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中医基础理论课件03-2藏象之五脏_第1页
华北理工中医基础理论课件03-2藏象之五脏_第2页
华北理工中医基础理论课件03-2藏象之五脏_第3页
华北理工中医基础理论课件03-2藏象之五脏_第4页
华北理工中医基础理论课件03-2藏象之五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医 藏 象 学心肺肝脾肾五脏系统第二节 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 关系。 概述心的解剖位置心的形态结构主要功能联属功能心的特性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于左,外应虚里。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又名胃之大络心的形态结构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倒垂莲蕊,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围护,稍大于本人的拳头。难经: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主要功能 主血脉 主神志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联属功能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心的特性心在五行属火,在色为赤,在味为苦,为阳中之阳脏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主血脉藏神(一)心 的 主 要 生 理 功 能注意同名概念之间的岐义。在中、西医两大医学理论体系中,有许多的名词都是相同的,如:心、肝、脾、肺、肾,但其所代表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异。给我们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医学名词“冒名顶替”了中医学名词。使很多人把西医概念和中医概念混为一谈。注意同名概念之间的岐义怎样理解中医脏腑理论之一:中西医概念同名的原因是因为:在西医传入中国的时候,其理论名词必然要翻译为中

3、文。因为翻译的指导原则是“信、达、雅”,因此如果两个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对应关系,那么在翻译时必然是采取意译,而不采用音译的方式。如:table;tank西医“HEART”与中医“心”在解剖上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则:HEART心循环器官自律性、节律性、与血管组成一个系统、内分泌功能等。随着现代医学在全世界范围取得统治地位,相应地,“心”之概念作用,也深入国人之人。注意同名概念之间的岐义也就是说,虽然中西医理论中都有“心”这一名词,但实际上,其内涵本来就不是完全相同的。这是由于翻译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在理解中医“心”的功能涵义时,不要把它和西医“HEART”的概念的含义相混淆。注意同名概念之间的岐义 而

4、心之本义其原来的中医内涵逐渐不为人知,又由于人们已经先入为主地掌握了现代西医学“(HEART之)心”的含义,现在反过来再看心(中医之心)的概念时,反而觉得难于理解了。实际上中医之心几千年来一直是“主血液”,“主神志”本来就与西医HEART的功能不一样。 由于中医脏象学主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包括解剖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古人称神明之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主要与西医的循环系统、中

5、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功能有关。 说明 心气:是构成心和维持心进行各项功能活动的 最基本的物质,即心之精气,是心阴心 阳的基础 。 心血:是血液循行的主要内容物,具有养心养神 敛藏滋养心气、心阳作用的物质。 四者充盛协调 同为维持心脏 心阴:心之阴液,具有滑利血脉、凉润、宁静、 进行功能活动 的物质基础 抑制作用的物质,与心阳相反相成 心阳:心之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 的物质。与心阴相反相成。 主-主持、管理、主宰 脉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又称“血之府”心主血脉,即指心与脉相连,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推动和化生血液,使之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

6、的含义两大方面 主血(行血、生血 ) 主脉 血心脏及全 身的血液 内经: “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的内涵(两方面)心行血-指心具有推 动血 液循行的功能。心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心之气血阴阳温养于脾,尤其心阳温脾阳,使脾健运,血化充-心阳化赤。)心主脉的内涵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心主血脉的机理 心为什么能主血脉? 中医的理论、概念来自于临床经验的升华,又指导临床实践。对于每一功能或概念,只有深刻理解其所以然,掌握其机理,临床才能应对复杂的病机病证进行正确的治疗。 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 要充足且清纯、河道要通

7、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同理, 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 利.所以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 血液充盈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脉道通利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 中医学把心脏的正常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这一物质,称之为心气(心之精气,包括心阴、心阳。)。心气充沛,阴阳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所以说: 心气充沛是推动心脏搏动和血行的基本动力 ,其中心之阴阳协调平衡是调控心脏搏动的快慢和血行迟速的基础。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 从而运行周身,不仅自身得养,保障主血脉、神志、舌等功能正常进行, 同时, 对维持全身各脏

