 14 - HYPERLINK l _Toc7895 8.4观测数据的控制 PAGEREF _Toc7895 - 14 - HYPERLINK l _Toc23744 九、资料整理和成果报告 PAGEREF _Toc23744 - 14 - HYPERLINK l _Toc31146 9.1资料整理 PAGEREF _Toc31

9、146 - 14 - HYPERLINK l _Toc22120 9.2资料整理 PAGEREF _Toc22120 - 14 - HYPERLINK l _Toc16237 9.2.1即时报告 PAGEREF _Toc16237 - 14 - HYPERLINK l _Toc31119 9.2.2阶段报告 PAGEREF _Toc31119 - 15 - HYPERLINK l _Toc21192 9.2.3最终报告 PAGEREF _Toc21192 - 15 22 -高填深挖路路基稳定定性监控控观测方方案一、编制依依据1.1编制制内容(1)高填填深挖路路基的路路肩在路路基填土土重力等等的

10、作用用下的沉沉降量的的监测方方案。(2)高填填深挖路路基的地地表水平平位移量量和隆起起量的监监测方案案。1.2编制制依据(1)瓮开开高速公公路工程程地质勘勘察报告告、两阶阶段施工工设计图图(2)工工程测量量规范(GB50026-2007)(3)公公路勘测测规范(JTG C10-2007) (4)贵贵州省高高速公路路施工标标准化管管理指南南(路路基路面面)1.3编制制目的(1)路堤堤的路肩肩沉降量量观测用于于沉降管管理。根根据测定定数据观观测沉降降趋势,预预测稳定定时间和和工后沉沉降量;为土石石方沉降降量计算算提供依依据。(2)地表表水平位位移量及及隆起量量用用于稳定定管理。监监测地表表水平位位

11、移及隆隆起情况况,以确确保路堤堤施工的的安全和和稳定。二、工程概概况本合同段项项目区位位于山地地丘陵区区,地形形、地质质条件复复杂,山山高坡陡陡、地形形起伏非非常大。合合同段起起点桩号号K27+9960,终点点桩号KK35+4288,路线总总长7.5911km,为为四车道道高速公公路,设设计时速速80kkm/hh。本标标段高填填深挖共共3处,其其中高填填路基22段,深深挖路堑堑1段。详见表2-1、表表2-22表2-1 深挖挖路堑高高边坡一一览表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边坡最大挖挖方高度度中桩挖方高高度地质情况处理方案1YK32+3799YK332+5500段段右侧边边坡12131.83318.1

12、33上覆块石土土,下伏伏基岩为为泥质粉粉砂岩,并并发育有有两组节节理,节节理J11产状为为2300811,节节理J22产状为为3222766路堑坡脚采采用抗滑滑桩结合合路堑挡挡土墙进进行支挡挡,枪钉以以上边坡坡开挖坡坡率1:1,均均采用锚锚杆框架架梁植草草护坡防防护表2-2 高高填路堤堤一览表表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边坡最大填填方高度度中桩填方高高度地质情况处理方案1K32+8800K322+8999段左左侧边坡坡9931.2990.37上覆层为粘粘土,下下伏基岩岩为灰岩岩左侧设置44*5mm的矩梯梯形沟引引排水,沟沟槽底部部清除软软土,回回填块石石,沿原原地面线线开挖台台阶,间间隔2mm冲击

13、碾碾压夯实实填土,坡坡面设置置衬砌拱拱护坡,边边坡坡比比采用11:1.51:11.755,第二二级平台台宽4mm2K33+6640K344+0338.5507段段左侧边边坡398.550761.238.866上覆第四系系全新统统坡洪积积层软土土,坡残残积层黏黏土,寒寒武系高高台组之之白云岩岩,主要要岩层产产状为228829949111左侧按1:1.55,1:1.775,1:11.755,1:11.755 ,1:11.755 ,1:22分级放放坡,每每级坡面面采用衬衬砌拱防防护,分分别设置置2m,4m,6m,6m,6m宽平平台,设设置两道道横向盲盲沟,疏疏干基地地,边坡坡坡底软软土挖出出换填片片

