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治疗教育在内地的发展及未来挑战课件_第1页
作业治疗教育在内地的发展及未来挑战课件_第2页
作业治疗教育在内地的发展及未来挑战课件_第3页
作业治疗教育在内地的发展及未来挑战课件_第4页
作业治疗教育在内地的发展及未来挑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业治疗教育在内地的发展及未来挑战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李建军 教授1作业治疗工作范畴评价、训练和教育服务对象从事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为恢复功能性活动行为,治疗性地使用活动,促进患者保持独立感觉运动性活动设计、制作/或应用矫形器具,预防或矫正畸形帮助患者加强时间、空间意识,为其提供自我表达及交流的机会参与出院和重归社区的计划指导选择和使用适应设施训练患者及/或有关人员维护辅助器具的技能评价和处理吞咽障碍提供家政技能训练为残疾者适应物理环境提供咨询服务职业前评估与训练2环境个人作业治疗在康复工作中的地位机能障碍活动障碍参与受限作 业 治 疗3作业治疗的介入时间4国际作业治疗学科的发展历史时间人物或组织

2、机构事件1792Philippe Pinel(精神科医生)提出精神治疗中作业活动概念并应用1910Susan Tracy (护士)“最早的作业治疗师”,讲授“残疾人作业”1917George Edward Barton (建筑师)等六人讨论成立了“全国作业治疗促进会”,后更名为“美国作业治疗学会(AOTA)”1914-1918(一次大战)Frankood Williams(军队精神病学家)在军队医院设立作业治疗,大大推动了作业治疗的发展1922美国作业治疗学会召开年会,出版官方文献作业治疗文献,后更名为作业治疗与康复1923 Eleanor Clarke Slagle(时任AOTA主席)推动了

3、作业治疗师资格认证发展1939-1945(二次大战)Winifired C,Kahmann 军队内部中专业OT成为独立专业 5现代作业疗法学的发展阶段-随着科学革命的模式形成了作业疗法的历史1819世纪:作业模式前阶段1900年起20世纪40年代:作业模式阶段20世纪50年代:作业疗法危机阶段20世纪60年代:内部机制模式阶段20世纪70年代:作业疗法危机 及未来模式阶段用于精神残疾,受道德疗法影响大形成作业模式和职业群体科学性遭到怀疑找到科学立足点,形成新模式构建作业疗法学的新模式和新的理论体系7国际作业治疗专业人员的培养国外的康复医学起源较早,但作为一个专业,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

4、,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已基本形成较完善的专科、本科教育体系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设置康复学校或专业培养康复治疗师,大多数国家采取4年制本科或3年制专科教育。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8日本OT学历教育始于二战结束后,基本沿袭英美西方国家模式,上世纪60年代形成OT专业。1965年,制定了基于OT师身份资格制度的 OT师法1966年,实施了第一次国家考试,同年建 立了作业治疗师协会1972年,加入WFOT1963年,进行3年制教育,1996年开设研究生院10美国1917年,成立美国作业治疗师协会(AOTA)1923年,开办含3个月训练的正规课程教 育,

5、为期至少12个月1926年,实行登记准入制度,只面对接受 最低正规教育的OT师1932年,实行第一批人员认证,共318人1920s以来作业疗法学校附属于大学或学院11中国作业治疗教育在内地的发展历史随着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建立,我国的康复医学开始起步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阶段 20世纪 80年代 中后期 20世纪 90年代初期 2001年在职教育阶段专科教育阶段本科教育阶段12在职培养和教育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90年代初期国内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康复科室,但几乎没有开设独立的作业治疗科室北京、广东、江苏、湖北、河北

6、等地相继开展了短程的康复技术培训培训人员为由原从事物理因子治疗的人员或从其他专业调进的人员但培训后大多数人员从事物理因子治疗工作,并未开展真正的作业治疗14专科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1年1993年北京开始了第一届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高职教育,OT教育开始走向学历教育随后在广州、武汉、南京、成都、佳木斯等地的职业学校或高校陆续开展学历层次为大专15 OT在中国发展20年来成功经验的总结17把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地对于作业治疗师的需求越来越大政府对于康复治疗专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相关政策、法规相继颁布因此,大环境的发展给作业治疗教育的发展带来

7、了机遇18机构建设是OT学科的开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OT学科的开始,也为OT在中国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19制度和政策的建设为OT的持续发展提供平台与保障1989年12月,卫生部颁布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康复科。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于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作了明确的规定。1991年5月15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991年7月31日,为了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并于颁发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将康复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

8、 1996年4月2日,卫生部发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明确康复科人员的配置。2002年8月12日,国务院颁布、六部委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08年3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008年4月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修订 20培养模式的转变使OT人才职业化20年来,作业治疗正规教育从无到有,从非专业到形成独立、系统的教育模式学历发展:在职教育中专学历(转业培训人员

9、)大专学历(高职教育)大学本科学历(本科教育)研究生学历(硕士、MOT)21科学规范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为OT人才规范培养及与国际接轨提供了保证讲义成套、规范的康复治疗学本科教材(共20册)22OT师资建设为学历教育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师资队伍的培养为OT学科早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培养模式: 1)海外留学(加拿大、日本、香港) 2)医生接受短期/中长期培训后担任教师 3)海外教授直接受聘任教24OT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以各职业学校或医学院校为依托以高等医学院校为依托,借助其先进的医学教学和实验设备租用教室和教学设施租用护校教学设施成立康复医学院,具有独立的教学楼、教学空间和设施