8、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心气与心血的充沛和 协调 心气充沛,推动 血流脉中,则心得血 之濡养;养心之血充 足则心气充沛,二者 相辅相成,协调共济, 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 搏动。 脉之营养和动力来自于心之气血阴阳的充盛协调。血液之所以能在脉中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循行,是与脉对血的约束和促进有密切关系的.。 灵枢.决气篇 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 脉.”心主脉:心能推动和调节心脏搏动和脉道运行,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营养物质输送。脉 道 通 利 的 重 要 性 综上所述,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则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血液沿脉道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若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推动血

9、液循环的力量减弱,则血行迟缓或不流畅,甚则心血瘀阻、血脉阻滞,而现心悸、胸闷,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等症(胸痹)。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得血之营养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是否正常,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面色舌色脉象胸部的感觉神志活动心主血脉正常的生理表现 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舌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血盈脉充养神, 则神志清晰、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喜乐有常,思维敏 捷,记忆力强。心主血脉异常的病理表现 面色

10、 舌色 青紫晦暗或灰黑(血液瘀滞)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面色淡白无华面唇青紫 面唇舌晦暗(灰黑) 气血不足,脉道不充,且鼓动无力,则脉细弱无力,或节律不匀 ;偏心阳虚则脉迟无力,偏心阴虚则脉细数无力。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则脉涩滞或结代等。 (病例一:刘某,女,心悸、胸闷、气短,舌淡,脉搏沉细迟缓、 结 代。 西医诊为顽固性心律失常伴心肌缺血,静时脉搏43 至54次/分,活动时最快达190次/分。诊为气血阴阳均不足,偏于心气虚 ,阴阳失调。 用炙甘草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3个月而愈) 脉象 现代研究认为:脉搏的形成与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输出量、输出速度、动脉弹性、外周阻力等因素有关。 胸部感觉 心

11、悸,胸闷,甚则憋闷刺痛。 (病例二 :王某,心悸、胸闷、憋闷刺痛,手足厥逆,脉沉迟弦紧。诊为 胸痹(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治以温心阳、通心脉。瓜蒌薤白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冰片,一剂药痛减,三剂药痛止,此后加减调理而愈) 心悸、怔忡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心失其养则心悸(心慌,或惊悸不安),若心之气血阴阳极虚,则时常悸动不安(即怔忡),甚则心气外泄,虚里处可现其动应衣之征。 失眠心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之气血亏虚不能养神,则失眠。同样,阴虚火旺,或外感温热火邪而热入血分,瘀热痰火扰心,也可见失眠心主神志(心藏神)心藏神的概念 (一)神的含义(二)心主藏神的含义神的含义(1)广

12、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 总体现 (2)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 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指人的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的含义含义:指心具有主宰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 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 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 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藏神的机理(一) 理论分析(二) 临床验证(三) 传统认识 神志活动与血液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神的产生,与血液息息相关。故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心的气血充盛,心神得养,神志活动才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反应迅速,能与外界环境协调统一。 理论分析病理:各种心脏疾患,有不同程度的神志异常。

13、治疗:通过治疗心脏病,神志异常可随之改变。药物:治疗神志异常的药物,大多归心经。临床验证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灵枢.本神传统认识 心能任物:心有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思维,并作出反应的功能。此功能与心主血脉息息相关,血液是神志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神有所养,思维敏捷。综合以上认识,得出心主藏神的认识: 调控各种生理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统率、调节脏腑形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此功能是以心主宰精神思维活动为基础,“神乃形之主”,人体各脏腑活动都受神的支配。正由于心有藏 神、主神明的作用,所以才

14、能主宰生命活动。心藏神正常的生理表现 主宰精神活动则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主宰生理活动主明则下安, 全身各脏腑 功能统一协调。 心为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心藏神正常心藏神异常的病理表现 心神不足精神萎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 神明被扰神昏,谵语,狂躁,举止失常。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全身各脏腑功能失去协调,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1、2、心神不足 心的气血不足,则必然影响到心神,表现为失眠、多梦、健忘、神思衰弱。 神明被扰 痰火扰动心神,神志昏乱,则表现为狂躁不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如何理解“心主神志”。(1)心主神志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心主血液。(2)心主神志是在当时的