14、块石,坡坡脚设置置3m护脚脚墙,分分层填筑筑并碾压压密实,每每隔6mm采用墙墙夯补强强加固处处理三、监控量量测的目目的3.1监控控量测的的目的1、通过对对边坡变变形的监监测,判判断边坡坡的滑动动面深度度、滑动动范围及及其变形形发展趋趋势,评评估开挖挖施工对对边坡自自身稳定定性和周周围构造造物的影影响情况况,提供供预警信信息。2、通过动动态监测测,依据据实际情情况进行行工序和和工艺的的调整,及及时指导导施工,优优化施工工方案。避避免边坡坡工程事事故的发发生,确确保施工工安全、快快速地进进行。3、检验边边坡加固固效果,评评价安全全稳定性性。4、积累量量测数据据,总结结经验,为为未开挖挖区段的的施工

15、提提供工程程类比的的依据。3.2适用用范围本监控量测测方案,适适用于本本合同段段高边坡坡监控以以及软弱弱地基、高高填方路路基监控控量测作作业。四、量测项项目、量量测仪器器及内容容高边坡的监监控量测测主要项项目包括括:监测测地表、地地下位移移监测和和地下水水位监测测等,具具体见表表4-11:量测测项目、量量测仪器器及工作作内容表表。路基边坡监监测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目的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全站仪,光光电测距距仪观测地表位位移,变变形发展展情况变形监测水准仪裂缝监测直尺或裂缝缝针观测裂缝发发展情况况地下位移监监测倾斜仪确定滑动面面深度,判判断主滑滑方向,定定量分析析评价滑滑坡发生生,发展展规律和和滑坡

16、稳稳定状况况,评判判滑坡处处治工程程效果地下水位监监测人工测量观测地下水水位变化化与降雨雨关系,评评判滑坡坡防治中中排水措措施的有有效性高路堤的监监控量测测主要项项目包括括:地表表水平位位移量及及隆起量量、地表土土体分层层水平位位移量和和路堤顶顶沉降量量等,具具体见表表4-22:量测测项目、量量测仪器器及工作作内容表表。高路提稳定定和沉降降观测观测项目仪具名称观测目的地表水平位位移量及及隆起量量地表水平位位移桩(边边桩)用于稳定监监控,确确保路堤堤施工安安全和稳稳定地表土体分分层水平平位移量量地下水平位位移计(测测斜管)用于稳定监监控与研研究,掌掌握分层层位移量量,推定定土体剪剪切破坏坏位置,

17、必必要时采采用路堤顶沉降降量地表型沉降降计(沉降桩)用于工后沉沉降监控控,预测测工后沉沉降趋势势,确定定路面施施工时间间五、监测元元件布置置和埋设设5.1监测测元件布布置监测元件布布置位置置要符合合如下原原则:高填方路基基位移观观测埋设设(1)同一一路段不不同监测测项目的的测点布布置在同同一断面面上,这这样有利利于测点点看护,便便于集中中观测,统统一观测测频率,更更重要的的是便于于各观测测项目数数据的综综合分析析。具体体布置位位置见上上附图。(2)测点点及观测测元件的的埋设位位置应符符合要求求,且埋埋设准确确、埋设设稳定。观观测期间间对观测测点采取取有效的的保护措措施,防防止施工工机械的的碰撞

18、,人人为因素素的破坏坏,务必必使观测测工作能能善始善善终,取取得满意意成果。5.2监测测元件埋埋设5.2.11 沉降降板埋设设沉降板埋设设在路基基填方一一级平台台处。埋设时,沉沉降板底底槽应平平整,其其下铺设设60ccmX660cmmX200cm的的砂垫层层。沉降降板的金金属测杆杆、套管管和接驳驳的垂直直偏差率率应不大大于1.5%。沉沉降板采采用钢板板,底板板尺寸为为40ccmX440cmmX(0.660.88)cm;金金属测杆杆直径为为4cmm,测杆杆应与底底板焊接接为一体体;套管管采用塑塑料管,直直径为110cmm,它应应具有一一定的强强度和刚刚度。随随着沉降降板下沉沉和土石石料的补补填,

