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 完整版课件_第1页
章末整合 完整版课件_第2页
章末整合 完整版课件_第3页
章末整合 完整版课件_第4页
章末整合 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末整合(对应学生用书第185页)(对应学生用书第185186页)1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2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危害分析【错题实录】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如果这种

2、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易错答案:(1)人口过多a(2)b粮食短缺11

3、0亿(3)1.96(4)出生率下降错因分析:(1)审题不仔细,未能准确判断命题意图,要求回答“严重后果”而只答出了表面现象。人口激增如得不到改善,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后果。最终会由于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太大,造成环境容纳量下降,从而使人口增长呈现c曲线所示的情况。(2)未能正确理解S型增长曲线中K、K/2的意义。根据生态学原理,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K值时,会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55亿。(3)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其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可设定人所需能量为100单位,膳食结构调

4、整前,所需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为500.150550单位,膳食结构调整后,所需生产者提供的能量为200.180280单位,下降为调整前的28/55,因此,地球的承载能力可变为原来的55/281.96倍。(4)计划生育可通过降低出生率,延长世代长度来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参考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3)1.96(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第4、5、6章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333336页)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及难易度1.种群

5、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1,2,11,24(中)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3,4,5,19(中)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9,10,14,16,20(稍难),21,23(中)4.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6,7,8,15(中),17(中)5.综合考查12,13,16,18,2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0年山东聊城模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D)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C年龄组成 D出生率解析: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直接调节了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一个种群个体数量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B

6、种群内个体间通过自由交配可产生可育后代C种群中个体间的斗争会由于出生率增大,死亡率降低而加剧D充裕的食物和生存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使得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解析:种群的“J”型增长是在理想环境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形式,包括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3(2010年吉林长春模拟)下列演替现象属于次生演替的是(C)A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B被彻底消灭了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D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解析:发生于以前没有植物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原有植物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称为次生演

7、替。4非洲犀牛背上常有犀牛鸟停落,犀牛鸟停落后啄食犀牛背上的昆虫,昆虫与犀牛、犀牛鸟与昆虫、犀牛鸟与犀牛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C)A捕食、捕食、互利共生B寄生、捕食、互利共生C寄生、捕食、种间互助D寄生、竞争、竞争解析:昆虫寄居在犀牛背上,并从犀牛身上吸取营养,所以属于寄生关系;犀牛鸟啄食昆虫,显然是捕食关系;犀牛鸟在犀牛背上啄食昆虫,犀牛鸟与犀牛之间是彼此有利的,但我们很容易想到,两者分开后,是都能独立生存的,所以它们是种间互助,不是互利共生。名师点评:(1)寄生、竞争、捕食是种间斗争,而互利共生属于种间互助,均对种群进化有利。(2)种间斗争最激烈的是竞争关系。(3)种间关系的实质是种间营养关

8、系。5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D)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析: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种群的生存。6(2010年广东汕头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C)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

9、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因其缺少天敌制约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价值,潜在价值则是指尚未发现的价值。7(2010年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B)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进行。A项中大量

10、引进外来物种,D项中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是人为因素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破坏了生物多样性,C项也破坏了自然环境,自然就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只有B项措施能避免人为因素对环境和生物生活习性等的破坏,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8CCTV体育频道户外健身栏目曾报道,人口暴涨后的正常捕鱼与垂钓行为会严重影响到水鸟的生存,原因是(B)A捕鱼与垂钓影响了水鸟的栖息地B鱼数量减少引起水鸟的食物不足导致数量减少C人的垂钓给水鸟传递一种行为信息D水鸟的生存与全球的环境污染有关,与打鱼无关解析:由于人的捕鱼和垂钓行为导致水中鱼的数量严重下降,水鸟因食物不足导致数量下降。9(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质

11、检)某生物学研究小组观察到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根据下表中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物种A、B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与物种A、B相比较,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中含蛋白质、脂肪较多C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A开始的D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能量由C至D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解析:种间关系一般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分析表中数据写出食物网EBACD可以发现,物种A和物种B相互追逐但并不是捕食,并且都吃种子E,可判断它们为竞争关系,A项正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吃食自然就少,B项正确,碳元素是通过生产者进入

12、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自养的,从题意看,物种A靠吃种子E生活,属于异养的,所以C项错误。从表中数据看物种D以吃物种C为生。在食物链上,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D项正确。10(2010年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图中A、B、C、D、E、F各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D)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B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C阳光、空气、水和所有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若C种群灭绝,则E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可能增大解析:该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A项不正确;B、C、F同化的总能量为A固定太阳能的10%20%,B项不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

13、结构,C项不正确;C种群灭绝后,B数量增多,E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大,D项正确。11(2010年山东临沂模拟)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B)A衰退型和 B增长型和C衰退型和 D增长型和解析:由于种内斗争和天敌数量变化,增长速率发生改变,故该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对应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名师点评:当刚迁入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种群增长速率较快,接近“J”型曲线;当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环境

14、容纳量接近饱和,种群增长减缓,呈“S”型曲线,最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12(2010年江苏盐城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M点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析:对比甲、乙的变化,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甲乙。M点时,从整体上看,甲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造成甲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信息传递的结果,这种调节方式是双向的。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是生态系