15、生产力水平上,通过中医“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得出来的认识。 正是观察到这些心与神志的密切关系,古人把人的思维功能归属于心。并且这种认识居于主流的地位,并渗透到文化之中。如:人们常说“祝你心想事成”、“心领神会”、“心有灵犀”、“心怀叵测”、“心烦意乱”,就连专门研究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学科也称为“心理学”。 首先心主血,古人在观察一些失血病人时,注意到随着出血量的增加,神志逐渐出现淡漠直至昏迷的变化。说明血和神志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人死亡的时候,所表现的症状多是心跳停止的同时伴有意识的丧失; 再有一些心源性晕厥病人也有相同的表现如何理解心主神志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中也有“脑主神志说”,从

16、内经的“头为精明之府”,到李时珍的“脑为元神之府”,再到王清任的“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明确提出了大脑是思维器官。 更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是中国,西方的先人也有同样的认识。如:by heart/强记、熟记an appeal from the heart/来自内心深处的恳求The girl won my heart/那女孩赢得了我的心。 从这些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明显地看出“心主神志”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如何理解心主神志(1)为了保持理论的延续性、完整性。因为中医对人体的认识重整体,轻局部,注重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不受解剖形态的局限,所以心主神志说不影响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2)现代科学关于

17、人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产生仍未完全明了,近期的研究反而有一些现象表明,思维可能不单和脑功能有联系。 医学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医还有“心主神志”的提法?菖蒲远志心脑神志症状:狂躁、谵妄、昏迷等思考: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而实际上“脑主神志”。那么如果出现了神志病变,是治心还是治脑?中医心主神志西医脑主神志实践经验现代药理学研究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关于“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1.文献记载: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汪昂: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内经:头为精明之府2. “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的关系: 将神志活动归属于心,反应出中医脏象 学的特点即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中医的脏腑更重要的是指一系列有密切联系

18、的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反映,因此把神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与五脏相应。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与五脏都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心是藏神之所,是神志活动的发源地。 关于“五脏藏神”与“心主藏神”素问:“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 (二)生理特性 心位于胸中,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为火脏。 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心与夏气相通应 含义:自然界夏季以炎热为主,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 同气相求,夏季与心相通应 人体的阳气

19、随自然界阴阳的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生理意义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 心阳虚衰夏季缓解 病理意义 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夏季加重 治疗上:提出“冬病夏治”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心在体合脉 含义:心与脉相互配合,以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 生理意义 心主血脉心气为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 病理意义 脉跳失常 脉为血府运输血液,约束和促进血液循环。血行异常从脉象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 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由于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且脉中的血流要靠心气的推动,故从脉象可以测知心的功能是否正常。 心其华在面 含义:心的功能状态,常

20、可从面部的色泽变化反映出来。 生理意义:头面部血脉丰富,面部组织薄嫩,易于观察, 故面色可反映心脏功能之盛衰。 病理意义 心血亏少面色苍白无华。 心血瘀阻面色青紫。 心气不足面色白白、晦滞。从面象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嫩,故心的荣华可以从面部反映出来。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有光泽,若功能失常,就会出现面色无华,或晦暗青紫。面色红润此图为健康人图,面色红润滋润有光泽。提示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心功能良好。心气虚则面色恍白 晦滞心血虚则面色苍白心脉瘀阻 面色晦暗心在窍为舌含义:舌为心之外候,

21、心有变化,舌能很快地发生反应。 心经的别络、经筋上系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生理意义 故见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利。 血脉失常舌质颜色异常,如淡白、红赤、青紫、瘀斑等。病理意义 神志异常舌强,舌卷,语謇或失音。从舌色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 知五味也。”心的气血通过经脉上通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并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心气虚则舌淡白心阴虚则舌红绛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心在志为喜 心功能失常喜乐无常。 含义: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的喜有关。喜,属于对外界刺激的良性反应,正常的喜志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益于身心