19、测测杆与套套管相应应接高,每每节长度度不宜超超过500cm。接接高后的的测杆顶顶面应略略高于套套管上口口,套管管上口应应加盖封封住管口口,盖顶顶高出碾碾压面高高度300cm。5.2.22位移板板埋设位移板埋设设在路基基顶面路路肩墙上上及填方方坡脚44m外。位移桩采用用C255钢筋砼砼预制桩桩,桩长长1.55m,埋埋置深度度应不小小于1.4m,桩桩顶外露露高度不不超过110cmm;埋置置方法可可采用直直接打入入或开挖挖埋置,采采用开挖挖埋置时时应注意意桩周围围回填土土夯实,并并在桩顶顶50ccm段用用C200砼浇筑筑稳固定定,确保保边桩埋埋置稳固固,并在在桩顶预预埋不易易磨损的的十字测测头。位移

20、边桩的的设置个个数以控控制路基基稳定为为目的而而确定,如如果路基基失稳,路路堤两侧侧一定范范围内必必定会有有隆起的的迹象,因因此,位位移边桩桩应设在在最可能能隆起的的部位。六、动态设设计及监监控方案案6.1动态态设计受现在的勘勘察技术术手段限限制,对地下下岩土性性质等资资料难以以完全清清晰的掌掌握,主要反反映在施施工开始始后发现现岩土情情况不符符,岩溶、路路堑边坡坡、挡墙墙基础条条件、填填方施工工工艺等等设计需需要现场场动态调调整。高高填方、高高边坡稳稳定性影影响因素素多,需要对对现有重重要工点点进行监监控,动态调调整设计计参数和和施工方方案。1、贯彻动动态设计计原则。由由于地质质条件的的复杂

21、性性及不确确定性,造成地地质资料料与实际际情况可可能有一一定的出出入,高边坡坡岩土情情况及不不利结构构面也只只有在路路堑开挖挖后方可可明了,因此施施工过程程中应加加强现场场核对和和地质状状况调查查工作,根据实实际情况况修改完完善设计计,做到既既安全合合理,又经济济实用,达到最最满意的的施工效效果。动态设计主主要内容容为岩溶溶、路堑堑边坡。岩岩溶按预预设处理理措施执执行;路堑边边坡挖方方的坡率率、平台台高度和和宽度、路路床情况况、挡墙墙基础条条件等可可通过开开挖后揭揭露情况况进行调调整,锚固长长度、锚锚索锚杆杆长度、孔孔径可根根据拉拔拔试验确确定;填方施施工工艺艺可通过过试验路路段铺筑筑建立标标

22、准。2、紧密结结合边坡坡监测措措施,加强施施工技术术管理,合理安安排工序序等是保保证边坡坡稳定的的主要因因素6.2监控控方案应在坡脚、边边坡平台台、边桩桩、堑顶顶等适当当位置设设置地表表变形观观测点、地地下位移移监测点点或地下下水位监监测点并并定期观观测。一一方面确确保在施施工过程程中施工工人员和和设备的的安全;另一方方面,通过现现场监测测反馈信信息进行行动态优优化设计计,如发现现边坡发发生变形形情况,应及时时向业主主、监理理和设计计代表反反映,以及时时采取措措施以策策施工安安全。沉沉降观测测点采用用沉降板板埋设,观观测仪器器采用DDS1水水准仪和和DS33水准仪仪。DSS1水准准仪用于于建立