10、建立了4间多媒体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PT实验室、2间OT实验室、1间电子阅览室、1间电教室和1间实验诊断实验室;配备国际先进的EMG仪、平衡仪等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例25OT教学实习基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7康复学会成为引领和推动OT发展的组织领导核心1978年,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成立,1994年下设康复治疗、教育培训学组1983年4月,成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1987年,更名为中国康复医学会。2001年,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2004年,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8学术期刊、杂志是OT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1979年,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创刊

11、,1985年,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创刊, 1995年2月,中国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创刊,1997年1月,现代康复创刊;2002年更名为中国临床康复29OT科研学术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阶段(时间段)发表文章数(篇)第一阶段(1949-1987)89第二阶段(1988-1992)82第三阶段(1993-2000)273第四阶段(2001-今)78230国内康复专业杂志已有4种期刊国内康复专业以及作业治疗专业文章发表年份康复类文章数作业治疗类文章数作业治疗类所占比例20014384430.98%20024866571.17%20035796781.35%200466941091.63%200570781

12、161.64%2006105121761.67%2007109071801.65%200881161942.39%OT科研学术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31学术会议形成交流平台,推动学科发展非专业化队伍学术活动专业化、国际化学术活动1994年起,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下设的康复治疗、教育培训学组定期召开会议2001年起,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召开学术年会2004年,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召开学术年会2006年起,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召开年会,大会设有作业治疗分论坛2005年、2008年国际作业治疗研讨会2006年起,中挪美康复医学研讨会每年召开,有大量OT专业人

13、员参会32以培养OT高级专业人才为宗旨国内继续教育进修交流日本JICA项目援助,派出作业治疗师出国进修,完成研究生学习日本专家长期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指导教学与治疗工作还有作业治疗师到香港、挪威等学习深造33回顾过去的20年,中国OT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 建立,OT专业的引入2.康复医学院的成立3.建立康复培训基地4.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 治疗学组成立5.创办康复专业杂志6.职业化教育7.本科教育8.第一套教材9.第一批本科培养OT师赴 日研修10.国际康复论坛OT分论坛34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5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学校(院)数量分布康复教育资源分布、发展不均衡

14、学历层次所在地区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康复治疗与理疗学)东部472123中部2146西部113636需要康复服务的群体不断扩大,涉及占社会人群总数70%的亚健康群体康复机构不断涌现,但康复人才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康复医学院每年仅培养1000余人康复治疗专门人才培养供需矛盾突出37欧洲各国每十万人口OT人数来源:2005年ENOTHE欧洲各国OT人数38内地作业治疗师需求预测按照意大利0.56/十万人口,中国现应有OT师7,280人按照丹麦74/十万人口,中国现应有OT师962,000人按照我国卫生部康复科人员配置管理规范,中国现应有OT师16,277人而目前国内大陆有资质的OT师仅数百人。3

15、9康复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中国香港地区一半以上的康复治疗师有硕士以上学位。欧美发达国家的OT专业人员均是本科毕业后再经数年专门训练才上岗,并有硕士、博士治疗师,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强中国内地目前还没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康复治疗师40国际通用的作业治疗师(OTR)和助理作业治疗师(COTR)资格认证,需经过严格的专业教育和资格考试我国尚未推广该资格认证,也缺乏标准规范的资格认证体制。OT师培养以及资格认证体制尚不健全41各国康复治疗师进修与资格认证比较我国尚缺乏正规的资格认证机构,也无作业治疗学会42台湾OT课程设计台湾大学医学院于1970年建立职能治疗学系本科教育,2002年起增设硕士

16、班台湾大学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本科课程安排43OT学历教育尚待规范仅部分康复专业开设了作业治疗课程,且多数限于理论教育,缺乏操作机会。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将PT和OT分开培养。尚无专门康复学校。而香港已于1991年开设了作业治疗本科,1996年开设了作业治疗硕士学历教育;台湾也开设了作业治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日本开设作业疗专业的学校有100余所,其中约17%为大学。44作业治疗教育未与国际接轨内地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的康复治疗师(OT专业方向)教育得到了WFOT的认可中国还未加入WFOT,这是作业治疗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困难之一45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人才规范教育培养体系刻不容缓!46中国

17、内地作业疗法教育发展展望 目标: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作业治疗教育模式47“1-2-3-4-5”战略 1个核心 2个重点 3个阶段 4个目标 5大措施481个核心OT学历教育体系建设为中心政府主导和政策保障492个重点OT学历教育机构 评估认证制度制订全国统一的不同层次学历教育标准和最低要求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各层次教育最低标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质量评估503个阶段2016年2020年第一阶段2011年2015年2002年2010年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建立作业治疗师教育机构准入制度 2.建立不同层次康复治疗学教育体系 3.加强师资培训4.完善统一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1.建立中国作业治疗师学会2.建立培训基地3.形成培训模式2+X ;前2年在临床科室及康复临床科室轮转,第3-4年在作业治疗科室4.全国(助理)执业作业治疗师资格考试5.国家相关部门颁发从业法律证书1.加入WFOT,展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各成员间认证互信,建立教育与就业的互通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