22、健康。 心气不足悲伤欲哭 心经邪实笑不休喜志异常,如喜乐过度伤及心神,耗损心气。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心在液为汗含义:心与汗有密切关系,亦称汗为心之液。生理意义 心主神志,精神性出汗与心有直接关系。病理意义 精神紧张,则冷汗自出。 心主血脉,而血汗同源,则汗为心液。 心阳暴脱,可见大汗淋漓等症。汗之调节在肺与卫气:汗之本在心与血: 1.血汗同源 2.心神与汗液的关系心阴虚则盗汗心气虚则自汗心系统小结 主血脉主藏神在体合脉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窍为舌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思考题何谓心主血脉?其生理机理、意义如何?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可表现在哪些方面?神的含义是什么,何为心藏神?何谓虚里?

23、简述心的生理特性及其含义。肺五脏肺为五脏之天 明 绮石理虚元鉴目的与要求1. 掌握肺的主要生理功能;2. 掌握肺的生理特性;3. 掌握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概述 解剖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外应胸膺,谓之“华盖”。 形态结构:分叶器官,其叶白莹,质地疏松,谓之“娇脏”。 主要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 主治节。 联属功能: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门户, 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与大肠相表里。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通于秋季。 华盖-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称“华盖” 。 娇脏-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二、肺

24、的主要生理功能 宣发 含义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 生理体现 排出浊气于体外运布津液至全身宣散卫气达体表输布血液于全身 肃降 含义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 生理体现 吸入清气于体内 降下津液于膀胱使血液聚会于肺 肺气的运动形式二者关系 一升一降一出一入 相反相成 相互协调 在宣肃过程中,肺完 成众多的生理功能 病理意义: 外感引动内饮,肺气失宣,则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 肝火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则喘咳气逆。 (一)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含义:肺是呼吸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1.由“虚如蜂窠”的形态结构所决定 2.赖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来实现 (宣降运动在气体交换中具体体现) 意义:呼浊

25、吸清,保证清浊之气 的新陈代谢 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主要病变:呼吸不畅,咳嗽气喘。 “诸气贲郁,皆属于肺” 机理 生理作用 主呼吸之气含义: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机理:取决于肺司呼吸功能 1.肺吸入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宗气的生成 2.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全身之气生成充足气的升降出入正常 主要病变: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征 意义 表现 主一身之气生理作用 司呼吸与主气的关系 肺呼吸均匀协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气旺则肺司呼吸均匀有力。 (二)通调水道含义: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呼

26、气排出部分水液 濡润头面诸窍及皮毛肌腠 外达皮毛排出汗液 降阴液填补肾精 降津液下输于肾和膀胱,经气化排出为尿 津气下行,助大肠传导,并排出部分水液 意义:参与体内津液代谢,维持其动态平衡 表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主要病变:痰饮、水肿(颜面尤著)、小便不利等。治当 宣发肃降 机理 生理 向上向外布散津液 向下向内布散津液 宣肺利水降气利水 故 称: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含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浊 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 结构心肺相联,肺“聚会百脉” 功能肺司呼吸,气助血行 意义:助心行血,是血液循环正常的必要条件。 表现:呼吸调匀,心跳正常

27、。 主要病变: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 机理生理 朝百脉所谓“朝百脉”,其本质是肺的宣降运动在血液循环中的体现。 (三)朝百脉、主治节含义: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机理: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人体基本物质)而起到治理调节 全身的作用。 意义: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司呼吸,交换清浊之气 随呼吸,调布全身气机 司水行,通调津液代谢 朝百脉,推动调节血行 主要病变: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异常,进而影响全身 相应脏腑的功能。主治节表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生理(三)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居高位,能行水“水之上源”宣发卫气,保护