23、三三等沉降降变形观观测网, DSS3水准准仪用于于用于沉沉降观测测。沉降降观测时时按四等等水准测测量要求求控制。高程采用施施工高程程控制网网系统并并与施工工高程控控制网联联测。全全线四等水准准测量贯贯通后,在在其基础础上建立立独立的的四等高高程控制制网。6.2.11 一般般路堑边边坡通常对于220m以以上的边边坡均要要求实施施简易观观测,简易观观测由施施工单位位现场技技术人员员负责完完成;内容主主要为地地表监测测,观测地地表位移移、变形形发展情情况以及及观测裂裂缝发展展情况。监监测密度度为每1100mm设1组(对应一一个控制制断面),每段段高边坡坡至少11组,地质复复杂和施施工中已已有松弛弛迹

24、象的的边坡可可按图示示间距或或根据裂裂缝位置置加密。6.2.22 重点点路堑边边坡对于潜伏重重大地质质病害、边边坡结构构复杂、对对施工和和运营造造重大影影响的重重点高边边坡或滑滑坡病害害除要求求采用简简易观测测(地表监监测)外,还必须须对其坡坡体变形形进行深深层位移移动态监监测、地地面变形形监测(倾斜盘盘监测)和地下下水动态态变化监监测。通通常每一一重点边边坡上布布置13个监测测断面,每个断断面一般般布设224个监测测孔,具体位位置、数数量与深深度,根据现现场边坡坡实际情情况确定定。施工工期间监监测周期期:每月监监测2次,雨季或或变形加加剧时适适当加密密监测次次数;工后延延长1年监测测时间,如

25、1年后坡坡体变化化仍不稳稳定,应延长长监测周周期6.2.33 高路路堤对于高填路路堤主要要对稳定定性监控控水平平位移)和地表表沉降监监测(路堤顶顶部沉降降)进行监监控,监测密密度为每每1000m设1组(对应一一个控制制断面),每段段高路堤堤至少11组。施施工期间间监测周周期:每月监监测2次,雨季或或变形加加剧时适适当加密密监测次次数;工后延延长1年监测测时间,如1年后变变化仍不不稳定,应延长长监测周周期。6.3 建建立沉降降位移监监测基准准网1、项目开开工初期期全线加加密测量量控制点点时,注注意纵观观全局,在在需要变变形监测测的路基基区域预预先布设设水准基基准点和和工作基基点,建建立相应应的四

26、等等高程控控制网。选选点时选选择合适适观测位位置,并并严格按按规范要要求埋设设基准点点和工作作基点,确确保施工工和观测测期间点点位牢固固。且在在一个测测区至少少有3个高程程控制点点,以防防万一该该测区内内个别控控制点被被破坏时时可以马马上加密密引测,保保证监测测工作的的连续性性。2、水准基基准点的的布设本项目需要要进行变变形监测测的高填填方路段段用到的的测量控控制准基基点采用用设计院院提供的的JG6601JG6602这这个三维维坐标基基准点。JG602的等级均为四等GPS坐标和四等水准高程。3、工作基基点的布布设为满足沉降降变形观观测精度度要求,按按照“控控制点位位置沿路路线布设设,距路路中心

27、的的的位置置大于550m且且小于3300mm,同时时应便于于观测”的的原则布布设水准准测量工工作基点点。6.4水准准测量的的观测方方法、技技术要求求及注意意事项水准测量的的观测方方法见下下表。水准观测的的观测方方法等级水准仪的型型号水准尺观测方法观测顺序四等DS3双面中丝读数法法往返、往后-后-前前-前水准观测的的主要技技术要求求,应符符合下表表规定。水准观测的的主要技技术要求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差(m)前后视累积差(mm)视线离地面面最低高高度(mm)基辅分划或或黑、红红面读数数较差(mmm)基辅分划或或黑、红红面所测测高差较较差(mmm)四等DS31005100.2

28、3.05.0注:三、四四等水准准采用变变动仪器器高度观观测单面面水准尺尺时,所所测两次次高差较较差,应应与黑面面、红面面所测高高差之差差的要求求相同。水准测量注注意事项项1、确保仪仪器设备备性能正正常,尤尤其是水水准仪的的i角务必必不能超超限。在在作业开开始的第第一周内内应每天天测定一一次i角,i角稳定定以后每每隔155天测定定一次。2、施测过过程中,注注意水准准尺的底底部要平平整,不不能弯曲曲,要清清理干净净,不得得有泥巴巴或红油油漆,以以免影响响观测精精度;3、施测过过程中,使使用尺垫垫作转点点,严禁禁用砖石石或不设设尺垫作作为转点点。4、施测过过程中,注注意设站站和扶立立水准尺尺的高度度

