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综合练习_第1页
《北京的春节》综合练习_第2页
《北京的春节》综合练习_第3页
《北京的春节》综合练习_第4页
《北京的春节》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2北京的春节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正月(hng)初旬(n)榛子(hn)B翡翠(fi)间断(jin)蜜饯(jin)C娴熟(in)骡马(Iu)掺和(hu)D逛街(gung)饺子(jio)杂拌儿(b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栗子彩排残灯末庙B蒜瓣陈醋日夜不决C眨眼摆摊灯火通霄D光景年糕零七八粹3(2022山东淄博高青期末改编,4,)下列句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B宋代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C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

2、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D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4(2022山东德州庆云期中,1,)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字体,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A隶书楷书行书草书B楷书行书隶书草书C隶书楷书草书行书D草书楷书行书隶书二、填空题1根据括号内的词义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1)春回大地,(一切景象都焕然一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是花的世界。(2)除夕夜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3)当孩子走路不小心摔倒时,各国妈妈的反应是(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的。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从北京老人们口

3、中传下来的一句谚语,它的意思是什么请再写一句这样的谚语。答:_3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他享有“_”的称号。课文按照_顺序介绍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从_一直持续到_才算结束。三、综合性学习1小刚在贴春联时,不小心把下面的三副对联弄乱了,你能把它们正确配对并分出上下联吗(填序号)迎新春年年如意日暖神州万木荣欢欣鼓舞度佳节接洪福步步登高张灯结彩迎新春春回大地千峰秀(1)上联:_下联:_(2)上联:_下联:_(3)上联:_下联:_四、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

4、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选文主要描述了正月十五的哪些风俗答:_2选文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是“_”“_”;说明灯种类多的词语是“_”。作者描写处处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

5、面句子的表达效果。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答:_4选文中哪一句话最能突出元宵节“有声有光”的特点答:_(二)(2022吉林中考,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一4题。冻年货王彦“上冻了!”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看吧,天冻裂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脆了。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

6、总能变成一桌美味。“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等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当清新的麦香伴着奉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

7、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瞧吧,不管是梨子、柿子还是海裳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箱。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说来奇怪,一提到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裳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8、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杠杠硬了,这便是冻好了。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巡,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人民日报)1()“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这

9、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这两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答:_2“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3()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答出两点即可)答:_4()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对奶奶而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答: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解析:。解析:B决绝。C霄宵。D粹碎。解析:名著间的顿号应删去。解析:仔细观察,根据字体特点加以判断。二、填空题1(1)万象更新(2)万不得已(3)截然不同解析:根据词义推断词语,靠的是平时的知识积累。积累

10、多了,此类试题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2意思是到了农历腊月初七、初八,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乌鸦冻死。(示例)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解析:谚语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应当理解常见谚语的意思,并积累些常见的谚语。3老舍人民艺术家时间腊月初旬正月十九解析:要注意识记文学常识,通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再解答本题。三、综合性学习1(1)(2)(3)解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平时我们要多积累相关知识。解题时要根据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进行配对。先找出有明显特征的进行配对,“步步登高”对“年年如意”,两句都含有叠词;“日暖神州”对

11、“春回大地”,“万木荣”对“千峰秀”,名词和名词对,动词和动词对,形容词和形容词对,数量词和数量词对,对仗十分工整;“度佳节”对“迎新春”。声(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一、二声)。如,“意”为仄声,“高”为平声。上联时间在前,下联时间在后。如,先“迎新春”,再“度佳节”。下联的意义一般比上联深刻远大。如,“日暖神州”就比“春回大地”意义深远。这些知识都需要平时多总结、积累。四、阅读题(一)1观花灯、放花炮、吃元宵。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选文第一自然段写观花灯,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写放花炮,第二句写观花灯,第三句写吃元宵。2处处几百盏各形各色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解析:本题

12、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前三个空,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筛选;第四个空,通读选文,勾画出与题目相关的文字,并从中找到有效的信息填写。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每个有名的老铺都挂出各自形式统一的灯,既显示出这些老铺很气派,又表现了元宵节很热闹。解析:从句中的四个“有的”,可以看出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用来强调各家店铺所挂的灯都采用了各自统一的形式,来显示店铺的气派和元宵节热闹壮观的场景。4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选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很多,第一、二自然段都有,而描写声音的,只有第二自然段中的“走马灯

13、叮叮地响”,同时这一句也描写了灯光。(二)1(示例)自然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由蒸馒头、冻馒头过渡到冻水果)。(位置在自然段;理由围绕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来谈即可。)解析:“更难忘”说明在此之前还有物品让作者难忘,只是“冻水果”更难忘而已。文章自然段写奶奶做枣馒头,“我们”忍不住流口水;自然段则写冬天里奶奶冻水果,所以题干中的语句应放在自然段开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提示)围绕“对冻梨好吃的赞叹;吃到冻梨时的满足、幸福、快乐”两方面回答即可。解析:解答此题要先回顾感叹号的作用,再把标点还原到语句中,结合具体情境分析。此句写“我”在暖暖的炕头吃冻梨,冻梨清冽匝牙,肉脆汁肥,感叹号表现了“我”对冻梨好吃的赞叹,写出了“我”的满足和快乐。3(提示)围绕“冬天蒸馒头;冻馒头;一上冻就开始买各种水果并冻水果;奶奶烧暖炕头让我们坐在炕头吃解冻的水果;爷爷和爸爸喝酒,奶奶端缓好的冻梨给他们解酒,助消化”任意两方面作答即可。解析:文章自然段写到“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后文写奶奶变着花样地为大家提供带有家乡特色的食物。自然段写冬天蒸馒头,冻馒头;自然段写买水果,冻水果;自然段写“我们”在奶奶的热炕头吃冻梨,爷爷和爸爸喝酒,奶奶用冻梨给他们解酒,助消化。4(提示)围绕“丰富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