28、内脏“五脏六腑之盖”首犯温邪,易合外邪诸邪易侵之脏肺为华盖肺为华盖2.肺为娇脏肺脏清虚娇嫩上通天气外合皮毛治疗宜轻清、宣散肺为娇脏易被邪侵3.主宣发、肃降(四)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在志为忧(悲) 在液为涕 与秋气相通应 含义:肺与皮毛有密切关系,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又能“宣肺气”。 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抗力强。 皮毛汗孔宣肺气汗孔开合有度,有助于肺的呼吸通利。 肺气不足,宣发无力皮毛憔悴、卫外不固、多汗易感。 外邪侵袭,影响及肺腠理闭而无汗、伴呼吸急促、咳喘。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一)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合皮毛(二)肺在窍为鼻

29、 含义: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 称鼻为肺之窍。 肺气和利 嗅觉灵敏 生理意义 鼻的功能正常 肺津滋润 气道通畅 外邪袭肺,多从口鼻而入 鼻塞流涕病理意义 鼻痒气热 肺脏有病,多反映于鼻 咳喘等在窍为鼻(三)在志为忧 (悲) 含 义:指悲忧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 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生理意义:悲(忧)属七情之一,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悲动 于心而肺应之。 损伤肺中精气 悲易伤肺 肺气耗伤而呼吸气短无力 影响宣降运动 肺病生悲肺气虚,气机消沉易悲伤。病理意义在志为悲(四)肺在液为涕含义: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 肺气宣发,促

30、进肺津至鼻窍而为涕。生理意义 正常情况下,鼻窍得润而涕不外流。 肺寒鼻流清涕。病理意义 肺热流黄浊涕。 肺燥鼻干 在液为涕(五)与秋气相通应含义:五脏与自然界阴阳相通应,肺主秋。生理意义: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肺与秋同属五行之金 同气相求,故以肺应秋。肺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秋季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养生当顺应秋气而使人气渐收。病理意义: 秋季气候凉燥,肺体清虚,喜润恶燥,秋季易见秋燥之证。 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 肺气通于秋思考题名词解释1.华盖 2.娇脏 3.肺主气 4.肺主通调水道 5.肺为水之上源 6.肺朝百脉 7.肺主治节简答 8.简述肺主治节

31、功能的具体作用。 9.试述肺是如何完成行水功能的? 研究进展实验研究: 有的学者采用烟熏法造成大鼠肺气虚模型,观察其鼻腔、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发现模型大鼠的鼻腔出现与肺和气管同步的病理变化,并且上下呼吸道的病变程度有明显一致性,即下呼吸道病情重者,鼻腔病变亦重;反之亦然。从实验角度探讨了肺与鼻的内在联系,验证了“肺开窍于鼻”的客观性。 脾目的与要求1. 掌握脾的主要生理功能;2. 掌握脾的生理特性;3. 掌握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概 述 解剖位置: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形态结构:扁平弯曲,其色紫赤,附有散膏。主要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运动特点:主升举。联属功能:在体合肉,其华在

32、唇,开窍于口, 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与胃相表里。脾在五行属土,喜燥而恶湿,为阴中之至阴, 通于长夏。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含义: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 (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把水谷 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 的生理功能。意义: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 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 运化食物生理过程 运化水液 主运化运化食物含义: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 的功能。二个环节: 1.磨谷消食: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吸收 散精于肝 2. 精微 浊气归心 通达全身各组织器官 运输 上归于肺具体过程: 食物 食糜 经胃的受纳腐熟清 浊

33、 下传小肠,经脾气作用精微部分之 经脾气的激发、转输,小肠的吸收输送至其它四脏。精气血津液生理意义脾为消化系的主要代表,与胃肠等配合完成复杂的 消化功能脾吸收的精微物质是气血化生的主要来源表现:消化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充足, 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病理意义:腹胀、便溏、倦怠、消瘦、气血虚少等病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含义: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 的功能。体现: 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 大肠吸收的水液 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 脾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 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输布至全身 生理意义: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

34、气散精,输布全身,濡润五脏六腑 脾气健运则水液布散通利,无水湿之患。病理意义: 水液代谢障碍,发生湿滞、痰饮、水肿、腹满等病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二者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二者关系 是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依据 注意保护脾胃。即“四季脾旺不受邪” 主统血含义: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 脉外的功能。机理: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藏营化血脾运化正常,保证血液生成的质 和量,血液的各种机能才能正常 益气摄血“气之源头在乎脾”,脾健气旺, 气旺则能行固摄之功统摄血行生理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表 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病理意义: 运化无力