29、,要避避免立尺尺过高。如如无法避避免时,扶扶尺者要要面对仪仪器,双双手扶住住水准尺尺前后来来回慢慢慢摆动,尽尽可能减减少读数数误差;5、如受外外界因素素(如震震动)的的影响,仪仪器的补补偿器无无法正常常工作或或超出补补偿器的的补偿范范围时,务务必停止止观测;6、施测过过程中观观测结果果的处理理(1)观测测结果超超限必须须重测;(2)测站站观测限限差超限限必须重重测,否否则从水水准点或或间隙点点起重测测;(3)测段段往返测测高差较较差超限限必须重重测,重重测后应应选用往往返合格格的结果果。如重重测结果果与原测测结果分分别比较较,较差差均不超超过限差差时,取取三次结结果的平平均值。(4)每条条水准

30、路路线按测测段往返返测高差差较差,或或符合路路线的环环线闭合合差在计计算高差差中误差差或高差差中数超超限时,应应先对路路线上闭闭合差较较大的测测段进行行重测。6.5观测测仪器设设备及其其性能要要求6.5.11采用观观测仪器器设备沉降观测使使用的主主要仪器器设备有有:DSS1水准准仪(配配套相应应的测微微器)、DS3水准仪(配套相应的测微器)、因瓦尺、尺垫。6.5.22仪器设设备主要要性能要要求(1)水准准仪视准准轴与水水准管轴轴的夹角角i, DSS1级水水准仪的的夹角ii不得大大于155,DSS3级的的则不得得超过220(2)水准准尺上的的米间隔隔平均长长与名义义长之差差,对于于因瓦水水准尺,

31、不不应超过过0.115mmm;对于于木质双双面水准准尺,不不应超过过0.55mm.6.6监测测方法、技技术和精精度要求求6.6.11监测方法法和相应应技术要要求(1)沉降降监测基基准网采采用DSS1型水水准仪按按三等水水准测量量方法进进行观测测。沉降降监测基基准网和和沉降施施测过程程中的技技术要求求分别见见表6.33.4和和表6.4.33的规定定。(2)沉降降点观测测采用DDS3水水准仪按按四等水水准测量量方法进进行观测测。按测测量精度度要求和和频次定定期观测测沉降板板测杆顶顶面测点点高程。在在沉降板板测杆接接高时应应同时测测量接高高前后的的测杆高高程。施施测过程程中观测测精度为为1mmm,读

32、数数取位至至0.11mm。(3)技术术要求(见见表6.4.33的规定定)。6.6.22沉降观观测点的的精度要要求要求求见下表(按按四等控控制)。变形监测的的等级划划分及精精度要求求等级垂直位移监监测水平位移监监测适用范围变形观测点点的高程程中误差差(mmm)相邻变形观观测点的的高差中中误差(mm)变形观测点点的点位位中误差差(mmm)四等2.01.012.0观测精度要要求较低低的建构构筑物、普普通滑坡坡监测、中中小型桥桥梁等注:1变形形观测点点的高程程中误差差和点位位中误差差,是指指相对于于邻近基基准点的的中误差差;2 特定方方向的位位移中误误差,可可取表中中相应等等级点位位中误差差的1/ 2

33、 作为限限值;3 沉降位位移监测测,可根根据需要要按变形形观测点点的高程程中误差差或相邻邻变形观观测点的的高差中中误差,确确定监测测精度等等级七. 地表表水平位位移量及及隆起量量监测方方案7.1总体体监测方方案地表水平位位移量及及隆起量量监测采采用地表表水平位位移边桩桩(隆起起量垂直直变形范范畴,监监测方法法与路肩肩沉降测测法相同同),观观测仪器器采用瑞瑞士LeeicaaTS002全站站仪进行行观测。平面控制网网采用一一级导线线控制网网。全线线四等导线线测量贯贯通后,在在其基础础上建立立独立的的水平位位移一级级导线控控制测。7.2建立立水平位位移监测测网1、项目开开工初期期全线加加密测量量控制