15、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结果。13(2010年江苏镇江模拟)下图表示蓝色太阳鱼捕食水蚤的模型及实验结果,据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D)A水蚤种群密度低时,太阳鱼捕食小型水蚤为主B水蚤种群密度中等时,太阳鱼捕食中等体型水蚤为主C水蚤种群密度高时,太阳鱼对三种体型水蚤的捕食基本相同D实验数据支持太阳鱼选择猎物使能量摄入最大化的假说解析:据题图可知,水蚤种群密度在三种情况下,太阳鱼均以捕食大型水蚤为主,故A、B、C均错。14(2010年湖南衡阳模拟)尿液能够激发小龙虾的攻击性行为。研究人员在BMC生物学上发表文章指出:“研究结果证实雌性会主动求爱,雄性只有在收到来自雌性的尿液信号后才尝试与其交配。不过,

16、雌性能够通过释放催欲剂传递一个混合信息,同时它们表现出攻击性行为。”雌性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这些互相矛盾的信号,并从中受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该信息属于行为信息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解析:该题只叙述了同种生物间的信息传递,A项不正确;该信息传递为化学信息传递,B项不正确;该题没有涉及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问题,C项不正确;雌性动物与雄性动物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间的自然选择,促进了生物的进化,D项正确。名师点评: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如酶、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和性引诱剂甚至粪便等均

17、属于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化学信息的破坏常导致群落成分的变化,同时它们还影响着群落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及生物间的彼此联系。15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D)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物种种类的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即物种种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16(2010年福建龙岩质检)“哥本哈根气候

18、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D)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分解者B增强后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来减少大气中CO2含量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人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解析: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参与该过程的生物是生产者,A项不正确;细胞呼吸(或分解作用)增强使空气中CO2浓度增大,能促进光合作用进行,可以通过过程减少空气中CO2,B项不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C项不正确;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降低空气中CO2浓

19、度,D项正确。名师点评:(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生物体的基本元素,而非其组成的化合物;在循环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但循环速度较慢;碳元素进入生物圈的形式是CO2,循环速度较快。17(2010年山东淄博模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海水酸性已达数千万年最高,将加剧全球变暖;海水酸化导致海洋生物不断灭绝,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即便CO2的释放从现在开始停止,海水也需要“数万年才能恢复原样”。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不断酸化的海水逐渐吞噬珊瑚,使营

20、养级较低的浮游生物丧失栖息地,从而破坏食物链C海洋吸收了人类排出的大量CO2,减缓了气候变暖D人类工业生产排出的大量CO2多数被海洋和森林吸收了,尽管造成了温室效应,但是对物种的多样性没有影响解析:海水酸化导致海洋生物不断灭绝,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18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C)A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B烟草释放挥发性物质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它们的关系是竞争,并通过化学信息完成C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D用性引诱剂作为化学信息诱杀雄性个体,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解析: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

21、、灌溉、播种等,目的是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中。烟草释放挥发性物质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但它们的关系是捕食。用性引诱剂作为化学信息诱杀雄性个体,是通过改变种群的员鸨壤购娴某錾氏陆档摹19(2010年广东广州模拟)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C)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解析:从图中可知,M、N有共同的食物资源,因此两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当曲线不重叠

22、时,M与N之间也存在竞争,竞争生存空间等。b越大,生物M的取食范围越大,适应环境能力越强;当db时,即M与N对共同食物资源的竞争增强;M、N两个种群数量受环境因素以及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呈现“S”型增长。名师点评: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存空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20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根据图中的数

23、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蜘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C图中X代表从猎物种群中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D如果蜘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解析:能量传递效率指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比值,X是蜘蛛所同化的能量。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蜘蛛至少是第三营养级。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学功能,所以蜘蛛全部死亡后,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生物。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010年福建模拟)(8分)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问

24、题。(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池塘生态系统:_,草原生态系统:_。(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_。(3)出现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4)在上述所给的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在上述所给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解析:重金属元素进入生物体内后,不能排出,只能在生物体内积累起来,经过的营养级越多,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就越多,因此,根据生物体内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判断出其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的级别。答案:(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草鼠猫头鹰(2)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3)生物体不能将进入体内的

25、重金属元素排出,从而积累起来(4)浮游植物鼠、猫头鹰22(10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_。(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_,理由是_。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

26、(至少说出两个原因)。(5)若某一年,在这个山坡上的田鼠大量繁殖,会导致的结果是:草本植物会_;当田鼠的数量多至以啃食草根为生时,则草本植物会_;田鼠的数量会_。解析:据表可知,B处植物的种类有21种,而A处有45种,C处有19种,所以三处相比,A处应该是物种丰富度最大的。由于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很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所以不能用标志重捕法。生物的生长与周围的环境是密切联系的,落叶树多以高大乔木为主,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土壤深度,适宜的湿度,土壤中氮、磷等元素含量多的地方才能生长良好,因此C地点不适宜落叶树的生长。田鼠大量繁殖的结果是生产者草本植物数量急剧下降,当草根也被

27、啃食,草本植物就无法再生;接着,田鼠之间会因缺乏食物发生种内斗争,数量也会减少。答案:(1)AC(2)标志重捕法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难以标记,且其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很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3)次生演替(4)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撑高大树木的生长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维持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5)减少继续减少,甚至消亡,无法再生随之减少23. (2010年山东潍坊模拟)(10分)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输入能量的原因是_;此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_。(2)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kJ/m2a。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程度_。(3)根据生态学原理,震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应注意_。回填土壤,覆盖裸露山体引进经济树种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封山育林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开发旅游资源不可忽视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解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