35、肌衄脾 清气不升 出血 统血无能 下部出血便血,尿血, 崩漏。主升清“清”清阳,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 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 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表 现 升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1.向上转输精微 升清气于头面头目清爽。 升津液于口为涎润泽口腔。 2.维持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生理意义: 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相对而言,相互为用,相反相成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水谷精微的 吸收、转输 病理意义: 脾气不升 清窍失养,气血乏源头晕目

36、眩,神疲乏力。 精微不布 清气下走,清浊混杂腹胀、泄泻。 精微上输升举内脏含义: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 止其下垂的作用。生理意义:升托固定脏器 脾气主升内脏不致下垂 (与胃协同) 胃气主降内脏不致上移 病理意义:脾气不升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泄脱肛等 位置相对恒定生理特性脾气主升 升清 升举内脏喜燥恶湿脾气虚衰,无力升举 健脾益气 脾气下陷宜脾为湿困,不得上升 健脾除湿脾气下陷的病机主要有二含 义: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具体表现: 升清 升举内脏机 理: 依据人体清浊升降规律,清者上升,浊者下降。 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有布达上升的功能。脾气主升,宜升则健喜

37、燥恶湿含义: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机理:脾主运化水湿生理意义:“脾燥主升”。病理意义:“脾生湿”、“湿困脾”。治疗:健脾、利湿同治。脾气健旺 运化水湿正常 水津四布 无水湿停聚 脾气虚衰运化障碍痰饮水湿内生 困遏脾气、脾气不升与长夏之气相通应长夏炎热多雨天阳下迫 湿为热蒸 地气上腾 蕴酿生化 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生理意义: 长夏之季,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 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 病理意义: 长夏 脾弱者易为湿伤身热不扬、肢体困重、 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 治疗:除湿热自退脾与长夏同气相求故相通应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

38、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肉,主四肢含义: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 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理意义: 则肌肉得以营养,使肌肉发达。 脾气健运 四肢禀水谷精气,则轻劲有力。病理意义: 精微物质化生无源 脾失健运 四肢肌肉失去营养 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四肢倦怠痿废不用在窍为口含 义: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生理意义:脾胃经脉上行于口,脾气上升,口味 正常,纳谷香甜。病理意义:脾病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出现 口淡乏味、口粘、口甜等。其华在唇含 义:口唇的形色及功能与脾有密切关系。生理意义: 脾运化水谷精微至口唇,使口唇肌肉 强健,色泽红润,感觉灵敏。病理意义: 脾虚,气血亏少口唇萎黄,枯

39、而不荣。 脾胃积热口唇糜烂。在志为思含 义:脾的生理功能和思志有关。 思:思考、思虑生理意义: “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正常的思考对机体生理活动无不良的影响。病理意义:思虑过度,所愿不遂脾气郁滞、不思饮食、 脘腹胀闷。 脾失健运气,气血不足思维功能减退。在液为涎含 义:脾与五液中的涎有密切关系。涎为唾液中较 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生理意义: 涎为脾阴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有润泽口腔,助食吞咽等作用。正常情况下,涎上注于口而不溢于口外。病理意义: 脾胃不和则口涎自出;脾阴虚则涎液减少而口干。思考题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试述脾运化水液的意义。试述脾统血在临床上的意义。何谓脾主升

40、清?其临床意义如何?研究进展 有学者用过劳及饮食失节法塑造脾气虚大鼠模型,在电镜下观察到,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大鼠心肌和空肠肌细胞线粒体发生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脾气虚大鼠造模时间的延长,其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肿胀、基质变淡、空泡变、峰断裂及排列紊乱逐渐加重,提示脾气虚心功能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肠道吸收不良和机体营养不良,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功能结构逐渐破坏,使心输出量、左心室泵力等逐渐下降。肝五脏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四、肝解剖位置: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形态结构:形似楔形,左右分叶,右厚左薄, 其色赤紫。 主要功能:主疏泄,主藏血。联属功能:在体合筋,其华