34、点点时,注注意纵观观全局,在在需要监监测的区区域预先先布设水水准基点点和工作作基点,建建立相应应的一级级水平位位移导线线控制测测。选点点时选择择合适观观测位置置,并严严格按规规范要求求埋设基基准点和和工作基基点,确确保施工工和观测测期间点点位牢固固。且在在一个测测区内,在在满足规规范要求求的前提提下至少少有3个互相相通视的的导线点点,以防防万一该该测区内内个别导导线点被被破坏时时可以马马上加密密引测,保保证监测测的连续续性。2、导线基基准点的的布设(见见6.33.2)3、导线工工作基点点的布设设为满足水平平位移变变形观测测精度要要求,按按照“平平面控制制点位置置沿路线线布设,距距路中心心的位置

35、置大于550m且且小于3300mm,同时时应便于于测角测测距”的的原则布布设水平平位移观观测工作作基点。4、导线测测量主要要技术要要求见下下表。导线测量主主要技术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差()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中误差水平角测回回数(22级仪仪器)方位角闭合合差()导线全长相相对闭合合差四等91.52.5181/80000065n1/3550000一级40.55151/300000210n1/1550000注:表中nn为测站站数7.3水平平角和距距离观测测方法、技技术要求求和注意意事项1、水平角角观测方方法、技技术要求求及注意意事项2、水平角角观测宜宜采用方方向观测

36、测法,其其主要技技术要求求见表下下表。水平角方向向观测法法的技术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光学测微器器两次重重合读数之差差()半测回归零零差()一测回内22C 互互差()同一方向值值各测回回较差()四等及以上上2级仪器器38139一级及以下下1218123、水平角角观测注注意事项项(1)确保保仪器设设备性能能正常,否否则不得得使用;(2)测站站对中误误差和反反光镜对对中误差差不应大大于2mmm;(3)水平平角观测测过程中中,气泡泡中心位位置偏离离整置中中心不宜宜超过11格。四四等及以以上等级级的水平平角观测测,当观观测方向向的垂直直角超过过3的范范围时,宜宜在测回回间重新新整置气气泡位置置;(4)当观

37、观测数据据超限时时,应重重测整个个测回,如如观测数数据出现现分群时时,应分分析原因因,采取取相应措措施重新新观测;(5)如受受外界因因素(如如震动)的的影响,仪仪器的补补偿器无无法正常常工作或或超出补补偿器的的补偿范范围时,应应停止观观测;(6)在成成像清晰晰的情况况下才观观测,否否则不观观测;(7)因为为变形观观测精度度要求较较高,故故在观测测过程中中,切忌忌为了方方便而用用简易对对中器代代替光学学对中器器。特别别是建立立导线控控制网时时务必使使用光学学对中器器;(8)施测测时采用用木制三三脚架而而非铝合合金三脚脚架,特特别是在在炎热的的天气下下更要注注意,以以防三脚脚架受热热变形,影影响观

38、测测精度。4、测距方方法、技技术要求求及注意意事项1)测距采采用全站站仪观测测,其主主要技术术要求见见下表。测距主要技技术要求求等级仪器型号每边测回数数总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回回较差(mm)往返较差(mm)往返四等5 mmm 级仪器器114572(a+b*DD)10 mmm 级仪仪器61015一级10 mmm 级仪器器1-21015注:计算测测距往返返较差的的限差时时,a 、b 分别别为相应应等级所所使用仪仪器标称称的固定定误差和和比例误误差。2)测距注注意事项项(1)测站站对中误误差和反反光镜对对中误差差不应大大于2mmm;(2)当观观测数据据超限时时,应重重测整个个测回,如