41、在爪,在窍为目, 在液为泪,在志为怒,与胆相表里。生理特性: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季。(一)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 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 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 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机 理: 与肝的升发条达之性密切相关, 由肝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所决定。 调畅气机气机:泛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是首当其冲的: 饮食消化、精神情志、津血代谢、生殖均依赖于气的推动肝主疏泄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气疏泄调畅

42、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气行则血行 血不瘀阻 气机调畅 津血运行通利气行则津行 津不停留 促进津血运行输布协助脾胃 促脾升,使清阳升发 中焦升降有序气机升降 促胃降,助浊阴下降 运化有职促进胆汁的 胆汁来源于肝 分泌与排泄 其排泄依赖于肝 胆汁助脾运化土得木则达 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失常的情况如何呢?津血运行输布失常消化功能失常情志活动异常生殖机能障碍。肝失疏泄 血瘀 胸胁刺痛、癥积、肿块、月经不调等气滞 津停 梅核气、痰核、臌胀、水肿等气逆 血行逆乱 呕血、咯血、昏厥、倒经等 津血运行输布失常 郁郁不乐,多疑善感肝气郁

43、结 情志抑郁 沉闷欲哭,胸闷叹息 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肝气亢逆 情志亢奋 头目眩晕,头胀头痛情志活动异常主藏血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机 理: 肝为实质性全血器官,故能藏血; 肝的疏泄作用是肝调节血量的动力。 涵养肝气肝中藏血,化生和涵养肝 气,使之 冲和条达,防其亢逆。调节血量人动则血运于诸经,全身得以濡养 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以备不时之需 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肝中贮藏充足血液,保证月经来潮防止出血肝气充足,固摄血液; 肝阴充足而能凝血, 肝者,凝血之本。肝藏血的生理意义肝藏血的病理意义 肝体失养肝气化生不足失于条达 肝阳失于涵养则易亢逆藏血不足 筋目失养目涩昏花,或

44、为夜盲 筋脉拘急,肢体麻木 经血乏源月经量少,甚则闭经肝不藏血吐血、衄血、咯血、月经过多,或 崩漏等出血征象为什么会出现肝不藏血的情况呢?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补肝气,兼健脾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滋肝阴,兼补气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泻肝火,兼降气肝不藏血(二)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主升发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与春气相应肝为刚脏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 生理特性而言。机 理: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伸展舒畅; 肝主疏泄,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病变特点:肝病多见肝气升动太过,如: 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临床多出现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

45、拘挛, 甚则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肝主升发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 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机 理:肝在五行属木,方位应东,通于春气, 有类于木性曲直,应阳升之方,行春生之令, 具有条达疏畅、升发生长和生机盎然的特性, 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 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病变特点:肝病多为肝气升泄太过,临床多见肝阳上亢, 肝气上逆的病变。升发体阴而用阳肝藏血体阴主疏泄,气机,主升主动用阳体阴的意义、用阳的意义喜条达而恶抑郁与木行相对应,应春生之气与春气相通应机 理: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生机勃发, 而肝主人之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为 阴中之少阳,主升

46、发,故与春气相通应。意 义:春日养生,各方面须顺应春气的生发和 肝气的畅达之性。 肝气应春季而旺,素体肝气偏旺、肝阳 偏亢、脾胃虚弱者在春季易发病。生机勃发生气盎然生生不息(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体合筋 肝精血充盛 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耐受疲劳,生理意义 则筋膜得养 并能快速解除疲劳。 肝精血不足 筋力减退,运动失灵,动则疲劳,病理意义 则筋膜失养 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含义:筋的功能有赖于肝精肝血的濡养,筋膜的功能 由肝所主。肝为罢极之本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能曲能直刚柔相济其华在爪含 义:爪甲赖肝精肝血以濡养,其荣枯与肝之功能 盛衰密