39、如观测数数据出现现分群时时,应分分析原因因,采取取相应措措施重新新观测;(3)四等等及以上上等级控控制网的的边长测测量,应应分别量量取两端端点观测测始末的的气象数数据,计计算时应应取平均均值。(4)因为为变形观观测精度度要求较较高,故故在观测测过程中中,切忌忌为了方方便而用用简易对对中器代代替光学学对中器器。特别别是建立立导线控控制网时时务必使使用光学学对中器器。(5)施测测时采用用木制三三脚架而而非铝合合金三脚脚架,特特别是在在炎热的的天气下下更要注注意,以以防三脚脚架受热热变形,影影响观测测精度。7.4观测测仪器设设备及其其性能要要求观测仪器设设备瑞士LeiicaTTS022全站仪仪(该仪

40、仪器的测测角精度度2,测测距精度度2mmm+22ppmm)仪器性能要要求使用瑞士LLeiccaTSS02全全站仪进进行观测测时,其其性能应应达到如如下要求求:(1)照准准部旋转转轴正确确性指标标:水准准器气泡泡在各位位置的读读数较差差,不应应超过11格,(2)测微微器行差差及隙动动差指标标不应大大于2;(3)水平平轴不垂垂直于垂垂直轴之之差指标标不应超超过155;(4) 补补偿器的的补偿要要求,在在仪器补补偿器的的补偿区区间,对对观测成成果应能能进行有有效补偿偿。(5) 垂垂直微动动旋转使使用时,视视准轴在在水平方方向上不不产生偏偏移;(6) 仪仪器的基基座在照照准部旋旋转的位位移指标标:不应

41、应超过11;(7)对中中器的对对中误差差不应大大于1mmm7.5监测测方法、技技术和精精度要求求以及监监测周期期1、监测方方法水平位移监监测方法法有极坐坐标法、交交会法、测测小角法法等,因因为本监监测项目目精度要要求不是是很高,且且利用全全站仪进进行测量量可以直直接测得得坐标,简简单快速速。所以以本监测测项目拟拟采用全全站仪极极坐标法法进行监监测,以以提高监监测效率率。下面面介绍此此法。(1)测算算观测点点坐标和和方向水水平位移移量如上“极坐坐标法”图图,在导导线工作作基点(或或基准点点)A安置仪仪器,后后视点为为另一导导线基准准点B,通过过测量角角度Q以及A点至P点的水水平距离离D,计算算得

42、出PP点坐标标。设AA点坐标标为A(x ,Y),A点到B点的方方位角为为O,则P点坐标标P(XX ,Y )的计算算公式为为:可得方向水水平位移移量:(2)精度度分析设测距中误误差为mmD,测测角中误误差为mmQ,则则待定点点P的点位中误差计计算公式式为:方向水平位位移中误误差计算算公式为为:其中,mDD为测距距中误差差,mQQ为测角角中误差差, OO为A点到B点的方方位角,=206265。八、监测质质量控制制对高填方路路基沉降降和水平平位移观观测,务务必保证证监测质质量。除除了须严严格执行行前述相相关技术术标准、精精度要求求外,还还须严格格执行如如下事项项:8.1 监监测作业业原则各期的变形形

43、监测,为为了将观观测中的的系统误误差减到到最小,从从而达到到提高精精度的目目的,应应满足下下列作业业原则:(1)在较较短的时时间内完完成;(2)采用用相同的的观测路路线和观观测方法法;(3)固定定使用同同一仪器器和设备备,每次次观测前前须对使使用仪器器和设备备进行检检查和校校正,此此外须定定期进行行检查,且且做出详详细记录录;(4)观测测人员相相对固定定;(5)在基基本相同同的环境境和观测测条件下下工作。记记录相关关的环境境因素,包包括荷载载、温度度、降水水、水位位等;(6)对工工作基点点与基准准点定期期进行校校核。当当对沉降降观测成成果发生生怀疑时时,随时时进行复复测校核核(7)建立立沉降控控制网或或沉降施施测过程程中的转转点使用用尺垫,严严禁用砖砖石或不不设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