47、切相关。生理意义:肝精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病理意义:肝精肝血不足,则爪甲萎软而薄,枯而色夭, 甚则变形、脆裂。在窍为目含 义:目的视觉功能,有赖于肝精肝血之濡养 和肝气之疏泄。生理意义:肝之精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正常 发挥其视物辨色的功能。病理意义:肝之精血不足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肝经风热目赤痒痛 肝风内动目睛上吊,两目斜视 肝气郁结,火动痰生二目昏蒙,视物不清 在液为泪含 义: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与五液中的泪关系密切。生理意义:肝气疏泄促进津液上行于目而为泪, 通常情况下,濡润目窍,但不外溢; 遇有异物则大量分泌,排除异物,清洁目窍; 情绪悲哀时,泪液可大量流出。病理意义:肝

48、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两目干涩; 肝经风火,迎风流泪; 肝经湿热,目眵增多。在志为怒含 义:情志活动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密切。生理意义:一定限度内的怒,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 重要的意义,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故肝生怒志是肝脏功能本有的特性。 病理意义:郁怒伤肝郁怒不解,使肝气郁结; 大怒伤肝大怒暴怒,使肝气升发太过; 若肝之精血不足,不能涵养怒志, 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人易怒。魂魄魄:P47,与生俱来,本能性的、较低级的神经精神活动,啼哭、吃奶、耳听、目视、疼痛感魂:P54, 非本能的心理活动,做梦、感情、情致魂乃神之变。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神均以血为物质基础,因此肾五脏肾者主水,

49、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肾解剖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左微上、右微下。形态结构:椭圆弯曲,状如豇豆。主要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联属功能: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与膀胱相表里。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通于冬季。(一)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与脏腑气化肾主水肾主纳气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肾藏精肾藏精指肾气对精气所具有的闭藏作用。 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 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 质基础。先天促后天: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有利

50、于后天 之精的源源化生后天养先天:后天之精不断滋养培育先天之精, 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先后天的关系肾藏精的作用失常的情况如何呢?肾失封藏因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 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 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 此外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此属正常的生理情况。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机 理: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肾精及其所 化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 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因而人体的 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 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 肾气的盛衰。主生长发育时 期肾中精气的情况生

51、长发育的情况幼年期逐渐充盛 头发生长较快而渐稠密,更换乳齿,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更加充盛 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壮年期充盛至极 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老年期逐渐衰减 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生育能力丧失生理:幼年青年 肾中精气 筋骨强健 (身体盛壮) 逐渐充盛 真牙生,发长极 壮年老年 肾中精气 面憔筋软 (身体衰老) 自然衰减 发脱齿摇病理: 儿童发育迟缓 肾精亏损 成人未老先衰,神疲健忘主生长发育主生殖生 肾藏精藏男女媾精之精,是生育繁殖的根本物质。 肾中精气充盛 生殖机 男子排精 阴阳和理 青春期 天癸渐至充盈 能成熟 女子排

52、卵 故能有子 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阳痿等病理: 肾精亏损 影响生育能力不孕或不育等。肾主水和气化“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输布和排泄、保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重要的调节作用。“气化”:精、气、血、津液各自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 肾气化功能:专指津液代谢。主要表现为: 肾气对全身水液代谢的促进作用。 肾升清降浊,司膀胱开合: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蒸 化尿 液 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促进作用,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水液代谢的各个环节。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 脏腑的促进作用汗液气上焦 中焦 下焦肝 气心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浊液 经三焦 下输于肾或膀胱 肾气蒸化 分为浊 清

53、者 重吸收 脾气的转输 上腾于肺 浊者 化尿液 肾与膀胱之气的推动 排出外经三焦水道肾主纳气含义: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 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机理: 1.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正常体现,取 决于肾精充沛,肾气的固摄有力。 2.肾的经脉上连于肺,与肺肾经脉密切联系有关。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补充)脏腑气化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 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 继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 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 转化的过程。 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精肾精以先天之精为主,可称为元精或真精。 肾气由肾精所化,也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肾的部分。主要属 先天之气与元气、真气的概念大致相同,是脏腑之气 的根本。肾阳肾气所分化的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